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第三版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的编写,我们有幸聘请了26所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及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共28位专家组成了编写委员会。本教材在充分体现中医妇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供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理论知识,指导医疗实践。
《中医妇科学(第3版)》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中医妇科学(第2版)》的修订版,本着精编教材“精炼、创新、适用”的特点,秉持“突出中医传统特色,反映学科前沿进展”的原则,在原有第2版教材的基础上,重点对每节的【现代研究】进行增删,第2版教材在【现代研究】中所引文献大多是2012年以前的,2012至2016年中医妇科学又有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第3版教材将其进行更替。此外,附论部分的西医基础理论近几年也有了飞速的发展,修订时加入了前沿的西医进展。
马宝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名老中医,国家重点学科点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局级重点实验室——中药药理(妇科)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一五”本科及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主编,我社《中医妇科学(第3版)》主编。
杜慧兰,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中医学院副院长,师承全国著名中医妇科专家顾小痴教授,哈荔田教授和国医大师刘敏如。担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职。
第一章绪言3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 3
一、 中医妇科学定义 / 3
二、 中医妇科学范围 / 3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 4
一、 夏、商、西周时代 / 4
二、 春秋战国时代 / 4
三、 秦汉时代 / 5
四、 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 5
五、 唐代 / 6
六、 宋代 / 6
七、 金元时代 / 7
八、 明代 / 7
九、 清代与民国 / 8
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9
第二章女性的生殖脏器10
第一节
阴户、玉门 / 10
一、 阴户 / 10
二、 玉门 / 10
第二节
阴道、子门 / 11
一、 阴道 / 11
二、 子门 / 11
第三节
胞宫 / 12
第三章女性的生理特点13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基础 / 13
一、 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 13
二、 脏腑与胞宫 / 15
三、 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 / 17
四、 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 17
第二节
女性的特殊生理 / 18
一、 月经 / 18
二、 带下 / 22
三、 妊娠 / 22
四、 产育 / 23
第四章妇科疾病的病理特点26
第一节
病因 / 26
一、 淫邪因素 / 27
二、 情志因素 / 27
三、 生活因素 / 28
四、 体质因素 / 28
第二节
病机 / 29
一、 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 / 29
二、 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 31
三、 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 33
第五章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34
第一节
四诊要点 / 34
一、 望诊 / 34
二、 闻诊 / 36
三、 问诊 / 36
四、 切诊 / 38
第二节
辨证要点与常见证型 / 39
一、 脏腑辨证 / 39
二、 气血辨证 / 40
三、 常见证型 / 41
第六章妇科疾病的治法概要44
第一节
补肾滋肾 / 44
一、 补肾益气 / 44
二、 滋肾益阴 / 45
三、 温肾助阳 / 45
四、 温阳行水 / 45
五、 滋肾养肝 / 45
六、 温肾健脾 / 45
第二节
疏肝养肝 / 46
一、 疏肝解郁 / 46
二、 疏肝泻火 / 46
三、 泻肝除湿 / 46
四、 疏肝理脾 / 46
五、 调肝补肾 / 46
六、 养血柔肝 / 47
七、 平肝潜阳 / 47
八、 镇肝息风 / 47
第三节
健脾和胃 / 47
一、 健脾养胃 / 47
二、 健脾益气 / 47
三、 健脾养血 / 48
四、 健脾扶阳 / 48
五、 健脾利湿 / 48
六、 健脾豁痰除湿 / 48
七、 温中和胃 / 48
八、 清热和胃 / 48
九、 养阴和胃 / 48
第四节
调理气血 / 49
一、 病在气,以治气为主,治血为佐 / 49
二、 病在血,以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 49
第五节
妇科外治法 / 51
一、 妇科外治法的原则 / 51
二、 妇科常用外治法 / 51
附: 妊娠忌服药歌 / 52
第七章预防与保健53
第一节
月经期与妊娠期卫生 / 54
一、 月经期卫生 / 54
二、 妊娠期卫生 / 54
第二节
临产护理与产时卫生 / 55
一、 临产护理 / 55
二、 产时卫生 / 55
第三节
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 / 56
一、 产褥期卫生 / 56
二、 哺乳期卫生 / 56
第四节
围绝经期卫生 / 57
各论
第八章月经病61
第一节
月经先期 / 62
第二节
月经后期 / 66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 70
第四节
月经过多 / 72
第五节
月经过少 / 75
第六节
经期延长 / 78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 80
第八节
崩漏 / 83
第九节
闭经 / 87
第十节
痛经 / 93
第十一节
经行发热 / 97
第十二节
经行头痛 / 99
第十三节
经行眩晕 / 101
第十四节
经行身痛 / 103
第十五节
经行吐衄 / 105
第十六节
经行泄泻 / 106
第十七节
经行浮肿 / 108
第十八节
经行乳房胀痛 / 110
第十九节
经行情志异常 / 111
第二十节
经行口糜 / 114
第二十一节
经行 / 115
第二十二节
经断前后诸证 / 117
第二十三节
经断复来 / 119
第九章带下病123
第一节
带下过多 / 124
第二节
带下过少 / 129
第十章妊娠病131
第一节
妊娠恶阻 / 132
第二节
妊娠腹痛 / 134
第三节
胎漏 / 137
第四节
胎动不安 / 139
第五节
滑胎 / 142
第六节
堕胎、小产 / 145
第七节
胎死不下 / 147
第八节
异位妊娠 / 150
第九节
鬼胎 / 154
第十节
胎萎不长 / 157
第十一节
妊娠小便淋痛 / 159
第十二节
胎气上逆 / 161
第十三节
妊娠心烦 / 163
第十四节
胎水肿满 / 165
第十五节
妊娠肿胀 / 167
第十六节
妊娠眩晕 / 169
第十七节
妊娠痫证 / 172
第十八节
妊娠咳嗽 / 174
第十九节
妊娠失音 / 176
第二十节
胎位不正 / 178
第二十一节
过期不产 / 179
第十一章临产病182
第一节
难产 / 183
第二节
胞衣先破 / 186
第三节
胞衣不下 / 188
第四节
子死腹中 / 190
第十二章产后病192
第一节
产后血晕 / 193
第二节
产后血崩 / 195
第三节
产后腹痛 / 197
第四节
产后痉证 / 199
第五节
产后发热 / 201
第六节
产后身痛 / 204
第七节
产后恶露不绝 / 206
第八节
产后情志异常 / 208
第九节
产后小便不通 / 211
第十节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 214
第十一节
产后大便难 / 216
第十二节
缺乳 / 217
第十三节
乳汁自出 / 220
附: 回乳 / 221
第十三章妇科杂病222
第一节
不孕症 / 222
第二节
妇人腹痛 / 227
第三节
癥瘕 / 230
第四节
阴挺 / 234
第五节
脏躁 / 235
第十四章前阴病238
第一节
阴痒 / 238
第二节
阴肿 / 241
第三节
阴疮 / 243
第四节
阴痛 / 245
第五节
阴吹 / 247
附论
第十五章妇产科基础253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 253
一、 外生殖器 / 253
二、 内生殖器 / 254
三、 骨盆 / 256
四、 骨盆底 / 257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 258
一、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 258
二、 卵巢功能及周期性变化 / 259
三、 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 262
四、 性周期的调节
: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 263
五、 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对月经周期的影响 / 265
第三节
妇科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 265
一、 妇科体格检查 / 265
二、 辅助检查 / 267
第十六章产科概要274
第一节
妊娠生理 / 274
一、 受精与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 274
二、 胎儿发育 / 275
三、 妊娠期母体变化 / 277
第二节
妊娠诊断与产前检查 / 280
一、 早期妊娠诊断 / 280
二、 中、晚期妊娠诊断 / 280
三、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 / 281
四、 产前检查 / 282
第三节
正常分娩 / 285
一、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 285
二、 分娩机转 / 286
三、 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 287
四、 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 289
第十七章妇产科常见疾病291
第一节
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 / 291
一、 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 291
二、 黄体功能不足 / 294
三、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 295
第二节
闭经 / 295
多囊卵巢综合征 / 298
第三节
盆腔炎性疾病 / 300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 303
中医妇科学(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中医妇科学(第3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中医妇科学(第3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中医妇科学(第3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