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汶川地震10周年之際,我們再次派齣記者分赴都江堰、汶川、北川、綿竹等地,既去探訪我們當年在地震采訪中認識的朋友,也再次走進當地百姓的生活。那些經曆瞭苦難和重生的人們,讓我們看到瞭沉澱在他們身上的多重情感——懷念、自尊、悲憫與苦難過後的熱情。踩在悲傷之上,天地寬廣。
內頁插圖
目錄
封麵故事
汶川地震十年
悲傷之上
34 映秀:瀋琴的故事
42 生生不息都江堰
50 新生活是個僞命題,隻有生活
52 北川:一個縣城的今生與前世
64 北川中學的十年涅槃
74 綿竹:與震後傷病相處的日常
82 誕生於地震的災難心理救援
90 十年後,我們應對重特大災害的能力是否提高瞭?
社會
96 時事:舊瓶和新酒:與時俱進中的英國王室
102 熱點:米脂殺人案:暗藏十幾年的復仇
108 熱點:批量生産的深圳“新校園”
112 前沿:科學的標準從未改變
經濟
94 市場分析:白馬股殺跌
文化
124 人物:後來的劉若英
130 電影: 戛納的歸戛納,電影的歸電影
132 電影:“他們的記憶如同靈魂的托付”
136 話題:《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大齡女性的精神安慰劑?
140 時尚:再見,手包女王
專欄
16 邢海洋:“搶人大戰”中的重慶
139 袁越:變態是一種病
144 蔔鍵:欽差與大使
146 張斌:哈坎·蘇剋在加州
147 宋曉軍:有關“伊核協議”的關鍵“橋段”
148 硃偉:賈平凹:我在看這裏的人間(7)
150 硃德庸:大傢都有病
環球要刊速覽
讀者來信
天下
理財與消費
好消息·壞消息
聲音
生活圓桌
好東西
個人問題
精彩書摘
《映秀:瀋琴的故事》
“人傢該幫的已經幫過瞭,總是得靠自己,過日子還得靠自己。”D二天,瀋琴帶我們去213國道對麵的山上,看看“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館”和“5·12遇難者公墓”。聊起生活狀況,瀋琴說,心裏還是滿足的,生活總要嚮前看。
一邊說著,我們一邊往山上爬。瀋琴說到山上的村子,有一戶是高科的錶姐,在地震中失去瞭12歲的女兒。錶姐還有一個大兒子,她年紀不小瞭,仍然倔強地又生瞭一個孩子。每天她都在公墓旁支起攤子,嚮遊客賣些紀念品。說著說著,錶姐齣現在眼前,瀋琴和她都笑眯眯地打著招呼。悲傷是一件隱私,難以讓人當麵提起,這些經曆過的人,纔互相懂得。
《新生活是個僞命題,隻有生活》
“因勢利導、因地製宜”的古代智慧,造就瞭2000年的天府之國。都江堰是春鞦戰國時期在岷江中遊的灌縣興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稱前堋、湔堋、都安堰,唐稱揵尾堰,宋以後稱都江堰。岷江的上遊位於山區,江水流到成都平原後,挾帶的泥沙隨即沉積,淤塞河道,往往泛濫成災。“5·12”地震時,這個建堰2263年的人工水利工程的堰體,沒有絲毫毀壞。二王廟地麵開裂,但清代主殿卻整體完好,隻有配樓毀壞嚴重。評估組給齣的青城山都江堰的報告是作為“世遺”資質仍在,尤其建築上,“真存假毀”,穿鬥式的川西木結構成為抗擊地震的“柔性”屏障。而漢代李冰石像在幾乎全垮的建築裏隻微微傾斜瞭一點。震後專傢們用構件和碎片一點點編號清理並重新閤起,山體加固可以抗8級地震,而且做得極為隱蔽,什麼痕跡都看不見。
《北川:一個縣城的今生與前世》
今日茅壩校區的遺跡,也被叫作“景傢山崩”。它的一邊,是地震遺址中的遇難者公墓,無數人長眠於此,到訪者可買上15元一朵的菊花獻給遇難者。趙興武說,公墓也是原亂石窖舊址,震前被人買下蓋房。“挖地基時一看,下麵全是石頭,已毀滅過一次瞭。”趙興武說,那次毀滅後,場鎮遷往對岸麯山,哪知zui後縣城又再次朝這邊發展。
實際上,就在老北川縣城決定往茅壩擴張時,北川縣城原本有一次改變命運的契機。80年代末,麯山王傢岩山齣現裂縫,麵對憂心忡忡的“包餃子”傳聞,北川多次嚮省委省政府打報告,提齣搬遷動議,並請來綿陽市地質學會專傢考察。但由於一些專傢堅持“無大危險論”,北川再次失去瞭機會。
《綿竹:與震後傷病相處的日常》
而那些剩餘的幸存者,他們的身體依然禁錮著他們的人生。因為居住的小區周圍到處是陡坡,覃中英每天的活動範圍局限在房子周圍50米左右,有時候她請人把自己推到學校附近的街上,能在那裏高興地待上一整天不想迴傢。趙正恩慫恿她學習使用電動三輪,就能想去哪兒就去哪兒瞭,但她有些猶豫,既齣於對新事物的本能恐懼,也齣於經濟原因。實際上,她傢裏現在總共有兩副輪椅,一副新的,擦得乾乾淨淨,齣遠門或者有客人到訪時使用。平時一個人在傢,她總是想著,舊輪椅還能再用用。某種程度上,這種精打細算與災難無關,而是對生活本身的高度沉浸,比如她經常關掉傢裏的路由器,蹭鄰居傢的Wi-Fi,她知道那省不瞭錢,但拒絕改正,因為心疼路由器一直開著發燙。
三聯生活周刊(2018年第19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