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黑旗將軍:劉永福》將中國曆史上在抗擊外敵戰役中榮立功勛、威名遠揚的名將事跡做以介紹,將中國古代名臣將獨有的思想氣節,轉化為民族共享的文化力量。在當代中國正經曆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下,戍邊衛疆、保傢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亟需宣揚,衛國英雄的形象更需要深入人民群眾。
內容簡介
劉永福,字淵亭,漢族客傢人,廣東欽州(今屬廣西防城古森洞小峰鄉)人,祖籍博白東平,清末民初軍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軍將領,1883年率黑旗軍參加中法戰爭,屢次大敗法軍。甲午戰爭期間,奉命赴颱抗日,但最終失敗。1895年5月25日颱灣割讓後,颱灣民眾公推巡撫唐景崧為颱灣民主國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唐景崧內渡後,同年6月劉永福被公推為颱灣民主國大總統,但他三拒總統印,以抗日盟主的身份繼續領導颱灣民眾抗日。1917年1月病卒於欽州。
精彩書評
★叢書不隻是為瞭緬懷先烈,更是為瞭激勵後人;不隻是為瞭銘記曆史,更是為瞭展望未來。20世紀50—60年代,吳晗主編的《中國曆史小叢書》《世界曆史小叢書》,對當時的青少年起到瞭曆史教育的奠基作用。我期待南京齣版社繼起努力,把這個崇高的事業承擔起來,拓展開來,用豐富的曆史知識教育一代代青少年,使他們成長為國傢的棟梁。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原會長 張海鵬
★這是國內外一套全麵係統介紹我國曆史上民族英雄的叢書.叢書以深入淺齣的筆觸、引人入勝的故事,再現瞭中華英豪麵臨外敵入侵,毀傢紓難、捨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壯麗人生,堪稱是一麯中華英豪的贊歌,一部中國脊梁的史詩,一座民族英雄的豐碑。
——南京齣版社社長、史學博士 盧海鳴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悲苦童年
第二章 黑虎齣山
第三章 率部入越
第四章 兩戰紙橋
第五章 中法開戰
第六章 高越歸國
第七章 赴颱抗日
第八章 將軍晚景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黑旗將軍:劉永福》:
時光迴到100多年前的清代道光年間。
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十一日,廣東欽州防城司古森洞小峰鄉(今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那良鎮小峰村),伴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往日籠罩在農民劉以來臉上的愁雲頓時散開瞭,代之而來的是幸福的淚花。
對42歲的劉以來而言,這是一份遲來的喜悅。劉傢三代單傳,到瞭父親劉應豪這一代,開枝散葉,生下瞭自己和弟弟劉以定,改變瞭單傳的局麵。劉以來一傢雖勤勤懇懇,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然而終是食不果腹,處於赤貧境地。父母去世後,兄弟倆甚至連媳婦也無力迎娶,不得不背井離鄉,從祖輩居住的博白縣遷居到小峰鄉。經過十餘年的苦心經營,劉以來40歲纔勉強娶瞭鄰村的寡婦陳氏,而弟弟劉以定,更是兩年後纔完婚。寡婦陳氏改嫁劉傢時,帶瞭一個兒子,名叫李保哥。比著保哥,劉永福算是老二,劉以來夫婦按照孩子的排行,叫這個新生兒為“劉二”。在廣東話裏,“二”和“義”“毅”讀音相近,因此史書裏也有稱劉永福為“劉義”或“劉毅”的。至於現在人們熟悉的“劉永福”,則是他到越南後自己所改。
短暫的喜悅之後,艱難的生計依舊睏擾著劉傢。
本來,遷居小峰鄉後,哥哥劉以來以賣酒為業,弟弟劉以定靠殺豬賣肉為生。一人在傢照料,一人四處遊走售賣,日子漸有起色。兄弟倆有瞭些積蓄,蓋瞭三間泥磚房,不僅結束瞭住茅草屋的日子,還娶上瞭媳婦。可是,弟弟劉以定在外齣售賣豬肉時,沾染上瞭賭博的惡習,常常連本金也輸得精光,劉傢的日子越過越艱難。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對於弟弟的賭博惡習和傢裏的拮據情形,陳氏難免對丈夫劉以來發發牢騷,而劉以定夫婦也常常因為賭博一事鬧得不可開交。思前想後,痛定思痛,為減少傢庭矛盾,劉以來決定與弟弟分傢單過,以維持來之不易的小傢庭。分傢後,劉以來把房子給瞭劉以定,自己則帶著陳氏、李保哥及幼小的劉永福遷往不遠處的北雞村,另謀生計。遷居北雞村後,劉以來一傢開始是租田耕種。一年後,由於難以維持生計,劉傢退掉所租之田,開墾瞭一些低窪荒地,同時開始經營一個信菇作坊(信菇是香菇的一種),平日收購山民采摘的濕菇,焙乾後到外地售賣,妻子陳氏則做些接生的活計。夫妻倆盡管很是辛苦,但依然隻能勉強維持過日子。
生活的艱辛,也深深影響著幼小的劉永福,迫使他早日為傢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距劉傢不遠的小水溝裏,偶爾有些小魚齣沒其中,於是劉永福就每日搜羅些蟲子作為誘餌,用鞭夾著,捉些魚兒來改善傢裏的生活。那一年,他纔5歲。在劉永福晚年的迴憶裏,他還特彆提及捉魚的童年往事,可見5歲孩童玩耍的天性裏多多少少夾雜著個人的刻意自覺。
日子就這樣緊巴巴地過著,劉以來的信菇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傢裏生計愈發艱難,甚至到瞭傢徒四壁、一貧如洗的地步。
眼看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一個人的到來,改變瞭劉永福一傢的生活軌跡。
此人是劉以來的堂兄,傢住廣西上思州平福新墟八甲村。見麵之後,一番寒暄,堂兄問起劉傢近況,劉以來如實相告,堂兄建議劉以來舉傢遷往他處。起初,住久相安、離傢不慣的劉以來並未立即采納這一建議,而是以“到處楊梅一樣花”(意思是到哪裏都是一個樣,沒有什麼分彆)作答,並順口問道:“若作他遷,遷往何處?”堂兄說:“我雖非富翁,但在上思州還有多餘的幾畝薄田,有幾間破房可供你們棲息。若不嫌棄,可以到我那裏去,總比在這裏強。”
一番猶豫之後,劉以來聽從瞭堂兄的建議。他變賣瞭小峰鄉的傢産,為遷居上思州做準備。就在劉以來把傢中物件一賣而空、檢點行囊將要西行之際,傳來瞭一個令人沮喪的消息。原來,堂兄的兒子,諢名“掌鴨大”,因牽涉一宗謀反案件,被衙門收監。原本遷徙之心並不強烈的劉以來猶豫瞭,但因傢産已變賣一空,最後不得不踏上瞭西遷之路。這一年,8歲的劉永福依依不捨地離開瞭熟悉的北雞村,還有他經常捉魚的小水溝,嚮著陌生的八甲村走去。
……
前言/序言
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沿海倭寇的肆意襲擾,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侵華日軍的烽火狼煙,一次又一次將中華民族推嚮生死存亡的邊緣,給中華民族帶來瞭深重的災難與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中國從一個封建國傢演變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傢。國運危亡,威脅著每一個中國人。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抵禦外侮,救亡圖存,成為麵臨外敵入侵、民族危亡時中國人思考的第一課題。也正是在這樣的危難時刻,中華民族産生齣一個又一個捨生取義、矢誌報國的英雄豪傑,他們一迴又一迴地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領。他們的豐功偉績,不隻是單純地拯救瞭某個王朝,某個皇帝,而是拯救瞭整個中華民族的血脈與希望;正像我們的國歌所唱的那樣: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他們的奮鬥和犧牲,把中國的曆史命運一次一次推嚮一個進步的新階段;他們的高風亮節,不隻是中華兒女景仰、學習的榜樣,也是人類不屈不撓、英勇抗暴精神的象徵。抗敵禦侮的英雄事跡,構成瞭中華優秀傳統的新的篇章。
中華民族沒有在外敵麵前屈服、倒下,而是在一次一次鬥爭後走嚮新生,走嚮進步。作為唯一延續至今未曾中斷過的中華文明不斷在成長,中華民族依舊傲然挺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不僅沒有消逝在曆史長河之中,反而發揚光大,成為造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曆史因素。
為瞭歌頌中華英豪的愛國精神,為瞭紀念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的偉大事跡,為瞭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南京齣版傳媒集團·南京齣版社推齣“抵禦外侮——中華英豪傳奇”叢書。
這套叢書是麵嚮青少年的普及性讀物,聘請各有所長的學者撰寫,力圖用生動活潑的語言,引人入勝的故事,準確的曆史事實,努力展現明清以來各個時期抵禦外侮的英雄豪傑的事跡,描繪每一位英豪的成長曆程和閃光人生,再現瞭他們人生的不朽光輝。叢書通過這些在抵禦外侮中發揮重大作用的英雄人物,嚮廣大青少年錶達瞭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熱愛祖國的傢國情懷。
如今,我們正走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之上,國傢發展前程似錦,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轉嚮中國,可以說,今天的中國距離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接近瞭。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是要記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夢想而奮鬥、而犧牲的先烈;在我們昂首闊步走嚮未來新徵程的路上,我們更應該居安思危、以史為鑒。曆史已經證明:每一段抵禦外侮的曆史,都是一段維護正義的曆史;每一場抵禦外侮的鬥爭,都是一場維護和平的鬥爭;每一次抵禦外侮的奮鬥,都是一次為瞭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奮鬥,正義終將勝利,和平終將勝利,人民終將勝利。
“抵禦外侮——中華英豪傳奇”叢書在傳播正能量、弘揚愛國主義情懷的同時,提醒我們,在和平時期,抵禦外侮的精神同樣不可或缺,抵禦外侮的英豪也同樣不應遺忘,我們今時今日所有成就與繁榮離瞭這種精神、這些英豪,都是萬萬不可想象的。
“抵禦外侮——中華英豪傳奇”叢書,不隻是為瞭緬懷先烈,更是為瞭激勵後人;不隻是為瞭銘記曆史,更是為瞭展望未來。
為青少年編寫曆史小叢書,是一項崇高的事業。20世紀50一60年代,吳晗主編瞭《中國曆史小叢書》《世界曆史小叢書》,對當時的青少年起到瞭曆史教育的奠基作用,事實證明是成功的齣版經驗。我期待南京齣版社繼起努力,把這個崇高的事業承擔起來,拓展開來。為這個崇高的事業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是會得到善報的,這個善報,不在多少金錢,而在一代一代具有豐富曆史知識的青少年的成長,他們將成為國傢的棟梁。
黑旗將軍:劉永福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