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研究了东方两大文化,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学在古代中国相互排斥、相互吸收的过程及其结果:一方面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在学理层面主要表现为儒学化;另一方面是儒学在思维方式、修养方法等方面广泛吸收了印度佛教的思想资源,直接促成了新儒学,即宋明理学的诞生。本书高屋建瓴,从佛法要义与儒学主旨、佛本与人本、佛性与人性、顿悟见性与修心养性、出世与入世、理学与佛学、心学与禅学和佛儒交融与人间佛教等八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儒佛的异同,既是广大哲学、宗教爱好者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又是专业学者深入研究儒学、佛教及其相互关系的良师益友。
作者简介
赖永海,1949年生于福建漳州,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鉴真图书馆馆长。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年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聘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组成员,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中华文化人物,2015年被评为南京十大文化名人。近十几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佛性论》、《中国佛教文化论》、《宗教学概论》等18部著作,主编了世界首部完整的《中国佛教通史》(15卷,总700万字)、国内第一部《中国佛教百科全书》(11卷,近300万字)、中华书局版《佛教十三经》等。其中《中国佛性论》于2013年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佛教通史》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三届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等。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佛法要义与儒学主旨
第二章佛本与人本
第一节大乘佛教与真如本体
第二节儒学的“人本主义”与“天人合一”
第三节佛教影响儒学最大者是其本体论的
思维模式
第三章佛性与人性
第一节中国佛教的佛性理论
第二节儒家的人性、心性学说
第三节儒学影响佛教最大者是人性、心性论的
思想内容
第四节宋元佛教的伦理化倾向
第四章顿悟见性与修心养性
第一节反本归极与顿悟见性
第二节成贤做圣与修心养性
第三节明心见性与复性明诚
第五章出世与入世
第一节传统佛教的出世主义
第二节儒家学说的入世精神
第三节中国佛教的亦出世亦入世
第六章理学与佛学
第一节濂溪之学与佛学
一、周敦颐与宋明心性义理之学
二、周子之学的心性本体论与隋唐佛教的佛性本
体论
三、周敦颐的“无欲故静”与禅宗的“离相”、
“无念”
第二节邵雍之学与佛学
第三节横渠之学与佛学
一、“天地之性”与“真如佛性”
二、“善反”与“体性”
三、“民胞物与”与“万法唯心”
第四节程朱理学与佛学
第七章心学与禅学
第一节陆学与禅学
一、“心即理”与“心即佛”
二、“切己自反”与“道莫外求”
三、“发明本心”与“明心见性”
第二节王学与禅学
一、“良知”与“佛性”
二、“致良知”与“悟自心”
三、“本体功夫”与“顿悟见性”
第三节宋元禅学
一、从“六祖革命”到“五祖分灯”
二、儒学化的“祖师禅”与老庄化的“分灯禅”
佛学与儒学目录第八章佛儒交融与人间佛教
第一节禅宗的人间化
第二节近、现代的人间佛教
第三节人间佛教与佛儒交融
附录一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一、“天人合一”论与“真如本体”论
二、反本归极与尽心、知性则知天
三、佛教之“顿悟”与中国古代诗、书、画的“意境”、
“气韵”
附录二对“顿悟”、“体证”的哲学诠释
附录三佛性与人性
——论儒佛之异同暨相互影响
一、佛教的抽象本体与儒家的人本主义
二、佛教的佛性论与儒家的人性论
三、佛教伦理与儒家纲常
附录四《中国佛教百科全书》总序
附录五《中国佛教十三经》总序
附录六《中国佛教通史》序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精彩书摘
绪论
昔日释氏振法鼓于天竺,夫子扬德音于邹鲁,两个思想巨匠,在东方两个文明古国的宗教、文化史上,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两汉之际,佛法东渐,东方两大文化系统之间开始了一场历时久远、影响宏阔的文化大交融。
佛教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影响之巨大和深刻,以至于人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诸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书法绘画、雕塑建筑等时,不能置佛教于不顾;当然,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结果,则是东传之佛教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
佛教在与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文化的相互关系中,当以与儒学的关系最为密切。此中除了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外,还由于佛教与儒学在思维模式、思想内容、理论旨趣等方面既有许多殊异处,又有不少共同点。这种情况决定了二者一经接触、碰撞,便既相互斗争、相互排斥,又相互吸收、相互融摄。作为结果,一方面,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儒学在思维模式、修养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东传之佛教在中国传统的学术氛围中也逐渐被儒学化。那么,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与根源于中国的儒学究竟各自有些什么特点?儒学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究竟起了一些什么作用?佛教又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的儒学?这种影响就理论思维的角度说,究竟有什么意义?等等。——本书拟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
佛学与儒学(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