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朱宝昌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58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927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是朱宝昌先生的代表作,收有朱先生论文11篇。朱先生国学根底深厚,一向认为在中国文、史、哲不分家,没有哪个哲学与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而不懂历史的。改革开放后著成的这部《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一书,荟萃了朱先生研究先秦两汉学术史和政治史的精华。其中能表现先生史学观点的当属《论西汉文景之治和先秦黄老思想》一文。 《论西汉文景之治和先秦黄老思想》一文虽称为史论,实则亦是一篇政治哲学论文,其要旨在阐释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出现清明的“文景之治”,是因为从汉文帝开始采取了黄老“为无为”的治国大略,明智而巧妙地适应了汉朝肇建后“与民休息”的社会状况。里面所收的其他文章,如“《庄子·齐物论》疏解” 在疏解《齐物论》时,虽然重点放在哲学上,但庄子的文章在艺术、美学上的价值,完全堪媲美《离骚》。“《正葛》诸葛村夫和皇叔、关羽、鲁肃、阿瞒及碧眼小儿”。 笔者以诸葛村夫为中心,以关羽在荆州的失败这一事件为契机,将三国时代三方面的重要人物都浓缩在村夫的周围,写出了他们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识见敏锐,学术性和文学性极强,十分精彩耐读。

作者简介

  朱宝昌(1909-1991),字进之,号希曼,江苏泰兴黄桥镇人。幼读家塾,1923年就读于上海复旦中学,1929年考入私立之江大学,后转读私立东吴大学国文系。1933年入燕京大学哲学系,主修西方哲学,1937年获硕士学位。“七七”事变后,赴云南大学任教,一年后由母校召回,到燕京大学、中国大学任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下任上海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1948年任四川北碚湘辉学院教授,1949年后历任川东教育学院、西南师范学院教授,1955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1956年秋起在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任副教授。曾讲授中国通史、现代哲学、历代散文选、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形式逻辑等课程。著作有《论体》、《分析批判罗素哲学的纯客观主义态度》、《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朱宝昌诗文选集》等;主要论文有《唯识新解》、《怀特海的多元实在论》、《略述“法相”“唯识”义并论熊十力:<佛学名词释要>》、《论自然主义与超自然主义》等。此外,还曾以笔名白旭在《再生》周刊发表论文、杂文近百篇。

目录

先秦文学、政治、人物、学术思想、社会风尚总论略
孔子——从作《春秋》说起
《庄子·齐物论》疏解
《离骚》简释
论《离骚》三次求女及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
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兼论道家、儒家和法家
两汉文学、政治、学术思想、社会风尚总论略
论西汉文景之治和先秦黄老思想
《史记·外戚世家》的简略分析
《正葛》诸葛村夫和皇叔、关羽、鲁肃、阿瞒及碧眼小儿
从主和派的人物张子布说起

精彩书摘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在昭公十七年的冬天,根据一种天象,当时各国的术数家都预言:将有一场大火灾发生在宋、卫、陈、郑四国。未发生前郑国的术数家裨灶对子产说:只要牺牲三件宝,即瓘、及玉瓒以祈禳,郑国便可免于火灾。子产不许。果然四国都发生了大火灾。裨灶又说:不听我的话,不祈禳,郑国还会有二次火灾。另一位贵族劝子产听裨灶的话。子产坚决不听,他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郑亦不火。(按:子产关于上述这件事情发的这段议论,是涉及人类思想方法的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子产的思想方法己非常严谨,子产的见地己非常卓远,值得我们仔细分析。)
  子产认为人只能努力把人事办好,即此便很不易。至于所谓天道,人管不着。天是不是有个心,这个心很仁慈,或否,天是不是有个什么道,给好人降福,让坏人受罪,或否,人怎能知道?偏有人说他能知天意。凭什么工具去知道?裨灶有何特殊能耐,他又凭什么懂得天道?偶然说对了时当然也是有的。于是子产坚决拒绝给裨灶三件宝物,不稀罕他祈禳,郑国亦未遭二次火灾。
  子产已能辨析得很清楚,即凡一切属于偶然性的幸福和灾难都无法追求或逃避,只有听之任之。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智人,哲人的风度。裨灶所预言的第二次火灾,未依他祈禳也并未发生。这能不能堵住裨灶的嘴,不再多言,教育群众不再迷信呢?不能。裨灶还是要说:假如第一次火灾未发生前,听从他祈禳,便一点损失也没有了。人们还会相信他,因求免子偶然性的灾祸,求得到偶然性的幸福,这是群众普遍有的一种庸俗心理。故裨灶的术数不愁没有市场。
  和迷信鬼神的问题有密切联系的还有个杀殉的问题。杀殉这一奴隶制社会极端残酷不仁的野极行为,到了春秋时代,从一般老百姓到上层的贵族士大夫都有其强烈的反应。《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铖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秦风《黄鸟》这首诗,只要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字存在一天,它便永远不会磨灭。诗的作者是个极普通的秦国小伙子。他在向死者的墓地走去。一边走,心中一边在默默地悼念:是谁跟从穆公到地下去伺候他的呢?是子车氏之子——我们国家最优秀的三个青年人啊!我来到了他们的墓地,我心惊肉跳,我浑身发抖呀!我头顶上不是苍苍茫茫的天吗?是天,还是人,夺去了我们最优秀的、百里挑一的小伙子啊!如有可能把他们从死神的怀抱里赎回来,谁也愿意献身,既使用一百个去换回他们的一个呀!这便是三千年前一个极普通的小伙子的声音。这声音永不磨灭。这声音能使暑月飞霜、午时泣鬼!这是春秋时代西周奴隶制社会崩溃解体时代的最强音。
  当时开明的士大夫的声音:“君子日:秦穆之不为盟主也,宜哉!死而弃民。先王违世(即临死前),犹遗之法而况夺之善人乎?诗日:‘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无善人之谓,若之何夺之……君子是以知秦之不复东征也。”这里所谓君子,当然就是左丘明自己了。他和人民的意见是一致的。当然他不能有当时人民的那一份最可贵的激情。左丘明和孔子同时。据章太炎的说法,他曾和孔子一道去拜见老子,看西周的档案材料(根据汉代刘歆和班固的说法)。这时九流十家快要一个接一个地跳出来了,哲学家的时代快到来了。
  到宣公十五年,左丘明又给我们留下了一则有关殉葬的史料。晋国的大将魏武子有个得宠的贱妾。武子身衰,自知不久于人世了,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后找个适合的对象把她嫁出去。到他快死的时候,又吩咐魏颗说:我死后一定将她处死殉葬,跟着我到另一个世界去。等他死后,魏颗执行了他父亲的第一道命令,他认为这是他理智还清醒时下的命令。而下第二道命令时,他神智已昏,理所当然地不听他的。宣公十五年时,魏武子已死很久了。
  ……

前言/序言

  我这一本包括十一篇文章的小书,其中有两篇文章是两根线。第一根线的题目是“先秦文学、政治、人物、学术思想、社会风尚总论略”。在这根线上,第一个点是“孔子——从作《春秋》说起”。第二个点是“论秦始皇的统一六国兼论道家、儒家和法家”。这两个点合为一组,尽管这两篇文章并不紧接在一起,不但不紧接在一起,而且论孔子的这篇文章是第一根线上第一篇文章。因孔子作《春秋》是开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发端,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秦始皇的以法家思想为武器,消灭了关东六国,统一了天下,是百家争鸣的结束。先秦这一历史时代的结束,秦汉大一统帝国历史时代的开始,这同样是值得大书特书、划时代的大事。
  第一根线上的第三个点是“《庄子·齐物论》疏解”。第四个点是“论《离骚》三次求女及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离骚》简释”我在疏解《齐物论》时,虽然重点放在哲学上,但庄子的文章在艺术、美学上的价值,完全堪媲美《离骚》。我在疏解中也不是不曾予以重视,但由于他在哲学方面提出的问题太多,有难以兼顾之势。关于道家的老子,关于五千言当然应该有一个重点,但我在小书的第二根线上有一个重点“文景之治与黄老哲学”,对古之博大真人自信作了足够的重视。如再逐句疏解,肯定会有重复。在这篇前言中,在下文还有点余意要加以补充。
  第二根线“两汉文学、政治、学术思想、社会风尚总论略”。在这根线上,第一个点是“论汉高皇帝的得国及文帝以前的汉家政治形势”。第二个点是“文景之治和黄老哲学”。附录“《外戚世家》的简略分析”。第三个点是“《正葛》诸葛村夫和皇叔、关羽、鲁肃、阿瞒及碧眼小儿”。
  关于第二个点,英国的当代大哲学家罗素曾说:“最好的政府,应该是事情做得最少的政府,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政府。”①罗素曾经到中国来过,在北大讲过学。在中国古代哲人中他最欣赏老子。罗素所说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政府,当然只能指的是汉文帝的政府。
  当时为什么有一个值得像罗素这样一位有声望的大哲学家称道赞美的理想政府呢?这是不难理解的。秦始皇用法家的铁扫帚赢得了暂时的统一,始皇一死,秦帝国立即土崩瓦解。这说明从春秋以来,长期混乱达五百多年之久的局面,一下子安定不下来。这一点,我在论秦始皇和法家时,自信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法家应该休息了,这时只有一跤倒在老母亲的怀里。所以汉家这时出现了汉文帝这样的政权是历史现实的要求,是形势的必然。汉文帝刘恒也并非生来便是个菩萨。他左也忍,右也忍,对内也忍,对外也忍。王船山说得好:“乃其忍也,蓄刑杀于心而蛄忍之也。”文帝下一代是景帝。到了第二代武帝,便开始了对匈奴的拼搏。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终武帝之世,双方都斗得精疲力竭,匈奴远窜漠北,汉家得了匈奴的宝库阴山。匈奴无论男女老幼,凡过阴山者无不哭,边哭边唱:“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杨宽先生《战国史》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充实和提高,内容翔实丰富,观点显豁精审。作者与时俱进,自1955年初版,1980年再版,1997年又随着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新资料层出不穷而重加修订、补充和改写,成为&ldquo;中国断代史&rdquo;系列的经典之作。作者以如椽的史笔,展现除战国时期这一&ldquo;古今一大变革之会&rdquo;,社会激荡,政体革新,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纷异多彩的历史长卷,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极为注目的断代史著作。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评价:&ldquo;这部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不仅可以看作上一世纪古史研究高水准成果的一个纪念,又为学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标范意义的学术样板。&rdquo;

评分

杨宽先生《战国史》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充实和提高,内容翔实丰富,观点显豁精审。作者与时俱进,自1955年初版,1980年再版,1997年又随着考古工作的巨大进展,新资料层出不穷而重加修订、补充和改写,成为&ldquo;中国断代史&rdquo;系列的经典之作。作者以如椽的史笔,展现除战国时期这一&ldquo;古今一大变革之会&rdquo;,社会激荡,政体革新,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纷异多彩的历史长卷,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极为注目的断代史著作。著名历史学家王子今评价:&ldquo;这部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不仅可以看作上一世纪古史研究高水准成果的一个纪念,又为学界新人提供了具有标范意义的学术样板。&rdquo;

评分

太经典的一本学术著作,终于买到了

评分

很好 很喜欢 希望京东能够多搞一些图书优惠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评分

很好 很喜欢 希望京东能够多搞一些图书优惠活动 推动全民阅读

评分

这书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读中国历史,尤其是断代史,杨宽先生的著作绝不能错过。&ldquo;杨宽著作集&rdquo;中的《战国史》,是经过50多年,三次修订的中国断代史扛鼎之作。

评分

评分

这书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先秦学术风貌与秦汉政治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