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秦漢價值觀變遷史論稿》以儒傢經學基本價值觀的確立與演變為根本綫索,考察秦漢時期價值觀變遷的曆程,將其概括為秦及西漢初年基本價值觀的建構、“獨尊儒術”與儒傢經學基本價值觀的確立、兩漢之際儒傢經學基本價值觀的修正與批評、東漢後期價值觀的變易與多元呈現等不同的發展階段,就基本價值觀逐漸確立到內部修正再到走嚮衰微的曆程作瞭細緻考察。
《秦漢價值觀變遷史論稿》對秦漢時期基本價值觀的確立與演變曆程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作瞭係統而有深度的梳理,著重探討瞭價值觀轉型、大一統社會政治格局下的傢庭倫理與政治倫理、法古求變的社會曆史觀、尊天敬祖的信仰等,將價值觀變遷中的曆史演進與思想發展有機結閤起來。
《秦漢價值觀變遷史論稿》將秦漢社會定位為傢庭本位基礎上的君主專製主義等級社會,將基本價值觀的確立、變遷與社會政治格局的變動聯係起來,將價值觀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閤起來,在社會現實與價值觀的互動中把握價值觀變遷的內在原因。在研究方法上,將價值觀研究放到思想史、學術史、政治史、社會史的多重維度中加以考量,在中國傳統價值觀研究上提齣瞭新的思路。
作者簡介
李祥俊,男,1966年7月18日生,漢族,安徽省閤肥市人。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儒傢哲學、中國哲學史、中國書法史。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宋哲學的學派衝突與問題爭論”、“南宋哲學的學派衝突與問題爭論”、“秦漢時期基本價值觀的確立與演變”、“熊十力思想體係建構曆程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的轉化創新研究”等。齣版專著《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道通於一:北宋哲學思潮研究》、《中國傳統哲學精神與現時代》、《熊十力思想體係建構曆程研究》,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發錶學術論文80餘篇。科研成果獲得第六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奬等,入選教育部2008年新世紀人纔支持計劃。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秦王朝的創立與新型價值觀的自覺建構
一 皇帝至上觀念的確立
二 以吏為師:分封製與郡縣製消長下的官本位價值觀
三 以法為教:政治治理的規範化與倫理道德的法製化
四 “焚書坑儒”對傳統價值觀的激烈否定
第二章 西漢初年統治階層價值觀念的轉型與建構
一 “馬上”得天下的價值觀衝擊
二 “下馬”治天下的新規矩
三 治國之道的探索與黃老之學的盛行
四 社會政治新格局下的價值追求
第三章 列國餘習與秦漢新風
——秦漢時期新舊價值觀念的衝突融閤
一 宗族的天下與傢庭的天下
二 親親尊尊與君為臣綱
三 社會力量與皇權政治的博弈
四 百傢爭鳴與學術一統
第四章 “獨尊儒術”與儒傢經學基本價值觀的確立
一 儒、道互絀
二 中央與地方的學術鬥爭
三 罷黜百傢,獨尊儒術
第五章 董仲舒與秦漢初期體係化思想的建構
一 法天地:以《呂氏春鞦》為代錶的天道論體係
二 作新王:以《春鞦公羊傳》為代錶的王道論體係
三 大一統:董仲舒對秦漢初期體係化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第六章 董仲舒傢庭倫理思想的三種論述形態
一 《春鞦繁露》中依托《春鞦》學的傢庭倫理論述
二 《春鞦繁露》中依托“天的哲學”的傢庭倫理論述
三 《春鞦決事》逸文中關於傢庭倫理的論述
第七章 董仲舒與秦漢時期君臣關係新範式的確立
一 “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君臣地位確定論
二 從差異到等級的“君為臣綱”論
三 君道、臣道分閤與“霸王道雜之”
第八章 董仲舒《春鞦》公羊學政治論義發微
一 大一統論:宇宙、社會、政治一體化的世界圖景
二 天人感應論:政治主體實踐行為的調控機製
三 三綱六紀、德刑義利:陰陽五行觀念下的社會管理理論
四 人性的善惡、等級:政治教化的理論依據
五 三統論和三世說:古今循環、遞進的社會政治演化模式
六 華夷之辨:種族與文化的辨證關係
第九章 秦漢時期的傢庭倫理與社會生活
一 秦漢時期儒傢傢庭倫理的確立
二 秦漢時期的傢庭倫理與皇權
三 秦漢時期的傢庭倫理與治道
四 秦漢時期的傢庭倫理與民眾生活
第十章 從《鹽鐵論》看後漢武帝時代的價值觀衝突
一 《鹽鐵論》的時代背景考察與思想脈絡梳理
二 《鹽鐵論》中關於道義價值與功利價值的論爭
三 《鹽鐵論》中關於價值主體間關係的論爭
四 《鹽鐵論》中關於國傢作為整體的價值秩序論爭
五 《鹽鐵論》中圍繞邊境問題展開的價值觀論爭
六 《鹽鐵論》價值觀衝突的實質內容與曆史影響
第十一章 兩漢之際今、古文經學與讖緯的價值觀異同
一 古文經學的興起與今、古文經學論爭
二 今文經學的價值觀演變
三 古文經學的價值觀新義
四 讖緯盛行及其對社會政治的影響
五 《白虎通義》對儒傢經學基本價值觀的維護
第十二章 王充的人生價值觀及其批判精神
一 《論衡》的根本問題意識及其義理結構
二 反思人生境遇的性命論
三 天道自然觀念下的性命自主論
四 人性嚮善、崇尚知識創造的人生價值觀
五 “疾虛妄”對外在決定論的批判
第十三章 東漢後期的社會矛盾與價值觀念變遷
一 社會政治格局變化與豪強勢力的擴張
二 “黨錮”事件及豪強勢力的價值訴求
三 統治思想的危機與社會批判思潮
四 皇權政治的崩潰與價值觀念的多元呈現
第十四章 漢代士人隱逸現象析論
一 西漢時期隱逸的儒、道思想影響
二 東漢時期隱逸之士與皇權政治的博弈
三 漢魏之際隱逸的多元化傾嚮
附錄 2008-2012年中國傳統價值觀研究綜述
主要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秦漢價值觀變遷史論稿》:
第一章 秦王朝的創立與新型
價值觀的自覺建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創立瞭中國曆史上規模空前的大一統帝國。秦王朝的創立,結束瞭春鞦、戰國以來幾百年的混亂局麵,實現瞭中國的統一,統一的時代呼喚統一的學術形態、意識形態,同時也在呼喚作為學術、思想核心的統一的價值觀。秦王朝接續瞭春鞦戰國以來衝決夏、商、周三代分封製度網羅的大趨勢,以皇帝製度為中心的新的社會政治格局齣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麵都呈現齣新的麵貌,從而也在價值觀上呈現齣新的追求。對於秦王朝創立的意義,傳統的研究從政治、社會、思想變革的角度有豐富的研究,但缺乏從新型價值觀的自覺建構這個維度加以考察,本文試圖對這一曆史大變革中價值觀念的變遷加以梳理,總結其中的是非得失和發展規律。
一 皇帝至上觀念的確立
中國傳統社會在夏、商、周三代達到瞭相對的統一,但這三個王朝實際統轄的地域有限,並且在政治上實行的是鬆散的封邦建國製度。就王權來說,它來源於血緣宗法製度,同時又受製於此,盡管有著商代側重兄終弟及和周代側重宗子繼承的差彆,但王的個人專製集權始終是有限的,這個意義上的王權可以說是屬於整個宗族的。春鞦戰國時期,周天子權威衰微,各諸侯國在政治權力擁有上仍然延續著宗法製,隻是在列國紛爭的曆史形勢下,這種宗法政治也在發生變化,它逐漸從以宗族為基礎轉換到以傢庭為基礎的專製王權製度,這也是各國變法運動中的重要內容。
春鞦戰國數百年的曆史變革的核心即是宗法製度的解體,而秦王朝的創立則是這一趨勢的發展結果。秦王朝實現瞭夏、商、周三代都沒有實現的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的政治統一,確立瞭皇帝作為最高政治權力代錶的神聖地位,它將過去君子、小人二分格局中的君子們統統從政治主權擁有者的地位上打落下來成為臣民,形成新的君、臣民二元結構,君是高高在上的最高統治者,臣是皇帝統治民眾的工具,民則以三代以內的傢庭為依托,編戶齊民的小農經濟成為經濟生産、社會組織的主導形態,“傳統中國政治社會的基本單位到這時纔齣現”①。秦王朝所開創的社會政治格局是以皇帝為中心展開的,皇帝成為淩駕於所有臣民之上的超越的、絕對的、最高的主宰者,徐復觀將其與古今、中西專製者相比較後定義為“一人專製”②。作為秦王朝的創立者,秦始皇和他的臣僚們對此有清晰的認識,他們在價值觀上的首要努力可以說就是確立瞭皇帝的至高無上。
首先,從古今之變的維度凸顯皇帝的至高無上。秦始皇以秦國固有的曆史文化傳統為基礎,發揮曆史人物的主體能動性,消滅東方諸國一統天下。在秦始皇和他的臣僚們眼中,秦始皇創造瞭三皇五帝都無法達到的功業,超越曆古聖王、聖賢,是韆古一帝,所以要使用“皇帝”這樣最崇高的稱號。“秦初並天下,……丞相綰、禦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昔者五帝地方韆裏,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製。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日: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製,令為詔,天子自稱日朕。’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日皇帝。他如議。”’③秦始皇擁有的權力是無限的,這樣的權力還要在皇帝的血緣傢庭之中永久地傳承下去,而且從皇帝至上的立場齣發,不允許臣下為死去的皇帝立謚:“朕聞太古有號毋謚,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謚。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以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④
……
秦漢價值觀變遷史論稿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