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麵對經濟社會轉型需要,職業教育發展模式逐步由外延式發展嚮內涵式發展發生著悄然地轉變,質量逐漸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質量給予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圍繞質量保障與提升這一核心,以高等職業院校人纔培養工作水平、省級示範院校、特色專業、精品課程、教學名師、優秀教學團隊、示範實訓基地、全國職教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工作等為對象的職業教育評價實踐活動在全國範圍內逐步開展。與此相適應,職業院校內部的教育評價活動逐漸興起。係統的開展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理論研究,構建科學閤理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係,以理論研究指導中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實踐,以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引導職業教育質量提升,成為職業教育理論界、實踐界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所關心的焦點問題。本研究從中國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現實背景齣發,以職業教育基本屬性為邏輯起點,對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係基本問題展開研究。研究包括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兩個部分。
作者簡介
1975年-1991年天津大學機械工程係任教;1991年至今,天津大學職教學院任教;曆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長、院長,開展中職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工作 為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專業帶頭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年第20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區域差異性的實證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9捲第4期;簡易可行:實現高等教育評估科學化的永恒追求,天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第10捲第4期;海外孔子學院閤作辦學模式探悉,江蘇高教2008年第5期;
目錄
理論篇
第一章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基本理論研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第二節 職業教育質量研究
第三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第二章 國際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實踐研究
第一節 德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第二節 英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第三節 日本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第四節 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第五節 美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
第六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國際比較
第七節 國際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研究的啓示
第三章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實踐的整體結構和運行機製研究
第一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實踐的迴顧與反思
第二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實踐的理性辨析與思考
第三節 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實踐的優化措施
第四章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製度和政策體係研究
第一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製度變遷分析
第二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政策利益主體的政策訴求與政策有效度
第三節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製度政策變遷影響因素
第四節 我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製度體係構建
實踐篇
第五章 中等職業教育質量係列化評價方案開發與實驗
第一節 中等職業學校閤格評價研究
第二節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質量評價研究
第三節 中等職業學校課程評價研究
第六章 高等職業院校係列化評價方案開發與實驗
第一節 高等職業院校內涵式發展院校評價方案的開發與實驗
第二節 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評估方案開發與實驗
第三節 高等職業院校課程評價方案開發與實驗
第七章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和行業企業滿意度評價方案開發與實證
第一節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和行業企業滿意度研究現狀分析
第二節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滿意度評價方案開發與實證
第三節 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滿意度評價方案開發與實證
第八章 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質量評估方案開發與實驗
第一節 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質量評估研究現狀
第二節 高等職業教育學生學習質量評估方案的開發
第九章 職業教育質量評估元評估方案開發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係研究》:
1.職業教育質量生成影響因素優化配置的原則
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分擔受職業教育質量生成規律、職業教育現實實踐基礎、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水平和曆史文化傳統等方麵的影響,同時人的主觀觀念、主體對質量生成機製的認識等對成本分擔也有重要的影響,在形成有利於職業教育質量生成的成本分擔機製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四個基本原則:
首先是生成需要原則。生成需要原則是指職業教育質量生成的成本分擔首先考慮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效率最高和質量生成成本投入最低,根據職業教育質量生成的需要進行成本的分擔。生成需要原則是成本分擔的優先原則,在思考成本如何分擔時首先應當著眼於質量生成需要,成本分擔要優先服從並服務於職業教育質量生成,以促進職業教育質量持續地、更好、更快、更有效地生成。生成需要原則建立在對職業教育質量生成規律的認識基礎上,對質量生成規律的認識越深刻,纔能更自覺地貫徹生成需要的原則;對規律認識越全麵,纔能更科學地執行生成需要原則;對質量生成規律認識越具體,纔能讓生成需要原則更貼近職業教育質量生成的創造性活動實踐。
其次是誰受益誰負擔原則。所謂誰受益誰負擔,即誰從職業教育中獲得收益,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依據自身獲得的收益類型及數量分擔職業教育質量生成的成本,獲得的收益越多,其分擔的比例越大。職業教育具有提高人的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傳播文化科學知識、塑造社會價值準則、保持社會秩序穩定等諸多功能,社會各方均能從職業教育發展中得到收益,因此社會各受益主體均有責任和義務依據自身獲得收益的類型及數量承擔相應的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不能片麵地強調某一方或幾方而忽視其他的受益各方承擔責任的義務,否則,不僅不利於社會公平和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不利於職業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
再次是成本負擔能力原則,是指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的分擔,應當按其能力大小提供相應類型、數量和質量的生成成本,能力越大,分擔越多;能力越小,分擔越少。某一質量生成主體占有的成本越多,其超額部分的效用越小,因此,采用成本負擔能力原則不僅可以緩解因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所帶來的矛盾,而且可以提高整個社會資源的産齣效率,提高總供給水平。
最後是優質優價原則,是指對占有較多的教育資源、獲得更高的職業教育服務、從職業教育質量不斷提升中獲得更大受益的主體應當承擔較多的成本支齣。優質優價原則將主體接受職業教育服務與主體的成本分擔結閤起來以保證質量生成成本的持續投入,促進職業教育質量不斷生成,通過持續的成本投入與閤理分擔實現職業教育質量持續生成。這樣不僅有利於社會公平和教育公平,而且能夠提高各質量生成成本的利用效率。
2.職業教育質量生成影響因素優化配置的標準
不論是促進經濟增長還是實現個人全麵發展,不論是對教育教學規律的探索還是社會道德觀念的更新,均迫切要求職業教育不斷提升其質量,這是對職業教育質量生成進行持續成本投入的源泉,是成本投入閤法性的基礎。
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類型的競爭是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投入的外部邊界。社會資源的有限性決定著成本投入的總邊界,不僅如此,投入教育的有限社會資源還麵臨著對各種教育類型之間投入比例分配問題。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類型的競爭意味著職業教育功能和價值能夠在什麼方麵和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的教育類型所替代。被其他各類教育類型替代性越小,則職業教育的功能和價值越具有獨特性,對其質量生成進行成本投入的理由就越充分。由此形成職業教育質量生成的機會成本替代是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投入的外部邊界,能否被其他教育類型替代意味著進行成本投入時需要在不同類型教育之間進行收益內容和收益率的比較,在成本分擔時偏嚮收益率高的教育類型。
成本與收益之間的均衡點是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投入的內部邊界。根據經濟學的邊際遞減規律,在成本投入達到均衡點時,再增加成本投入將無法獲得預期的收益,這時應當停止投入,至少是不再增加投入。雖然依據優質優價原則希望質量不斷提升而進行持續的成本投入,在進行成本分擔時則應考慮各成本分擔主體之間的收益,在實際的成本分擔過程中,考慮成本投入與收益間的均衡點,保持各分擔主體的積極性和持續動力,以取得特定時空條件下的最優質量生成。為此,在進行成本分擔時必須明確分擔各方的利益訴求,努力把握成本投入與收益之間的變化規律,以成本與收益均衡點為標準依據,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不斷提高成本使用效率,促進職業教育質量的不斷生成。
3.職業教育質量生成影響因素優化配置機製的內容
職業教育質量生成影響因素優化配置機製的實質是質量生成的邊際成本生成,主要內容就是職業教育質量生成成本的分擔,包括成本來源、成本分配、成本使用、成本補償等四個方麵。
……
前言/序言
本書是周誌剛作為首席專傢承擔的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課題攻關項目《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係研究》(項目批準號JZD11038)的最終成果。本書在職業教育質量與評價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對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係進行瞭分析。從理論上來說,“職業技能授予”是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這就決定瞭職業教育的質量要受到學生學習過程規律和“職業”內在規律的雙重規製,因此,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的實踐結構應基於“職業”的邏輯和基於“學生成長”邏輯,圍繞著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主體間的“中央與地方”“政府與市場”和“內部與外部”的三個內外邏輯維度關係予以構建。同時,本書在國外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經驗和國內職業教育質量評價現狀的基礎上,考慮到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的差異性,充分利用瞭顧客滿意度、學習效果等評價方法開發瞭多套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方案,並進行瞭積極實踐,積纍瞭一定的經驗,為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方案的開發提供瞭模闆和經驗。
本書寫作的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周誌剛、馬君、王軍紅、潘海生)、第二章:(王世斌、郤海霞、孫穎、王梅)、第三章:(史鞦衡、楊院)、第四章(馬樹超、郭揚、郭文富)、第五章(刁哲軍、孫誌河、謝勇旗)、第六章(董剛、楊理連、張強、王瓏、賈海瀛)、第七章(潘海生、孟攀)、第八章(潘海生、楊彩菊)、第九章(潘海生)。
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係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