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20世紀初決定東北亞關鍵轉摺並具有世界史意義的日俄戰爭,為什麼發生在中國的東北?它與朝鮮、中國及當時其他的殖民帝國又有著怎樣的直接關聯?東京大學教授、俄羅斯史和朝鮮史專傢和田春樹首次在全麵調查日本、俄羅斯、韓國資料的基礎之上,為我們奉獻瞭一部全新研究日俄戰爭的巨作,它是迄今在占有資料的全麵、曆史觀的公正和寫法的新穎方麵罕有匹敵的良心之作,2013年獲東北亞齣版人奬——坡州圖書奬。
內容簡介
日俄戰爭,是東北亞乃至世界近現代史上非常關鍵的曆史事件,也是其後日、俄、韓、中各自曆史發展或明或顯的轉摺點。以往日本的主流說法認為,這是為瞭抵抗俄國對遠東地區的入侵而不得不為的一場戰役;日本代錶亞洲黃種人打敗瞭入侵的白人帝國,是一場正義的、主導未來的戰爭,等等。
本書是首次在全麵調查日本、俄羅斯、韓國資料的基礎之上所做的研究。從起源和開戰兩個維度全新論述瞭日俄戰爭為何發生,又是如何開始。作者將闡明:戰爭因日本想統治朝鮮的欲望所引發,並通過入侵朝鮮而肇始。日俄戰爭始於朝鮮戰爭,最終發展為日本與俄羅斯之間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這一觀點有力地反駁瞭日本人一個世紀以來對這場戰爭的錯誤認識,誠如作者所言:“當日本獲得戰爭勝利,吞並朝鮮後,亞洲人民纔發現,日本是另外一個帝國主義國傢。”
作者和田春樹先生是日本著名的俄羅斯、蘇聯和朝鮮問題專傢,曾有《朝鮮戰爭全史》等多部重要著作問世。本書齣版後影響很大,2013年獲東北亞齣版人奬——坡州圖書奬。
作者簡介
和田春樹,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東北大學東北亞研究中心特彆研究員。1938年生於大阪府,1960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西洋史學科,任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助手,1985年為該所教授,1996—1998年任該所所長,1998年從東京大學退休。主要研究方嚮為:俄羅斯近現代史、現代朝鮮研究、東北亞國際關係史。
主要著作有:
《尼古拉-羅素——超*國境的民粹主義者》(上、下,中央公論社,1973),
《馬剋斯、恩格斯與俄國革命》(勁草書房,1975),
《金日成與滿洲抗日戰爭》(平凡社,1992),
《作為曆史的社會主義》,(岩波新書,1992),
《朝鮮戰爭全史》(岩波書店,2002),
《東北亞共同的傢——新地域主義宣言》(平凡社,2003),
《恐怖政治和改革——亞曆山大二世被暗殺前後》(山川齣版社,2005),
《日俄戰爭——起源和開戰》(上、下,岩波書店,2009—2010),
《北朝鮮現代史》(岩波新書,2012),
The Korean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Rowan & Littlefield, 2014,
《“和平國傢”的誕生——戰後日本的原點和變容》(岩波書店,2015)等。
精彩書評
日俄戰爭是世界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直接影響瞭*一次俄國革命、日本朝嚮帝國主義方嚮的突進、朝鮮半島的殖民化、中國的民族危機與革命,並對此後的區域關係和全球關係産生著深遠影響。這場戰爭直接關涉俄國、日本、朝鮮半島和中國等多個國傢,在和田春樹教授的巨著《日俄戰爭》齣版之前,幾乎找不到能夠深入研究多方檔案、兼顧不同視野的研究成果。這是一部裏程碑式的著作。
——汪暉(清華大學人文學院)
發生於1904年的日俄戰爭是影響二十世紀世界格局和走嚮的重大事件,有關這次戰爭的官方檔案、個人迴憶和曆史記述,捲帙浩繁,且分散於各種語言文獻裏,令很多研究者望而卻步。和田春樹教授積數十年之力,在全麵調查日本、俄羅斯、韓國資料的基礎上撰著的《日俄戰爭》(上、下捲),視野宏闊而又深究細節,考證嚴謹縝密,敘述娓娓動人,毫無疑問會進入史學名著之列。中國是日俄戰爭展開的主要場地,是這場戰爭“缺席的在場者”,並相當長遠地承受其影響。瞭解這場戰爭的起源、展開及相關的曆史後果,對於理解二十世紀中國的世界處境,也是不可或缺的。
——王中忱(清華大學中文係)
目錄
上捲
緻中國的讀者朋友們
有關翻譯的幾點說明
人物介紹
略稱一覽
第一章 日俄戰爭為什麼發生
司馬遼太郎的看法
《小村外交史》與《機密日俄戰史》
維特《迴憶錄》及其影響
大量的戰爭體驗手記
俄軍的正式戰史和希曼斯基調查書
日本的正式戰史和秘密戰史
俄國革命之後的研究
歐美和韓國的研究
日本的研究
我的曆程
第二章 近代初期的日本與俄羅斯
幕府末期維新前夕的日本與俄羅斯
明治維新與俄羅斯
薩哈林(庫頁島)問題
日本對朝鮮的關注和俄羅斯
暗殺俄羅斯皇帝與朝鮮壬午軍亂
日本的俄羅斯防範論
高宗對俄羅斯的期待
日本政府的激烈反應
高宗接近俄羅斯的第二幕
明治初年的日本與俄羅斯
日本製定帝國憲法與俄羅斯
維特登場與西伯利亞鐵路方案
俄羅斯皇太子周遊世界
帝國議會開會日的惡性事件
俄羅斯皇太子抵達日本
大津事件
西伯利亞鐵路開工
俄法同盟成立
第三章 日清戰爭與戰後日本、朝鮮、俄羅斯的關係
駐在武官沃加剋與東學農民叛亂
日本決定齣兵朝鮮
日本政府的基本方針
俄羅斯嘗試阻止戰爭
日軍占領漢城
對俄羅斯政府照會的反應
俄羅斯接受日本政府的迴復
日本對朝鮮政府的要求
7月23日事變——朝鮮戰爭的開始
俄羅斯人的觀察
從朝鮮戰爭到日清戰爭
日本的對朝方針
開戰與俄羅斯
沃加剋最初的印象和平壤大會戰
沃加剋的日軍從軍觀察報告
井上公使的改革指導
俄羅斯皇帝之死與新皇帝尼古拉
新外交大臣
圍繞戰爭終結的動嚮
戰爭的終結
戰爭終結的條件
媾和談判與俄羅斯
為乾涉而舉行的大臣協商會
俄羅斯海軍集結芝罘
三國乾涉
朝鮮政府與井上公使
駐屯軍問題與朝鮮政府的危機
韋貝爾和希特羅渥的看法
三浦公使登場
井上公使返迴任職地
三浦公使抵達
殺害閔妃
殺害事件的目擊者
大院君與新政府的成立
俄羅斯公使展開追究
日本國內的反應
小村調查團處理事件
簽署《中日遼南條約》與俄清靠近
11月28日事件
日本和俄羅斯的軍備增強計劃
俄羅斯軍部的日清戰爭研究
俄羅斯知識分子和日清戰爭
第四章 俄羅斯占領並租藉旅順(1896—1899)
高宗的俄館播遷
日本受到打擊
在俄都及東京的交涉
山縣的訪俄方案
簽署《小村—韋貝爾備忘錄》
《俄清秘密同盟條約》與《東清鐵路協定》
山縣有朋在俄羅斯
加冕儀式及其後的交涉
簽署《山縣—洛巴諾夫協定》
朝鮮使節的交涉
派遣俄羅斯軍事教官和財政顧問問題
海相更迭與外相之死
占領博斯普魯斯海峽問題
高宗返迴王官
穆拉維約夫外相登場
俄羅斯軍事教官的活動
新任駐日公使羅森發令
增派軍事教官與韋貝爾離韓
明成皇後的國葬
俄羅斯派遣財政顧問
德國占領膠州灣和俄羅斯
俄羅斯分艦隊駛嚮旅順
俄羅斯艦隊駛入旅順港
維特的機會
庫羅帕特金陸相登場
謀求日俄新協定的動嚮
韓國興起反俄運動
羅森意見書
俄羅斯邁嚮租藉遼東半島
韓國局勢急速變化
《西—羅森議定書》
韓國動搖
更換駐韓公使
海牙和平會議
馬山問題
“關東州”的開端
駐日的陸海軍武官們
被朝鮮林業利權吸引而來的人們
嚮北部朝鮮派遣調查隊
彆佐勃拉佐夫的東亞公司
穆拉維約夫的20世紀外交方針
庫羅帕特金的長篇上奏報告
1900年春海軍大學的圖上推演
第五章 義和團運動與俄清戰爭
義和團運動
天津的交戰
俄清戰爭開始
布拉戈維申斯剋(海蘭泡)的交戰和屠殺
庫羅帕特金與拉姆斯道夫
俄清戰爭繼續
鎮壓營口與占領北京
俄羅斯政府的決斷
俄清戰爭的最終局麵
義和團運動和朝鮮、日本
俄羅斯看待朝鮮的目光
日韓攻防同盟案
韓國中立國方案登場
國民同盟會與六教授建議書
韓國代錶的進一步努力
俄羅斯政府的方針與小村公使
締結《俄清密約》
皇帝罹患傷寒
簽署《英德協定》
《俄清密約》的影響
伊茲沃利斯基推進韓國中立化方案
俄清交涉
反俄論高漲
俄羅斯政府放棄締結俄清秘密協定
對戰爭的恐懼持續
桂內閣成立
參謀總長薩哈羅夫造反
皇女誕生與菲利普先生
彆佐勃拉佐夫的身影
危機顯露的帝國
日本方麵的俄羅斯觀
駐俄羅斯公使栗野的人事安排
日英展開同盟談判
伊藤博文在聖彼得堡
邁嚮締結日英同盟
拉姆斯道夫製定答復方案
簽署《日英同盟條約》
俄法宣言
俄羅斯締結“滿洲”撤兵協定
伊茲沃利斯基最後的韓國中立化方案
栗野的日俄協商方案
羅森和巴甫洛夫的意見
日本對韓國中立化方案的反應
維特視察遠東
彆佐勃拉佐夫被派往遠東
下捲 簡目
第六章 新路綫登場
第七章 日俄交涉
第八章 前夜
第九章 開戰
第十章 日俄戰爭就這樣發生瞭
略稱一覽
部分專有名詞對照錶
艦船名稱對照錶
西文人名對照錶
人名索引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緻中國的讀者朋友們 日俄戰爭是世界史上巨大的事件,它不僅給日本和俄羅斯國民,而且給朝鮮和中國國民都帶來瞭深刻的影響。盡管如此,關於這場戰爭,建立在對日本和俄羅斯資料進行深入調查基礎上的研究幾近空白,更遑論兼顧到朝鮮和中國資料的研究。我於2004年日俄戰爭開戰100周年之際開始寫作本書,並於2010年——日本閤並韓國100周年之時將其齣版。書中對中國資料的研究雖然仍顯薄弱,但大概可以說是首次在全麵調查日本、俄羅斯、韓國資料的基礎之上所做的研究吧。日本於1945年戰敗之後,齣現瞭反省本國戰爭的想法。但是,唯有日俄戰爭一直被認為是不令人羞恥的,是堂堂正正的,似乎日本人和俄羅斯人的決戰是在沒有任何人的大地與海洋中進行的一般。然而,這種想法並不正確。因為其間陸地上的交戰,是在中國東北——漢族、滿族、朝鮮族所居住的地方發生的。還有人相信,日俄戰爭是日本和白人帝國之間的戰爭,日本將白人打敗,給瞭那些被歐美帝國主義國傢奴役的亞洲人民以希望。的確,日俄戰爭時,當時的法國殖民地越南有很多留學生來到日本,然而,當日本獲得戰爭勝利,吞並朝鮮後,亞洲人民纔發現,日本是另外一個帝國主義國傢。本書所寫下的,是日俄戰爭為何發生,又是如何開始。我將闡明:戰爭因日本想統治朝鮮的欲望所引發,然後通過入侵朝鮮而肇始。日俄戰爭始於朝鮮戰爭,最終發展為日本與俄羅斯之間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1905年梁啓超為越南潘佩珠的著作寫過如下序言: 自今以往,世界進化之運,日新月異,其或不許此種披毛戴角之僞文明種,橫行噬人於光天化日下,吾觀越南人心而信之,吾觀越南人纔而信之。 正是在日俄戰爭之時,日本真正成為瞭那樣的“僞文明”的國度、帝國主義國傢。本書是我關於日俄戰爭研究的首次外文翻譯。中國朋友們如果能夠通過閱讀本書,更為深入地認識到日本走上帝國主義道路的曆程,我將感到無上喜悅。謹對翻譯齣版如此長篇著述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相關人士、翻譯者易愛華錶示感謝。
和田春樹2017年3月
書摘二 明治維新前後,日本對俄羅斯的恐懼是如何轉化為平視乃至衊視的?(摘自《日俄戰爭》第二章第1、2小節) 一,幕府末期維新前夕的日本與俄羅斯 對於普通的俄羅斯人來講,日本是個遙遠的國傢。隻有少數去過日本的人得以帶著各自的強烈印象迴國,寫下令人印象深刻的遊記。其中,尤為著名的有曾在國後島被鬆前藩士抓捕、成為囚犯的艦長葛羅寜所著的《日本幽囚記》(1816年),和隨同與日本建交、劃定國境的普嘉琴使節團來到日本的作傢貢洽羅夫的《日本渡航記》(1858年)。雖然曆代俄羅斯人都會饒有興緻地閱讀這些書,但他們對日本這個國傢並沒有特彆的關心。另一方麵,日本人從閉關鎖國時代起,就意識到瞭逼近北方的俄羅斯,一直對其保持著警惕。俄羅斯人嚮東挺進清國領土的北部,抵達堪察加半島。17世紀末由此南下,沿著阿伊努[譯者注:北海道、薩哈林(庫頁島)、韆島群島以及堪察加半島南部地域的原住民族]的韆島群島,逐漸接近日本。18世紀後半期,日本人從南方進入韆島群島,確切感受到俄羅斯人正在逼近日本。1771年,從堪察加逃走的匈牙利政治犯嚮長崎的荷蘭商行主事呈交瞭警告俄羅斯有侵略日本意圖的文書,引起瞭日本社會的震動。俄羅斯就此以強勢而來的敵人的形象登場。在這種背景下,知識分子開始利用荷蘭的書籍研究俄羅斯,還嚮那些曾經漂流到俄羅斯後迴國的人詢問俄羅斯的情況。慢慢地,人們知道瞭彼得大帝的功績。當時的日本正值打破幕府體製、尋求變革的時期,開始將俄羅斯看作模範之國、師長之邦。日本在閉關鎖國時代,通過長崎的齣島(譯者注:齣島是1634年江戶幕府作為鎖國政策的一環在長崎修建的人工島,呈扇形,麵積約13,000平方米。日本自1641年至1859年在此進行對荷蘭的貿易。)一直與荷蘭、葡萄牙有所交往,除此之外,前來要求日本開國通商的國傢就是俄羅斯。18世紀末的俄羅斯使節名叫拉剋斯曼,自他之後,1804年,列紮諾夫又帶著正式國書來到瞭日本。但是,在他停留日本六個月後,日本方麵做齣拒絕通商的答復,同時對使節予以驅逐。列紮諾夫命令部下對薩哈林(庫頁島)和國後島的日本人居住地實施攻擊,日本方麵齣於憤怒,於5年後逮捕並監禁瞭來到國後島的俄羅斯艦長葛羅寜。這一事件雖然在葛羅寜的副官裏科爾德和商人高田屋嘉兵衛的努力下得以解決,但隨後兩國在很長時間內斷絕瞭交往。19世紀中期,俄羅斯開始從沿海地區南下,1850年,在阿穆爾河(譯者注:中國稱黑龍江)流嚮北海的河口建起一座小城,命名為尼古拉耶夫斯剋(廟街),開始嚮另一個阿伊努的島嶼——薩哈林島(庫頁島)挺進。此時,日本人已經進入瞭這個島的南端。這個時候,美國嚮日本派去使節佩裏,要求開國通商。俄羅斯也不甘落後,派齣瞭使節普嘉琴。佩裏令黑船排開,始終擺齣一副威嚇的姿態,而普嘉琴則顯得更為紳士。因此,幕府官吏上自老中(譯者注:江戶幕府中最高的職位名,直屬將軍,總理一般政務)、下至長崎的通詞(譯者注:翻譯)都對俄羅斯人抱有好感。普嘉琴忍受著旗艦因安政大地震後的海嘯而沉沒的災難,堅韌不拔地與日本展開交涉,雙方終於在1855年締結瞭日俄友好條約,使得俄羅斯繼美國、英國之後,與日本建立瞭邦交。此時,俄羅斯與日本雖然隻展開瞭部分國境劃定交涉,但也取得瞭成功。薩哈林島(庫頁島)沒有確定的邊界,屬於雜居,但在韆島群島問題上,日本和俄羅斯達成協定,在伊土魯樸島(擇捉島)和烏魯普島(得撫島)之間劃分國境綫。自此以後,長期被視為北方威脅的俄羅斯所具有的敵人意象消失,日本和俄羅斯之間基本和平的時代到來。然而,隨著日俄之間新時代的來臨,新的問題也不斷湧現齣來。1858年,阿穆爾河(黑龍江)中遊區域齣現瞭一座名為哈巴羅夫斯剋(伯力)的小城。在日本發生櫻田門外之變的1860年,俄羅斯在普嘉琴的運作下,通過《北京條約》從清國獲得瞭整個沿海區域。那一年,俄羅斯人在麵嚮太平洋的新領土最南端的海灣建起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剋”(徵服東方)的據點,在此之前,那裏是中國人稱作“海參崴”(海參之丘)的小漁村。俄羅斯人站在符拉迪沃斯托剋(海參崴)嚮南望去,大海的對麵再次橫亙著日本列島。穿過日本前往太平洋、東亞有三條通道:薩哈林(庫頁島)和北海道之間的拉彼魯茲海峽(宗榖海峽)、北海道和本州之間的桑加爾斯基海峽(津輕海峽)以及朝鮮和對馬之間的布勞頓海峽(朝鮮海峽)。確保這些通道的安全立即成為俄羅斯海軍關注的焦點。1860年6月2日(俄曆5月21日),清國海域艦隊司令利哈喬夫嚮海軍元帥康斯坦丁大公建議,有必要確保這三個地點的中立性,為此,必須讓日本同意在對馬設立俄羅斯海軍設施,允許俄羅斯分艦隊停泊於此。康斯坦丁大公與兄長亞曆山大二世皇帝以及外務大臣戈爾恰科夫會商,認為可以“在不發展為外交關係的範圍內,讓海軍與當地的日本當局進行交涉”,推進此事。次年1861年3月13日,比利列夫艦長率領護衛艦“波薩多尼剋”號駛入對馬的尾崎浦,要求設立軍艦修理場,並為之提供木材、食物。4月,利哈喬夫司令乘坐飛剪式帆船(譯者注:高速帆船,19世紀中期活躍於遠洋航路,船帆瘦長且麵積大,船體堅固。)“納埃茲多尼剋”號中途停靠於此。自此之後,比利列夫的要求變得更加強硬,甚至派水兵登陸,占領瞭島的一角,氣氛愈發緊張。6月,幕府的外國奉行(譯者注:武傢時代[武傢掌握政權的時代,從鐮倉時代到江戶時代為止約680年]的官職名,指負責處理對外事務的人。)終於到達對馬,開始與比利列夫談判。外國奉行通告比利列夫,日本方麵同意修理軍艦,但不同意租藉修理場。另一方麵,英國對俄羅斯的行動也有所不滿,8月,英國遠東艦隊司令霍普率領小艦隊來到對馬。霍普嚮日方提齣,俄羅斯的行動違反瞭日俄條約,會使江戶人強化對所有外國人的反感,因此希望立即讓“波薩多尼剋”號離開。他指齣,在1855年條約中,日本和俄羅斯不是就開放箱館、下田、長崎三港達成協議瞭嗎?霍普也給利哈喬夫送去瞭主旨相同的信函。利哈喬夫認為事情已完全演變成瞭外交問題,於是命令“波薩多尼剋”號撤退。1862年3月,“波薩多尼剋”離開瞭對馬。筆者認為,這一事件的齣發點在於俄羅斯方麵對確保朝鮮海峽安全的關心,但由於操作時把問題想得太簡單,因此實質上的意義很有限,隻是一種投石問路的行為。不過對日本而言,這一事件是俄羅斯軍艦發起的侵略性行為,幕府對此軟弱無力,一舉深化瞭民眾對幕府的不信任。此事加深瞭幕府的政治危機,可以說是明治維新的直接前提。 二,明治維新與俄羅斯 1868年,以擁戴天皇、建立新型國傢為目標的軍隊進入瞭舊幕府權力的首都江戶,實現瞭維新革命。成就這場革命的領導者們都通過渡邊華山、佐久間象山學習過彼得大帝的政績。明治維新後不久,自1871年11月起,新政府的要人們就離國1年10個月之久,訪問瞭美國、歐洲諸國。當專聘的外國人提齣岩倉使節團(譯者注:明治新政府為尋求新的國傢建設藍圖,以及為私下交涉修正不平等條約,於明治四年十一月十二日[1871年12月23日]至明治六年九月十三日[1873年9月13日],嚮美國、歐洲諸國派遣的規模空前的大型使節團。右大臣岩倉具視任特命全權大使,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口尚芳任副使,成員為各部門纔俊約50人,加上留學生,齣發時總人數超過瞭100人。)的設想後,要人們在接受這項提案時,或許想到瞭彼得大帝在掌握政權後不久就離開國傢6個月以上、遍訪歐洲的故事。1872年,俄羅斯革命知識分子列夫·梅契尼科夫與在瑞士留學的大山岩相識,後被邀請到日本從教。他寫道: 領導日本維新的少數國傢級人物——以使節團團長岩倉(具視)、原文部卿木戶(孝允)、長期擔任外務卿的副島(種臣)為首的多人,自1872年至1874年遍訪瞭全歐洲、美利堅閤眾國,時至今日他們仍然是“彼得大帝”熱烈的粉絲。 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岩倉使節團卻使日本對俄羅斯的敬意減退瞭。遙想當年,江戶末期,商人大黑屋光太夫漂流到堪察加,他橫穿荒涼的西伯利亞,曆盡韆辛萬苦終於到達瞭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聖彼得堡。在艱難跋涉之後,他看到葉卡捷琳娜女皇輝煌的都城,為之傾倒。然而,岩倉使節團首先登陸美國,然後遊曆歐洲,再從歐洲進入俄羅斯,在見識過倫敦、巴黎、柏林後,他們已經無法對俄羅斯産生震撼、敬畏之感瞭。一名隨行人員的手記這樣寫道:歐洲五大國中,如果說“最雄偉”的是英、法,那麼“最不開化的則是俄國”。“俄羅斯是個外強內貧的國傢”這樣一種認識開始形成。將其作為敵人的恐懼感消失瞭,人們拋棄瞭“忌憚俄國如虎狼的妄測”,産生瞭應該與之建立和平關係的想法。俄羅斯方麵很明顯開始以新的眼光看待日本的動嚮。明治維新後不久,嚮日本宣傳東正教的尼古拉主教和軍人探險傢米哈伊爾·韋紐科夫以及成為東京外國語學校教師的梅契尼科夫等人都寫作、發錶瞭介紹日本的論文和書籍。
……
日俄戰爭:起源和開戰(精裝 套裝全2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