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甄誌亞 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32340309
版次:2
商品編碼:1234385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醫藥院校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5
字數:300000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修訂版)/高等醫藥院校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醫藥的起源遠古—公元前21世紀、衛生保健、居處、衣著、用火、導引、婚姻、醫藥知識、藥物、針灸、針法、灸法、外治法、其他幾種醫藥起源論、“醫源於聖人”、“醫源於巫”、“醫源於動物本能”、傳說中的醫學人物、早期的醫藥衛生活動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夏—春鞦)、對疾病的認識和診治、對疾病的認識、甲骨文關於疾病的記載、固定病名的齣現、對自然條件與人體發病關係的認識等等。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修訂版)/高等醫藥院校教材》是高等醫藥院校教材中的一冊,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目錄

導論


1. 醫藥的起源遠古—公元前21世紀

1.1 衛生保健

1.1.1 居處

1.1.2 衣著

1.1.3 用火

1.1.4 導引

1.1.5 婚姻

1.2 醫藥知識

1.2.1 藥物

1.2.2 針灸

1.2.2.1 針法

1.2.2.2 灸法

1.2.3 外治法

1.3 其他幾種醫藥起源論

1.3.1 “醫源於聖人”

1.3.2 “醫源於巫”

1.3.3 “醫源於動物本能”

1.4 傳說中的醫學人物


2. 早期的醫藥衛生活動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476年(夏—春鞦)

2.1 對疾病的認識和診治

2.1.1 對疾病的認識

2.1.1.1 甲骨文關於疾病的記載

2.1.1.2 固定病名的齣現

2.1.1.3 對自然條件與人體發病關係的認識

2.1.2 對疾病的診治

2.2 醫學理論的萌芽

2.2.1 相關的幾種哲學思想

2.2.1.1 氣、精、神

2.2.1.2 陰陽、五行

2.2.1.3 天人相應

2.2.2 病因學

2.2.3 預防醫學思想

2.3 藥物知識

2.3.1 藥物知識的積纍

2.3.2 酒的應用及其意義

2.3.3 湯液的製作

2.3.3.1 湯劑說

2.3.3.2 “五榖之液”說

2.4 衛生保健與醫事製度

2.4.1 衛生保健

2.4.2 醫學分科與醫事製度

2.5 醫與巫的鬥爭

2.6 古代醫傢


3.醫學理論體係的初步形成公元前475—公元265年(戰國—三國)

3.1 諸漢墓齣土的醫書

3.1.1 馬王堆漢墓醫書

3.1.1.1 脈灸經

3.1.1.2 《五十二病方》

3.1.1.3 帛畫《導引圖》

3.1.1.4 竹木簡醫書

3.1.2 江陵張傢山漢墓竹簡醫書

3.1.2.1 《脈書》

3.1.2.2 《引書》

3.1.3 滿城中山靖王墓齣土的醫用文物

3.1.4 武威漢簡《治百病方》

3.2 早期的醫學理論著作

3.2.1 《黃帝內經》

3.2.1.1 《內經》的産生

3.2.1.2 《內經》的基本精神和成就

3.2.1.3 《內經》的影響

3.2.2 《難經》

3.3 藥物學的發展

3.3.1 戰國以來藥物學的發展概況

3.3.2 《神農本草經》

3.3.2.1 《神農本草經》的成書及其流傳

3.3.2.2 《神農本草經》的內容和成就

3.4 辨證論治原則的確立

3.4.1 戰國以來臨證醫學的發展概況

3.4.2 張仲景和《傷寒雜病論》

3.4.2 張仲景的生平

3.4.2.2 《傷寒雜病論》確立瞭辨證論治原則

3.4.2.3 《傷寒雜病論》對方劑學的貢獻

3.4.2.4 《傷寒雜病論》的影響

3.5 主要醫傢及其成就

3.5.1 扁鵲

3.5.2 淳於意及其“診籍”

3.5.3 涪翁與再傳弟子郭玉

3.5.4 華佗


4. 醫藥學的全麵發展公元265—960年(西晉—五代)

4.1 醫學理論的提高

4.1.1 古醫籍的整理和注釋

4.1.1.1 (內經》

4.1.1.2 《傷寒雜病論》

4.1.2 脈學的總結與普及

4.1.2.1 《脈經》

4.1.2.2 《脈訣》

4.1.3 病因證候學的探索

4.1.4 醫德規範的樹立

4.2 藥物學的進步

4.2.1 國傢藥典的誕生

4.2.2 藥物品種的豐富

4.2.3 分類方法的進步

4.2.4 藥物圖譜的創製

4.2.5 藥物炮製的規範

4.2.6 製藥化學的先聲

4.3 臨證醫學的顯著進展

4.3.1 針灸科

4.3.1.1 《針灸甲乙經》

4.3.1.2 其他

4.3.2 內科

4.3.3 婦産科

4.3.4 小兒科

4.3.5 外科

4.3.6 按摩科

4.3.7 骨傷科

4.3.8 五官科

4.4 綜閤性醫著

4.4.1 《肘後救卒方》

4.4.2 《韆金要方》與《韆金翼方》

4.4.3 《外颱秘要》

4.4.4 藏醫與<四部醫典》

4.5 醫學教育

4.6 中外醫藥交流

4.6.1 中朝醫藥交流

4.6.2 中日醫藥交流

4.6.3 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醫藥交流

4.6.4 中國與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


5. 醫藥學的突齣成就與醫傢的創新公元960—1368年(宋—元)

5.1 醫政設施的進步

5.1.1 改進醫事管理

5.1.2 開設國傢藥局

5.1.3 發展醫學教育

5.2 古醫籍的整理與研究

5.2.1 醫籍的整理與刊行

5.2.2 方書的編著和發展

5.3 藥物學的發展

5.4 臨證各科的突齣成就

5.4.1 病因病機學

5.4.2 診斷學

5.4.3 解剖學

5.4.4 針灸學

5.4.5 內科

5.4.6 外傷科

5.4.7 婦産科

5.4.8 兒科

5.4.9 法醫學

5.5 金元醫傢的創新

5.5.1 劉完素——火熱論

5.5.2 張元素——髒腑辨證論

5.5.3 張從正——攻邪論

5.5.4 李杲——脾胃論

5.5.5 王好古——陰證論

5.5.6 硃震亨——相火論

5.6 中外醫藥交流

5.6.1 中朝醫藥交流

5.6.2 戶日醫藥交流

5.6.3 中國與東南亞諸國的醫藥交流

5.6.4 中國與印度、阿拉伯諸國的醫藥交流


6. 醫藥學在實踐和理論上的新發展公元1368—1840年(明—清·鴉片戰爭前)

6.1 藥物學與方劑學的發展

6.1.1 藥物學

6.1.1.1 《本草發揮》

6.1.1.2 《救荒本草》

6.1.1.3 《滇南本草》

6.1.1.4 《本草集要》

6.1.1.5 (本草綱目》

6.1.1.6 《本草述》

6.1.1.7 《本草備要》

6.1.1.8 《本草從新》

6.1.1.9 《得配本草》

6.1.1.10 《本草綱目拾遺》

6.1.1.11 《植物名實圖考》

6.1.2 方劑學

6.1.2.1 《普濟方》

6.1.2.2 《醫方考》

6.1.2.3 《祖劑》

6.1.2.4 《醫方集解》

6.1.2.5 《成方切用》

6.1.2.6 《炮炙大法》

6.2 溫病學說與人痘接種術

6.2.1 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6.2.1.1 明以前有關溫病論述之梗概

……


7.近百年的中國醫學公元1840~1949年(鴉片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精彩書摘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修訂版)/高等醫藥院校教材》:

  我國奴隸社會經曆瞭夏、商、西周三代及春鞦時期。夏代奴隸製國傢的建立和鞏固,為我國奴隸製奠定瞭基礎。公元前21世紀,在新興奴隸主貴族的擁戴下,禹之子啓,承襲瞭禹的職位。自此,原先由部落聯盟會議民主推舉首領的“禪讓”製,開始變為父子相傳的世襲製,階級社會的帷幕正式揭開。400餘年後,商湯滅桀,建立瞭商朝,這是我國奴隸製進一步發展的時期。此後,周王朝崛起,使奴隸製經濟更加繁榮昌盛,其勢力和影響都遠遠超越瞭商代。春鞦時期我國奴隸製開始走嚮衰落,在生産力發展的推動下,由奴隸製嚮封建製轉變的社會大變革,最終成瞭不可逆轉的曆史潮流。

  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奴隸製社會的建立,是閤乎社會發展規律的進步現象。由於有瞭奴隸製,有瞭大規模利用奴隸的簡單勞動協作以提高勞動生産率,因而無論在物質生産或科學文化方麵,都有瞭較為顯著的提高。

  在我國奴隸社會,青銅器的使用和推廣,是社會生産力上升到一個新階段的主要標誌。夏代已有瞭少量銅製工具。商代由於冶銅術的日益提高,青銅器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多,且已廣泛應用於生産勞動。到瞭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製作已達全盛階段,銅製農具進一步得到推廣,在農事活動中,從翻土、中耕除草到收割,幾乎全部月上瞭金屬農具。而冶銅術的提高,自然也為金屬醫療器械的製作,提供瞭物質和技術條件。

  生産工具的重大更新,有力地促進瞭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的發展。夏、商、西周時期,“熟荒耕作製”已普遍推廣,而牛耕的使用,畜牧獸醫的齣現和土地整治、農田水利、農作物選種、田間管理等經驗的積纍,以及園圃經營、栽桑養蠶等新的生産領域的開闢和擴大,都有效地改變瞭農業生産的麵貌,並使之上升為社會最重要的生産部門。我國曆史上以農業為本的經濟結構,就是形成於這一時期。

  農業的發展,金屬工具和器皿的製作,帶來瞭手工業生産的逐步興盛和製作技藝的日益改進。商代後期,手工業已大規模地從農業中分化齣來。西周的手工業種類更多,分工更細,因而號稱“百工”。其中建築、紡織、製陶、釀酒等行業的發達,還直接、間接地關係到醫療保健手段的充實與改善。

  在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增長的前提下,當時已有可能使一些人脫離體力勞動而專門從事腦力勞動,因而又産生瞭對於曆史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體力與腦力勞動之間的分工。商、周以來腦力勞動者的人數日益增多,並逐漸形成瞭“士”的階層。“士”的齣現最終使原始社會時期就已開始的結繩記事及某些書寫符號(多半是圖畫),有可能經過整理而發展為文字;人們源於社會實踐的各方麵知識,也纔有可能脫離“口傳身授”的限製而被記錄下來。從而促使某些科學知識逐漸以經驗科學的形態,從生産技術中分化齣來。

  當時為瞭適應農業生産的需要,天文、曆法也有瞭明顯提高。夏代齣現瞭“天乾”紀日法;商代又在夏代天乾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乾支”記日法;周代更發明瞭用圭錶測影,以確定鼕至和夏至。春鞦時期,人們通過長期觀察,進一步認識到季節變化的一般規律,並測定瞭一年四季的各個節氣。這些成就,在服務於農業生産的同時,也有助於人們認識疾病的發生與季節變換的關係,因此對醫藥的研究也有一定積極意義。

  在奴隸社會,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學文化的進展,人們的宗教思想及自然觀已發生瞭很大變化。“萬物有靈”的觀念已被宇宙間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天帝”或“上帝”所代替。這錶明,在生産力提高的前提下,某些自然現象已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認識和控製,因而也就相對地減弱瞭原先人們頭腦中的某種神秘感。隻是由於階級社會的確立,奴隸主們為瞭施行其精神騙術,以鞏固他們的殘暴統治,總是不遺餘力地大肆提倡鬼神迷信,因而纔形成瞭一整套宗教神學的思想體係——即關於“天命”的觀念。

  然而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奴隸製統治危機的不斷加深,作為人格神“天”的思想已齣現動搖。周代産生瞭“敬天保民”思想,這既反映瞭奴隸主階級對奴隸群眾巨大潛在力量的畏懼,同時也暴露瞭新的統治者對“天命”神聖性的某些懷疑,因而不得不對原有的天命觀作齣一定的修正。這些都給在自然觀方麵突破宗教神學的羈絆以有力的推動。具有樸素唯物自然觀和自發辯證法思想的陰陽說、五行說和八卦說,就是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於商周之際蘊釀而成。

  尤其是到瞭春鞦時期,蓬勃發展的自然科學,在不斷揭示天命觀和鬼神論的虛僞性的同時,也為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不斷提供新的證據。這使人們得以或多或少地從天命觀和鬼神論的愚弄中擺脫齣來。這種哲學上兩種世界觀的鬥爭反映到醫學領域中來,即錶現為醫學與巫術迷信之間的鬥爭。

  公元前8世紀時,社會經濟結構和階級關係發生瞭很大變化,原先的奴隸主統治階級日趨沒落,新興地主階級勢力逐漸上升。尤其是在西周王朝所冊封的各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交相兼並的現象十分嚴重,緻使一些主要諸侯國的人力、物力、財力急劇膨脹,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因而“犯上作亂”之事不斷發生,周天子的權勢日益衰敝。這些都預示著奴隸社會的末日,已在一天天地迫近。

  ……


前言/序言

由國傢組織編寫並審定的高等中醫院校教材從初版迄今已曆二十餘年。其間曾進行瞭幾次修改再版,對係統整理中醫藥理論、穩定教學秩序和提高中醫教學質量起到瞭很好的作用。但隨著中醫藥學的不斷發展,原有教材已不能滿足並適應當前教學、臨床、科研工作的需要。

  為瞭提高教材質量,促進高等中醫藥教育事業的發展,衛生部於一九八二年十月在南京召開瞭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中醫藥教材編審會議。首次成立瞭全國高等中醫藥教材編審委員會,組成32門學科教材編審小組。根據新修訂的中醫、中藥、針灸各專業的教學計劃修訂瞭各科教學大綱。各學科編審小組根據新的教學大綱要求,認真地進行瞭新教材的編寫。在各門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貫徹瞭一九八二年四月衛生部在衡陽召開的“全國中醫醫院和高等中醫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汲取瞭前幾版教材的長處,綜閤瞭各地中醫院校教學人員的意見;力求使這套新教材保持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係統性和完整性;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原則;正確處理繼承和發揚的關係;在教材內容的深、廣度方麵,都從本課程的性質、任務齣發,注意符閤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具有與本門學科發展相適應的科學水平;對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進行瞭較全麵的闡述;同時又盡量減少瞭各學科間教材內容不必要的重復和某些脫節。通過全體編寫人員的努力和全國中醫院校的支持,新教材已陸續編寫完畢。

  本套教材計有醫古文、中國醫學史、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內經講義、傷寒論講義、金匱要略講義、溫病學、中醫各傢學說、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眼科學、中醫耳鼻喉科學、中醫傷科學、針灸學、經絡學、俞穴學、刺灸學、針灸治療學、針灸醫籍選、各傢針灸學說、推拿學、藥用植物學、中藥鑒定學、中藥炮製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等三十二門。其中除少數教材是初次編寫之外,多數是在原教材,特彆是在二版教材的基礎上充實、修改而編寫成的。所以這套新教材也包含著前幾版教材編寫者的勞動成果在內。

  教材是培養社會主義專門人纔和傳授知識的重要工具,教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人纔的培養。要提高教材的質量,必須不斷地予以錘煉和修改。本套教材不可避免地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外,因而殷切地希望各地中醫藥教學人員和廣大讀者在使用中進行檢驗並提齣寶貴意見,為進一步修訂作準備,使之成為科學性更強、教學效果更好的高等中醫藥教學用書,以期更好地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和中醫事業發展的需要。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醫學史(供中醫、中藥、針灸專業用)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