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琴语筝话》收录关于古琴、古筝文化的文章472篇。
《琴语筝话》涉及古琴样式、斫琴方法、古琴谱的介绍等等诸多方面。
目录
古琴文化漫谈
琴话琐语/龚一
乐教是社会和谐之源——乐教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杨青
音随意走意与妙和——广陵派古琴艺术概述/管世俊
唐诗咏琴僧二题/朱福烓
孙绍陶先生与广陵琴社,/王建白
记民国年间的三次琴会/路扬
从晶莹的盐粒中飞出的琴音/方晓伟
古琴名曲与魏晋风度/宋展云
存见《太古遗音》琴论史料探源/朱益红
传承什么?怎样传承?——关于古琴传承两个问题的思考/戈弘
岳珂巧用避讳知识辨别伪古琴/张连生
理念新.曲目新.技法新——龚一新作《古琴新谱》序/戈弘
社翁琴话(一)/邗上社翁
……
琴筝古今漫谈
斫琴者言I
传承发展之路
精彩书摘
《琴语筝话》:
13.古琴曲的演奏必须做正确的演绎,正确演绎后才能“感天地,泣鬼神”,才能“化人也速”,才能起到教化的作用。唐陈康士曾对古代某些现象提出批评:“皆止师法,不从心得”可见弹奏者自己的心得是如何的重要。正确演绎是个高端复杂的程序,演绎者须有广泛的审美准则,有相应的音乐常识及音乐史知识,有对艺术作品结构从技术技巧到逻辑性的掌握,对乐曲有深刻的理解和精辟的分析……
14.音乐作品必须要有所艺术“处理”,绝不是完成了“勾剔抹挑”“弦徽分位”一个音也不错了事。艺术处理就是查阜西先生1937年在《今虞》琴刊中提出的“古琴之演奏,真能事者,必讲求极尽轻重疾徐抑扬顿挫之妙。”“轻、重、疾、徐、抑、扬、顿、挫”前四字是音乐的线条,后四字是乐句的气息。其实此八字实际上是所有书法、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形态都要遵循的准则。有无艺术处理则有雅俗、高低、粗细之分。
15.当今琴人对于古琴的新创作,还持有不同观点。认为新创作不是传统,“这哪像古琴!?”认为不值得提倡。但事实上部分新创作琴曲却不由人的在不胫而走。音乐会上、CD录音、考级比赛、音乐学院教材,已显露它们的踪迹,大有拦不住的势头。其实古琴的历史、古琴的传统就是创新的历史,创新的传统,不妨一想,哪一首古曲在出现的那一刻就是天生的?有了古人的新创作才有了今天的遗产,才有了我们所继承的内容。因此,今天古琴新创作实际上是对传统的继承。其方向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嘉许,具体的某一首新作品必然会存在优劣的问题,不是凡新即赞,应给予具体的分析和评论。
16.学琴必须强调入门正,若遇到教学正确的老师,则是一种幸运。宋朱熹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不洁,中游下游也必然不清,不正确的教学会贻误学习者的一生。有了好老师还须循序渐进,必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贪多求快一无益处。如同造房的地基不扎实,即使起几层高楼,那只是危楼,既不能住人也不能进入市场。
17.常听琴友在技艺上有不同看法:“某某是讲技巧的,我们是讲韵味意境的。”甚至有见诸文字的说“外国人是讲技巧的,我们中国人是讲韵味的。”此话实有幼稚之嫌,是对人对己的不了解。“韵味”是有年代和国界的,18-19世纪法英宫廷里的蓬裙假发套与清朝宫廷里的龙椅马蹄袖及跪拜是完全绝然不同的韵味。且“技艺”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技”在先,“艺”在后。无技不成艺,无艺技无义,是杂耍。快而清晰是“技”,慢而饱满、有力不虚也是“技”。“艺”是最高境界,是至高点。
18.专业学习者与业余学习者的区别,若起步都是正确的,那么两者都应该讲究基本功的训练,讲究对琴学的正确理解。若说有区别,那是在与进度快慢与对水平高低的要求上,不可一概而论。尤其业余琴友切勿追求快速、追求大曲和能弹的曲数。多位前辈琴家都是业余出身(当时还没有音乐学院的学制),却是水平高超的专家。
19.世态人情是纷繁多样的,因此自古以来表现人情感的琴乐内容也是多元的,如古人唐人陈拙说:“古人命意作调弄之趣,下指或古淡、或清美、或悲切、或慷慨,变化无常,不可执一。”明人李贽也说得真切:琴乐“舒缓、浩荡、壮烈、悲酸、奇绝,不可以‘淡和’一律求之。”可见绝不是单一的“清微淡远”。《广陵散》《胡笳》不能“清微淡远”,《平沙落雁》《渔歌》不能慷慨激烈。琴人的口头禅“修身养性”也不是古琴的专属,“修身养性”是艺术门类所共有的功能,不但音乐有其功能,书法、绘画、太极拳、垂钓、舞蹈等都有同样的功能。若说“清微淡远”“修身养性”,古琴倒是有着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有的地方。一则其乐曲内容可说是一曲一历史,一曲一典故,学生学某曲就得到某一段历史和典故的学习。长此以往这位学习者必然受到熏陶,人品、德行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当然也必然有拒绝提升者)。
……
前言/序言
在独具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音乐的长河中,琴与筝无疑是最为清澈耀眼的两股溪流。琴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铭,筝有“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之誉。千古以来,有关琴筝的诗词歌赋文论书画,更是佳作连篇,汗牛充栋。
琴与筝由于其历史悠久,以至各自名前都冠以“古”字的修饰。古琴传说诞生于伏羲时代,至春秋时期已相当盛行,《诗经》中“鼓瑟鼓琴”“琴瑟友之”等诗句,便是最好的例证。然而,琴的形制却经历漫长的衍变过程,直至东汉后期才基本稳定为七弦十三徽。筝虽然没琴的历史长,但其肇始不晚于春秋时期也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蒙恬造筝”说,还是“争瑟为筝”说,都说筝最早起源于秦国,故筝又称作秦筝。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筝的型制也是不断衍变的,仅就弦制而言,就有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之变,而今通行的二十一弦筝,是现代才有的。
琴与筝虽说都属于五声定弦的拨弹乐器,但差别甚大,琴为指板乐器,而筝是弦柱乐器;琴之“韵”靠左手紧按琴面在琴弦上游走取得,而筝之“韵”靠左手按弦改变弦之张力的“以韵补声”;琴的声音清微远雅,筝的声音明丽清亮,等等等等。然而,它们最大的差别却在于琴的出身高贵,常为王公大臣、文人雅土的“专利”,而筝比较“草根”,能在乡野流行。在“文革”中,琴因其固有的“阶级属性”,被打成“封资修”的代表,几乎绝响。
改革开放以来,琴与筝都赶上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尤其是琴,自2003年11月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更是万众趋迎,操缦者与日俱增。也许是“繁荣”来得太快了,在传统与现代“接轨”时,碰到了诸多令人困扰的烦恼。同样,古筝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碰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这样,琴筝艺术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就成为人们在实践中必须认真探索的大问题。
于是,一本由企业家与文化学者联袂创办的刊物一一《琴筝文化》便应运而生了。
《琴筝文化》自2011年创刊以来,每年两期,已经连续出了十期。从一开始就立足于中国琴筝文化的报道、观察、介绍、研究。开辟了“琴筝动态”“名家风采”“琴筝文化论坛”“琴筝古今漫话”“琴筝文化乐园”等栏目,发表了二三百篇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琴筝文论,集信息性、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于一体,得到了业内外读者的广泛欢迎。这本《琴语筝话》便是从《琴筝文化》中遴选出的精粹之作,其中文章,或传递当今信息,或探寻古人情怀,或分析现代作品,或解释传统诗文,见解各异而不拘一格,论述多殊而各逞风姿,涉猎广泛,覆盖面大。文多短小精悍,值得一读。
诚然,作为一本以“琴筝文化”命名的杂志,人们希望它能更加深刻广泛地透析和研究琴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给这个领域以积极的舆论支持与理论引导。增强学术性,加大信息量。当然,这需要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海内外琴筝专家的大力支持与热情指导。我们由衷地期待,这本充满“情语真话”的《琴语筝话》,在得到诸位读者认可的同时,更能得到真诚中肯的批评。
永发君与保华兄索序,聊缀数语复命。是为序。
琴语筝话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