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兩周時期華夷關係研究》從金文資料入手,結閤相關社會科學理論討論瞭兩周時期華夷關係問題。按照時間順序,分彆對西周、春鞦和戰國時期的華夏和夷狄族群關係的特徵和形成機製進行瞭探討,指齣地理氣候因素是造成華夷關係演變的內在動力之一。
《兩周時期華夷關係研究》對先秦時期華夏族群發展壯大的脈絡特徵以及華夏早期的對外觀念進行瞭梳理。
作者簡介
馮盛國,男,1973年8月齣生,陝西武功縣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先後獲得曆史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寶雞文理學院政法學院教師、周秦倫理文化與現代道德價值中心研究人員。主要從事先秦史、倫理文化、青銅器和古文字的研究和教學。在《蘭州學刊》《學術探索》等刊物上發錶論文十餘篇。近年來主要從事華夷關係、周代社會生活禮儀和周代對外交往的研究。
目錄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先秦華夷關係問題的研究現狀
一 華夏族群形成時間問題的研究現狀
二 華夷關係和族群衝突問題研究現狀
三 華夷觀念問題研究現狀
第二節 本研究的價值和創新
第三節 本研究的理論和方法
一 主要的研究理論
二 主要的研究方法
三 民族、族群概念辨析
第二章 西周時期的華夷關係
第一節 西周之前的華夷問題
一 華夷與四夷問題的起源
二 夏商時期的華夷關係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華夷關係
一 華夷視野下周族淵源考略
二 西周時期王朝與夷狄的關係
第三節 西周時期的華夷文化與觀念
一 西周時期中原王朝與四夷文明對比
二 西周時期華夷觀念
第三章 春鞦華夷關係特點及成因
第一節 春鞦時期尊王攘夷思想的齣現
一 西周滅亡後的族群格局
二 春鞦時期族群衝突階段性特徵
三 “尊王攘夷”局麵的齣現
第二節 春鞦時期主要諸侯國的華夷關係
一 齊國主盟下的華夷關係
二 晉國特色的華夷關係
三 秦、楚兩國華夏化的曆程
第三節 春鞦時期華夷觀念的興盛
一 春鞦華夷之辨主要內容
二 區分華夷的標準——周代禮儀文化
第四章 戰國華夷關係的嬗變
第一節 戰國時期華夷演變態勢
一 戰國時期中原華夏族群的概況
二 北方遊牧文化帶的形成
三 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比較
第二節 儒墨兩傢的華夷思想
一 儒傢的華夷思想
二 墨傢的華夷思想
第三節 戰國時期大一統思想籠罩下的華夷觀
一 華夏族群的自我中心認知方式
二 戰國時期對於華夷世界秩序的構建
第五章 兩周華夷關係的形成和影響
第一節 族群衝突的資源地理氣候因素
一 西周時期的族群資源爭奪
二 春鞦戰國時期生存空間爭奪
三 氣候環境對遊牧族群形成的作用
第二節 兩周華夷之辨的兩個維度
一 兩周時期華夷族群的文明差異
二 兩周時期華夷族群的文化差異
第三節 兩周華夷觀的特徵及其影響
一 兩周華夷觀的特徵
二 兩周華夷觀念的影響
第六章 結語
參考文獻
引用書目簡稱對照錶
後記
精彩書摘
《兩周時期華夷關係研究》:
三“尊王攘夷”局麵的齣現
春鞦前期由於戎狄的入侵,嚴重威脅華夏族群的安全。因此,華夏諸國之間既存在利益的鬥爭與霸權的爭奪,又要共同對抗戎狄的入侵。而齊、晉等霸主之國地位的實現往往與領導諸夏小國對抗戎狄有著密切的關係。
周王室東遷後的主要依靠力量是晉國和鄭國,即“晉鄭是依”。後來周、鄭交惡,在�涓鷸�戰,周桓王被鄭將祝聃射中肩膀,使周王顔麵掃地,周王作為王朝秩序維護者的地位就不復存在瞭,鄭國一度成為霸主。公元前706年,齊國被北戎侵擾,也要請鄭國齣兵方纔平息。雖然鄭國在鄭莊公在位時期曾經一度強大,乾預周王室的廢立事務,但是在鄭莊公去世之後,鄭國就開始走嚮衰落。
春鞦時期第一個真正的霸主,就是齊桓公。齊桓公任用著名的政治傢管仲為相,開始瞭一係列改革。管仲是春鞦早期傑齣的政治傢,在治理齊國方麵,功勛卓著。其事跡見於《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大匡》和《國語·齊語》的相關記載。管仲的改革是對國傢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全方位的變革與創新,使得齊國迅速國富民強。在輔佐桓公時期,管仲主張團結諸夏國傢,當其他國傢麵臨戎狄侵擾時,齊國能夠齣兵相救,並且尊奉周王的權威。齊桓公二十二年(前664),山戎侵略燕國,燕國嚮齊國求救,齊魯相會於濟水,謀伐山戎。在《左傳·莊公三十年》中雲:“鼕,遇於魯濟,謀山戎也。以其病燕固也。”①《史記·齊世傢》雲:“桓公二十三年,山戎伐燕,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②
公元前662年,狄人嚮南侵擾,進攻邢國。第二年,齊桓公聽取管仲之言發兵救邢。不久,狄人又發兵進攻衛國。由於衛國政治腐敗,衛君唯喜養鶴,讓鶴乘大夫之車,國人憤怒,不願為其打仗,衛君臨時拼湊軍隊與狄人開戰,大敗之後,衛君被殺,衛國滅亡。宋國救齣衛遺民七百多人。這時齊桓公派兒子公子無虧帶領三百乘兵車和三韆名甲士幫助衛國戍守曹邑,又送衛夫人乘車和重錦三十匹。鄭國命大夫高剋帶兵駐守黃河之上,以防備狄人。公元前659年,狄人又攻擊邢國,齊桓公邀宋、曹兩國聯閤救邢,在邢人潰逃之後,諸侯軍隊逐走狄人,將邢國遷到夷儀,也就是今天山東聊城。齊桓公後來又將衛國安置到楚丘城,今河南滑縣東部一帶。在這一係列事件中,齊桓公驅逐狄人,救邢、存衛,對於保衛華夏族群起瞭重要作用,也為齊桓公成為最早的諸侯霸主奠定瞭基礎。
與此同時,南方日益強大的楚國,在春鞦早期也被諸夏之國視為夷狄之邦。公元前659年,楚國再次發兵伐鄭,齊桓公聯閤宋、鄭、曹、邾等國諸侯在犖,即今河南淮陽西北,共圖謀救鄭國。此後,齊桓公先後於公元前658年與宋、江、黃等國會盟,贏得瞭這些中小諸侯國的支持。其後,又在陽榖會盟,與宋、江、黃等國商議共同伐楚。在公元前656年,齊桓公召集魯、宋、陳、衛、鄭、許、曹聯閤攻打蔡國,以敲山震虎,在取得勝利之後,就長驅直入楚國,進行徵伐。於是就發生瞭見於《左傳·僖公四年》所載齊楚使者之間的精彩對白,“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接著管仲嚮楚國提齣不嚮周天子進貢和殺死周昭王的兩大罪狀。“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徵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日:‘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①可見在對待楚國時,齊國就是把自己當作華夏諸國的領袖,代行周王之職責。
……
前言/序言
馮盛國博士的《兩周時期華夷關係研究》即將齣版,其書是在他的博士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其文寫作過程中的甘苦,我也十分明瞭,盛國囑我為其書寫個序,作為指導老師,我欣然應允。
中國曆史上習慣把西周、春鞦和戰國稱之為“兩周”,時間長達八百多年。八百多年的兩周時代是華夏民族形成最為關鍵的時期,但這也是華夷關係最為復雜的時期,古今學術界所盛稱的“華夷之辨”之主要問題也在這一時期。鄙人以為華夷關係的復雜性錶現在兩個方麵。其一是秦漢之後的華夷之辨簡單化,因為經過編戶齊民之後已經高度行政區劃型的郡縣製之下,在編戶齊民之內且經過政治教化就逐漸“華夏化”瞭。《白虎通·王者不臣》篇說:“夷狄者,與中國絕域異俗,非中和氣所生,非禮所能化,故不臣也。”《白虎通》此所言正是秦漢以來的夷狄情況,並非兩周時期的夷狄。在二十五史中,夷狄也真是“與中國絕域異俗”“內中國而外夷狄”;被稱為“夷狄”的往往是處於華夏之外的外國、外族,所謂蠻夷戎狄的居住地在行政區劃的地圖上也往往一目瞭然,臣服的少數部族也是“羈縻州”之類,也絕對在華夏的“中國”之外。然而,兩周時期的華夏諸國與四方的夷蠻戎狄則雜然而居、犬牙交錯。而且先秦時人們聚族而居,居住在中原的華夏諸侯部族之中也常有戎狄蠻夷“插花”而居的情況。春鞦後期東都洛邑之西伊闕之南便有“陰地之戎”(即“陸渾之戎”);衛國都城之下便有“戎州”之戎,以至於衛莊公登城望見“戎州”之居,驚嘆地說:“我,姬姓也,何戎之有焉?”(《左傳·哀公十七年》)這種華夏與戎狄雜居的狀態為“華夷之辨”帶來瞭辨識上的睏難。
其二是兩種時期的“華夷之辨”常常是既有“文明”的判定標準,也有“文化”的判定標準。“文明”標準的使用與判定是比較固定且比較容易。《禮記·王製》雲:“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榖大川異製,民生其間者異俗,剛柔、輕重、遲速異齊,五味異和,衣服異宜。惰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日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日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日戎,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日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國、夷、蠻、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備器。”這種東夷南蠻“有不火食者”,西戎北狄“有不粒食者”且有“衣皮”“衣羽毛穴居”的現象,都是從文明層次而言的,這類“華夷之辨”則是容易辨析的。而從文化層次去辨析“華夷之辨”則是比較睏難的,因為文化層次的“華夷之辨”常常是變動不定的。西周春鞦是中國曆史上宗法組織結構最健全、完善的社會,周初的封邦建國,也是以姬姓為主的。據《荀子》講,周初分封七十一諸侯國,姬姓就有五十三國,占絕對多數。然而,《春鞦》一書嚴夷夏之彆,“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公羊傳·成公十五年》)。而在《春鞦》及其三傳中,就把姬姓的吳國擯棄於“諸夏”之外,視之於夷狄而恥與為伍。《春鞦》記述有三次吳國與諸侯的會盟,其體例皆為“會吳於某地”。《春鞦·成公十五年》記述魯國、晉國、齊國、宋國、衛國、鄭國、邾婁等國各派使臣“會吳於鍾離”,《公羊傳》雲“曷為殊會吳?外吳也。曷為外也?《春鞦》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春鞦·襄公十年》記述魯公、宋公、衛侯、曹伯、莒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齊大子光“會吳於祖”,《轂梁傳》雲“會(吳),又會,外之也”。
兩周時期華夷關係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