發表於2024-11-23
探索源於不斷的堅持和熱愛,浙江溫嶺攝影師葉文龍是一位這樣的攝影師。
本書為“青春·未來——中國青年攝影師叢書”之一,是匯集優秀的青年攝影師葉文龍近年來創作作品的閤集。“空山新雨後”“我的海”“尋山記”“尋道自然”,作者從記錄反映傢鄉山雨空濛雨亦奇的山水景緻起,走進傳統的畫意攝影創作,又不斷吸收各方經驗嘗試反齣傳統,兼收並蓄。從山水到自然,作者不斷的嘗試創新又自成一體。
葉文龍
1979年生於浙江溫州雁蕩山,現居颱州溫嶺。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傢協會商業攝影委員會會員。
曾獲浙江省首屆攝影金像奬、浙江省首屆十佳攝影師、浙江省首屆攝影新峰人纔、第7屆“影像中國”*風光攝影師、2011珠峰全國攝影大賽金牌、颱州市政府“四個一批人纔”、颱州市政府第4、5、7屆“曙光奬”,並連續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國展)獲得二金一銅四優秀的榮譽。
葉文龍:ZUI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張
黃曉慧(作傢、《溫嶺日報》記者)
2016年8月25日,浙江溫嶺攝影傢葉文龍首次個展“看山見雨”在中國攝影傢協會798畫廊圓滿落幕。
此次展齣瞭葉文龍早期以及近期的黑白風光攝影作品25幅,分為《空山新雨後》、《尋山記》、《尋道自然》三組。《空山新雨後》是葉文龍持續拍瞭10多年的一個專題,錶現的是江南雨後濛濛的風景,主要攝於其
老傢溫州雁蕩山及仙居等地。“‘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山雨初霽、潤盡江南,青山疊翠、薄霧輕繞、澗中瀑飛,萬物為之一新,有如世外桃源,空靈的山水、飄逸的煙雲……如詩、如畫、如夢、如幻。”這組作品,正如展覽前言中這段文字所描繪的那樣,影調淡雅柔美,如詩如畫。《尋山記》則是作者自感創作到達瓶頸期後尋求自我突破時完成的,主要拍攝的是喜馬拉雅山、天山等處的山,體現瞭山的厚重,風格凝重粗獷,與《空山新雨後》的空靈飄逸之風格恰成互補(在今年8月揭曉的浙江省第16屆攝影藝術展評奬中,葉文龍的這組《尋山記》組照,榮獲藝術類金奬)。《尋道自然》組照主要攝自三清山、黃山等處,不少作品以剪影形式呈現,畫麵簡潔,富有禪意。這組照片是作者精神的升華,是東方哲思的展現,是中國氣派的山水禪意作品。個展期間,參觀者絡繹不絕,攝影傢張桐勝、於雲天、梅生對葉文龍的作品贊不絕口,認為這組作品錶現瞭東方意境,極具東方美學意蘊。個展取得瞭極大成功。
迴想2007年7月,葉文龍就曾接受瞭我的采訪,記者當時以《ZUI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張》為題作瞭報道。那一年的6月初,其作品《後天》獲得第16屆奧地利超級攝影巡迴展創造未來專題組金奬,另有兩件作品《練習》獲得創意組銅奬,兩個月後《後天》在第22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國展)獲藝術類金奬。當時28歲的他,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直至當時,其作品在各類影賽影展中獲奬、入選上百次,其中在全國性的影賽影
展上獲奬、入選就有數十次。
《*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張》,正如當時這篇通訊的標題那樣,在此後的歲月中,葉文龍不辜負人們對他的期望,潛心於攝影藝術之中,佳作接連不斷。2009年,他被評為浙江省首屆十佳攝影師;2010年,又獲得浙
江省首屆攝影金像奬;2013年入選浙江省文聯“新峰計劃”,其作品《寂月》獲得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銅奬。作品《空山新雨後》參加瞭麗水國際攝影節(獲2011中國麗水國際攝影節新銳奬),《無我》參加瞭2013麗水國際攝影節(浙江十人攝影聯展),《曾經滄海》入選2014浙江當代攝影新銳展……這位1979年齣生的攝影傢雖然名噪江南,但他卻始終堅信:*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張。
初學攝影,為省錢買反轉片,連吃一個月方便麵
從1996年擁有自己的*颱相機開始算起,葉文龍已有足足20年的攝影經曆。這時間說短不短、說長不長,許多人摸瞭這麼多年相機,可能還尚在入門階段,沒有拍齣多少好照片。而葉文龍在影像藝術世界的殿堂中,卻早已登堂入室,探索的腳步越走越遠大。
還在讀小學四年級時,他認識瞭當時在讀師範的朋友周丹臨,此後有好幾個寒暑假都和周丹臨一起度過。他跟在周的後麵,周有一颱傻瓜相機,經常帶著葉文龍去拍紀念照或風景照。每當看到周從縣城寄迴來的照片,葉文龍便特彆開心。到1996年,他終於省吃儉用,從生活費中省下一筆錢,買瞭一颱鳳凰205相機。第二年,他又買瞭一颱二手的海鷗DF1相機。那時候,他在上海讀鐵路專業,在學校訂的攝影雜誌上,經常能看到於雲天、硃恩光的風光大作。雜誌上說創作得用反轉片,成像品質好。後來,他在學攝影的過程中,也用反轉片拍攝。為瞭省錢買反轉片,他曾經連續吃瞭一個月的方便麵,吃得鼻血直流,但那段經曆也練就瞭他紮實的基礎。2002年,他真正開始靠攝影謀生,從事商業攝影和平麵設計工作,主要給客戶拍攝、設計形象畫冊。此後的幾年間,他的作品連續不斷地在各類影展影賽中亮相並獲奬,年輕的葉文龍憑著悟性和刻苦修煉,已然成為引人注目的攝影新秀。
普通的風景一樣能拍齣大片,關鍵是提高審美水平、不斷學習
如今的葉文龍已是《中國國傢地理》雜誌的專欄作者,曾為雜誌拍攝過澳門、蘇州園林、長嶼硐天、三門蛇蟠島、紹興柯岩、龍遊石窟等著名景區景點的景色風光。但是,他更多的作品,拍自不起眼的平凡常景。葉文龍說,能不能齣作品,有時要付齣許多努力,有時候為瞭一幅好作品,要不斷地去找尋、去探索。曾經,他在同一個地方不間斷地拍瞭3年,終於拍到瞭自己想象中的理想作品。像曾獲得第24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銅奬的《寂月》,就是在溫嶺市城南鎮的一個非常普通的海邊創作齣來的;還有一幅獲得第25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藝術類金奬的《山海時光》,
拍攝於溫嶺市石塘鎮的三蒜島。葉文龍說:“有相當一部分影友認為,隻有在著名的景區裏纔能拍到偉大的作品,所以都喜歡一窩蜂地去一些著名景點,如雲陽梯田、鳳凰古城等地,這些地方藍天白雲碧水,風景秀麗,如果不帶著自己的想法去創作,拍下來的*多隻是紀錄性的旅遊照。我們迴看攝影史上的作品,並沒有多少是在偉大景區裏拍攝的。作為攝影師,拍好作品的根本是要傾注自己的感情,帶著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創意,讓自己全身心地沉浸在風景中,而不是在有限的時間裏把自己變成高級復印機……”他還說:“作品如其人,看作品就能知道一個人的性格。作品是我個性的體現,我的作品在不斷地追求完美,也在不斷地打破規則、界限、框框。作品更多的是用意境來說話,要體現思想,讓作品使觀者産生聯想……”
葉文龍始終認為,攝影能不能長久齣佳作,與個人的文化修養有很大關係。葉文龍迴憶說,他是首屆浙江省攝影“新峰計劃”的入選者之一。“新峰計劃”是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培訓,並定嚮邀請國內一流的評論傢、藝術傢來對工作坊成員做一對一的輔導,為學員的作品“問診把脈”,分析其短闆在哪裏。然後由導師對學員的專業方嚮做規劃建議,推薦閱讀書籍。工作坊每年都有各種學習機會,可以參觀各種*展覽,從而使工作坊成員獲得持久創作的動力,也使自己未來的創作之路能夠不斷拓寬。
攝影創作不僅僅是一門技術活,更是藝術觀念的一種創新。為此,這些年來,葉文龍一直堅持博覽群書,從中國古典名著到世界哲學巨論,從攝影專業書籍到藝術史論,一直不間斷地學習又學習,消化又消化。他認為,這些書籍中的理論可能一下子無法運用,但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審美水準,*終對自己的攝影創作起到積極肯定的作用。
“我覺得攝影*主要的是提高審美水平和超前意識,而不是糾結於用什麼器材拍攝。當你有瞭一定的審美水準和超前意識後,拍什麼、怎麼拍這些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至於用什麼方式拍,光圈、感光度數值的設定,就好比是,外國人吃飯用刀叉、中國人吃飯用筷子一樣,當你的想法、技術都達到瞭用刀叉吃飯也像用筷子那樣熟練後,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許多影友都抱怨拍不齣好作品,葉文龍就從來沒有刻意考慮過“這個場景要用什麼鏡頭”這類問題,因為當一切水到渠成後,你再看到一個場景,能取得什麼效果,在自己的腦海裏都可以預見。當然,勤能補拙,沒有任何工作是不勞而獲的,如果不夠努力,你可能會偶得一兩幅佳作,但要想拍齣好的係列作品,你就要沉下心來去創作,不斷地積纍,不斷地完善。葉文龍曾說:“在後期方麵,我覺得很多作品,是不需要過多後期製作的,如紀實性作品。但作為藝術創作類作品,隻要你能想到,都能通過後期來呈現。現在許多攝影朋友,往往認為自己的作品沒有獲奬,是後期做得不好,其實那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而是要提高審美水平和思想意識,拓展視野。”
開展公益培訓迴報社會 今後打算跨界閤作
在攝影界,葉文龍憑著自己的努力,獲得瞭眾多的榮譽,生活條件也今非昔比。這些年來,葉文龍不忘迴報社會,曾經多次捐助作品參與拍賣活動,資助貧睏學生、白血病童。今年,一位外地打工者突患腦溢血,經濟睏窘,求醫睏難,葉文龍就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發起募捐,幫助他就醫。
2016年4月9日,“清風徐來”葉文龍攝影公益培訓班首屆開班儀式在溫嶺錦園小學舉行,溫嶺、玉環兩縣市30多位攝影愛好者成為首屆學員。
葉文龍告訴記者,之所以開展攝影公益培訓,主要目的是為瞭培養溫嶺青年攝影的後續力量。在當地,大部分攝影人眼裏除瞭比賽就是比賽,沒有其他更多的創作想法。他希望通過培訓,能進一步拓展學員的眼界,讓他們的作品有更多的展示機會,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他們提高審美水準。對參與公益培訓班的影友,葉文龍將進行重點培養。其他人員通過公開授課、講座等形式,普及攝影創作理念,傳播美學理論概念,以期提高更多攝影人的攝影技能和美學鑒賞。葉文龍說:“既然招收瞭學生,就要認真地教導,不能耽人時間,誤人子弟。不管是教學生,還是做學生,都要注重‘ 嚴謹、認真’。”開班後,葉文龍按計劃定期、不定期地布置作業,讓學生們有更大的熱情、更大的動力投入到攝影創作中去。以後他也會舉辦各種展覽,或者集結齣版畫冊,讓學生們的水準得以真正提高。當記者問起他今後的發展方嚮時,他告訴記者,拍瞭20年,積纍瞭數韆張作品,對自己的未來越來越有信心。其係列作品有:《空山新雨後》、《寂》、《明月贊歌》、《討海人》、《我的海》、《無我》、《曾經滄海》、《尋道自然》、《愛》、《不辭水》、《樹之語》、《水墨中國》、《重水》……這些作品有些尚在完成過程中。葉文龍還說:“我想今後作品的展示渠道,會更多地在一些大型展覽、自媒體、書籍、畫冊裏展示。參加影賽將會逐步減少,因為就攝影藝術發展方嚮而言,影賽隻是展示作品的方式之一。藝術是多樣化的,我也有可能嘗試跨界作品,或者與其他藝術傢閤作,把自己的作品和其他藝術結閤在一起,進行再創作……任何一個藝術門類,今後都不大可能單純生存,跨界結閤能更大地相互拓展視野,也意味著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目錄
總 序 3
前 言 5
走進傳統,務必反齣傳統,兼容並收 7
(代自序)
空山新雨後 10
我的海 52
尋山記 82
尋道自然 92
脫盡塵俗,澄靜如洗/於雲天 102
“二元”間的舞者/孫 敏 104
葉文龍:生活其實就是藝術/釋 藤 106
葉文龍: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張/黃曉慧 110
走進傳統,務必反齣傳統,
兼容並收(代自序)
曾經一組《空山新雨後》引起瞭朋友們的興趣,大傢不約而同地認為這組作品頗具傳統繪畫遺風,詢問我今後的攝影風格是否走傳統路綫。我認為,傳承傳統是每個攝影人的必經之路,但走進傳統,務必反齣傳統,兼容並收,纔能真正到達藝術迴歸生態、返璞歸真的境界。走進傳統就是深入地瞭解傳統,反齣傳統就是不淹沒在傳統裏,在思想精神上和藝術實踐中絕不囿於成法,能以獨立的學術視野,自由大膽地吸收一切外來文化藝術的精髓,為我攝影所用,不斷演進,充滿生命神氣。
雨果說過:“衡量偉大的唯一尺度是他的精神發展和道德水平。”傳統攝影技法往往講究華麗的色彩、漂亮的光影、完美的綫條,卻很容易忽略作品內在的思想精華。沒有內容,隻有浮華形式的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它隻會引起你的拍攝興趣,卻不會影響你的思想,更不會改變你的人生。形式的講究隻是攝影過程中對完善主題的輔助追求,不是攝影的必然。藝術的不朽,在於其內在的生命力。沒有內蘊深邃的文化哲理、思想
精神,就不能滿懷善良、純真和悲憫,也不重視藝品和人格的修煉,藝術境界是不會高的,更是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名傢大師!因此,在追求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攝影人不能隨波逐流,不能這山望著那山高,“必須要有自己的堅持,沒有個性的藝術不能成為藝術”。試想一位藝術傢如果磨平瞭桀傲不馴的性格,沒有瞭自由張揚的精神,失去瞭肆無忌憚的想象力,他的藝術生命還能旺盛燃燒嗎?我們不要求人人都做個性鮮明的梵高、畢加索,隻要求大傢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能反齣傳統,有自己的想法和鮮明的個性。因為始終堅持對人類文明主流價值的認同與體現,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傢和作品,猶如沙土中的金子,將被我們的後代所珍視;而一切甜俗媚世且沒有創造力的作品,都將在短暫年月的灰塵中速朽。所有藝術皆如是,攝影更不例外。
藝術傢葉淺予在總結他的藝術道路和創作經驗時,提齣“吞吐古今,涉獵中外”,這是很深刻的經驗談。從事攝影創作,是不是也要像葉淺予說的那樣,廣泛學習中外藝術遺産,兼容並收,分析取捨,吞吐消化呢?
攝影傢這種藝術的敏感性,不是天生的,是憑著個人的思想、藝術修養,經過長期刻苦磨練齣來的。一位攝影傢如果不能盡可能多地讀一些書,熟悉祖國的藝術傳統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不對傳統做一個瞭解,眼界不寬,思路不活,麵對紛紜繁雜、變化萬端的客觀世界,就會眼花繚亂,不知所措。有的攝影人主觀上也願意提高創作水平,但不在深入生活和學習修養上下功夫,往往本末倒置,隻講究買新式高端相機,或者單純追求攝影技術技巧,對其他一概不感興趣。他們不知道提高藝術質量的根本問題,是提高攝影者本人的藝術素養。因為攝影創作不能不講究技術,但又決不能把攝影藝術歸結為純技術的産物。選材、構圖、立意是攝影創作中有思想性的創造性勞動,就是在造型處理、技術技巧的運用上,乃至光圈大小、焦點虛實,以及鏡頭角度的高低俯仰、前後左右的選定,都莫不反映著攝影傢的思想觀點、情感趣味。而要做到拿捏得當、手到“意”來,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會的。詩人艾青說得好:“隻有和所有形式搏鬥過的人,纔能支配所有的形式。”唯有兼容並收纔能厚積薄發。
走進傳統,務必反齣傳統,兼容並收,攝影是一門綜閤藝術,我總認為裏麵高深莫測,對人的各項素養要求很高。在學習攝影的道路上,我沒有絲毫“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自負與浪漫,感到的多是心靈的負重;我潛心學習,不敢放鬆,對知名大傢更是仰慕、敬佩,不敢有半點褻瀆。我也希望比我們年輕一代的有誌氣的攝影愛好者們,能朝氣蓬勃,個性鮮明亮麗,基礎堅實並超脫於各類門派、圈子之外,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明德格物、寒霜一劍;在與舊傳統的頑強搏鬥中,像春筍般破土而齣,茁壯地成長起來。人不媚世,攝影不隨俗,更不要懼怕眾多的非議和誤解,隻有這樣,纔能使自己的藝術曆程在崇高藝術理想異常匱乏的世界裏迎風招展。
總 序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齣,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德藝雙馨的文藝名傢。推動文藝繁榮發展,最根本的是要創作齣無愧於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
中國攝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嚮,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推齣更多錶現人民大眾、反映時代風貌、弘揚中國精神的優秀作品,著力培育推齣更多藝文兼備、德藝雙馨的優秀人纔。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錶重要講話兩周年,又恰逢中國攝影傢協會成立60 年。為瞭在這個曆史節點上繼承傳統、展望未來,中國攝協圍繞推齣更多優秀人纔和優秀作品,齣版“口述影像曆史”叢書、《中國攝影大師》、“中國青年攝影師”叢書。60 位老攝影傢的寶貴經曆和豐富影像,展現瞭新中國發展的影像軌跡和攝影史進程。15 位中國攝影大師的作品集,是中外齣版機構首次聯手閤作,將中國攝影師推嚮國際。10 位青年攝影師的叢書,是中國攝協第一次規模性地為青年攝影師齣版個人作品集,昭示著中國攝影新生力量的蓬勃發展。
我們希望藉此係列攝影圖書的齣版,繼承中國攝影傢協會的優良傳統,學習老一輩攝影傢們的崇高精神和職業道德;重溫60 年來幾代攝影人自覺承擔曆史重任,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潛心創作、辛勤耕耘的光輝曆程;傳承幾代攝影人共同營造的寶貴的優良作風和厚重的文化積澱;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書寫和記錄人民偉大實踐、時代進步的要求中彰顯信仰之美和崇高之美;發掘、培養、造就攝影新人,為青年攝影人提供嶄露頭角、展示纔華的舞颱。
無論在崢嶸歲月的戰爭年代還是在日新月異的移動互聯時代,要拍齣優秀的作品並不容易,它往往需要有理想之光的指引,有使命擔當的支撐,有豐厚的文化積澱,有腳踏實地的苦心鑽研,有求真求新的勇氣。
時代成就優秀作品,優秀作品彪炳時代輝煌。攝影人應牢記總書記“創作是自己中心任務,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靜下心來、精益求精搞創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努力創作齣更多更好既有思想性又有藝術性,無愧於偉大民族、無愧於偉大時代的文藝精品。廣闊空間,攝影人大有可為。
王瑤(中國攝協主席、分黨組書記)
前 言
青年是新生力量,是行業的新兵,孕育著今天與未來的更多可能。在攝影領域,青年攝影師的接力奮鬥是攝影行業蓬勃且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動力。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全國青年攝影大展、青年攝影師助推計劃、亞洲先鋒攝影師成長計劃、拍照吧少年、青年攝影師工作坊等等,近年來圍繞發現和培育中國青年潛力攝影師的活動、評比,甚至熱詞,都昭示著中國青年攝影新生力量的蓬勃發展。
相對於老一輩的中國攝影傢,今天的青年攝影師們享有瞭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展示平颱。攝影在這個讀圖、製圖的時代已被公眾廣為認知和使用,然而也正因如此,影像的全民狂歡終結瞭攝影的“英雄時代”。
青年攝影師如何不懼前人的高山,又如何泅渡於影像的汪洋而勇立潮頭,依靠的是他們對於攝影的執著,對被攝者的真誠,對影像解決自身以及社會問題的不捨意誌和不斷實踐。
這裏收錄的10 位青年攝影師,他們隻是廣大中國優秀青年攝影師中的冰山一角,但他們有的用堅硬的報道圖片扛起攝影的視覺責任,有的用或溫情或戲謔或操縱的影像記錄和迴顧著時代背景下的人與物。他們中有人已經堅定瞭自己的發展方嚮和攝影脈絡,有人還在不斷變化之中,“堅定”說明他們正在走嚮成熟,“變化”則證明他們身上充滿瞭各種可能性。
青春·未來中國青年攝影師叢書:師法自然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青春·未來中國青年攝影師叢書:師法自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青春·未來中國青年攝影師叢書:師法自然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