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祖美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ISBN:9787510463792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052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李清照的人生轨迹,将她写下的诗词贯穿其中,将李清照的故事与诗词相互映称,全面地探究了李清照的人生历程。其中,作者对李清照诗词的分析与讲解,更深刻地挖掘了李清照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李清照其人其事,澄清了很多历史上的谜团和误解。


作者简介

  陈祖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秦少游研究学会等多家学术团体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著有《古典诗词名篇心解》《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唐诗合集·万里归心对明月》《<漱玉词>笺译·心解·选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李清照评传》等20多种书,后者曾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和“中国文化产业创新奖”,主要学术论文约百篇。

目录

第一章李清照家世00

一、百脉泉边一人家00

二、“位下名高”的父祖00

三、以文学进身的外祖父00

四、生母,寿夭的相门千金00

第二章失去母亲的童年0

一、襁褓丧母之后0

二、养母的乳汁和生父的尺牒0

三、从兄李迥和“弱弟”李迒0

四、溪亭、莲湖之游0

第三章待字少女0

一、学诗伊始0

二、上元节的日日夜夜0

三、怀春之什0

四、不速之客和秋千小阕0

第四章少年成名诸作0

一、一条锦囊计0

二、两首倜傥词0

三、史识出众的“和诗”0

四、《香奁集》和《漱玉词》0

五、谁是“卷帘人”“红(花)”为何“瘦”?0

第五章合卺前后0

一、赵明诚的相思梦0

二、“造化可能偏有意”“自是花中第一流”0

三、心想事成,“昼梦”得圆0

四、绮陌游赏0

第六章“奸党”子女,出路何在?0

一、“识者哀之”的救父诗0

二、“元祐奸党”罪名由来,李清照“出路”何在?0

三、泣别汴京人0

四、一首销魂词0

第七章朝廷争斗难得知,回黄转绿无定期0

一、“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0

二、朝不保夕的身世之叹0

三、为谁魂牵梦绕0

四、婕妤初叹0

第八章“屏居乡里十年”0

一、饶有意趣的室名别号0

二、“归来堂”中的劳绩和乐趣0

三、携手游赏,相从赋诗0

四、步武前辈著词论0

五、“易安体”中又一族0

第九章“多少事、欲说还休”0

一、“萧史”变作“武陵人”0

二、征鸿难寄思妇心,柔肠千缕盼“王孙”

三、“独抱浓愁无好梦”

四、“山高水长”,从何说起?

五、差之一字,谬播千秋

六、诗中别调,寓意何在?

第十章淄州官府的“素心人”

一、“连守两郡”的金石业绩

二、夫妇相赏又一例

三、赵明诚奔母丧南下

四、李清照返青州“理家”

第十一章渡江宁

一、一次家宴的前前后后

二、江宁知府的形迹

三、“第一夫人”的苦衷

四、妻子抒写忧国篇,丈夫失职被罢官

第十二章生离死别

一、触景抒情吊项羽

二、赵湖州奔驰赴命,李易安兼程探病

三、“梧桐半死”以后

四、一件“罗衣”和一枝“梅花”的联想

第十三章流寓两浙

一、“玉壶颁金”之始末

二、想望“三山”未成行

三、指桑骂槐斥“伪齐”

四、从绍兴到临安

第十四章再嫁风波

一、病中再嫁,所遇匪人

二、离异之初

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

四、心怜赤子,意念苍生

第十五章避难金华

一、挥泪撰《后序》,“打马”寄心志

二、八咏楼上的江山之叹

三、舟船难载嫠妇愁

四、非她难属的一首“钓台”诗

第十六章定居临安和定都临安

一、与一位故旧的重逢

二、新都之弊和旧都之忆

三、再悼亡人

四、两个女人、两重天

第十七章春蚕到死“思”不尽

一、她曾捉刀代笔,还有一门恶亲

二、未了情和未了事

三、一副热肠和一句酸话

四、韩玉父,一个痴心的女弟子

第十八章易安其人有谁知

一、儿时冷暖“百脉”知

二、夫妻深情诗书知

三、党争株连“牛女”知

四、婕妤之叹江梅知

五、爱国心志岳王知

六、一生事功有人知

番外:李清照与赵明诚

第一章赵明诚家世

一、原籍·郡望·故居

二、父母其人其事

三、苏轼和赵挺之交相攻讦之始末

四、两位兄长的官职和两双姊妹的婚嫁

第二章一个并无纨衿之习的“贵家子弟”

一、排行·名·字·生辰

二、“金石”之好与家学渊源

三、侍父游学的少年时代

四、福祸相倚的青年时期

第三章“屏居”笃学的青州时期

一、“屏居”青州而非诸城

二、“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三、五游仰天山

四、三过灵岩寺

第四章年富力强的莱州、淄州时期

一、赵家“三诚”“屏居”终结的“时间差”

二、赵明诚“屏居”后的行实及其复出时间

三、莱州太守的“金石”业绩

四、任满改官淄州城

第五章南渡的前前后后

一、蔡京的失势和“三诚”的重振家门

二、迁葬、奔丧的来龙去脉

三、江宁知府赵明诚

四、“赵湖州”“奔驰”赴召

第六章留与后人的思索

一、根除政治株连,杜绝一夫多妻制

二、对官吏的擢用必须以其事功为基准

附一李清照年谱简编

附二李清照著作重要版本及有代表性的研究论著


精彩书摘

  第一章李清照家世

  一、百脉泉边一人家

  李清照父祖辈的籍贯叫作齐州章丘。到了北宋政和六年,齐州升为济南府,统辖今山东章丘、历城等五六个县市,因此称李清照为济南人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有人把她的故居说成在历下柳絮泉则是讹误的。造成这种讹误并以讹传讹的原因,已有多种论著做过考证和说明见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第21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以下简称《王集》);于中航《廉先生序碑与李清照里籍问题》,《光明日报》1981年6月15日;陈祖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李清照评传》第38~4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以下简称《李传》)。,如今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即李清照的原籍在今山东济南章丘明水镇。

  章丘位当鲁中山水盘踞之地,北连黄河,南傍泰岱。它不仅历史悠久,更是北方罕见的稻香鱼肥之镇。这里河网密布、清泉淙淙,其八处胜景中,首屈一指的是“百脉寒泉珍珠滚”。章丘的百脉泉自古以来与历下的趵突泉齐名,且同出于泰岱地下水系。趵突泉的特色是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而百脉泉则可谓泉涌如注,灼若明珠,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所谓“清境不知三伏热”是也。春来花红柳绿,夏至风清荷香,这是太平盛世时期章丘的近镜头。

  当年在离它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波浩渺的“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见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不仅此湖贻人以鱼米之利,还有“虎牙桀立,孤峰特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见郦道元《水经注》。的华不注山秀峙湖畔,更能引发人们对历史和历史名人的纵深之思。

  在百泉喷涌、丛林掩映之中,有一处亦城亦乡、亦商亦农、尊教重学的集镇。此镇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特点,叫作三山不显、三水不露。所谓“不显”,就是在三个平缓的阜地上建成三处街道交会的十字路口,每个“十字口”就是一处繁华的商业网点,那里店铺林立,就势而建,人来车往,熙熙攘攘,故而有“山”不显;所谓“不露”,就是镇上有三泓水势可观的清泉,分别坐落在松竹茂密之处,又是在当地以诗书相传的三户人家的庭院之中,外人难得一见,故称“不露”。

  这也是一个齐鲁礼仪之邦中的文明之乡。镇上有一户名声很大、又最受尊重的人家姓李。相传李家原先世居临淄城,所以其后人对那里很熟悉,也很有感情见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稷下”即是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又曾是人数众多的各学派荟萃、讲学议论之处。这些人才当时被称为齐之稷下学士,李清照的祖上当是这种文学纵谈之士中的佼佼者。。唐末避乱,移居乡间。对眼下居住的这方水土,李家世世代代各有建树和贡献。到了北宋中叶,这里几乎变成了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几乎家家有白饭青蔬之食,清泉活火之饮。

  当初方圆百里之中盛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来自他乡的太守,酷爱此间山川泉石之胜,遂生久留之意。由于太守政绩惠及下民,邦人亦欲其久留于此,唯恐不能长久。果然转年初春,诏命太守移牧北方。邦民、同僚恋恋不舍,临行饯别于林泉之中,太守举杯谢曰:“朔方得以安抚,我将复回终老于此。”太守移官后,乡民将他的诗作刻在石上,以慰相思之情。

  李姓的当家人,虽然其名讳不被后人所知,但他的名望却口碑相传,令人肃然起敬。这位贤者后来成了我国最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的祖父。李家庭院中的“不露”之泉尤为清澈,泉眼有多处,日夜淙淙流淌。有一泉名很有讲究,这是后话。贤者在宋仁宗嘉祐年间刚过而立之年,已有三个儿子出世。三个儿子都很可爱,最小的一个尤为出色,他就是后来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李清照的祖父在为三个儿子命名取字时恪守古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取字要在十五岁,此外还要仔细体察天资秉性、喜好、所长,以为取表字之据。老二自幼性情谦和,敝欲字之“和叔”;老三眼下还是一个聪明活泼的顽童,但何以命“字”,尚待定夺。

  二、“位下名高”的父祖

  李清照作品中,涉及自己家世之处尚有“有易安室者,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今(指绍兴三年)家世沦替,子姓寒微,不敢望公之车尘。又贫病……”见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稷下”即是齐国的都城临淄(今属山东淄博市),又曾是人数众多的各学派荟萃、讲学议论之处。这些人才当时被称为齐之稷下学士,清照的祖上当是这种文学纵谈之士中的佼佼者。“赵、李族寒,素贫俭”见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以下简称《后序》)。。这里的“韩公”是指南宋绍兴初年枢密院副长官韩肖胄的先辈。其曾祖韩琦在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相,祖父韩忠彦在徽宗建中靖国为相。李清照的祖父和父亲曾得到过他们的举荐,故云“皆出韩公门下”。“韩公”曾是为朝野所敬、为“戎狄”所畏的很有威望的贤相,清照的父祖得到贤相的举荐自然是很荣耀的事。

  不仅李清照,《宋史·李格非传》也提到其家境贫寒。所谓“贫寒”既是相对的,又是指她的父亲和翁舅赵挺之的出身而言的。她说这些话时,其父已官至礼部员外郎,翁舅还做过宰相,地位并不低。但是与她的从执政到宰相历时十六年之久的外祖父王珪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的。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时,赵、李两家的社交圈大多是高官厚禄者。所以尽管她自谓贫寒,也不能理解为生活多么拮据,至多是不事奢靡,比较俭朴而已。

  所谓“位下”者,当是指如今我们连名字都不得而知的她的祖父,其称为“父祖”,那是行文时连带所及的偏正结构,因为得以青史留名的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其地位不能说是很低的。话说回来,李格非的地位虽然不算低,但与他的声望、才学相比,位列五六品的礼部员外郎又确实是很低的。加之屡遭坎坷和贬抑,在此期间政治处境不必说,经济生活也难免于困厄。所以在李清照自谓其家世寒微的言辞中,恐包含着一定程度的牢骚和不满。

  追溯李清照的家世,是为了探索她的思想和作品的渊源所在。其佚名的祖父对她有何影响,已无确证;而其父的为人行事和前途命运,对她却是举足轻重的。

  李清照的父亲名格非,字文叔,自幼俊迈出众,不尚虚名,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在当局还以诗赋取士时,他却撰成《礼记说》数十万言,遂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登进士第。先调冀州司户参军(管理民户的低级官吏),在他任郓州教授郓州:今属山东;教授:掌管学校课试等事的职位不高的学官。时,“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此事颇可玩味:“郡守”之所以想对李格非格外优待,很可能是因为此时李格非已成为朝廷要人王珪的东床,至少是很得王珪的赏识。李格非以公职人员不可以搞第二职业为由加以谢绝,一则表现了他的清正廉洁,二则也很可能觉察到“郡守”的“醉翁之意”。宋朝的官制比较严格,任期满三年后不能转官晋升,就得调任他职。李格非由地方小官“入补太学录”太学录:京城最高学府国子监所属学官,掌管执行学规,纠正并处罚犯规学生,同时协助教学。,自然是晋升无疑。据晁补之《鸡肋集·有竹堂记》所载,公元1089年五六月李格非为太学正。“学正”在国子监负训导之责,并佐助教学,地位在博士之下、学录之上。那么李格非“再转博士”当在公元1091年前后。大约公元1093年,李格非入做馆职馆职:以宰相为首的掌握刊辑经籍、搜求佚书等类职务,五六品的宫廷文职官吏。后,以文章受知于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派系争斗在始于青之末时往往很微妙。元祐末年秋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派人物章惇、吕惠卿复官。或为罗织元祐大臣罪状,尝欲任命李格非为仅次于编修的“检讨官”。磊落清正、又对苏轼等元祐要人深怀感戴之意的李格非拒不就任,因而触犯了当局,被外放为广信军(今属河北)通判(地位略次于州府长官,含共同处理政务之意)。在广信军任上,发生了这样一件非同寻常的事,即有道士替人占卜祸福,偶有应验时,便身价百倍,出必乘车,村俗之人为其迷惑。一日格非路遇此道人,怒令随从将车中道士捉来,揭穿了其奸计,用棍棒狠狠地打了他的屁股后,将其驱逐出广信军境。不难想见,这个个性鲜明,甚至令人意外的举动,在口碑相传中,对李清照会有着怎样重要的熏陶。

  绍圣二年(1095),李格非被召回京,直至崇宁元年(1102),相继膺任校书郎、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等职。这期间李格非的仕途极为顺遂。但此后不久,哲宗开始贬斥元祐大臣;徽宗继位,任用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对元祐重臣惩处加码——苏轼等已故者逐一追贬,对生者不仅一贬再贬,且罪及子弟亲属。李格非曾受到苏轼赏识而被株连,先外放为提点京东刑狱(于今山东一带掌管司法和刑罚的官吏),继而名列“元祐奸党”被罢官。虽然《宋史·李格非传》谓传主卒年六十一,但其生卒之年本传中却没有明确记载。鉴于崇宁五年(1106),因太白昼见,大赦天下,诏毁元祐党人碑,除党人一切之禁,对李格非等并令吏部与监庙差遣;又因“济南佛慧山有大观三年(1109)李格非题名”见于中航编著《李清照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11月版。,这不仅意味着此时李格非尚健在,而且被罢离京归于原籍后,当未再返京任职,而终老于“东山”东山:宋时称今天的山东为东山、东郡、东土等。章丘的清泉松竹之中;又因张耒曾为李格非撰写墓志铭,所以墓主当卒于张耒谢世的公元1114年之前夕。那么可以推断李格非的卒年就是在公元1109年至1114年之间。

  李格非曾著有《济北集》见韩沈《涧泉日记》卷上。、《李格非集》五十四卷见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礼记精义》十六卷、《永洛城记》一卷、《史传辨志》五卷见《宋史·艺文志》。等。他一生不仅著作丰赡,其文还被认为“高雅条畅有义味,在晁(补之)、秦(观)之上,诗稍有不逮”见刘克庄《诗话续集》。“李格非之文,自太史公后,一人而已”见韩淲《涧泉日记》卷下。。上述诸作虽或可有异名同书者,但数量仍是极为可观的,加之水平上乘,洵可成为李清照特有的思想库。但可惜的是,今天除极少数遗文尚见于残碑和数种载籍外,绝大部分早已佚失,文只有《洛阳名园记》一卷和《廉先生序》一篇传世,诗只有完篇三首和一二断句留存,且散见于《墨庄漫录》《冷斋夜话》《宋稗类抄》《宋诗纪事》之中。

  三、以文学进身的外祖父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过关于李清照外祖父系某人的直接记载,而对有关资料的记载又必须加以厘定和发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比如李清臣所撰《王珪神道碑》云:“(王珪)女,长适郓州教授李格非……”庄绰《鸡肋编》卷中说李格非是岐国公王珪之父王准孙婿;而《宋史·李格非传》则云传主之妻是王拱辰的孙女。对《宋史》关于格非妻的记载下文再做具体分析,而它肯定了郓州教授李格非之“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这样同一个郓州教授李格非,其妻是王珪的长女,其女名清照,王珪自然是李清照的外祖父。

  王珪虽然是王准之子,但王准早卒,王珪是由其季父(叔父)王罕教养成人的。在《宋史·王珪传》中,王罕不仅与传主占有差不多的篇幅,而且被描绘得活灵活现。王罕,字师言,在他以荫封知宜兴时,那里多湖田,但不知哪里被水淹、哪里没淹,难以做到公平收税。王罕亲自到田间,用画图标明田地的高低,按实情收税,老百姓都口服心服。王罕对付“恶少”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能使贫富皆受益。在他任职户部时,能够做到“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由于正确地处理了多年的冤案,被老百姓誉为神明,并受到朝廷的褒谕和嘉奖。看来王罕是一位敢作敢为的实干家。而后来成为显贵的王珪的为人行事,与其季父王罕却有所不同。

  王珪字禹玉,原籍成都华阳,后徙舒(今安徽安庆)。其曾祖王永,宋太宗时任掌讽谕规谏的右补阙,为官理事能使“民皆感泣……帝大悦”。王珪自幼奇警,语出惊人。堂兄王琪读王珪很小时所作赋后,赞叹道:“骐骥方生,已有千里之志,但兰筋(千里马)未就耳。”后举进士甲科,很快升迁为侍读学士,替皇帝起草重要诏书,其间不仅得到欧阳修“真学士也”的称赞,仁宗皇帝也非常器重他,赐予他贵重的文房四宝。英宗治平四年(1067),忽召王珪至蕊珠殿,传诏命其兼进读四方书奏的端明殿学士,赐予盘龙金盆,并谕告不仅要他在秘殿充翰墨之任,还将任命他在政府和枢府担任要职。英宗还亲告王珪说:昔时有人说你的坏话,朕今释然,一点儿也不怀疑你。神宗即位,王珪升为学士承旨。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丰八年(1085),神宗患疾,王珪请立延安郡王为太子,后为哲宗。本年进王珪紫光禄大夫,封岐国公。五月卒于位,年六十七。特辍朝五日,赠金帛五千以办丧事。追赠太师,谥曰文恭,赐寿昌甲第。王珪以文学进至宰相,同辈无不推许。其文闳俊瑰丽,自成一家;朝廷大典策,多出其手,词林称之。他也很自许地称:“三朝遇主惟文翰,十榜传家有姓名。”

  然而王珪也有口碑不佳之处,人谓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无所建明。当时目为“三旨相公”,即上殿进呈,云“取圣旨”;皇帝表态后,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史称其容身固位,阴忌正人,以济其患失之谋。绍圣(1094—1098)中,有人在朝廷散布说王珪欲立雍王,于是得罪被贬,几个儿子也被革职。徽宗即位后,恢复其官封。蔡京当政又被剥夺谥号,政和(1111—1118)中又得恢复,有《华阳集》传世李清臣奉诏所撰《王文恭公珪神道碑》云,王珪有文集一百卷。。看来不仅王珪的著作和文学基因可能对李清照产生一定的影响,他卒后的升降也可能对李清照的命运有某种左右。除了这位一言难尽的外祖父,清照还有五位舅父、三位姨母。其中二舅父王仲端(又作仲山)又是秦桧的岳父,其女自然是清照的姑表姊妹。

  在对李清照可能产生某种影响的人物中,还有一位王珪的堂兄王琪,字君玉,儿童时代即能作诗。他上奏请建义仓、罢鬻爵、兴学校等,为仁宗所嘉许,授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入对便殿时,皇帝曾对王琪说:“卿雅有心计,若三司缺使,当无以易卿。”在他做江宁知府时,经常发生火灾,有的说这是鬼神所致,人不敢救。王琪设法很快捉到奸人并诛之,火患遂息。他曾做过扬州、杭州、润州等地知府,后以礼部侍郎退休,卒年七十二。王琪数知东南名镇,政尚简静。

  四、生母,寿夭的相门千金

  有一点必须首先说明的是:李格非之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觉还行。。

评分

清照清照,余生所好

评分

好书,作者很厉害

评分

还没看?还没看?还没看?

评分

质量很新

评分

好的确认识论文章程式化

评分

很好的书,满分好评!

评分

李氏研究专家。

评分

李氏研究专家。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多少事欲说还休—— 一代才女李清照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