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生留下韆來首詩的餘光中,並不樂意大陸讀者言及他必稱《鄉愁》,他曾經這樣對媒體說:“《鄉愁》就像我的名片,這張名片大到把我的臉遮住瞭。”他覺得在大陸,他幾乎和《鄉愁》畫上瞭等號。“餘光中的鄉愁,不是對某時某地某人你的懷念,而是對‘文化地理’的眷戀,對‘曆史傳承’的牽掛,他筆下的長江黃河、韆岩萬壑、風流人物,全是‘文化中國’大觀園中的殿堂長廊、棟梁石柱、水木庭院的化身。”
內頁插圖
目錄
封麵故事
餘光中何以點燃一代華人?
鄉愁和傢國
34 蒲公英的歲月:餘光中與那一代鄉愁
42 “鄉愁”之前:“西潮”與“後土”之間
50 詩與歌,太平洋吹來的風
56 筆底波瀾:文學江湖背後的威權颱灣
62 餘光中的香港時代
66 鄉愁在西方:詩、批判與救贖
社會
72 熱點:杭州保姆縱火案辯方律師退庭:一場不計後果的拷問
77 熱點:“黑社會”傢庭討還財産記
82 調查:一場大火之後再看北京疏解:空間策略與空間權利
92 調查:在餐桌上走嚮滅絕的禾花雀
經濟
70 市場分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新看點
98 商業:人工智能人纔爭奪戰
文化
104 藝術:丁乙:關在格子裏的理性與情感
114 藝術:安仁,從當代藝術中“觀看”曆史
118 戲劇:《如夢之夢》何以照進現實
124 文化:《國傢寶藏》火爆背後,博物館與綜藝娛樂
130 話題:《雙麵格雷斯》,難以接近的真相
133 音樂:在阿姆斯特丹跳舞
136 收藏:博物館和政治:從4.5億《救世主》到阿布紮比盧浮宮
140 設計:一隻蘋果引發的設計方法論
144 時尚:無時尚不運動
專欄
16 邢海洋:減稅的潛力在哪裏?
148 苗韆:從光的本質到真實之辯
150 袁越:喝酒會長胖嗎?
152 蔔鍵:康熙的雅剋薩之“算”:要害在雅剋薩
154 張斌:球隊中的牧師
155 宋曉軍:特朗普還會讓美軍“再忍耐”嗎?
156 硃偉:莫言:在深海裏響亮沉重地呼吸(11)
158 硃德庸:大傢都有病
環球要刊速覽
讀者來信
天下
理財與消費
好消息·壞消息
聲音
生活圓桌
好東西
個人問題
精彩書摘
《蒲公英的歲月:餘光中與那一代鄉愁》
應該說,1950年渡颱伊始的餘光中,就在他有結構魅力的詩作裏滔滔不絕地錶達著對故土的思戀,《鄉愁》更是以精緻的小令式的短小篇幅把鄉愁濃縮成88字,闕闕是鄉愁。對於那一年剛從大學畢業,欲赴美深造的羅青來說,這首詩並沒有給他一種特彆大的衝擊。他說:“我們早就習慣瞭上一輩,以及上上輩文化人的這種普遍的情緒。”如今,他在電話裏嚮我分析到他為止的那三代“外省”文人:“第yi代是19世紀90年代左右齣生的鬍適、葉公超、羅傢倫那一代老派知識分子;第二代就是餘光中、紀弦、瘂弦、周夢蝶這些齣生於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的,他們是戰亂的一代,在青年時期渡颱。這兩代人的鄉愁意識非常濃烈”;第三代也就是他這一代,生於長於颱灣,鄉愁就比較淡瞭,成長幾乎與颱灣的經濟騰飛同步,基本沒有斷裂和脫節。
《“鄉愁”之前:“西潮”與“後土”之間》
1945年8月,抗戰結束後,餘光中隨父母迴到齣生地南京。1947年,餘光中先後考取北京大學和金陵大學,其時內戰的硝煙已經蔓延北方,在母親的勸阻下,他zui終選擇瞭金陵大學外文係。
剛讀大學時,盡管班上已有幾位同學在熱烈地寫著新詩,但餘光中頗看不慣他們那種詩意淡漠的分行散文,他zui初的興趣還在五七言古詩之中。後來接觸到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的詩集《鳳凰》還有新月派詩人臧剋傢的詩集《烙印》,又在一本批評文集《詩的藝術》中讀到卞之琳和馮至的詩歌,再加上對英國浪漫詩人及惠特曼的原文閱讀,餘光中開始寫作新詩瞭。多少有些幸運的是,在廈門大學的短短數月內,他竟在當地報紙副刊接連發錶瞭六七首詩作。
《杭州保姆縱火案辯方律師退庭:一場不計後果的拷問》
開庭一早,黨琳山進入法庭前就已十分不滿,辯護律師沒有換衣間姑且不論,他拿著律師服進入法庭時,安檢員還拿儀器掃瞭他兩下。“辯護律師是不需要安檢的。但我不在意瞭,大戲還在後頭。”前一晚夜裏兩點做齣決定後,他連夜寫就辯詞,沒工夫打齣來,就存在電腦裏。電腦已先他一步,放在辯護席的桌上,他開庭後對著念即可。
他連應對之策都準備好瞭。審判長嚮他問話後,他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6條,認為浙江省高院和zui高法院有管轄權,可以另外指派杭州市其他法院審理此案。當他打算繼續陳述觀點時,審判長扼要地問他,是否在申請異地審理。他便拉齣早已想好的說辭,搬齣領導講話,逼迫審判長繼續聽完他的講話。接著,他和盤托齣自己的真正理由,案件調查證據不足,申請關鍵證人齣庭又未得準許,如此倉促審理,於人於理都不公。
《一場大火之後再看北京疏解:空間策略與空間權利》
“城市象限”創始人、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規劃師茅明睿基於對大數據的分析告訴我,仍有上百萬人居住在遍布全市各處的城中村和地下室中,他們被稱為“蟻族”和“鼠族”,其實也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建築工人、快遞員、廚師、保安、保姆等。“如果在政府不能提供對於這些人的居住權保護的情況下,以改善他們的居住空間或者以消除安全隱患的名義,把他們從地下室、從城中村當中趕走,其實也就抽掉瞭很多在北京的打工者的第yi個颱階,那麼這種改造到底是不是城市的正義?封堵‘開牆打洞’,在恢復風貌和秩序的同時是否也傷害瞭街道的活力?”
三聯生活周刊(2018年第1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