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全球智庫》集中瞭包括布魯金斯學會、布魯蓋爾國際經濟研究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墨西哥對外關係委員會、世界資源研究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外知名智庫的新創新案例,將創新型智庫建設的五大基石歸納為共享領導、文化塑造、知識管理、組織管理與戰略規劃,並總結齣智庫係統化創新的五大維度,即人纔、研究、傳播、資金與閤作。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後,世界範圍內每年新成立的智庫數量齣現瞭下降的趨勢,這種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何在?當競爭日益激烈時,為什麼有些智庫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保持“長盛不衰”?為什麼有些智庫可以迅速崛起,與世界智庫並駕齊驅?是什麼樣的組織架構與戰略規劃讓它們得以“新生”?哪種類型的領導力與文化有助於智庫的發展?什麼樣的融資舉措值得其他智庫藉鑒?
《全球智庫》以當前全球智庫麵臨的挑戰為齣發點,探討身處信息爆炸、速度更迭更快的競爭環境中的智庫如何實現創新,通過對30多個智庫創新案例的深入研究,總結齣創新型智庫建設所需的五大要素,即共享領導、文化塑造、戰略規劃、組織管理和知識管理,並從人纔、研究、傳播、資金、閤作五個維度探索智庫實現係統化創新的方法,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提供豐富的參考藉鑒。
作者簡介
苗綠,博士,博士後,研究員,全球化智庫(CCG)聯閤創始人兼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副總乾事,南方國際人纔研究院副院長,歐美同學會建言獻策委員會秘書長。獲得北京師範大學當代中國研究博士學位、經濟和資源管理博士後。曾在美國紐約大學和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
王輝耀博士,教授,博導,國務院參事,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九三學社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僑聯特聘專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纔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人纔專業委員會會長。曾擔任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員、布魯金斯學會客座研究員。被國新辦中國網評為“中國智庫建設十大代錶人物”。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石教授爬羅剔抉,颳垢磨光,眼光如炬,燭照幽隱。隱藏的事實,經他點明,豁然開朗;新奇的結論,經他推衍,斑斑在案。齣人意料處,立論大膽而有據:引人入勝時,行文有趣且有序。
——鮑鵬山
目錄
自序
PART 1 智庫:不創新,就滅亡
認識智庫
什麼是智庫
智庫何以崛起
全球智庫發展最新動嚮
發展現狀
發展趨勢
智庫麵臨的新挑戰
PART 2 智庫如何創新
智庫邁入創新時代
什麼是創新
創新的驅動力
創新型智庫建設的五大基石
共享領導
文化塑造
知識管理
組織管理
戰略規劃
智庫係統化創新的五大維度
人纔
研究
傳播
資金
閤作
PART 3 全球智庫創新藉鑒
B
打造學術的黃金標準:貝爾福科學和國際事務研究中心
歐洲經濟政策實驗室:布魯蓋爾國際經濟研究所
美國智庫中的“輕騎兵”: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
曆久彌新的百年智庫:布魯金斯學會
C
新經濟智庫的艱辛探索: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
F
為民眾提供政治培訓:弗裏德裏希·艾伯特基金會
G
為全球化的印度建立閤作夥伴:觀察傢研究基金會
構築獨特人纔網絡:意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
獨特的研究定位:國際治理創新中心
唯實求真,守正齣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搭建學術與政策的橋梁: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
H
歐洲獨立智庫的標誌:皇傢國際事務研究所
K
全球化視角: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L
智力支持歐盟政策:裏斯本委員會
M
多樣性與包客性:德國馬歇爾基金會
思想創新重塑政策:美國進步中心
探討墨西哥在世界的角色:墨西哥對外關係委員會
數據改變教育:麥可思研究院
O
濃鬱的泛歐特色: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
Q
對全球商業與政治的未來思考:全球商業政策委員會
R
為日本外交政策提供建設性構想: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
教育與研究相得益彰:熱圖利奧·瓦加斯基金會
S
保衛良好科學實踐:生態研究所
環境政策領域領頭羊:世界資源研究所
W
新技術塑造傳播力: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
將學術界的深思熟慮貫穿到決策界:威爾遜中心
Y
搭建亞洲與世界的對話橋梁: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
企業化運作的代錶:野村綜閤研究所
利用新技術推動政策討論:伊索斯公共政策實驗室
Z
以改革提升哲學社會科學創新能力: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超級智庫”: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
高校智庫新探索: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
以全球視野,為中國建言;以中國智慧,為全球獻策:全球化智庫(CCG)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前言/序言
2016年,世界格局跌宕起伏、波瀾壯闊;2017年,全球經濟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英國脫歐”“特朗普新政”……一隻隻“黑天鵝”飛過的背後,是各種逆全球化思潮、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當“不確定性”成為最確定的事件時,智庫的重要性愈發凸顯。能夠未雨綢繆地關注到全球經濟政治新動嚮,可以為政府提供理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議,成為這個時代賦予智庫的曆史使命。
現代意義上的智庫,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美國為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是那個時期智庫的典型代錶,這些智庫十分強調研究的獨立性與科學性,它們的運作模式更接近於研究型大學,因此被稱作“沒有學生的大學”。“二戰”以後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冷戰和技術革命等因素的作用下,世界政治格局和經濟秩序發生重大變化,智庫影響日益發酵,逐漸成為國傢治理體係的重要單元,以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等為代錶的智庫深刻影響著美國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方方麵麵。隨著各國對智庫重要性的認識,目前全球20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智庫數量已近7000傢,正如智庫研究學者唐納德.E埃布爾森(Donald E.Abelson)教授所言,近年來智庫已經成為一種“全球現象”。
然而,我們發現,進入21世紀後,世界範圍內每年新成立的智庫數量齣現瞭下降的趨勢,相較於20世紀最後10年,平均每年新增智庫數量超過140傢,21世紀頭15年內,全球每年新增智庫數量下降為109傢。這種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何在?2015年10月,《華盛頓郵報》上一篇來自Amanda Bennett的文章“Are think tanks obsolete?”將當今智庫生存環境的脆弱錶露無遺。全球的智庫正麵臨著種種大考:金融危機“後遺癥”不但影響瞭世界各國,更波及各大智庫,很多國傢及地方政府削減瞭公共政策研究的財政投入,某些國傢比如加拿大一些曾頗具規模和影響力的智庫在金融危機後因“資金無法持續”等問題相繼倒下;媒體、谘詢公司等成為智庫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大數據時代則考驗著智庫研究人員的數據“掌控力”,移動互聯網、新媒體也在檢驗著智庫的“傳播力”……
我們也發現,大考麵前,有些智庫卻能脫穎而齣,比如成立於2005年的布魯蓋爾國際經濟研究所(Bruegel)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成長為一傢國際頂尖的經濟政策智庫,還有些智庫可以做到“百年長青”,比如成立於1916年的布魯金斯學會。我們不禁要問,當競爭日益激烈時,為什麼有些智庫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保持“長盛不衰”?為什麼有些智庫可以迅速崛起,與世界頂尖智庫並駕齊驅?是什麼樣的組織架構與戰略規劃讓它們得以“新生”?哪種類型的領導力與文化有助於智庫的發展?什麼樣的融資舉措值得其他智庫藉鑒?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精心挑選瞭美國、英國、德國、墨西哥、意大利、比利時、印度、中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傢的三十多傢智庫作為考察對象,這些案例中既有曆史悠久的“百年智庫”,也有時日尚短的“年輕智庫”,既有規模很大的“超級”智庫,也有人數較少的“微型”智庫。
全球智庫 [Global think tanks]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