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虫》系列图书是一部收录了“银河奖”历届获奖作家、作品的中国本土科幻小说合集。它以2015年“雨果奖”、2015年“中国好书”得主、《三体》作者刘慈欣领衔,收录刘慈欣、王晋康、夏笳、何夕等“银河奖”获奖名家的代表作。这是为中国科幻读者献上的一桌科幻阅读饕餮盛宴。
◆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是中国具代表性的四位科幻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四驾马车。四人的市场影响力以及在科幻书迷心目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本系列选取了以上四位作家以及其他银河奖得主具代表性的一百多篇(部)作品,凝中国科幻精粹于一炉,一次性推出13部经典科幻,尽展中国科幻澎勃实力。
◆精心选编,根据作品内容、创作风格等形成主题鲜明、风格统一的作品集锦。“深空”“未来”“超维”“超脑”四卷静待阅读。
◆名家名作、双封精装、实惠定价,铸就科幻经典范儿。想看科幻,就买《虫?科幻中国》!
作者简介
刘慈欣:《三体》作者,连续9届科幻银河奖得主,“科幻界诺贝尔奖”――雨果奖作家。中国科幻领军人物,中国作家排行榜畅销书作家。多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题材。 刘慈欣作品想象瑰丽,场面或宏大浩瀚,或精微细腻,被誉为单枪匹马挑战世界科幻格局的传奇作家。
目录
《深度撞击》
星海迷影
行星级生命体/张旭
朝闻道
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刘慈欣
胎动之星
“怀孕”的行星/叶星曦
深处
人类灵魂深处的悲情宿命/阿缺
深度撞击
那天,我们正式接受了外星人的邀请/谢云宁
风暴之心
外星“人”的生命形态/索何夫
诗云
当技术染上浪漫色彩/刘慈欣
《外面的宇宙》
《战争变种》
《星际移民》
精彩书摘
“光辉号”退出曲速飞行,帆索剧烈抖动,十二面巨大的光帆铺天盖地,拖着飞船急驰,宛如深渊里乘风飞行的蒲公英。
此刻,我正闲坐在指令舱里,慢条斯理地喝着饮料,饶有兴致地看船长和船员们作减速前的准备工作。我是银星矿业集团公司的高级督查,专职负责检查集团最重要的生产项目。此次远航,我专为理查德。查比斯而来,他的情况令人担忧。
飞船姿态翻转在即,指令舱中的机器人围上来,没收了我剩下的饮料,七手八脚地把我牢牢固定在太空椅上,然后扣上了防护罩。很快,深蓝色的减速液充盈了防护罩狭小的空间,减速液将确保我不受飞船剧烈减速带来的伤害。我讨厌机器人的粗鲁,但我享受在减速液里漂浮的感觉,全身暖洋洋的,没有压力,我猜在母亲子宫里应该就是这种感觉。
减速阶段,飞船将完全由自动驾驶系统来操纵。“光辉号”飞得很稳,自动驾驶系统小心控制着光帆操作面的卷曲度,产生出垂直于船身的微小力矩,飞船在前进方向上翻转了180度。依然是满帆,飞船向前方发出厚重的减速光,船速在变慢。减速过程将持续三天,之后“光辉号”就会收起光帆,进入查比斯云:那片银星矿业集团的专属之地。
查比斯星系位于银河系南十字臂外侧,距著名的M246恒星矿区不到两光年。一百年前,那里曾经发生过一次惨烈的生产事故,矿场设备全毁,管理人员失踪,银星矿业集团因此元气大伤。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艘救援飞船在搜索中意外地发现了查比斯星系,从此银星矿业集团拥有了另一个聚宝盆。
查比斯星系是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的,他就是理查德·查比斯的爷爷,也是集团公司的合伙人之一。查比斯云虽然被称作云,其实不如说是包裹在星系外围的尘埃壳,厚达几千千米,均匀覆盖在中央恒星的日球层顶,遮蔽了整个星系。这种尘埃很奇特,它受到的引力与来自太阳风的压力使其能按自身体积大小层次分明地排列起来,在受到外力扰动时能迅速调整自身位置,使云团密度始终保持均衡。这种尘埃堪称自然界里发现的最黑物质,如果把查比斯云尘埃收集起来装在透明瓶子里,会使人产生瓶内空间消失的错觉,因此它成了宇宙间最难观测的物质之一。这也是导致查比斯星系很晚才被发现的主要原因。
几天后,船长叫醒我,告知我目的地就要到了。由于查比斯星系的日球层半径很短,一通过查比斯云,就到了距离主恒星很近的地方,相当于太阳到木星的距离。主恒星又大又亮,它的突然现身.总会让人感到震撼。
“光辉号”关闭光压发动机,收回光帆,查比斯云就在眼前。宇宙中迤逦壮观的星群被遮住了踪迹,“光辉号”如临深渊。
船长下令展开防御力场,作好进入前的最后准备。船身颤抖,“光辉号”恍若发出哀鸣,飞船像一枚锋利的钢针刺入查比斯云团。狭长的船首在舷窗视野里消失了,防御力场与尘埃发生激烈摩擦,闪耀着夺目的辉光,照得驾驶室宛如白昼。
不久,“光辉号”从墨染的查比斯云中一冲而出,犹如海豚跃出海面,温暖祥和的阳光洒进驾驶舱,我们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
中央恒星就在航道正前方,此刻它有半个满月大小,吹出柔和的粒子风,温柔地照亮星系空间,很像人类故乡的太阳,只不过这恒星比太阳要大很多。查比斯星系共有八颗行星,挤在仅有太阳到木星距离那么宽的轨道面里。其中四颗是近日岩质行星,其余是巨型气体行星。八颗行星的公转速度飞快,恰好能与主恒星巨大的引力相抗衡,才不至于坠入恒星。漆黑的天幕里,八颗星颜色各异,如熠熠放光的宝石,不时可以看到从四颗气体行星周围抛射出的发丝状明亮物质,那是太阳风从行星气壳上层剥离的气体,正是这些来自不同行星的气体在高能粒子的作用下形成了遮蔽天日的查比斯尘埃。
……
《深空:中国科幻星河中的巨著》 前言:星辰大海的召唤,探索不止的征途 自古以来,人类的目光便从未停止仰望星空。从古老神话中的天宫琼宇,到近代科学的望远镜窥探,我们对宇宙的想象与求索从未停歇。而当科技的翅膀伸展,我们开始将目光投向那浩瀚无垠的深空,那里充满了未知、神秘与无限可能。中国科幻,作为这股探索浪潮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正以其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想和磅礴的想象,在世界科幻文学的星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深空:中国科幻星河中的巨著》并非仅仅是一套书的集合,它是一次关于中国科幻未来主义叙事的深度解读,是一场关于人类文明在宇宙尺度上演进的宏大猜想,是一次对我们内心深处关于未知、关于存在、关于未来的永恒追问的艺术表达。这套作品,凝聚了中国科幻作家们最前沿的思考,他们以中国式的哲学观、历史观和人文情怀,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个气象万千的未来世界,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直抵那令人屏息的深空。 第一卷:星际文明的黎明——文明的边界与超越 在《深空》的第一卷中,我们将踏上一段穿越星际的旅程,去探寻那些可能存在于遥远星系的智慧生命,以及它们与人类文明可能的交汇。这并非简单的外星人遇见记,而是对“文明”本身定义的深刻拷问。当一个文明的科技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当它们能够跨越星系间的鸿沟,它们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它们的存在形式会发生怎样的演变?它们与我们认知的“生命”形态是否会截然不同? 本卷中的故事,将带领读者领略各种令人惊叹的宇宙奇观:可能漂浮在星云中的信息生命,可能以纯能量形态存在的古老智慧,可能隐藏在黑洞边缘的宇宙级文明。作家们在描绘这些宏大设定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在宇宙尺度下,个体生命与集体意识的界限。它们或许会带来先进的科技,也或许会带来我们无法理解的哲学观念,甚至可能触及到生命存在的终极秘密。 我们还会看到,当人类文明开始大规模地迈向星际,所面临的内部矛盾与外部压力。资源分配、种族认同、文化隔阂,这些在地球上已经存在的问题,在星际扩张的背景下,是否会被放大?又或者,在共同面对宇宙的浩瀚与未知时,人类是否会更加团结?本卷作品,将通过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故事,展现人类文明在星际黎明时刻的挣扎、探索与成长,以及对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重新认知。 第二卷:宇宙生命的演化——熵寂下的生机与回响 宇宙的终极命运是什么?热寂?熵寂?当宇宙中的能量逐渐耗散,当一切归于冰冷与寂静,生命是否还有可能存在?《深空》的第二卷,将带领我们深入思考宇宙生命的终极演化路径,以及在看似绝望的环境下,生命依然存在的奇迹。 本卷的作品,将跳脱出我们熟悉的碳基生命形态,去探索更加多元、更加超越我们想象的生命形式。或许是诞生于量子泡沫中的意识聚合体,或许是存在于宇宙弦理论中的奇特结构,又或许是能够驾驭黑洞能量的超级生命。作家们将以严谨的科学构想为基础,辅以大胆的哲学推演,为我们描绘一个超越熵寂的可能性。 我们将看到,在时间的尽头,在能量枯竭的宇宙中,生命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延续。它们或许不再需要物质载体,或许能够以信息流的形式传递,或许能够直接与宇宙的底层逻辑互动。这些故事,将挑战我们对“生命”的狭隘认知,拓宽我们对宇宙存在形式的理解。 同时,本卷也探讨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适应与进化。在可能已经成为“宇宙墓地”的区域,为何依然会有生命的光芒闪烁?它们是如何克服物理定律的限制,又是如何找到生存下去的意义?这些故事,是对生命顽强生命力的礼赞,也是对宇宙本身无限创造力的赞美。本卷的作品,将引领读者进行一次关于生命本质、宇宙终极命运以及存在意义的深度哲学思考。 第三卷:人类文明的跃迁——科技奇点与文明的重生 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突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社会。《深空》的第三卷,将聚焦于人类文明可能发生的“科技奇点”,以及在奇点之后,人类将如何实现自身的“跃迁”。 本卷的作品,将呈现各种关于科技奇点的畅想。当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当意识可以上传下载,当生物与机械无缝融合,人类将变成什么模样?我们会走向永生,还是会失去自我?我们会创造出新的物种,还是会成为旧的物种的“神”?这些都是本卷作品中探讨的核心问题。 我们将看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人类社会可能出现的深刻变革。新的社会结构、新的伦理道德、新的生存模式,一切都将被颠覆。有些故事,会描绘人类在科技奇点带来的巨大冲击下,艰难地寻找新的生存意义;有些故事,则会展现人类拥抱变革,实现向更高级文明形态的蜕变。 此外,本卷还可能涉及到超光速旅行、时空穿越、多维空间探索等科幻元素,这些都将成为人类文明跃迁的重要载体。当人类能够自由地穿梭于宇宙的各个角落,当他们能够理解并利用宇宙的更高维度,他们的认知和能力将达到何种程度?本卷的作品,将是一场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宏大预言,也是对我们当下科技发展方向的深层反思。 第四卷:意识的宇宙——精神的边界与存在的维度 在物质世界之外,是否存在一个由意识构成的宇宙?《深空》的第四卷,将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处,去探索意识的边界,以及它在宇宙中可能扮演的角色。 本卷的作品,将挑战我们对“意识”的传统定义。它是否仅仅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它是否能够独立于物质而存在?它是否能够跨越个体生命的局限,与宇宙中的其他意识产生连接?作家们将通过富有想象力的叙事,描绘各种可能存在的“意识宇宙”。 我们可能会看到,当人类的意识通过某种方式与宇宙网络相连接,他们将获得怎样的洞察?当个体意识能够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集体意识,那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又或者,当意识能够以纯粹能量的形式存在,它是否能够影响物质世界,甚至改写宇宙的规则? 本卷的故事,也将深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在漫长的时空尺度下,个体的生命是否显得微不足道?而意识,是否才是构成我们存在的核心,是连接我们与宇宙、与永恒的桥梁?那些关于灵魂、关于梦境、关于潜意识的探索,将在这里得到升华。 《深空》的第四卷,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关于意识本源、宇宙真相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远征。它将以最柔软、最深刻的方式,触及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疑问,让我们重新审视“我”是谁,以及“我”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 结语:未来的序章,思想的星辰 《深空:中国科幻星河中的巨著》,它不仅仅是一套图书,它更是一个思想的火种,一次关于未来的集体畅想。它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基因和哲学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充满希望、挑战与无限可能的宇宙图景。这套作品,是送给所有对未来充满好奇、对未知充满渴望的读者的礼物,它将点燃你的想象力,拓宽你的视野,让你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意义与价值,让你在仰望星空时,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是探索者,是创造者。 这四本书,就像四艘承载着思想的星舰,将带领我们穿越未知的星际,触及文明的边界,理解生命的演化,感受科技的跃迁,最终抵达意识的深处。它们是中国科幻在星海中绽放的璀璨之花,也是对人类未来永恒追寻的深刻回响。这,就是《深空》——一部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