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个“快活的天才”,一个“勤奋的天才”
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一生ZUI大的贡献是对中西文化的沟通
美国总统布什盛赞他的作品
他的书在西方畅销四五十年不衰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Zui难写的一章
他就是“一团矛盾”的林语堂
作者简介
施建伟,1939年生于江苏苏州,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1991年任国立华侨大学中国文化系主任兼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所所长,同年被破格评为教授、并成为第一批“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获得者;1993年任同济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兼文化艺术系首任系主任、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对外汉语部主任;2001年被同济大学特聘为当年文科WEI一的“资深教授”。2002年12月荣获美国加州蒙特利派克市“荣誉公民”;2003年6月被聘为同济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2007年任同济大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同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名誉顾问。
已出版著作有:《鲁迅美学风格片谈》《幽默大师林语堂》《林语堂在大陆》《林语堂在海外》《林语堂廖翠凤》《虎踞江东的孙权》《港台作家传记丛书》等,发表的文章和学术论文等三百余篇。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他(林语堂)一生ZUI大的贡献,应该是,而且也公认是对中西文化的沟通。因为论将近代西方文化引入我国者,从严复和林纾那一代起,固可说代有传人,甚至人才辈出;但论将我中华文化介绍于西方者,则除了有利玛窦、汤若望等等外国人曾经从事之外,数献身此道的中国学人,林语堂虽非WEI一人,却是极少数人中ZUI成功的一人。
——《联合报》
他向西方人士解释他的同胞和国家的风俗,向往,恐惧和思想的成就,没有人能比得上。
——《纽约时报》
林氏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ZUI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
——台湾《中国时报》
精彩书摘
《京华烟云》既是为“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之勇男儿”而作,所以,小说脱稿后,林语堂就急于让抗战中的故国同胞能读到它的中译本。1939年9月4日,他亲自写信请好友郁达夫把此书译成中文。为什么自己不译而请郁达夫翻译呢?一则因为他忙于英文创作,无暇于此,同时,他也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京话”功底不深,能否译好小说中的北京话,心里没有把握;二则,郁达夫精通英语,又精通现代小说创作,而且两者都是高水平的,能够胜任此事;三则,林语堂痛恨白话文中“假摩登之欧化句子”,而郁达夫的行文中没有这一弊病。所以,林语堂把英文版的小说里所引用的出典、人名、地名以及成语等等签注了三千余条详细的注解,前后注成两册寄到新加坡。为了使郁达夫能静下心来工作,不为生活所扰,林语堂还给郁达夫附了一张五千美元的支票。
郁达夫接受译书邀请时,正值郁、王婚变前后,心情极端恶劣。所以译事只开了个头,在英国情报部主办的《华侨周报》上连载过,但没有译多少便停止了。1940年5月21日,林语堂给郁达夫写信,提起译稿,并约郁达夫到重庆见面。林语堂经过香港时,与郁通了电话。郁达夫回答说不可能回重庆,而译稿则可以从7月份开始在《宇宙风》上连载刊出。但这一许诺没有兑现。
郁达夫未能践约,却花掉了那五千美元,觉得自己很对不起朋友。在当时,大家只知道林语堂请郁翻译《京华烟云》,而林语堂却从未向外人提起过曾预支郁达夫五千美元的事。此事在文坛上被传为美谈。徐�仍谥靥峋墒率彼担骸坝锾枚运�都谈到过该书交郁达夫翻译的事,但从未提到他先有一笔钱支付给郁达夫。这种地方足见语堂为人的敦厚。”
…………
抗战爆发后,他不仅为国内难民捐款,而且还在国外捐赠四千三百二十法郎,承担了抚养六个中国孤儿的义务。那是在1938年旅法期间,林语堂为救济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中国孤儿,来到了一个法国的事务所。那里有五十张中国孤儿的照片,等待林语堂夫妇挑选。一年花七百二十法郎就可以抚养一个中国孤儿。
廖女士没有生过男孩,所以她主张选五个男的;而林语堂则认为男女都一样,只要脸相端正。
“啊,一个好脸相!”林语堂不时地赞赏着手里的照片。廖女士接过来一瞧,凡是林语堂赞赏的好脸相,全部都是女孩,廖女士立即否决。
根据照片,初选出八个孤儿,全部是男的。林语堂说,全选男孩,不公平。最后选定四男二女。林语堂夫妇十分满意,决定捐款抚养。
捐款以后,他对家里人说:“金钱藏在我们自己的口袋里,而不去帮助别人,那钱又有什么用处呢?金钱必须要用得有价值,又能帮助人。”
……
近幽者默:林语堂传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