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4
感受光影、时间与空间的周而复始,在四季轮回中遇见美好,在莫奈的天光云影里寻找世界。莫奈,用颜色锁住阳光的诗人!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在光影流动的世界里,追寻莫奈无所不在的生命之光。
愿你在喧嚣时代,与伟大的灵魂在书中相遇,找回*纯粹的自我与感动。
● 文化导师余秋雨推荐美学读物:
“跟着蒋勋先生徜徉欧洲艺术殿堂,是一件高雅的美事。”
● 蒋勋破解莫奈,大师笔下的大师:
莫奈,光的追随者。他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他走进光,看到“干草堆”,看到“日出”,看到“睡莲”,看到生,也看到死亡,给世界留下*美印象。
● 有一种光影,属于莫奈:
如果梵高是艺术创作世界中炽热、疯狂、纯粹的典型;莫奈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温暖,流动着幸福愉悦的光彩。
莫奈一生在绘画里寻找光,光成为他领悟生命的符咒。在莫奈的画中有一种长久的耐心、观察与等待,不疾不徐,使其渐渐企及一种仁心仁境。他的画几乎去除了一切虚妄的东西,只留下纯然的美。他倾尽一生的努力和所有的才华,都是为了能够准确再现自然迷人的稍纵即逝之美。在自然面前,他永远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 精装典藏,复活经典,精选莫奈100余幅经典画作;附莫奈重要画作列表及收藏博物馆。为读者提供更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
莫奈的一张画诞生了一个画派。他在破晓的河口边架起画架,从黑夜的尽头开始等待黎明,等待水面上*道日出之光,画下了《日出印象》。这幅当年饱受嘲讽的画作,后来不仅成为划时代的伟大巨作,他留下的光,更继续照亮这个世界。
在莫奈的世界里,没有单纯的颜色,他的颜色都是一种光。因为光,所有的色彩都泛着一种瞬息万变的明度。莫奈带领我们开启了另一种视网膜上的感觉,像是要拯救我们观看的方式。我们感受到黎明破晓的晨雾浮游于水面,一朵莲花静静绽放,我们感受到雨后垂柳上的水滴,滴入水池,荡漾起一圈一圈涟漪,我们感受到夕阳的光的倒影,一片沉静的金黄,像是无限委屈,要诉说什么,却终究沉默逝去。
美学大师蒋勋亲自执笔,解读印象派大师莫奈伟大而迷人的艺术生命。莫奈的美学是光的信仰,也是生命的信仰。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美的沉思》《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等。
第一部莫奈之谜
画不出来vs划时代
船舟画室
隐藏的男孩
频临之光
鲁昂教堂
四季睡莲
第二部 蒋勋现场
圣拉扎尔火车站
干草堆
垂柳
睡莲
四季睡莲 垂柳
进入二十世纪初,逐渐步入老年的莫奈经历着各种不同的挑战。
外在的美术潮流汹涌澎湃,年轻一代的创作者风起云涌,提出各种不同的视觉与 艺术革命,作为 象派曾经执掌大旗的健将,莫奈一 不会完全无视于这些新流派的 崛起风潮。然而他已经是绘画历史上地位稳固的大师,功成名就,他将以什么样的态 度面对这些挑战?
进入二十世纪初期,莫奈的画作显然也有很大的改变。笔触更大胆,色彩更奔放, 许多他前期绘画里试图调和的中间色层越来越少,许多清冷的浅蓝与粉绿的色彩不见 了,白色的调和性色泽也不见了。画面上常常出现浓烈鲜明的黄色与艳丽的紫色。
一八九九年开始,莫奈以吉维尼自己家中的庭院池塘为主题画了一系列《日本桥》 的作品。
“日本桥”是一个横跨在池塘上的木造拱桥。因为莫奈收藏了很多日本浮世绘作 品,浮世绘里有日本东方形式的木造拱桥,莫奈向往东方风 ,就在庭院中亲自设计、 建造了一座日本桥。
莫奈花园里的池塘面积不大,池塘中遍植睡莲,池塘岸边是一株株垂柳,整个 致都以东方园林美学为标榜。
进入二十世纪,年老的莫奈以自己最熟悉的庭院、池塘、睡莲、垂柳为主题,一 次一次重复创作,一直到他一九二六年去世,他最重要的画作几乎全部围绕着自己的 庭园,春、夏、秋、冬,黎明、黄昏,日、月,雨、雾、风、雪。他不断地与睡莲垂 柳的云影水光对话,外面的世界快速变化,各地在革命,战火蔓延,炮声隆隆,而年 老的艺术家退居到自己小小的园林世界,退居到一朵小小的睡莲里,好像要用一朵睡 莲躲过外面纷扰残酷的世界。
然而更残酷的事实不一 是外面世界的纷扰嘈杂与战争的屠杀,更残酷的是来自 莫奈自己身体的变化。
莫奈老了,不复当年旺盛的生命力,一八九九年莫奈面对着自己的庭院,从池塘 一端描绘日本桥,桥下睡莲绽放,桥的另一端是浓浓的垂柳,整幅画作里都是绿茵茵 的感觉,柳荫倒映水池中,绿波衬着一朵朵浅粉色的莲花,以蓝绿为主的画面传达着 夏日水池树荫下的清冽凉爽。
不多久莫奈开始感觉到视力衰退,他长时间在户外画画,从二十岁开始,长达 四十几年的习惯,眼睛经常暴露在强烈日光下,尤其是他画《干草堆》《鲁昂教堂》 《伦敦国会大厦》,都必须从早到晚面对日光,黎明到日正当中,到黄昏的光,他又喜欢贴近水面观察水中太阳反光,以及观察白雪覆盖的地面的强烈日光。 长时间与太阳紫外线的接触,使莫奈眼睛的水晶体上覆盖了厚厚的黄色的膜,从 一九○五年开始,他才意识到,长时间视力越来越混浊模糊,是因为罹患了严重的白
内障。 莫奈的白内障成为今天眼科医学讨论的重点,许多医学论文借莫奈在一九○○至
一九二六他去世前长达二十多年的画作解读白内障视力发生的色彩与造型的变化。 有医生认为,莫奈在罹患白内障之后明显从原来以蓝绿为主调的色彩,转换为大
量红、黄、紫强烈暖色系的出现。 以日本桥为例,上一件一八九九年的画还是以蓝绿为主调,一九○○年以后的画
已出现红黄紫的变调。医学界的科学论证其实是很有说服力的,许多艺术界的论述也 当然援引这些科学报告,作为解读莫奈后期画作色彩的主要判断依据。
莫奈的视觉的确是发生了变化,影响到他对色彩的判断,白内障在瞳孔晶体上障 蔽的膜,阻挡了光线把色彩带进视网膜,病患感觉到的色彩因此发生异常。
如同 象派画家一直强调的光谱,色彩与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莫奈罹患了 白内障,他渴望的色彩被光阻挡在视力之外,一生追寻光、迷恋光的画家,光仿佛突 然背叛了他。
他曾经非常苦恼,对色彩的感受力大为减弱,一九一二年以后这种情况越发严重, 所有的色彩都变得混浊,物体的轮廓越发不清 ,他常常要看一看颜料外面包装的文 字卷标来确 是什么颜色。
他还是常常在庭院画画,为了避免白内障恶化,头上戴着宽沿遮阳帽,避开中午紫外线最强的时刻,对一个一生寻找光的画家,阻止他、禁 止他在户外画画,像是折磨他的酷刑,像是最严重残酷的惩罚。
他有一名长时间治疗他的眼科医生古特拉(Charles Coutela)。古特拉也在长达将近二十年间不断记录莫奈视觉 上的变化,包括莫奈后来在一九二三年一月第一次接受右眼 手术,去除白内障,右眼重新恢复了视力,可以看到蓝色、 浅紫,左眼却还无法看见的详细记录。
莫奈的白内障影响显然是进入他后期绘画创作的关键, 医学界依据古特拉的诊断报告振振有词,说服艺术界用有科 学根据的分析报告,解读莫奈绘画的造型、笔触、色彩与光 的变化。
到目前为止,白内障医学报告还是切入莫奈后期绘画的 重要依据。
好像美学上原来模棱两可的词汇语言,忽然被科学拿来 作准确的分析鉴 ,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所有的美也都被要求放置在科学的解剖台上肢解才有存在价值。
莫奈的后期绘画,有白内障医学报告当然是重要的帮助,但是,我总怀疑,如果 一个创作者的经验只剩下了纯粹的生理反应,会不会也窄化了美在被创作过程的丰富 意义?
贝多芬是以听觉创作的艺术家,他后期的作品经历了耳聋的挫折与打击,一个一 生寻找美丽听觉的人,失去听觉,是多么大的惩罚?
但是我们应当惊讶贝多芬后期作品里惊人的乐曲结构,他听不到了吗?但是,那 最后的交响曲里人声合唱的赞颂,如此繁复,如此跌宕,如此缠绵回旋,如此呼应对 话,每一次听,都使我觉得他仿佛听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声音。
是不是,最美的音乐创作,最后要关闭世俗的耳朵? 是不是,最美的光与色彩,最后要关闭世俗的眼睛? “最美”,不只是生理状态,也同时是心灵渴望的强度。 贝多芬渴望声音,莫奈渴望光与色彩,他们世俗的耳朵聋了,世俗的眼睛瞎了,
但是他们听见了天籁,也看见了天光。 好几次站在莫奈后期的画作前,停留一整天,那些被医学界判 来自白内障病变
产生的“模糊”“晦暗”“强烈”“不确 ”“闪烁”“混浊”“红黄反差”“粗犷”“躁 动”,都忽然流动起来,如同珠宝上层次复杂的光。
“模糊”是视觉的“朦胧”,是心理上有巨大渴望时的一种陶醉状态,我们在凝 视最迷恋的对象时常常是看不清楚、也无法确 的状态。
东方的美学早就强调“雾里看花”,强调生理的清 进入心理迷恋时的“雾”状,日正当中的花因此反而少了朦胧的层次。 莫奈在没有白内障时也画雾中的《干草堆》、雾中的《鲁昂教堂》、雾中的《伦
敦国会大厦》,白内障帮助我们解读莫奈老年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但不应该是全部, 医学毕竟不能全然替代美学。
第一次大战期间,法国总理克列孟梭(George Benjamin Clemenceau,1841- 1929)亲自到吉维尼造访莫奈,劝导莫奈接受白内障摘除手术。
克列孟梭非常喜爱莫奈的艺术创作,在领导法国对抗德国的重要时刻,他亲自到 吉维尼,鼓励陷在战争与白内障沮丧心情的莫奈,要他力图振作,接受治疗,持续创 作,这是对身体与战争双重痛苦折磨的最好回应。
莫奈并没有立刻接受白内障切除手术,他对当时还很新颖的眼科手术没有信心, 他恐惧手术失败的失明,对一个画家而言,失去视觉的恐惧是绝对可以了解的。
莫奈一直拖到一战结束的一九二三年才接受右眼手术,摘除白内障,而克列孟梭 总理的鼓励,使他在战争期间画了一系列以庭院垂柳为主题的画作。垂柳在西方文字 中有哭泣垂泪(weeping)之意,因此他用《垂柳》系列画作哀悼战争期间死难倒下 的士兵。
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蒋勋谈莫奈:光的追随者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