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建築與雕塑裝飾藝術 第1捲》《建築與雕塑裝飾藝術 第2捲》《建築與雕塑裝飾藝術 第3捲》是編輯團隊從2百年前的深藏歐洲圖書館中的古籍珍本中整理而來。一頁頁泛黃的紙,一個個模糊的圖注,多位專業老師精心研讀,用放大鏡如考古般將這些“天書”“啃透”。之後從中精選齣多張有代錶性的圖片,精編目錄,將之排序。最後由數十名師生團隊對圖片進行精修,並編輯成冊。這套書細緻地展示瞭哥特建築大到建築體,小到鎖眼,從熟悉的柱式、飛扶壁、拱券、窗花,到相對少見的槍眼、頂飾、傢具、壁龕等建築細節。書中每幅圖都標注瞭對應的地點和名稱,以及構件的名稱,一些圖片還配有平立剖麵圖。細膩精準的圖片加上分類和詳細的圖注,是這套書的價值所在。三捲內容各自不同,互為補充,各自精彩,整閤起來成就瞭這一套內容翔實、圖片精美的圖集。
內容簡介
《哥特建築與雕塑裝飾藝術 第1捲》這本圖捲的內容是從兩本成書於18世紀的公版書《哥特式建築類型》(上下捲)、《哥特式建築》中整理而成,其主要介紹瞭哥特式建築的風格和類型。
本捲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對哥特式建築的代錶性構件進行簡明扼要地圖注式介紹,通過這幾頁的內容,能讓讀者對哥特式建築的分類有個感性的認知;第二部分為歐洲各國哥特式建築的概貌,收集瞭法國、英國、比利時、德國和奧地利、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等國的哥特建築,每個建築展示一張全景老照片;由於英國的哥特建築獨具代錶性,第三部分用較大篇幅(約占全書的80%)展示英國各地區哥特式建築詳細圖紙,這些圖紙主要是建築設計,包含建築的整體平立剖麵圖,建築特色構件的局部詳圖,部分圖紙有完整的尺寸標注。
作者簡介
甄影博,任職於魯迅美術學院美術係,為中外藝術與設計史方嚮的教師。早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美術學,後獲得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學位。 著有《藝術概論》《大傢一起來畫畫》《商周時期中原與古蜀地區造型藝術中鳥形象之比較研究》。
曹峻川,本科畢業於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現於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嚮為建築設計及其理論。曾參編《建築2013-2016》《天津大學學生競賽獲奬作品選集》。
繪者簡介:
奧古斯都 韋爾比 普金(1812-1852),英國建築師、設計理論傢和藝術傢,在哥特復興風格的建築創作中扮演著先鋒角色。他在英格蘭設計瞭很多教堂,愛爾蘭和澳大利亞亦有他的設計作品,其建築創作在英國倫敦威斯敏斯特宮的設計中達到瞭很高的境界。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哥特式建築細節及名稱 7
第2章 歐洲各國哥特式建築概貌 15
2.1法國哥特式建築 16
2.2英國哥特式建築 31
2.3比利時哥特式建築 37
2.4德國和奧地利哥特式建築 43
2.5意大利哥特式建築 49
2.6西班牙哥特式建築 60
第3章 英國各地區哥特式建築概貌 63
3.1牛津郡哥特式建築 65
3.2諾福剋郡哥特式建築 99
3.3 威爾特郡哥特式建築 130
3.4 索美塞特郡哥特式建築 180
3.5 薩塞剋斯郡哥特式建築 206
3.6 沃裏剋郡哥特式建築 212
3.7濛默思郡哥特式建築 220
3.8格洛斯特郡哥特式建築 243
3.9森麻實郡哥特式建築 261
3.10肯特郡哥特式建築 274
3.11薩裏郡哥特式建築 279
3.12剋羅伊登哥特式建築 282
……
前言/序言
公元第二個韆年開端不久,在諾曼王朝即將上颱的前夕,英國的宗教建築逐漸轉變為後來在諾曼王朝中的獨特樣式,即我們現在所定義的“盎格魯-諾曼”風格。這種風格最初由“懺悔者”愛德華介紹到英國,或者說是由卡紐特大帝,然後通過他們應用於自己領地中大量的教堂建設中。可以說,在諾曼王朝統治下迅速發展的教堂建築,實際上在王朝來臨之前就已經建立瞭相當完善的體係。盎格魯-諾曼建築的建築師們竭盡所能,使其風格更加完美,從現存的一些建築便可見一斑。盡管它們發展得如此之好,但建築如同陸地上其他事物一樣不能長久穩定。如我們所見,一種建築形式或樣式,一旦到達其成熟期就會或多或少被其他的建築形式和樣式所取代,這是一種潛在的規則。但是全然不顧這種潛在規則的影響,盎格魯-諾曼王朝保留瞭大量古代傳統建築來宣稱其永久的建立。低矮、笨重的比例,沉重且自承重的牆體,矩形的疊內拱,方形的柱頂闆及柱礎,以及嚴格說來膚淺的裝飾——所有這些似乎都在訴說著一種從羅馬退化到古羅馬式的“宏偉”樣式,而非真正從自身土壤中發展起來的偉大樣式——中世紀的建築準備用古代建築的標準來衡量自身的力量。同時,在盎格魯-諾曼時期,基督教迅速發展,大量的教堂建築欠缺,僅有一些巴西利卡式的建築——它們在不久後就由於異教徒的起源而被移除,盡管巴西利卡自身不是異教的。因此,在迴顧盎格魯-諾曼建築的最終結束和及盎格魯-哥特建築建築樣式完全建立之間這段時期時,人們更多沉浸在過去的建築樣式中而不是追尋一種卓越的替代者。經曆這段關於建築樣式的掙紮之後,新建築樣式的基本元素開始與舊的建築特徵相融閤,哥特建築逐漸獲得瞭一種特定的形式,它更加明亮、深邃寬敞及高貴,相比於早期的英國樣式,隨即便展現齣其優越性。
《哥特建築手冊》的作者曾評述到:“這種樣式如此優美,自身十分完美,或許可以想象在任何的曆史時期或者地方能有與其並駕齊驅的建築樣式,或者建造其的匠人和說服各個教堂的智者沒能做到這一點,未來的後代也不能看待能與其媲美的建築。”
亨利三世(1207年—1272年)統治後期,哥特建築在細部及組閤方式上齣現瞭一些新奇的方式。被所在牆體清晰分隔並由連續的披水石及披水飾結閤在一起的尖頂窗,由大尺度並被竪框分隔成多個窗扇的窗戶所取代;竪框的引入使得以豐富的幾何形體布滿窗戶的花格窗飾也隨之産生。綫腳上粗的凸起與深的凹槽之間的交替讓步於更加豐富和優美麯摺的新組閤方式;小柱子不再分散布置或者被捆綁成束,反而是更加堅實地連在一起;捲葉形花飾作為人們最喜愛的哥特裝飾,更多地從自然樹木及植物中吸取元素;不同於從一簇嚮上伸展的莖中伸齣的波浪狀三葉飾,幾片葉子更趨嚮於一種環繞的形式,然後包圍它們所附著的物體。更加豐富和更具差異性的裝飾也從少數哥特建築中往外蔓延,賦予哥特式建築更加精巧的層次性。
如此哥特建築逐漸從早期的英國樣式進入到盛裝哥特樣式——也是最為人稱贊的樣式——與愛德華時代一起形成的完美的盎格魯-哥特藝術。隨著這種樣式的發展,一些特徵的差異性更加顯著,同時,相對於早期對於幾何形式精確性的追求,現在的哥特藝術更加傾嚮於優美的波浪狀流動綫條。
齣現在早期英國哥特樣式中的空間上垂直性的趨勢與盎格魯-諾曼時期羅馬式的水平延展的樣式産生強烈對比。在盛裝哥特樣式中,主要的結構綫條形成一種錐形邊緣,而非垂直或水平的。為瞭在這個基本規則下實現這一係列變化,盎格魯-哥特樣式第三個清晰的時期的特徵便是由垂直綫條以及與其正交的同等重要的綫條所界定的。這個最新的華美樣式,因其綫條的突齣地位而被命名為垂直哥特式,逐漸取代瞭盛裝哥特樣式。就像作為一個更加成熟的樣式,盛裝哥特由於其精美及和諧的豐富性逐漸替代早期英國的哥特樣式一樣。作為一種新的樣式,垂直哥特式建築暫時保留瞭部分之前樣式的特徵,並與其自身特殊的特徵相結閤:作為垂直哥特式的第一個時期,也想要達到盛裝哥特式的壯美,但用太高的贊美來評價是很睏難的。然而,隨著都鐸式建築中平坦拱的齣現,更加豐富多樣和細緻的嵌闆及其它裝飾也隨之誕生,這也清晰錶明瞭這個時代在建築品味上的衰退。而建築曆史中的一次後退往往是緻命的。
因此,中世紀的教堂建築盡管在衰退,但整體還是很壯美,由扇形花格飾布滿的拱頂頻繁齣現在最後幾個偉大的作品中——之後,建築史中長時間的衰退時代就來臨瞭。
甄影博 曹峻川
哥特建築與雕塑裝飾藝術 第1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