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具有原始创新性与内在逻辑性的知识体系。
《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医理论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2013cB532001)的成果之一,是对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及其对中医理论的贡献的总结,是中医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全书分为绪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专论、四大中医经典著作理论体系框架、主要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和主要学术地域流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五个部分。
《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具有实用性强、知识点新、内容较全面等特点,但《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收录仍有缺漏,书中有些观点尚需商榷。
《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可供医学生,特别是中医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中医理论研究者参考。
作者简介
胡建鹏,男,1969年出生,安徽肥西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基础理论分会常务委员。从事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新安医学和中医治则治法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三等奖共三项,安徽省中医药科技一等奖一项,安徽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主编学术专著两部。
目录
前言
绪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专论
第一节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医诊断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医治则治法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六节 方剂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七节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四大中医经典著作理论体系框架
第一节 《黄帝内经》
第二节 《难经》
第三节 《神农本草经》
第四节 《伤寒杂病论》
第三章 主要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
第一节 医和
第二节 葛洪及其医著
第三节 陶弘景及其医著
第四节 孙思邈及其医著
第五节 巢元方及其医著
第六节 钱乙及其医著
第七节 陈自明及其医著
第八节 缪希雍及其医著
第九节 李时珍及其医著
第十节 王肯堂及其医著
第十一节 绮石及其医著
第十二节 张志聪及其医著
第十三节 王清任及其医著
第十四节 王泰林及其医著
第十五节 吴师机及其医著
第十六节 唐宗海及其医著
第十七节 张山雷及其医著
第四章 主要学术地域流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
第一节 丹溪学派
第二节 攻邪学派
第三节 河间学派
第四节 温补学派
第五节 伤寒学派
第六节 温病学派
第七节 易水学派
第八节 新安医学地域流派
第九节 孟河医学地域流派
精彩书摘
《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
中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活动中,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药物。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所以人们把它称为“中药”。仅典籍所载药物已达3000种以上,这些药物中,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所以中华传统中药学古称“本草”。
本草学典籍和文献资料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而发展形成的,它同样受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自然科学和思维方式等影响。
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理论体系发展
(一)秦汉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经历了长期实践过程。我国药物学发展很早,西周时(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已有专业的“医师”和“聚毒药以供医事”。先秦(公元前221年前)诸子书中有关药物的资料为数不少。《诗经》里有不少被诗人借以比喻吟咏的药物。《山海经》载有100余种动物和植物药,其中不少沿用至今;20世纪70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载方约300个,涉及药物已达240余种。说明在秦汉之际,药物学已略具规模。到西汉时(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本草学已成为医生必修的学科,但专门著作未能保留下来。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东汉末期(公元2世纪),原书已佚,现存的各种版本是经明清以来学者考订、辑佚、整理而成。《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共三卷,是汉以前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上品120种,无毒,可以久服;中品120种,无毒或有毒;下品125种,有毒者多,不可久服。《神农本草经》对每味药所记载的内容分为性味、主治、异名及生长环境。书中还简要而赅备地记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如《序录》中简要地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各随其所宜”等基本理论及用药原则。总结了“药有君臣佐使”,“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等药物配伍方法。为了保证药物质量,还指出要注意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的时间、方法、真伪。所记药物的疗效,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大多朴实有验,今尚习用,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海藻治瘿瘤等。《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是渊源于《神农本草经》而发展起来的。
(二)魏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南北朝时期,医家应用的药物种类较《神农本草经》有成倍增长,并对各种生药的形态、生态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候知识等均予以重视。同时开创了新兴的分支学科——炮炙学。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域和南海诸国药物如檀香、沉香、龙脑、苏合香、乳香等“香药”开始输入中原,发现其药用价值后,均按我国医药学的理论和方法予以论证,并纳入自己的药学宝库,沿用至今。南北朝时期保存下来的重要本草学著作虽然不多,但已能反映出汉以来的若干重大发展,如《炮炙论》全面总结了南北朝刘宋时期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和经验,是中国历史上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第一次大总结,是一部制药专著。该书初部奠定了炮制学基础,使中药炮制成为一门学科,书中提出药物通过适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从而发展了药物加工技术。梁·陶弘景搜集和整理了历代使用药物的经验,写成《神农本草经集注》7卷,对魏晋以来300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730种。又创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但每类之中仍分三品,又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劳等。此外,对药物产地、采集时间、炮制、用量、服法、药品真伪等与疗效的关系,均有较详的论述。《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问世后产生很大的影响,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书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的。
唐代的文化,在当时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唐代医药学有较大发展,各地使用的药物种数已达千种。由于政权统一,版图辽阔,经济发达,同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相继自海外输入的药材品种亦有所增加,这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唐显庆四年颁行了由李�摹⑺站吹戎鞒直嘧氲摹缎滦薇静荨罚ㄓ殖啤短票静荨罚�。全书卷帙浩博,有本草20卷,目录一卷,又有药图25卷,图经7卷,计53卷。书中载药844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114种。所增加的药物中,有一部分是外来药品,如安息香、龙脑香、胡椒、诃黎勒、底野迦(鸦片制品)等。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11类。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这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成就,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影响。它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流传达300年之久,直到宋代的《开宝本草》问世后才代替了它在医药界的位置。该书很快传到国外,如公元713年日本就有此书的传抄本。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比起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唐本草》要早出800余年,它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原著已不全,现仅有本草部分残卷的影印本,但原书的主要内容还可从《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见到。
……
前言/序言
《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要求,实施中医药传承工程,全面系统继承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全面系统继承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具有原始创新性与内在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其形成不仅需要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和提高,而且与社会历史、科学文化和传统思想等密切相关。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构成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观点和学术经验是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源泉。
本专著研究内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中医理论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规律研究(2013CB532001)成果之一,并受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项目资助。本专著主要阐述历代医家医著对中医学理论的贡献,主体内容分为绪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专论、四大中医经典著作理论体系框架、主要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和主要学术地域流派对中医理论体系的贡献五个部分,除四大中医经典著作,本书还收集整理48位医家、57部医著,其中大部分医家医著包含在7个学术流派和2个有影响的地域流派中。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借用气、阴阳五行、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等重要的哲学概念和思想,来阐释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确立了中医学注重整体和辨证的研究方法。同时中医学广泛地吸收和交融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与学术成就。再者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经过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再从反复的医学认识中得出正确的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从而把散在的医疗经验、零碎的医学理论,通过总结归纳和分析研究,使其逐步系统化和完整化,并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形成以脏腑经络生理和病因病机为其理论体系的基础,以辨证论治为其诊疗特点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现存的四大经典中《黄帝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提供了较系统的药物学知识体系。其后中医学理论体系在理论与临床、分化与综合、传统与创新中,不断地得以发展。上自晋、唐,下迄明清的许多医家医著,基于四大经典等经典著作,在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经验方面,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与学说,总结许多有价值的临证经验,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本专著参阅大量的古今文献资料,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有些医家医著未能收集整理或收集整理不甚全面,有些观点尚有商榷之处,也恳请读者和学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提高完善。本专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潘桂娟研究员、项目责任专家安徽中医药大学王键教授的指导与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深表诚挚的谢意。
历代中医医家医著对中医理论的贡献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