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2版)》采用史论结合、夹叙夹议的笔法,总述公元1500年以来全球化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大历史,专注新闻之际,亦兼及历史、哲学、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所以,既可做专业教材,也可当普通读物。
精彩书评
★李彬的这部《全球新闻传播史》,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力图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里揭示的一系列“全球化”命题为指导,同时吸取20世纪以来“新史学”的理论,针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演化、社会动因、专业背景、内在逻辑及发展趋势等,展开全面系统而不失深入细致的分析,点面结合、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结合,以期勾画一幅有机的而非机械的、整体的而非割裂的、联系的而非分离的全球新闻传播史,从而既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撑,又为我国新闻传播界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提供科学的历史参照。
——方汉奇
目录
序
凡例
第一章 现代传播探源:从洪荒时代到文艺复兴
第一节 历史与新闻史
第二节 新闻事业
第三节 口头传播时期:从口语到文字
一、语言与社会
二、口头传播
三、非语言传播
第四节 文字传播时期:从文字到印刷
一、文字的发明
二、手抄新闻
建议参考资料
本章思考题目
第二章 17世纪:新闻事业的“创世纪”
第一节 印刷与印刷新闻
一、纸张与印刷机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第二节 新闻事业的萌芽
一、荷兰
二、德国
三、英国
四、法国
五、杂志的出现
第三节 新闻事业的第一次“狂飙突进”
一、历史背景
二、如火如荼的报业
三、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
四、《牛津公报》:第一张“新闻纸”
建议参考资料
本章思考题目
第三章 18世纪:革命烽火与新闻传播
第一节 英国的日报与杂志
一、《每日新闻》(1702)
二、杂志的勃兴
1.笛福的《评论》(1704)
2.斯威夫特的《检查者》(1710)
3.《闲谈者》(1709)与《旁观者》(1711)
4.《绅士杂志》(1731)
三、管制报业的新措施
1.印花税(StampTax)
2.津贴制(bribery)
3.法律制裁(prosecution)
第二节 美国报业:起源与发展
一、殖民地时期的报业(1690-1765)
1.《海内外公共事件报》(1690)
2.《波士顿新闻信》(1704)
……
第四章 19世纪(上):从政党报刊到商业报刊
第五章 19世纪(中):通讯社的兴起与发展
第六章 19世纪(下):大众社会与大众报刊
第七章 20世纪(上):电子媒介之广播篇
第八章 20世纪(中):电子媒介之电视篇
第九章 20世纪(下):电子媒介之网络篇
精彩书摘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2版)》: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人类的传播交流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化,如今已达到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高度发达阶段,“千里眼”、“顺风耳”之类的幻想,早已成为不足为奇的传播景观。站在21世纪回首人类的传播历程,恰似站在一条大河的人海口眺望它的源流,只见一条如丝的细带从邈远的天际飘然而下,千曲百折,奔流万里,最终以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雄浑气魄扑人汪洋大海的怀抱!
这是一种渐进兼突变的进程,这是一种习焉不察的变迁。其中蕴含着许多发人深思的哲理,其中流传着无数可歌可泣的传说。极而言之,不参透传播衍变的奥秘,便难以把握人类历史的脉搏;不缕清这张无形网络的经纬,就无法揭示它所维系的社会。遗憾的是,对此深切参悟者不多,而透辟阐述者寥寥。虽然当今有关新闻史的论著泛滥几乎成灾,但滔滔皮相之论于世何补?尼采在其《不合时宜的考察》第二部(1874)中,区分了三种历史学:即纪念碑的、尚古的与批判的历史学。就新闻史研究而论,大抵囿于纪念碑的历史学,鲜有进抵批判的境界。
在许多人看来,所谓新闻史就是关于新闻的历史,这仿佛是个自明的概念。然而细加分析便会发现,这个看似清晰的术语,实际上还是一本糊涂账!首先,新闻史指的究竟是新闻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呢,还是指人们对这类事件的记述呢?其次,新闻史所关涉的到底是新闻媒介对某些有新闻价值事件的报道呢,还是媒介自身的演进呢?如果新闻史把新闻事件作为考察的重点,那么它同一般的社会史又有什么区别呢?假如新闻史只关心媒介自身的生成发展,那么某时某地创刊某张报纸又有多大意义呢?那种婆婆妈妈式的新闻史,难道不是沉闷得令稍有思想者无不感到窒息吗?
实际上,一切历史都是对人类的精神、生命和社会活动的感性体察与理性审视,是最宏伟、最深奥、最有趣的学科。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曾指出,历史与哲学乃是同一的,真正的历史学家必须对所研究的事件进行理解和估价,而他这样做的时候就成为哲学家。新闻史自然也不例外,虽则它所探讨的仅是人类社会的某个领域。如果新闻史不能透过自己那扇小小的天窗,展现更为广袤的历史空间,不能揭示人类新闻活动的深层底蕴,不能勾画传播行为与文明发展的深切关系,特别是如果不能用哲学的眼力透过历史的进程,挖掘精神活动在信息交流中的意义,那么,借用克罗齐的话说,“这个被人撵到末席的所谓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以肤浅考虑和本着风闻传播写成的编年纪事和搜索记载”。
一方面为了避免蹈袭当今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故途;另一方面也为了探索一条通达真知的新径,我们在阐述全球新闻传播的起源、发展及意义时,将遵循伏尔泰撰写《路易十四时代》所奉行的宗旨,“撇开浩如烟海的细枝末叶,对这些剧烈变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让人只看到重大事件,并且在可能的情况下,看到导致这些事件的精神”。也就是说,我们将把新闻传播史置于广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并力图揭示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变迁的关联。不言而喻,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这里所做的充其量只是勾勒草图,但愿这张草图能有助于进一步的思考与研究。
既然我们描绘的是森林而不是树木,既然我们关心的是这片森林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那么在我们看来,所谓历史的精确性便成为无足轻重的事项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具体的历史事实可以满不在乎)。且不说精确性的相对意义,正如菲利普·巴格比在《文化:历史的投影》一书中写的,“不管历史学家作了多少最富有智慧的努力,他显然被判定只有部分的,近似的精确性”①;即使精确性具有绝对的意义,也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最早的日报究竟诞生在英国还是法国实在无关宏旨,关键问题不在于日报诞生这一事实本身,而在于这个事实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用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的话来说:“我们关心的并不是某时某地出现的历史事实本身是什么,而是它们的出现有什么意义,表示什么。”(《西方的没落》导言)
总之,历史包括新闻传播史的意义及价值,既在于西塞罗所说的“如果你不了解在你出生以前发生的事情,你始终只能是个孩子”,又在于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前言/序言
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经过多年的经营,终于杀青问世了。这是新闻传播史研究的一项新的成果,可欣可慰。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越来越成为诸多学科关注的历史情景与学术话题,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国内外新闻传播学界有关全球化与全球传播的探究及其成果,不仅构成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也在研究视角或范式上产生广泛影响。
不过,由于时间仓促,积累有限,加之涉及广泛,论题繁杂,新闻传播学界对全球化与全球传播的研究虽然时有精彩篇章,但是总体看来多为就事论事,既缺乏理论上的深入思考,又缺少学术上的细致考察。换言之,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还非常欠缺,特别是对全球新闻传播的历史分析几乎付之阙如。
当然,过去与现在都不乏冠以“外国新闻史”、“世界新闻史”乃至“全球新闻史”的教材,其中有些内容属于全球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也为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比如,大陆的张隆栋教授、梁洪浩教授、张允若教授、李良荣教授、陈力丹教授、张昆教授、程曼丽教授、明安香教授和台湾的李瞻教授等,都有堪称典范的著述。
全球新闻传播史:公元1500-2000(第2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