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
《篆书掇英:赵之谦》选取历代书法大家的篆书名碑,精编精印,底本精良,释文准确,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学习、临摹的范本。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最早的大篆可追溯至三千年前的甲骨文,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形体匀停齐整,较大篆容易书写。小篆笔法圆融平正,结体典雅和平,是整个篆书系统中最为定型的统一字体。初学篆书者宜从小篆入手。现代汉字就是从小篆演变而来的。《篆书掇英》丛书从历代篆书中精选最有代表性的经典碑帖,以飨读者。
赵之谦生于清宣宗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卒于清德宗光绪十年(一八八四)。初字益甫,号冷君5后改字捞叔,号悲庵,别号梅庵、无闷、铁三、憨寮。会稽一今浙江绍兴)人。据赵寿钰《府君行略》记载“叔天禀瑰异,颖悟倍常童。甫二岁,即能把笔作字,稍长,读书过目辄成颂。又好深湛之思,往往出新意以质塾师,塾师不能答。”也就是说,赵之谦从小就特别聪明,是个智力超常的儿童。刚刚两岁,就能拿笔写字,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过目成颂,而且少年老成,做任何事都善于深思熟虑,在学堂里,常常拿一些新奇的问题质问老师,连老师都答不上来。
赵之谦的学书之路,楷书是从颜真卿开始的,临摹了颜真卿《勤礼碑》、《多宝塔》、《家庙碑》,每天要写五百多字7朝摹夕临,用功甚勤。颜真卿的书法笔力雄浑,结体宽博,为赵之谦的书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之谦的篆书,结体虽源于秦汉,用笔却得力于邓石如。他在五十四岁时为弟子钱式临《峄山碑》时写道:“《峄山刻石》北魏时已佚,今所传郑文宝刻本拙恶甚。昔人陋为钞史记,非过也。我朝篆书以邓顽伯为第一,顽伯后近人惟扬州吴熙载与吾友绩溪胡菱甫。熙载己老,菱甫陷杭城,生死不可知。荄甫尚在,吾不敢作篆书。今荄甫不知何往矣。钱生次行索篆法,不可不以所知示之。即用邓法书《峄山》文,比于文宝钞史或少胜耳。一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佩服邓石如且师法邓石如,但他并不死守其法。他曾认为,在篆书方面,邓石如是天分四、人力六,包世臣是天分三、人力七,吴让之是天分一、人力九,自己则是天分七、人力三。如果假以时日,运以功力,他的篆书则不当在诸君之下。由此可知,在篆书上,赵之谦还是十分自负的。
赵之谦一生非常勤奋,因而留下大量的书法精品。其中篆书以《汉铙歌册》、《说文解字叙》、《一略八屏》、《章安杂说》最为有名。
篆书掇英:赵之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