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絲綢之路”,是曆史的證明,是世界的驕傲;
“絲綢之路”,是今天追尋的腳步,是人類聯係的紐帶;
“絲綢之路”交匯於吐魯番,那是我生長的故鄉。
內容簡介
《絲路上的故鄉(日)》共五個章節分彆是:絲路之光,閃光火洲、春天裏的童年、盛典與祈禱、故鄉的熱土、高昌餘音。圖片內容按照這五個部分,分彆介紹瞭吐魯番的曆史自然、新生兒和兒童的幸福成長、婚禮和節日、生活的各種場麵、非物質文化遺産等。
作者簡介
王晴,獨立攝影師。1975年3月齣生。1990年接觸膠片攝影,2006年開始進行數碼創作。2012年至2013年在北京電影學院進修學習。長久以來,立足新疆,拍攝瞭大量“絲綢之路”文化遺址及當地維吾爾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圖片。專題圖片《生命的迴聲》《玄門之士》《星月與文玲》《古麗》《土葬》等發錶在《中國攝影》《人民畫報》《中國畫報》《南都周刊》《攝影旅遊》《Lens文景》《紐約時報》等報刊上。《紐約時報》、新浪、搜狐、騰訊、中國攝影傢協會等網站推齣其圖片專欄,獲得高點擊量與好評。專題圖片《生命的迴聲》《玄門之士》等曾獲得由中國民俗攝影協會與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第8屆“人類貢獻奬”大賽文獻奬、平遙國際攝影大展資助奬、IPA中國攝影大賽錶現展覽奬等奬項,並入圍國際“露西”攝影奬。作品多次赴紐約展齣,並在世界範圍內巡展。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序言
1961年,我的父親母親響應援助大西北建設的號召,離開江蘇老傢,來到新疆。
父親母親把青春、熱情和希望都托付給瞭新疆,從此再沒離開過這片疆土。母親去世後埋骨於此,新疆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齣生在新疆吐魯番,這裏是我的第一故鄉。
吐魯番是個多民族聚居之地,我從小生活在與維吾爾族民眾相伴的環境中,我們在生活習慣上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又有著相異的禮節習俗。身邊多樣的文化現象深深吸引著我,一種強烈的渴望召喚著我去探究吐魯番乃至新疆的廣博與神秘。
新疆的曆史由多民族不斷遷徙演變而來,而吐魯番的今天,就是多種民族共同演繹的結果。
公元前1世紀以前,車師人是吐魯番最早的居民,他們創造瞭吐魯番最早的文明。至西漢,張騫齣使西域鑿通“絲綢之路”,中原的漢民族及中亞西亞多種民族沿著“絲綢之路”遷移,他們相遇於吐魯番,與漠北高原西遷的迴鶻人共同開創瞭多元的絲路文明。
“絲綢之路”把來自中原內地的絲綢、瓷器、茶葉、指南針、造紙術和活字印刷源源不斷運往西域、羅馬;西方的葡萄、天麻、天文曆法以及佛教、基督教、摩尼教和伊斯蘭教也通過這一通道傳入中國中原地區。在這條貫穿東西的商貿古道上,高昌城1是樞紐、重鎮。
無數的商賈旅人把腳步停歇在吐魯番,他們帶來的不同語言和文字在這裏流行,無數講經布道的信士把信仰傳播到吐魯番,他們用智慧建造瞭不同教派的寺廟經堂。在這個開放包容的國度裏,吐魯番曾是他們開創未來的異鄉,又是他們將文明發揚光大的故鄉。
曆史上有這樣的真實故事。
唐朝在吐魯番設立安西都護府,實行和內地一樣的州縣製,漢人們沒有身在異域的差異感,說著漢話、使用著漢字,都是天朝的土地和子民。死去的百姓在墓碑上刻寫的籍貫是西洲(吐魯番唐朝古稱),不再是遷徙前的原籍,說明人們從內心裏不再將這裏當作異國他鄉,而是生於斯、逝於斯的本土故鄉。
吐魯番的史事,讓我對她無限癡迷。我如同海綿一般,汲取著多種營養,拿起相機,開始記錄絲路上與我生生相息的人們的生活、信仰以及情感。
影像將成為展現“絲綢之路”現有文化樣貌的一個新載體,影像也會成為“絲綢之路”未來的曆史。
我用8年的時間,行走在吐魯番古老的村莊裏,探訪古代“絲綢之路”在傢鄉土地上留下的印痕。這些村莊主要以維吾爾族人聚居為主,通過瞭解、溝通,取得相互信任,拍攝之後,我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慢慢地,村莊裏的傢傢戶戶珍藏起我為她們拍攝的照片,它們可能是新生兒降世的第一張留影,也可能是老人離世前留給兒女的遺照;它們可能是童年某一瞬間的記憶,也可能是人生輝煌精彩的一刻。采訪時,我是阿訇傢的座上賓;拍得飢渴時,我可以敲開任何一傢村民的大門,喝碗水、吃塊饢。我在村莊裏行走,路上逢人笑迎相問,我們儼然是老朋友。
我們交往的默契來自彼此心理的認同,這是雙方心靈的訴求,是心存感激的互相給予,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尊重,更是朝夕相伴的濃濃鄉情。
多元、豐富,厚重、包容,是絲路精神,也是我傢鄉的魅力所在。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曾無數次離開傢鄉。在結識新朋友的時候,大傢不免會問我來自哪裏,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來自新疆吐魯番。而問者大多會對我的迴答和我的麵孔進行比對,並露齣些許懷疑與驚訝,在大眾普遍的認識中,新疆人的麵孔不應該是我這樣的。麵對詫異,我思考過自己的身份,魚米之鄉的江蘇對我來說隻有來自書本中的想象。說起故鄉,我所有的感知、記憶和情感都與新疆有關。我想我和“絲綢之路”上無數的先民一樣,在遷徙中已經投入到瞭新故鄉的懷抱。
每當踏上歸程,火車一路嚮西駛過中原,粗獷的山麓、無垠的戈壁撲麵而來,使我的心懷豁然開朗。鐵路順著“絲綢之路”的方嚮延伸,一站一站,接續著昔日的烽隧驛站,絲路塵封韆年的往事呼嘯而過,在古往今來的穿梭中,我的心早被帶迴賜予我生命的那片土地一絲路上的故鄉。
絲路上的故鄉(日)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