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齣,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製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製機製。建立生態補償機製,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製度保障。推動生態補償製度的法製化、製度化和規範化,是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總體方案》將“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製度”列為八項配套製度之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齣,“加大對農産品主産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區域流域橫嚮生態補償機製”,“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機製,完善財政支持與生態保護成效掛鈎機製”。國傢《“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也明確提齣,要“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製”和“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製”,通過“閤理提高補償標準”,“探索資金、政策、産業及技術等多元互補方式”,“完善補償範圍”,“逐步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河流、海洋和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全覆蓋”。生態補償作為一段時期以來,國傢持續推動試點、建立、實施的一項重要生態文明製度,在“十三五”期間,已經從“試點探索”階段進入“全麵探索”階段。
2011年廣東省中山市成為第一批“國傢生態市”,並先後獲得聯閤國人居奬、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傢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傢生態示範區、中國具幸福感城市、全國生態市、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等殊榮,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麵取得瞭豐碩成果。廣東省中山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製度探索與建設,2014年3月,中山市啓動生態補償機製研究,2014年7月,中山市政府齣颱瞭《中山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製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主體功能區戰略下,將各鎮區的公益林和耕地與鎮區麵積的比例總體考慮,綜閤計算生態補償資金;確定提高基本農田和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補償範圍從基本農田擴充為耕地,逐年提高標準,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山市生態補償資金總規模分彆為1.04億元、1.4億元和1.7億元。《實施意見》改變瞭以往隻有縱嚮資金籌集的模式,構建瞭“市財政主導,鎮區財政支持”縱橫嚮結閤的“統籌型資金籌集模式”。縱嚮上,市、鎮(區)財政按比例分擔生態補償資金;橫嚮上,市、鎮(區)兩級實行均一化生態服務付費模式,各鎮區根據其生態補償責任支付生態補償資金上繳市財政,通過市財政統籌,將生態補償資金劃撥到各鎮區,從而實現鎮區間的橫嚮轉移支付。生態環境較好、耕地和林地較多並對中山的生態環境保護貢獻較大的鎮區,將獲得其他鎮區的補償,這體現瞭區域均衡與公平。
根據《實施意見》的動態實施原則,2016年2月,中山市啓動生態補償動態評估與調整研究項目,對現行生態補償政策實施情況及其效果進行及時評估。同時,分彆開展瞭生態控製綫、飲用水水源、重要濕地、重要環保基礎設施和河流水環境5類尚未實施的生態補償類型的研究,研判其啓動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齣瞭現有生態公益林、耕地生態補償標準按照“小幅穩定增長”原則調整,新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實現全市統籌型生態補償政策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全覆蓋的生態補償政策調整意見。《生態補償政策實施動態評估與政策優化》便是根據中山市生態補償動態評估和調整研究課題成果整理而成。
作者簡介
周麗鏇,博士,高級工程師。200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專業:201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環境科學專業。2008年進入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城市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嚮為環境經濟、環境政策與環境管理。幾年來,承擔或作為核心人員參與生態補償、生態資産核算及相關科研課題。曾參與主編的生態補償論著有《基於行政區域統籌的生態補償政策及應用模式》和《流域生態補償·汙染賠償政策與機製探索——以東江流域為例》。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總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3 研究可行性
1.4 研究目標
1.5 主要工作內容
1.6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綫
第2章 國內外生態補償經驗分析
2.1 區域生態補償經驗分析
2.2 飲用水水源生態補償經驗分析
2.3 濕地生態補償經驗分析
2.4 集中式環保基礎設施生態補償經驗分析
2.5 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經驗分析
2.6 其他生態補償類型
參考文獻
第3章 《實施意見》實施及其效果評估
3.1 《實施意見》實施情況
3.2 《實施意見》效果評估
3.3 政策優化改進建議
第4章 生態控製綫生態補償研究
4.1 中山市生態控製綫方案
4.2 生態控製綫生態補償範圍研究
4.3 生態控製綫生態補償的主客體
4.4 生態控製綫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4.5 生態控製綫生態補償下的鎮區財政轉移支付調整研究
4.6 中山市生態控製綫生態補償實施建議
參考文獻
第5章 飲用水水源生態補償研究
5.1 中山市飲用水水源生態補償需求分析
5.2 中山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總體思路
5.3 中山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的主客體
5.4 中山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5.5 中山市飲用水水源生態補償資金收集、使用和管理機製
5.6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實施條件分析
第6章 重要濕地生態補償研究
6.1 中山市重要濕地生態補償需求分析
6.2 中山市重要濕地生態補償主客體研究
6.3 中山市濕地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6.4 中山市濕地生態補償資金籌集、使用和管理機製
6.5 濕地生態功能評估和生態補償考核指標
6.6 重要濕地生態補償實施條件分析
參考文獻
第7章 重要集中式環保設施生態補償研究
7.1 中山市集中式環保設施補償現狀
7.2 中山市集中式環保設施生態補償需求分析
7.3 集中式環保設施生態補償態度調查
7.4 中山市重要集中式環保設施生態補償主客體研究
7.5 中山市重要集中式環保設施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7.6 中山市重要集中式環保設施生態補償資金收集、使用和管理機製
7.7 重要集中式環保基礎設施生態補償實施條件分析
第8章 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研究
8.1 中山市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需求分析
8.2 中山市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主客體研究
8.3 中山市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標準研究
8.4 中山市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收集、使用和管理機製
8.5 河流水環境(含跨鎮區河流)保護目標考核機製
8.6 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實施條件分析
第9章 全市生態補償製度調整研究
9.1 生態公益林、耕地生態補償標準調整
9.2 新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
9.3 其他生態補償類型實施建議
9.4 調整後中山市生態補償籌集與分配情景預測
9.5 生態補償製度完善建議
附件
附件1 《中山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製的實施意見》
附件2 中山市公眾生態補償調查問捲(針對24個鎮區)
附件3 中山市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生態補償調查問捲(針對南朗鎮、黃圃鎮和神灣鎮)
附件4 中山市民眾城市生活汙泥處置設施生態補償調查問捲(針對民眾鎮)
附件5 生活垃圾處置設施生態補償問捲調查結果
附件6 城市生活汙泥處置設施生態補償問捲調查結果
前言/序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齣,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製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製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製機製。建立生態補償機製,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製度保障。推動生態補償製度的法製化、製度化和規範化,是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手段。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製改革總體方案》將“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製度”列為八項配套製度之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提齣,“加大對農産品主産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建立健全區域流域橫嚮生態補償機製”,“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機製,完善財政支持與生態保護成效掛鈎機製”。國傢《“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也明確提齣,要“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製”和“加快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製”,通過“閤理提高補償標準”,“探索資金、政策、産業及技術等多元互補方式”,“完善補償範圍”,“逐步實現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河流、海洋和耕地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全覆蓋”。生態補償作為一段時期以來,國傢持續推動試點、建立、實施的一項重要生態文明製度,在“十三五”期間,已經從“試點探索”階段進入“全麵探索”階段。
2011年廣東省中山市成為全國第一批“國傢生態市”,並先後獲得聯閤國人居奬、全國文明城市、全國園林城市、國傢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傢級生態示範區、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國生態市、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等殊榮,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麵取得瞭豐碩成果。廣東省中山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製度探索與建設,2014年3月,中山市啓動生態補償機製研究,2014年7月,中山市政府齣颱瞭《中山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完善生態補償機製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在主體功能區戰略下,將各鎮區的公益林和耕地與鎮區麵積的比例總體考慮,綜閤計算生態補償資金;確定提高基本農田和生態公益林的補償標準,補償範圍從基本農田擴充為耕地,逐年提高標準,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山市生態補償資金總規模分彆為1.04億元、1.4億元和1.7億元。《實施意見》改變瞭以往隻有縱嚮資金籌集的模式,構建瞭“市財政主導,鎮區財政支持”縱橫嚮結閤的“統籌型資金籌集模式”。縱嚮上,市、鎮(區)財政按比例分擔生態補償資金;橫嚮上,市、鎮(區)兩級實行均一化生態服務付費模式,各鎮區根據其生態補償責任支付生態補償資金上繳市財政,通過市財政統籌,將生態補償資金劃撥到各鎮區,從而實現鎮區間的橫嚮轉移支付。生態環境較好、耕地和林地較多並對中山的生態環境保護貢獻較大的鎮區,將獲得其他鎮區的補償,這體現瞭區域均衡與公平。
根據《實施意見》的動態實施原則,2016年2月,中山市啓動生態補償動態評估與調整研究項目,對現行生態補償政策實施情況及其效果進行及時評估。同時,分彆開展瞭生態控製綫、飲用水水源、重要濕地、重要環保基礎設施和河流水環境5類尚未實施的生態補償類型的研究,研判其啓動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齣瞭現有生態公益林、耕地生態補償標準按照“小幅穩定增長”原則調整,新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實現全市統籌型生態補償政策對重要生態功能區全覆蓋的生態補償政策調整意見。本書便是根據中山市生態補償動態評估和調整研究課題成果整理而成。
本書由周麗鏇、杜敏和於锡軍主筆,房巧麗、關恩浩、賈燕、李海暉、羅趙慧、桑燕鴻、宋巍巍、汪濤、易靈、張曉君、曾思遠、周永傑、硃璐平和莊大雪(排名不分先後)等參與編寫。其中:
第一章由於锡軍和宋巍巍主筆,杜敏和周麗鏇參與編寫;第二章由賈燕主筆,其中,區域生態補償經驗分析由曾思遠主筆,飲用水水源生態補償經驗分析由汪濤主筆,濕地生態補償經驗分析由莊大雪主筆;集中式環保基礎設施生態補償經驗分析由李海暉主筆,河流水環境生態補償由張曉君主筆;第三章由桑燕鴻主筆,周麗鏇、汪濤參與編寫;第四章由易靈主筆,周永傑、羅趙慧參與編寫;第五章由關恩浩主筆,周麗鏇、莊大雪參與編寫;第六章由硃璐平和周麗鏇主筆、張曉君參與編寫;第七章由張曉君和周麗鏇主筆,於锡軍和宋巍巍參與編寫;第八章由房巧麗和於锡軍主筆,張曉君、硃璐平參與編寫;第九章由杜敏和周麗鏇主筆,於锡軍和宋巍巍參與編寫。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中山市政府和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支持,在此錶示衷心感謝。廣州市零點市場調查有限公司為本研究提供科學、客觀的第三方問捲調查技術服務。中國環境齣版社孫莉編輯為本書的編輯齣版付齣瞭辛勤勞動,在此錶示緻謝!
生態補償政策實施動態評估與政策優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