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0
今年的作者为黄豆豆夫妇、叶蓉、张怡筠等,叶蓉为内地知名的主持人,张怡筠为著名心理学家、情商研究专家,被媒体誉为“心灵魔术师”,本书中有些为人父母的感悟尤为珍贵,如秦畅的反思“我们真正面对孩子的兴趣时,往往会被功利心所左右”,陈美龄“在家不知道玩什么时,就到外面去,随便找一片叶子,叶子指向哪个方向就往哪走”充满童真的建议。此书为年度出版物,已经出版了两本。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不少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知识或者方法上都存在不少的困惑和误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水平,引导各位家长在注重自身修养的同时,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上海社会科学院携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上海学校共同打造了“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邀请全国范围内十位家庭教育界著名专家通过不同层面,不同的方法为我们家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带来更前沿、更鲜活的教育理念。
这十位专家或为知名学者,或为家庭教育专家,他们围绕家庭教育各抒己见,因此书稿具有出版价值。
杨雄,社会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治理、社会调查与决策咨询、教育社会学、独生子女与家庭教育、青年思潮与青年文化等。近年来出版著作《巨变中的中国青年》(专著)、《教育合作论》(合作)、《儿童福利政策》(主编)、《中国青年发展演变研究》(专著)等。
001人生最重要的功课/秦畅
021与孩子共同成长/黄豆豆 粟奕
033看得见彩虹的幸福/叶蓉
045我把三个儿子送入斯坦福/陈美龄
058让孩子成为“情商高手”/张怡筠
070沐阳上学记/萧萍
084出得去也回得来/卢慧文
103做最好的自己/于朝晖
132爱是孩子一生最好的守护/封莉容
156教子的“第三种力量”/黄静洁
178后记
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春团拜会上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从社会结构而言,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元,营造良好的家风、弘扬家庭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最为重要的基础,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考量标志。从人的发展规律而言,家庭是个体生命成长的最为主要的外部环境。从教育的环境而言,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支撑和有益补充,又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格局。
无独有偶,同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致辞中,再次提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他指出:“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该片对比了英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在中国网络播出,使中国广大家长认识到张弛有度于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但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亿多大学毕业生。当然,我们学生的学习压力尤其是升学竞争方面的压力仍相当大。高考、中考指挥棒,经层层放大,最终将压力传递到了每一个家庭,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始终得不到减轻。一方面,我们天天喊“减负”,另一方面,我们的家长又一直被迫给孩子“施压”,这是一个悖论,一直是我们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认真思考的一个社会议题。
正如知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曾感叹:“今天我们的教育能到愉快这个水平吗?我说过我们的‘小皇帝’顶多只能享受到6岁,6岁一上学,就从皇帝变成了‘奴隶’。过去讲溥仪是从皇帝到平民,我们的孩子比不上溥仪这个末代皇帝。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最突出的两个字就是‘听话’。稍稍懂事就教育孩子要听话,小时听爸爸妈妈的话、上学听老师的话、工作了听领导的话,似乎听话是中国人的为人之本。”
中国家长一边在生活上过分疼爱自己孩子、一边又在学业上无休止地“催逼”孩子。其实这与中西方家庭代际传递文化有关。中国代际关系是“反哺模式”、西方是“接力模式”。前者对子女几乎是无限责任,所以才会有“啃老一族”。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成年子女与父母同住就表明子女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在我看来,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受“木桶理论”影响太深。中国家长喜欢告诉孩子,去补最短的一块“知识”,家长不停地督促孩子改正其不足,弄得孩子一点自信也没有。而我参观过的荷兰,该国的教育,不管是学校考试也好,公司培训也罢,首先问你擅长什么?特别感兴趣的是什么?那么弱点和缺点怎么办?没关系,还有“团队合作”训练,你不擅长的地方有另一个擅长此道的同事与你互补来共同完成。
好在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更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与人格培养。最近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完成的一项有关家庭教育代际比较问卷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品质排在前三位均是责任感、独立和宽容尊重他人;家长最看重责任感,学生则最看重宽容、尊重他人。尤其是一些国外留学回来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关注如何让孩子真正为了兴趣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这说明经过这几年家庭教育的科学普及,广大家长尤其是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已经开始有了明显改变,这是令人喜悦与欣慰的转变。
二、学校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16年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并指出家庭教育要从小处着眼,家长要做好示范,有关部门和专业机构要共同“科学有序”地大力推动家庭教育工作。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总书记用十分通俗、形象、准确的语言强调了对青少年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性。所谓“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际上包含了以下几个内涵:一是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出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能产生好的结果,人才能走向圆满幸福。二是在确定好正确人生观的前提下,成人社会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观念重在当下,理想关诸未来,圆满的人生须要既关注当下,又要成就美好的未来。三是要有积极的行动,正确的观念须要付诸行动才有意义,美好的理想更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
由此可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何等重要!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可以重来,而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要想纠正将会相当困难,一旦错误的观念形成,要想改变它,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古人讲:“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意思就是要走好人生开始最关键的几步。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习总书记为我们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
在我看来,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引导孩子首先知道自己将来“需要”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如何走好未来生活道路的每一步,都是由人生目标与信仰决定的。孩子在12岁到18岁的时候,是树立理想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我们学校和老师要创造条件让他自由选择,他自己会做决定,但你需要提供环境,引导他,并且尊重他的决定,帮助他去实现。
人生目标选择为什么重要?哈佛大学对一群智力、学历相似的人进行了25年的跟踪调查。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了顶尖的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成为专业人士;60%目标模糊者,能安稳工作生活,无特别成绩;27%无目标的人,经常失业,生活动荡。尽管我们孩子中绝大多数终将成为普通人,但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孩子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仍是我们学校家庭教育需要做的首要工作。
三、家长肩负孩子顺利步入社会的第一责任
从教育社会学视角观察,我们过去传统的教育“顺序模式”,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分别先后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发挥各自的重要作用,正在转变为一种新的“重叠模式”,即在儿童和青少年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相互联系地共同发挥着整体的作用,形成一种整合的优势。因此,这三种不同的教育机制如何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家长、老师要帮助、指导青少年顺利步入社会。
首先,让孩子在规则与自由中健康“成人”。“自由过度”导致孩子任性放肆。婴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如果一切都顺应他的本性,会导致为所欲为的倾向。孩子长大后产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好动、不服管教、攻击性强都与父母过度顺应孩子的自由需要有关。自由过度实际上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使孩子“长”不出个性却“长”出任性。
“规则过度”导致孩子缺乏个性。有的父母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认为听话的孩子让父母省心,很少惹出麻烦事儿来,这种观念多表现在控制欲望比较强的父母身上,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做事和思维的依赖性比较强,害怕尝试新事物,而且调整情绪变化的灵活性比较弱,这将影响孩子的创新意识与个性成长。我们需要培养孩子既规则又自由的教育策略,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这样的孩子既有责任心,又有开拓性。
其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力、悦纳心和执行力。爱因斯坦早就预言,一个人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爱因斯坦说这个话的时候,人们还不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些话里蕴藏的奥秘,但在现在互联网时代,这一道理已经成为一个个生动的现实。当代青少年最重要的是具备如下四种能力:(1)悦纳自己与抗逆力;(2)整合、迁移信息的学习力;(3)独立思考与表达力;(4)承诺与坚执的执行力。这些与知识和文凭无关,但在当代快速变化、变动、变革的社会特别重要。我蛮欣赏北京十一中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他能不能接受自我,这叫“悦纳自我”。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关键在于自己如何看待。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还要了解自身的弱点。
另外,人类正处于一个“充满中断的时代”,随时被打断,时间的碎片化越来越强。科学家发现,处于这种多任务切换状态的人,其智商的下降比吸大麻还厉害。在2004年,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信息学教授格洛里亚?马克(Gloria Mark)带着她的研究生在两个美国的科技公司的员工那里做了一千小时的观察。他们发现,办公室里的员工平均每11分钟就会被电话、电子邮件或同事打扰一次,而他们的注意力重新回到早先的任务上则需要25分钟之久。这些数字让人困惑:如此一来,人们如何能把工作做完呢?因此,掌握知识与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性已让位于对信息整合与迁移能力。在互联网上,信息对每个人是公平、平等的,关键看如何处理、应用与“结构化”。
执行力则是指培养孩子从小把自己梦想、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按时完成任务的能力。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虽然绝大多数孩子将来岗位平凡,分工各有不同,但只要埋头苦干,都能在平凡工作岗位做出自己的一番业绩。而好高骛远,结果终究是一事无成。如何培养良好的执行力?我认为,责任心和进取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首要条件。责任心强弱,决定执行力度的大小;进取心强弱,决定执行效果的好坏。而训练孩子“执行力”应从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今日的事今日毕,自己的事自己完成。并且要提醒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尽量不麻烦别人”的良好习惯。
第三,发现孩子兴趣比单纯开发智力更重要。在这一点要特别提醒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于孩子的培养,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在于孩子能考多少个100分,而在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人。首先要让孩子对生活和学习充满热情。一项关于儿童兴趣与幸福感调查显示,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最喜欢做的,而大人又创造条件让他做这件事,那么他一定会很有幸福感。人有先天的基因,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但也不完全由后天的训练形成,而是由先天基因给出了某些能力和许多能力发展的框架,需要后天的经验来启动和发展。
其实,所谓“开发智能”的说法并不太科学。智能有多种,对人的智能多元化的理解,澳大利亚人认为土著人只有音乐和体育才能。而中国现在流行的是,每个人都有多元智能,什么都可以学好,唱歌跳舞都去发展。但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样样都好。其实,人一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他做起来最省力、学得最快。如果有一件事情是孩子最喜欢做的,而且他最擅长,而你又创造条件让他做这件事,那么他一定会很有成就,也会很有幸福感。
由我担任总策划的“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讲坛”至今已举办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论坛始终坚持大众性、科学性和公益性,先后邀请了30多位在各自专业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在培养孩子上也做得较出色的各界人士来讲坛“授道释惑”,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捧场与大力支持。依据大家建议,我们每年将嘉宾讲演稿整理编辑成书,目的是希望能让更多家长、老师和有志于做家庭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
家庭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公益事业,做公益我们是认真的,我与我的团队将乐此不疲地坚持下去。在2017年“家庭教育十人谈”出版之际,随手写下如上感受与感言。
是为序。
杨雄,记于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为人父母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为人父母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为人父母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