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叢書·傳統醫藥捲:渝醫絕活》是“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叢書”之一,精選十三個重慶傳統醫藥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作重點介紹,具體包括劉氏刺熨療法、桐君閣傳統九劑製作技藝、郭氏養生按摩手法、邵氏燒燙傷消痕療法、燕青門正骨療法、縉雲山道醫養生、趙氏雷火灸、劉氏“捏膈食筋”療法等。
內頁插圖
目錄
重慶傳統醫藥概述
一、針灸(劉氏刺熨療法)
二、中醫傳統製劑方法(桐君閣傳統九劑製作技藝)
三、郭氏養生按摩手法
四、邵氏燒燙傷消痕療法
五、燕青門正骨療法
六、縉雲山道醫養生
七、鹿角鎮民間蛇傷療法
八、趙氏雷火灸
九、劉氏“捏膈食筋”療法
十、李誌滄傳統中醫正骨術
十一、郭昌畢中醫跌打損傷傳統療法
十二、柴氏推灸養生祛病法
十三、老氏靜臥養生法
附錄1 重慶市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代錶性傳承人名單
附錄2 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代錶性傳承人名單
前言/序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第二條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錶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錶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麯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曆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遊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産。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非物質文化遺産凝結、保留和傳遞著一個民族的曆史記憶、情感、經驗和智慧,是民族文化認同的基礎,是構成民族精神傢園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在一個國傢文化凝聚力的形成過程中,非物質文化遺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保護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於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續,對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今時代,是一個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現代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的急速步伐,也急速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使得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處在急劇衰微的趨勢之中。許多國傢的政府和學者逐漸認識到對本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有效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進入21世紀以來,保護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持文化的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與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一樣,成為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
我國政府曆來高度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並於2004年正式加入聯閤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齣:“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傢園。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傢文化軟實力……”習近平同誌指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啓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啓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啓發。”
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産叢書·傳統醫藥捲:渝醫絕活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