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调试与现场维护的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机械、电气控制、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师生.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MotoSimEG-VRC》安川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必读;提升就业技能,赢得更好工作机会;彩色印刷获得优化学习效果;视频资源、源文件、PPT课件、QQ学习交流群一个不少。
内容简介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MotoSimEG-VRC》以安川(YASKAWA)工业机器人作为对象,介绍使用安川公司的机器人仿真软件MotoSimEG-VRC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功能设置、方案设计和验证的学习。中心内容包括:认识、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各个菜单中工具的使用;如何使用MotoSimEG-VRC在工业机器人焊接、喷涂、码垛、打磨等项目中构建系统;宏程序、高速传送等功能在仿真中的使用。
通过本书学习可使读者熟练使用安川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MotoSimEG-VRC,掌握工业机器人虚拟示教、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布局、工业机器人工作姿态优化,确认系统方案、工业机器人型号、工业机器人/工件安装位置、工业机器人动作范围和可达到性等,进而对夹具提出修改意见等全面、系统的仿真应用技能;使读者了解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仿真方法,掌握利用相关建模操作来组建常见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方法和步骤。
为帮助读者学习,随书附赠实例源文件;通过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观看演示视频;赠送PPT课件;建有学习交流QQ群:428167524。
目录
前言
第1章 认识、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 1
1.1 了解什么是工业机器人仿真应用技术 1
1.2 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MotoSimEG-VRC 2
1.3 MotoSimEG-VRC 的软件授权 2
1.4 MotoSimEG-VRC 的软件界面介绍及作用 3
学习检测 4
第2章 MotoSimEG-VRC 系统设置 7
2.1 创建机器人系统 7
2.2 设置系统选项 21
2.3 平移、旋转等操作 22
学习检测 23
第3章 Home 菜单中的工具使用 27
3.1 编辑和示教工具 27
3.2 视图工具 34
3.3 模型工具 35
3.4 拾取工具 37
3.5 屏幕工具 38
3.6 测量等工具 38
3.7 操作工具 39
学习检测 40
第4章 Controller 菜单中的工具使用 46
4.1 示教器编程工具 46
4.2 程序创建工具 51
4.3 文件设置工具 54
4.4 工业机器人系统设置工具 55
4.5 外部设备工具 57
学习检测 59
第5章 Simulation 菜单中的工具使用 68
5.1 播放工具 68
5.2 I/O 变量等监视工具 70
5.3 碰撞检测工具 75
5.4 脚本管理工具 79
5.5 I/O 事件工具 80
5.6 喷涂设置工具 83
5.7 动画输出工具 85
5.8 调试工具 86
5.9 在线功能工具 88
学习检测 90
第6章 系统的创建及应用 94
6.1 创建带导轨及外部轴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94
6.2 创建带协调的工业机器人系统 104
6.3 创建带CAM 功能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108
6.4 创建不带CAM 功能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116
6.5 创建带传送带同步的工业机器人系统(喷涂) 117
6.6 创建码垛机器人系统 126
6.7 创建打磨机器人系统 131
学习检测 141
第7章 MotoSimEG-VRC 的特殊应用 144
7.1 MotoSimEG-VRC 高速传送带搬运操作 144
7.2 MotoSimEG-VRC 宏程序 154
学习检测 159
前言/序言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我国企业的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已成为技术人员关注的新技术之一。企业希望工业机器人既能保证工作时间,又能适应柔性化生产的需要,这种生产与编程的矛盾越来越大。目前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型离线编程软件,另一类是专用型离线编程软件。
工业机器人常见的编程方式有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从1959 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起,最初使用的是示教编程。示教编程是通过示教器直接控制机器人移动变换其姿态和位置,记录下移动轨迹,改变并调节速度和运动方式。利用示教器上的操作手柄或者操作按键,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机器人每个轴或者每个关节的运动姿态和速度。目前示教编程仍然是主要的操作方法,但示教编程的精确度不高,对于复杂工件,编程工作量比较大,效率低。为了追求高效和高精度编程方法,离线编程应运而生。运用离线编程软件,可以远离操作现场和工作环境进行机器人仿真、轨迹编程和焊接轨迹程序的输出。离线编程的焊接轨迹运行精度更高,从而弥补示教编程的不足。采用何种编程方式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选择,使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在适应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通用型离线编程软件是第三方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多个品牌机器人,能够实现仿真、轨迹编程和程序输出,但兼容性不够。常用的通用型离线编程软件有RobotMaster、RobotWorks、Robotmove、RobotCAD、DELMIA、RobotArt、SprutCAM、RobotSim、川思特、天皇、亚龙、旭上、汇博等。专用型离线编程软件是机器人原厂开发或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的,其特点是只能适用于其对应型号的机器人,即只支持同品牌的机器人,优点是软件功能更强大、实用性更强,与机器人本体的兼容性也更好。如RobotStudio(ABB 的离线编程软件)、ROBOGUIDE(FANUC 的离线编程软件)、KUKA Sim(KUKA 的离线编程软件)、MotoSimEG-VRC(安川的离线编程软件)等。
本书以安川工业机器人作为对象,介绍使用安川公司的机器人仿真软件MotoSimEGVRC进行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功能设置、方案设计和验证的学习。中心内容包括:认识、安装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各个菜单中工具的使用;如何使用MotoSimEG-VRC 在工业机器人焊接、喷涂、码垛、打磨等项目中构建系统;宏程序、高速传送等功能在仿真中的使用。本书可供想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调试与现场维护的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机械、电气控制、自动化及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师生学习。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内容全面,剪裁得当
本书介绍安川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MotoSimEG-VRC 在安川机器人仿真领域的应用功能。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提高知识集中度,对所讲述的知识点进行了精心剪裁。采取的具体方法有两点:①对软件中菜单及功能一一介绍,但不重复;②次要生僻知识点,只做简单说明,这样既节省了篇幅,也提高了读者的学习效率。
2.实例丰富,步步为营
对于安川机器人仿真软件,力求避免空洞的介绍和描述,而是通过实例说明各个功能如何使用,实例的种类也很丰富,有讲解的小实例,有几个知识点或全章、几章知识点相结合的综合实例,更有完整的工程实例,各个实例交错讲解。每章后配合学习检测,并附有参考答案讲解,达到巩固读者理解的目的。
3.例解与图解配合使用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例解+ 图解”:“例解”是指抛弃传统知识点的铺陈方法,直接让读者自己动手去操作,使本书的操作性强,更容易上手,也避免枯燥;“图解”是指多图少字,图文结合,使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高。
4.源文件具体形象,更多增值服务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本书所有的实例源文件都随书以光盘形式赠送,同时为了进一步方便读者学习,购书读者可进入学习群(QQ:428167524),大家互相交流碰撞,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编著者会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另外将本书选作教材的老师,可联系QQ296447532 获取课件。
由于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之处,恳请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MotoSim EG-VRC 图书简介 在当今工业自动化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推动生产力提升、优化制造流程、实现柔性生产的关键力量。从汽车制造的精密焊接,到电子产品的快速组装,再到物流仓储的高效分拣,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日益广泛,其复杂性和集成度也随之不断攀升。面对这一挑战,掌握高效、安全的机器人编程、离线规划及仿真技术,已成为每一位工业机器人从业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必备的核心技能。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MotoSim EG-VRC》应运而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全面、实用的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本书深度聚焦于Motoman(Yaskawa)公司出品的MotoSim EG-VRC(Virtual Robot Controller)这一强大的虚拟仿真平台,通过详实的内容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的全过程。 本书核心内容亮点 一、 深刻理解虚拟仿真的价值与原理 本书首先将带领读者走进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的世界,阐述其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读者将了解到,通过虚拟仿真,可以在不干扰实际生产线运行的前提下,进行机器人工作站的设计、布局优化、轨迹规划、碰撞检测、周期时间评估以及安全区域的设置等一系列关键操作。这不仅能够大幅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更能有效规避因错误操作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极大地提升了工程效率和安全性。 我们将深入剖析MotoSim EG-VRC的底层架构和工作原理,解释其如何模拟真实的机器人控制器(VRC),实现与物理机器人的高精度同步。读者将理解在虚拟环境中,模型加载、坐标系建立、工具中心点(TCP)定义、机器人手臂参数设置等基础概念如何构筑起仿真环境的基石。 二、 零基础入门:MotoSim EG-VRC软件操作精讲 本书针对不同层次的读者,特别是初学者,设计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我们将从MotoSim EG-VRC软件的安装与基础界面介绍开始,逐步引导读者熟悉各项核心功能模块。 工作空间搭建: 详细讲解如何在MotoSim EG-VRC中导入和创建三维模型,包括机器人本体、工件、夹具、输送带、安全围栏等。我们将演示如何精确地导入CAD模型,调整模型比例,并赋予其正确的物理属性,以确保仿真结果的真实性。 机器人模型配置: 重点讲解如何根据实际使用的机器人型号,在MotoSim EG-VRC中加载相应的机器人模型,并进行精确的参数配置,包括关节限位、负载信息等,确保仿真过程与真实机器人行为的一致性。 工具与工件的定义: 详尽阐述工具中心点(TCP)的创建与校准过程,以及如何定义工件的位姿,这些都是实现精确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关键步骤。 坐标系与用户坐标系的建立: 深入讲解世界坐标系、机器人基坐标系、工具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等不同坐标系的意义和应用,以及如何在MotoSim EG-VRC中进行灵活设置和管理,为后续的轨迹规划奠定基础。 三、 核心仿真功能深度解析与实战 本书的重点在于将MotoSim EG-VRC强大的仿真功能转化为读者手中的实操技能。 机器人运动控制与轨迹规划: 详细讲解如何使用MotoSim EG-VRC进行机器人的离线编程和轨迹规划。我们将覆盖点位运动、直线运动、圆弧运动等基本运动指令,以及如何设置运动速度、加速度、减速度等参数,以实现平滑、高效的机器人路径。 高级轨迹规划技术: 进阶讲解如路径跟随、多机器人协同工作、以及如何导入外部轨迹数据等高级应用。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MotoSim EG-VRC的强大功能,实现复杂工艺的仿真,例如焊接、喷涂、打磨等。 碰撞检测与安全分析: 详细演示MotoSim EG-VRC内置的碰撞检测功能,包括如何设置碰撞区域,识别潜在的干涉点,以及如何进行碰撞后的修复和优化。本书还将指导读者如何利用仿真软件评估安全区域,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周期时间优化与节拍分析: 介绍如何通过MotoSim EG-VRC对机器人工作节拍进行精确的计算和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识别生产瓶颈,通过调整机器人运动轨迹、速度或优化任务分配,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虚拟控制器(VRC)的模拟与调试: 重点阐述MotoSim EG-VRC作为虚拟机器人控制器(VRC)的核心作用。读者将学习如何将实际的机器人程序导入VRC进行仿真运行,如何调试程序中的逻辑错误,以及如何对程序进行优化。 四、 典型工业应用案例解析 为了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本书精心设计了多个覆盖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的典型工程实例。 汽车零部件焊接工作站仿真: 以汽车行业的焊接机器人为例,演示如何搭建完整的焊接工作站,导入焊枪模型,定义焊接路径,进行焊接轨迹的离线编程与仿真,并进行碰撞检测和周期时间分析。 电子产品装配线仿真: 针对电子产品的高精度装配需求,展示如何利用MotoSim EG-VRC仿真多轴机器人进行精密的取放、贴合、螺丝固定等操作,并进行工件坐标系的精确对位。 物流仓储搬运机器人仿真: 模拟物流仓储场景,讲解如何规划托盘搬运、货架存取等任务,并评估机器人的搬运效率和路径规划的合理性。 复杂曲面喷涂与打磨仿真: 针对喷涂和打磨等工艺,演示如何创建复杂的机器人喷涂或打磨轨迹,实现表面处理的均匀性和质量控制。 五、 实践导向与进阶指导 本书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每一个功能模块的讲解都配有详细的步骤说明和操作截图。读者可以通过跟随本书的指导,逐步完成各项仿真任务,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外,本书还为有经验的读者提供了进阶的指导,包括如何与其他仿真软件(如CAD软件、PLM系统)进行集成,如何进行更复杂的机器人协同仿真,以及如何利用MotoSim EG-VRC进行生产线整体的仿真优化。 本书特色 全面性: 涵盖MotoSim EG-VRC从入门到精通的各项核心功能。 实战性: 大量实际工程案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 系统性: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逻辑清晰。 前瞻性: 紧跟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提供前沿的仿真应用思路。 易读性: 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各类读者。 目标读者 工业机器人操作员、技术员、维修工程师。 自动化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生产线设计工程师。 制造业企业管理者、项目负责人。 高等院校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师生。 对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感兴趣的广大技术爱好者。 《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教程:MotoSim EG-VRC》不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是一本引领您迈入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前沿的指南。通过本书的学习,您将能够自信地运用MotoSim EG-VRC这一强大的工具,解决实际工程中的各类问题,提升工作效率,为工业自动化生产贡献您的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