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第2版)》上篇《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与体系部分,从《黄帝内经》成书、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以及《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和研读法等几个层面进行梳理;中篇《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研究选讲部分,侧重于《黄帝内经》的藏象理论、精气神理论、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理论展开阐释;下篇《黄帝内经》理论与应用部分遵循《黄帝内经》病证学理论指导,解读其理论与实践的应用。通过三大板块设计,凸显《黄帝内经》多学科研究的学术特点,解读《黄帝内经》的理论内涵、学术思想与应用。编委会根据“传承与创新并重,理论与临床结合”的编写思路,结合本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对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提纲及教材内容进行了审定,力求使教材做到准确地反映精髓,全面地介绍古今研究的成果,客观地反映学术界的进展。
内页插图
目录
上篇 《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与体系
第一章 《黄帝内经》的成书与流传
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成书
一、《黄帝内经》书名的含义
二、《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
三、《黄帝内经》的作者
第二节 《黄帝内经》版本的变迁
第三节 《黄帝内经》文献研究
第二章 《黄帝内经》的学术体系
第一节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基本内容
一、气、阴阳、五行学说
二、藏象学说
三、经络学说
四、病因病机学说
五、病证理论
六、诊法学说
七、论治学说
八、养生学说
第二节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形成的基础
一、对人体内在解剖结构的认识
二、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
三、古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
四、古代哲学思想的启迪
五、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
第三节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的特点
一、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二、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三、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黄帝内经》
第一节 道家思想与《黄帝内经》理论
一、道家主要哲学思想
二、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第二节 《黄帝内经》阴阳思想起源与应用
一、以卦象反映的阴阳内涵与关系
二、阴阳为古人对天地之气的总结提升
三、《周易》之“天尊地卑”与《黄帝内经》的重阳思想
四、《周易》阴阳模式及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I
第三节 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内涵
一、关于五行起源与内涵的几种传统认识
二、五行与五行生克说有不同的起源和内涵
第四章 《黄帝内经》研读法
一、泛读全文,建立架构
二、校勘训诂,义通理达
三、注证发微,阐明医理
四、对比思考,勤求博采
中篇 《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研究选讲
下篇 《黄帝内经》病证理论与应用
前言/序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适应新时期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和教学的需要,推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经人民卫生出版社研究决定,在总结汲取首版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第二轮)的编写工作。
经典医籍课程教学之目的,在于以仁术之道传后世济群生,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余愿闻而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昭著,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之后世,无有终时……”。中医研究生承担着继承和创新的重任,而经典是创新的源头,只有以中医经典为根本,系统学习和钻研,才能真正体悟医学经典之魅力,进而逐渐建立中医思维模式,真正运用中医理论去解决临床问题,切实提高中医临床能力。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是因其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价值,是构建中医理论框架的基础,涵盖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内容。而对于医学生在不同阶段《黄帝内经》的学习方法,经文中也早已有明确的阐释。《素问·著至教论》:“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日: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这里指出了,诵、解、别、明、彰为习医五步,背诵经文、理解经义、辨别疑似、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弘扬经旨彰显功效,环环相扣,当是为良医的必由之路。《黄帝内经》课程的本科教学主要是通过“诵”“解”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理解其思维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理论、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奠定基础,而研究生的《黄帝内经》课程,则需要通过“别”“明”“彰”提高其分析、解决中医学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独立从事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奠定基础。《灵枢·禁服》:“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也强调了返约知要、博学精专的重要性。因此,与本科《黄帝内经》教学内容不同,研究生的《黄帝内经》教学应使学生把握《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深入到中医理论的“内核”层次,理解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方法学特点,掌握《黄帝内经》医学理论与其实践应用的观念、原则和方法,并为进一步开展中医理论与临床各学科的专题研究打好基础。
本教材上篇《黄帝内经》学术思想与体系部分,从《黄帝内经》成书、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以及《黄帝内经》学术体系和研读法等几个层面进行梳理;中篇《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研究选讲部分,侧重于《黄帝内经》的藏象理论、精气神理论、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理论展开阐释;下篇《黄帝内经》理论与应用部分遵循《黄帝内经》病证学理论指导,解读其理论与实践的应用。通过三大板块设计,凸显《黄帝内经》多学科研究的学术特点,解读《黄帝内经》的理论内涵、学术思想与应用。编委会根据“传承与创新并重,理论与临床结合”的编写思路,结合本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对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写提纲及教材内容进行了审定,力求使教材做到准确地反映精髓,全面地介绍古今研究的成果,客观地反映学术界的进展。
由于《黄帝内经》的研究见仁见智,疏漏难免,希望关心中医学研究生教育的专家和使用本教材的师生,不吝赐教,以便今后进一步修订提高。
编者
2017年8月
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