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社會政策概論(第3版)》主要嚮社會工作、社會學和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學生介紹當代各國社會政策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理解當代社會政策的基本概念,瞭解各國社會政策的發展曆史,瞭解我國和當代各國社會政策的結構、過程、環境和運行機製,以及我國社會政策各個領域的基本情況。第三版將新的實踐和理論發展納入社會政策的知識體係中,以便學生能瞭解我國社會政策的理論前沿和新實踐發展情況。
《社會政策概論(第3版)》主要供高校社會工作及相關專業教學使用,也適用於就業和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住房、教育、社會福利以及工青婦等部門、團體和機構的行政人員、非營利機構中的管理者及各類社會工作者閱讀。
目錄
第一編 導論:社會政策的概念和發展
第一章 社會政策的基本範疇
第一節 政策與公共政策
一、政策
二、公共政策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基本概念
一、社會政策的定義與實質
二、社會政策的主要領域
三、社會政策與其他類似概念的關係
第三節 社會政策的法規體係
一、社會政策與法律和法規
二、我國社會政策的法律法規體係
三、其他政策文件
四、各種法律法規之間的關係
第二章 社會政策實踐的曆史發展
第一節 發達國傢社會政策實踐的曆史發展
一、社會政策實踐的發端
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福利國傢”社會政策體係的形成與發展
三、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福利國傢”社會政策的改革
第二節 發展中國傢和地區社會政策實踐的曆史演變
一、拉丁美洲國傢的社會政策
二、亞洲國傢社會政策的基本狀況
三、中國颱灣和香港地區的社會政策
第三節 中國大陸社會政策發展概況
一、我國改革開放以前的社會政策
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政策的改革與發展
三、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政策的最新發展
第三章 社會政策學科的曆史發展與理論體係
第一節 社會政策研究的發展
一、社會政策研究的緣起
二、西方社會政策學科的形成與發展
三、我國社會政策學科的發展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理論基礎與理論體係
一、社會政策的理論基礎
二、社會政策的理論體係
第三節 社會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社會政策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二、社會政策分析的方法
三、社會政策研究中收集與分析資料的方法
第二編 社會政策基本原理
第四章 社會政策與人的需要及社會問題
第一節 社會政策與人的需要
一、個人需要與社會政策
二、社會需要與社會政策
三、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對社會政策的導嚮作用
第二節 當代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
一、社會問題的基本含義與特點
二、當代社會問題的主要方麵
三、社會政策在解決社會問題中的作用
第五章 社會政策的基本要素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主體
一、什麼是社會政策的主體
二、社會服務領域中的組織體係
三、政府在社會政策體係中的主體作用
四、當代民間非營利組織在社會政策中的角色和作用
五、其他組織在社會政策體係中的作用
六、現階段社會政策主體發展變化的一般趨勢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對象
一、社會政策對象的界定
二、社會政策的受益者分析
三、社會政策的受損者分析
四、社會弱勢群體及其在社會政策體係中的地位
第三節 社會政策的資源
一、社會政策資源概述
二、社會政策資源的調動方式
三、政府對社會政策的經費投入
第四節 社會政策的運行機製
一、運行機製在社會政策過程中的重要性
二、社會政策行動中的資金供應模式與服務傳遞模式
三、社會政策行動的純福利模式與準市場模式
第六章 社會政策的製定過程
第一節 社會政策決策的內容和決策模式
一、社會政策決策的內容
二、社會政策的決策層次與決策模式
第二節 社會政策決策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影響社會政策決策的基本因素
二、社會政策的可行性
三、影響社會政策決策的其他因素
第三節 社會政策製定過程的主要環節
一、確立社會政策議程
二、社會政策的方案設計
三、社會政策的可行性研究
四、社會政策的試點
五、社會政策方案的徵求意見和修改
六、社會政策的審批與文本發布
第七章 社會政策的實施、評估與變動
第一節 社會政策實施過程
一、社會政策方案的實施細則
二、社會政策項目的資金分配與服務傳遞
三、社會政策實施過程中的宣傳
第二節 社會政策行動的管理
一、社會政策行動管理的目標和原則
二、社會政策行動管理的層次與對象
三、社會政策管理的組織模式
四、社會服務的管理體製
五、社會福利機構的人員配備與規章製度建設
第三節 社會政策的評估與變動
一、社會政策評估
二、社會政策的變動
第八章 社會政策的價值分析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
一、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
二、社會政策研究與實踐中的價值中立與價值關聯
第二節 社會政策中的價值爭議
一、公平與效率
二、自由與控製
三、個人與集體
四、人道主義與人權
第三節 社會政策的意識形態類型
一、社會主義和社會民主主義
二、自由主義與保守主義
三、“第三條道路”
四、發展性社會福利
第九章 社會政策的經濟分析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經濟基礎
一、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政策水平的衡量標準
二、社會政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係
第二節 社會政策行動的效率
一、社會政策行動的效率問題
二、提高社會政策行動效率的基本要求
第三節 社會政策與經濟運行:社會政策經濟功能的微觀分析
一、社會政策對生産過程的影響
二、社會政策在分配過程中的作用
三、社會政策對消費、投資和貿易的影響
第四節 社會政策與經濟發展:社會政策經濟功能的宏觀分析
一、社會政策對經濟發展的積極意義和消極影響
二、經濟發展前提下社會政策的兩種模式選擇
三、發展型社會政策模式
第十章 社會政策的政治與社會分析
第一節 社會政策的政治分析
一、社會政策的政治功能
二、社會政策與政治體製和公民權利
三、社會政策與國傢和社會的關係
四、社會政策與利益集團
五、社會政策過程中的公民參與
第二節 社會政策的社會分析
一、不同社會學理論視角下的社會政策
二、社會政策與社會階層結構
三、社會政策與傢庭、社區和組織
四、社會政策與社會發展
第十一章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政策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與社會政策
一、經濟全球化及其與社會政策的關係
二、經濟全球化對社會政策發展的影響
第二節 國際組織在社會政策中的作用
一、國際組織與社會政策治理
二、主要國際組織的社會政策行動
第三節 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政策議題
一、社會政策與經濟競爭力
二、社會傾銷與勞工權益
三、勞動力跨國流動與社會政策跨國協作
……
第三編 社會政策的主要領域
精彩書摘
《社會政策概論(第3版)》:
其次,從政府公共政策實踐的角度看,社會政策是政府嚮社會成員提供社會服務和實施社會管理的政策體係。從政策實踐上看,政府的社會政策首先旨在嚮廣大的社會成員,尤其是其中的睏難群體提供各種社會服務。工業化以來,各國政府為社會成員提供的各種社會服務越來越多,其範圍包含瞭教育、醫療衛生、住房、就業、社會保障以及對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移民和貧睏者等特殊睏難群體提供的各種服務,在很多國傢都已經形成瞭範圍很大的社會服務體係。而政府正是通過一定的社會政策在這些社會服務領域建立運行規則、調動必要的資源以及建立組織體係等。
同時,社會政策還與社會管理有關。在工業化社會以前,各國政府一般隻靠國傢機器的“專政”和在文化方麵的“教化”去管理社會。19世紀80年代德國社會保險製度的建立,標誌著政府開始通過一定的社會政策,通過嚮人們提供各種必要的服務來達到社會管理的目標。20世紀中葉以來“福利國傢”體製的形成,使社會政策與社會管理更緊密地結閤在一起。此後,各國政府都廣泛實施各項社會政策,通過滿足社會成員的基本需求、解決社會問題以及樹立公平的社會觀念來達到加強社會管理的效果。
最後,從運行原則上看,社會政策屬於福利性原則的領域。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在政策實踐上,社會政策的一個基本特徵是其非商業性運行的原則。社會政策是政府嚮公民提供的社會服務的政策,但這種服務之所以被稱為“社會服務”,主要是由於其服務的性質和過程堅持瞭非商業化的原則,即不是按照市場的價值去等價交換,而是以社會關照、社會補償等原則為基礎。在這一點上,社會政策明顯不同於以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的經濟政策。因此,在一些教科書中直接將“社會政策”等同於“社會福利政策”的概念。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將社會政策定義為“政府或其他組織在社會公平等價值目標的指導下,為瞭達到滿足民眾基本需要、解決社會問題,進而維護社會穩定和提高社會生活質量等社會目標而采取的各種福利性社會服務行動的總和”。
2.社會政策的實質
社會政策的實質是政府在社會福利事務領域中的乾預行動。在過去很長的曆史中,國傢的統治者一般不直接關照老百姓的生活問題,對各種社會事務也很少直接管理。普通老百姓一般通過自給自足和一定的市場交換去滿足他們的各種需要。傢庭、鄰裏、社區組織和其他民間機構也提供著各種補充性的或保障性的服務。同時,社會管理一般也在地方社區中進行。但是自工業化以來,隨著經濟和社會條件的巨大變化,原來的傢庭和地方社區的社會服務體係和社會管理體係不再奏效,因而需要政府的介入以滿足個人和社會的需要。從這個角度看,政府的社會政策行動是在原來的社會福利製度體係中實施乾預:通過在社會福利事務上建立必要的強製性規則,以引導社會福利體係嚮良性方嚮發展,並通過在各種社會服務方麵投入必要的公共資源,以滿足民眾的需要。
應該重點指齣的是,政府“乾預”社會福利事務與政府“包攬”社會福利事務是不同的概念。政府包攬社會福利事務模式的含義是政府為民眾的社會福利需求負完全的責任,並且整個社會福利製度都由政府來安排。而政府乾預模式的基本含義則是政府隻是針對現有經濟製度與社會福利製度的不足而采取行動。政府的行動並不是要取代市場機製,而是要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纔進行乾預;政府並不是要替代傢庭、社區、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等在提供福利服務方麵的作用,而是要組織和協調各個方麵的行動,並在其他組織難以發揮作用的方麵承擔責任;同時,政府采取社會政策行動並不是要廣大社會成員放棄其個人責任,而是要盡可能地調動廣大民眾廣泛參與。
……
前言/序言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傢教委決定在高等學校設立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後改為社會工作專業),北京大學等幾所高等學校在多方支持下開辦瞭該專業。到90年代中期,社會工作專業獲得瞭一定發展。近幾年來,社會工作專業在規模上獲得瞭快速增長,這與我國體製改革的深入和社會進步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發展密切相關。
教材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工作專業建立之初,編寫高水平的專業教材,對於我國社會工作教育學者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在我國高等學校中斷瞭30多年,我國社會工作教育學者對國際社會工作專業理論和知識不甚熟悉,另外,學者們對我國本土的社會工作(社會服務)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也不夠深入。十多年來,各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同仁在這方麵做瞭積極的努力,也取得瞭一些成果,但總的來講教材建設還相對滯後。
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於1994年成立之初便決定把教材建設和學科規範化作為工作的重要內容。基於國內同行的知識積纍和現實要求,協會決定著手組編社會工作專業教材。從1997年開始,經過5所高等學校14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學者兩年多的努力,由高等教育齣版社齣版瞭王思斌教授主編的《社會工作概論》,邁齣瞭由協會統籌、各高等學校共同編寫教材的第一步。該書齣版之後得到瞭同行專傢的好評,它不但被許多學校當做教材,而且在2002年獲得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奬。實踐說明,集中各校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學者共同編寫教材這條路是可行的。
社會政策概論(第3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