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3
本書是北大中文係著名學者葛曉音教授的古代山水田園詩賞析文集。詳細解讀瞭從陶淵明開創田園詩起,至宋代蘇軾止,共25位田園詩人的55首詩歌。采取瞭按作者生活年代排序,依次講解分析的方式介紹田園詩人的寫作風格、領略田園詩的産生與發展,是一部*佳的田園詩賞析作品。
葛曉音,1982年獲北大中文係中古典文學碩士學位,留係任教。1989年起任北大中文係教授。九十年代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即研究生院)人文社會係教授。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係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八代詩史》、《漢唐文學的嬗變》、《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山水田園詩派研究》、《唐宋散文》、《中國名勝與曆史文化》、《古詩藝術探微》等。
“這應該是迄今為止筆者所見到的對中國詩歌意境美的形成機製及其美感特徵*透徹明晰的闡發瞭,曉音先生將這一深刻的領悟貫徹在她對謝靈運、陶淵明、孟浩然、王維、常建柳宗元、韋應物等*具代錶性的詩人詩作的鑒賞之中,從而對這些作品共同的美學特質與哲理意蘊做齣瞭十分透闢的闡發。”——李鵬飛
田園篇
陶淵明(四首)歸園田居其一飲酒其五和郭主簿其二移居其二
孟浩然(一首)過故人莊
王維(三首)春中田園作新晴野望輞川閑居贈裴秀纔迪
陸遊(一首) 遊山西村
隱居篇
謝靈運(二首)石壁精捨還湖中作石門岩上宿
庾信(三首) 幽居值春 山齋 奉報窮鞦寄隱士
孟浩然(一首)夜歸鹿門歌
王維(十五首)桃源行 山居鞦暝輞川集(選十三首)
韋應物(一首) 寄全椒山中道士
遊覽篇
陰鏗(一首) 開善寺
杜審言(一首)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孟浩然(二首) 臨洞庭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
王維(四首) 藍田山石門精捨終南山華嶽 漢江臨泛
常建(一首)題破山寺後禪院
李白(三首) 夢遊天姥吟留彆 西嶽雲颱歌 廬山謠
杜甫(二首) 望嶽 登高
韓愈(二首)山石 衡嶽
白居易(一首) 杭州春望
杜牧(一首) 山行
徐俯(一首) 春遊湖
行旅篇
謝朓(二首) 之宣城齣新林浦嚮闆橋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王灣(一首) 次北固山下
王維(一首) 宿鄭州
杜甫(二首) 石櫃閣 旅夜書懷
歐陽修(一首) 晚泊嶽陽
蘇軾(一首) 遊金山寺
附錄講稿(二篇)
澄懷觀道 靜照忘求 ――中國山水詩的審美觀照方式
中國古典詩詞的閱讀和欣賞
山水田園是中國古代詩歌最重要的題材類型之一。中國山水韆姿百態的奇觀,為曆代文人提供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中國長期穩定的農耕社會的生活方式,又使人和自然形成瞭天然的聯係。因此錶現人對大自然活躍生命的深沉體悟,嚮往迴歸自然的淳樸和純真,是山水田園詩的基本主題。
從南朝到唐代,是中國山水田園詩的高峰期,其審美方式和精神旨趣都在這一時期形成。尤其是盛唐的山水田園詩,體現瞭繁榮開明的盛世氣象,能喚起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給人以生活哲理的積極啓示。各種風格和錶現藝術也發展得最為充分。這本小書所選詩歌即以這一時期的代錶作為主,兼及宋代的少數名篇,按照山水田園詩産生的各類環境和相關主題分為田園、隱居、遊覽、行旅幾類,從多種角度幫助讀者瞭解中國古代山水田園詩的高度成就和藝術價值。
知音莫比,真賞誰如
——讀葛曉音先生《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
李鵬飛
從中國古典詩學史來看,古代的詩人與詩論傢其實是十分重視詩歌藝術鑒賞的,從南北朝以來,曆代詩話中都包含著大量對詩歌的評賞,雖然隻是吉光片羽的、印象式的評點,但古人對此心照不宣,也自可一目瞭然,然而對於已經完全脫離古代詩歌語境的現當代讀者而言,就未免覺得如霧裏看花,水中望月,頗有些不得要領瞭。
進入現代以來,受到傳統治學方法與西方學術觀念雙重影響的一代學人,如黃節、俞平伯、顧隨、龍榆生、林庚、錢锺書、傅庚生、葉嘉瑩等人,也同樣很重視古代詩歌的藝術鑒賞。這一代人仍然具備古詩的創作能力,他們將創作實踐、研究實踐與藝術鑒賞相結閤,突破瞭傳統鑒賞學的印象式評點模式,對古典詩歌的藝術特色與創作原理進行瞭頗為細緻深入的分析,各自撰寫瞭具有典範性的詩歌鑒賞類著作,甚至還提煉齣瞭一些重要的詩學理論命題,從感性妙悟上升到理性認知的層次,極大地深化瞭我們對於古典詩歌藝術特質與藝術規律的認識。
然而,曾幾何時,由於對創建文學史知識體係的熱情與追求漸漸成為古代文學研究界的主流,文學的藝術鑒賞也隨之邊緣化,甚至遭到不少學者的輕視,雖然因為齣版界的推動,也曾經湧現過幾陣古典詩歌“鑒賞熱”,但真正有妙悟、有深度的詩歌鑒賞卻漸如空榖足音,令人頗有“知音者希,真賞殆絕”的感慨與擔憂瞭。
有幸看到曉音先生《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要齣版瞭,編集她多年來撰寫的一些古代詩歌鑒賞文章,的確足以成為詩歌鑒賞領域裏踵武前賢、且能拓齣新境的一份美麗而厚重的成果。
從20世紀60年代,曉音先生進入北大中文係求學開始,即追隨林庚先生、陳貽焮先生研治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詩歌,迄今已卓然自成一代大傢,先後齣版瞭《漢唐文學的嬗變》《八代詩史》《山水田園詩派研究》《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古詩藝術探微》《唐詩宋詞十五講》等詩學專著,構建起中古詩歌史研究領域獨具特色的“葛氏體係”,而對於詩歌藝術的鑒賞與藝術經驗的總結則成為這一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長期的教學、科研與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曉音先生一直很重視對學生文學感悟力的培養,她認為:對於詩歌研究者而言,具備敏銳而準確的審美感悟力乃是從事詩歌史研究的基本前提。她不僅一再強調培養詩歌鑒賞力的重要性,也一直積極進行古典詩歌的鑒賞實踐,《古詩藝術探微》與《唐詩宋詞十五講》就是以鑒賞為主或者帶有濃厚鑒賞色彩的兩部著作,這本《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則集中展示瞭她對山水田園這兩類特定題材詩歌的鑒賞,而經過她精心編排之後,我們可以看到本書呈現齣十分嚴謹的體係性:既以具體作品鑒賞的形式展示瞭從南北朝至宋代山水田園詩的演變史,也通過精煉的理論概括闡發瞭山水田園詩的藝術成就與審美特質,更由此提齣瞭對中國古典詩歌鑒賞方法的理論總結。因此,我特彆建議讀者注意本書“附錄”的兩篇講稿——《澄懷觀道 靜照忘求——中國山水詩的審美觀照方式》與《中國古典詩詞的閱讀和欣賞》,也特彆注意每一單元前麵的那一段引言——這些內容都是對山水田園詩藝術演變史與美學規律的極為精要的概括,也是我們更深入地理解本書全部內容的綱領。
而細細通讀全書之後,更能感受到曉音先生的詩歌藝術鑒賞在繼承古代詩論傢與前輩學者的優秀鑒賞傳統之後更形成瞭自己的個人特色:她繼承瞭林庚先生將感性與理性相結閤、將宏觀文學史認知與微觀藝術分析相結閤的有益經驗,並加以發揚光大,拓展深入,把精妙的藝術感悟、精深全麵的詩歌史研究與她自己所開拓的精密的詩歌體式研究緊密結閤,而施之於對每一首具體詩歌作品的藝術分析,再用精煉優美的語言將她的藝術感悟錶達齣來,從而形成瞭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美雋永的鑒賞文體。
可以說,通過對每一首詩歌的會心評賞,曉音先生既揭示齣詩歌的詩境之美,也著力去闡釋這美感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前者訴諸精準敏銳的感悟,並要以精確優美的語言傳達齣來,從而讓詩歌之美得以被感性地呈現,其美感不但沒有被破壞,反而得以更鮮明地呈現齣來;後者則訴諸學識與理性,從詩歌史層麵,分析詩歌的形象與形式的構成原理、曆史特徵,更揭示其深層的美學意蘊,讓我們從山水、田園詩這兩類特殊的詩歌之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迴歸自然、與造化冥閤的歸趣神思,更感受到他們對人生最高的美感與精神自由的不懈探索與追求。
大多數古典詩的愛好者都會有一個強烈的印象:在中國古代詩歌的各種類型中,山水田園詩尤其具有一種特殊的美,能夠創造齣特彆優美的意境。著名美學傢宗白華先生曾經寫過一篇經典性的論文——《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指齣藝術意境包含從直觀感相的模寫、活躍生命的傳達,到最高靈境的啓示這三個不同的層次。靜穆的觀照和飛躍的生命構成藝術的兩極,也是構成禪的心靈狀態。中國藝術意境的創成,既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所謂能得其環中,又要能超以象外,宗先生的話頗為虛玄高妙,讓普通讀者領會起來是不易的。
曉音先生則從山水田園詩審美觀照方式及其哲學背景入手,對意境的形成原理及其美學特徵做瞭更透徹、更明晰、也更為實在的闡發。她指齣,澄懷觀道,靜照忘求,乃是中國山水詩獨特的審美觀照方式。所謂“澄懷”,是說詩人要讓自己的情懷、意念變得非常清澄,沒有一絲一毫的雜念,在這樣的狀態下纔能體會山水中蘊藏的自然之道。所謂“觀道”,指觀察自然存在和變化的規律。“靜照忘求”則是指在深沉靜默的觀照中忘記一切塵世的欲求,這樣纔能達到心靈與萬化冥閤的境界。由澄懷觀道而獲得的空明清澄的意象,幾乎成為早期山水詩的共同特點,而且對南朝直到盛唐山水詩的審美理想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山水詩在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贈彆、相思、旅遊、田園等各種題材結閤在一起,內容和藝術有瞭極大的發展,但其基本旨趣,以及靜照忘求的審美方式一直延續下來,特彆是在唐代詩人的作品中最為明顯。唐人很擅長描寫空靜的意境,這與靜照和禪的性空相結閤有關,而其根本原因則還在於從東晉時期形成的澄懷觀道、靜照忘求的審美觀照方式,要求詩人在觀照萬物時具有清明、虛靜的內心境界,使空間萬象在心靈的鏡子中變為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
曉音先生將自己對中國詩歌意境美的形成機製及其美感特徵的領悟貫徹在她對謝靈運、陶淵明、孟浩然、王維、常建、柳宗元、韋應物等最具代錶性的詩人詩作的鑒賞之中,從而對這些作品共同的美學特質與哲理意蘊做齣瞭十分透闢的闡發。
與此可以相提並論的則是她對來自《莊子》中的“獨往”與“虛舟”等理念如何轉化成唐代詩歌意象與意境的獨具慧眼的發現,這極有助於我們重新領悟一些膾炙人口的唐詩名篇的更深的哲理意蘊與美學內涵。正是通過這些基於精深研究基礎上的藝術鑒賞,我們纔真切地認識到:山水田園詩不僅是一類意境優美的詩,更是一類內涵深刻的詩。
作為一位在詩歌史與詩學史研究領域都有著深厚造詣的學者,曉音先生對古典詩歌的重大藝術命題與藝術原理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這些理解也通過她對每一首具體詩歌的鑒賞自然而然地流露齣來。
比如在“田園篇”裏,她通過賞析陶淵明的《移居》指齣:陶詩則能以情化理,理入於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筆墨之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於意象之中,故而能達到從容自然的至境。
在“隱居篇”裏,賞析王維的《輞川集》這一組名篇時,她緊緊抓住瞭詩歌如何正確處理虛實關係以獲得更好的錶達效果這一點來展開分析。分析王維詩的時候,特彆重視詩歌的色彩與構圖處理。“遊覽篇”賞析王維的《終南山》時,則指齣王維如何采取鳥瞰的視點來突破正常視野以錶現闊大境界的技巧,從而概括齣很多盛唐山水詩的共性;分析王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時,又指齣詩歌如何錶達普遍的人生體驗。
在“遊覽篇”裏,分析杜審言的《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的“雲霞齣海曙,梅柳渡江春”這一聯名句時,透徹地說明瞭其句法之創造對後來的五言律詩之影響;分析孟浩然的《晚泊潯陽望廬山》時指齣創造空靈意境的奧秘之所在;分析韓愈詩歌時,指明他如何從怪異中求新,以及如何整閤怪奇意象來構成新的和諧,同時在分析韓愈詩和蘇軾詩時,精闢地指明瞭“以文為詩”的利弊。
在“行旅篇”裏,分析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孟浩然《晚泊嶽陽》、杜甫的《登高》《旅夜書懷》、杜牧的《山行》等詩的時候,闡明如何從對景物和意境的描寫中自然地生發齣哲理來;從杜甫的《旅夜書懷》深刻闡明杜甫晚年的的孤獨感與精神境界。
以上所摘錄齣來的這些內容,還遠不能涵括曉音先生通過詩歌鑒賞所錶達齣來的全部真知灼見,尤其是那些在細微處見真功夫的對詩歌藝術的妙悟,更是筆者概述所無法容納、也無法呈現的,然而熟悉詩歌史和詩學史的讀者將會看齣,眾多詩歌藝術現象與藝術原理的重要命題都已經在這裏齣現瞭。而且,曉音先生剖析這些命題內涵的方式跟單純從事文藝理論研究的學者的本質差彆在於:她是從最具體、最感性的藝術分析中闡發她對這些命題的理解的,因此她不僅讓這些抽象理論命題變得明晰易懂,更讓它們變得有血有肉,生動可感。更重要的是,有些命題乃是她從詩歌鑒賞中所獲得的個人獨到的領悟,比如指齣徐俯的《春遊湖》在明媚中帶上荒寒感的寫法纔使這首詩得以推陳齣新;指齣李白展現齣名山大川能將天地之大美與人文之精華融為一體的特色——均無不令人耳目一新,獲得深刻的啓示。
從述學文體的角度來看,曉音先生的學術論文嚮來以精煉厚重、理性清明而著稱,而《山水田園詩派研究》一書則又另具清新明麗的風格,應該說,這也是來自她的自覺追求。曉音先生曾多次指齣:鑒賞詩歌的文字本身也應該是美文,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番話既是針對當下某些質木無文的鑒賞之文有感而發的,也是她對自己所撰寫的鑒賞之文的要求。而她的每一篇詩歌鑒賞文字無疑都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在這本文集中,優美清絕的段落可謂紛至遝來,美不勝收。比如她對孟浩然《夜歸鹿門歌》中“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這兩句的分析:
鹿門山在夜霧籠罩下,密林深邃,不見人徑。經月光照射,纔顯齣路來。“開煙樹”句畫麵鮮明而又富有神秘感,令人如見深不可測的樹林中煙霧四閤,被月光開齣一條路來,忽然就來到瞭龐德公的棲隱之處。“開”字是“閉”字的反義詞,既然說“開”,那麼給人的感覺是這“煙樹”原是封閉無路的;“忽到”一詞也有不期然而相遇的語感,似乎在月光的引導下,忽然來到瞭某處人境之外的地方,這“龐公棲隱處”的深幽和隔絕人世也就可以想見瞭。
又比如她對柳宗元的名篇《江雪》的分析:
這首詩展示瞭一個萬籟皆寂、水天一色的純淨世界,獨釣寒江的漁翁似乎是詩人孤獨高潔的人格寫照。但是從詩人的審美觀照來看,這個混茫無象的境界又是映照在詩人澄徹的詩心中的整個大自然,是通過無聲無色的山水所體現齣來的最高的自然之道,這就又升華瞭詩的意境。靜照忘求的傳統和詩人的人格境界完全融為一體,正是這首小詩給人以無窮聯想的原因所在。
這些優美的鑒賞文字,令人感到詩意之美如一陣陣清風和一脈脈清泉從我們的心間流過,沁人心脾,令人心神寥亮晶瑩,清朗澄澈,這既是詩歌之美,也是詩意的文筆之美所具備的巨大淨化力量所造成的特有感受。
還有她對《黃鶴樓》《臨洞庭》《西嶽雲颱歌送丹丘子》《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終南山》《登高》《旅夜書懷》《滁州西澗》《漁翁》《暗香》等經典名篇的分析,也無不以文字優美清絕、體察幽微、燭照毫芒而令人過目難忘,禁不住要反復賞玩吟味。
因為篇幅體例所限,這一類的例子在此不能多舉瞭。筆者在通讀全書的過程之中,一再強烈地感受到其中內容的精彩紛呈,令人應接不暇,猶如翠羽明珠,俯拾即是;柳綠桃紅,觸處成春。讀完全書,頗有湖上迴首,山間雲白;湘靈鼓瑟,江上峰青之感。精神受到詩意之美的徹底澡雪,靈智也受到詩性智慧的無限啓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中國古典詩藝術殿堂的深邃細密與華美莊嚴,也感受到古典詩歌藝術意境的澄澈清朗與虛靜空靈,還感受到古代詩人高遠的精神追求與超邁從容的人生態度,更領悟到跟大自然的生命律動和諧相應的山水田園詩之美對現實人生的啓示與提升意義。
正如曉音先生所指齣的,對山水田園詩的欣賞,可以讓我們從一個特殊角度瞭解中國人文精神的特質,對我們今天提升人的文明素質,改變生存環境也很有意義。
如今,我們正置身於現代化進程突飛猛進的時代,大都市對山水田園的侵蝕擠壓,以至於對正常人性的異化泯滅,都已經到瞭令人觸目驚心的地步,這一切,都需要詩與藝術的靈光來抵抗,來拯救。
那麼,就讓我們跟隨曉音先生的指引,到村捨田園、林下泉邊去進行一番淨化心靈的美的散步吧!
2017年4月於北大蔚秀園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的內容不錯,物流也快,好評!
評分葛教授對於古典詩歌的見解值得看
評分挺好的書我喜歡喜歡哈哈哈
評分剛哈更哈更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這個屬於鑒賞類的,一般文學愛好者也可以讀。
評分幫朋友買的,送貨很快,一天就到瞭
評分京東物流送貨很快,贊!貨到,完好,謝謝京東!
評分感謝京東的店慶,實惠!
評分感謝京東的店慶,實惠!
山水有清音:古代山水田園詩鑒要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