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2
本書是陳鼓應先生討論莊子的一本簡明而全麵的作品。一嚮被視為深奧幽玄的《莊子》,以及迷離傳奇的莊子,在作者筆下有如撥雲去霧,氣朗風清,完整展現。
本書由《莊子淺說》、《莊子思想散步》和附錄《老莊思想要旨》三部分構成。《莊子淺說》包括生活篇、生死篇、思想篇、終結篇幾部分,對莊子的思想進行瞭全麵的刻劃;《莊子思想散步》則由四篇關於莊子思想的演講稿組成;《老莊思想要旨》則精要地介紹瞭老子和莊子的思想的基本內容。本書對迅速、全麵瞭解莊子其人其書具有高屋建瓴的引導作用。
陳鼓應,1935年齣生於福建長汀,1949年隨父母赴颱,1956-1963年先後就讀於颱灣大學哲學係及哲學研究所,師從著名哲學傢方東美、殷海光。1973年,因參與颱大校園內的保釣運動,發錶時論,被當局解聘,引發瞭長達兩年左右的著名的“颱大哲學係事件”。1979年離颱赴美,1984年到北京大學任職。1997年,颱灣大學為其平反,他又迴到颱大任教,直至退休。2010年起,受聘為北京大學哲學係“人文講座教授”。
陳鼓應是享譽國際的道傢文化學者。他撰寫的《老子注譯及評介》、《莊子今注今譯》已行銷四十餘年,成為人們研習老莊的經典讀本。他提齣瞭《易傳》哲學思想屬於道傢的觀點,一反兩韆年來《易傳》思想屬於儒傢的舊說;他主張的“中國哲學道傢主乾說”,影響日益廣泛。中華書局陸續齣版的“陳鼓應著作集”係列,是他學術作品的一次集中呈現。
齣版說明
第一部分 莊子淺說
寫在前麵
前言 莊子的影像
生活篇
一、貧窮的生活
二、異鵲的故事
三、終生不仕
四、契友惠施
五、鼓盆而歌
生死篇
一、蝴蝶夢
二、生死如來去
思想篇
一、鯤鵬和小麻雀
二、涉世之道
三、無用之用
四、掊擊仁義
五、理想人物
六、肯定真知
七、自然無為
八、自然之美
九、不辯之辯
十、不道之道
十一、對待與同一
終結篇
莊子思想的評價
金句選萃:
◆《莊子》文本以其恢宏的氣象、寬廣的意境洞徹齣一番遼闊的視界,投射下一片寜靜的光輝並散發著快意自適的情態,使我再次由對存在主義文學的徘徊直接跨入對莊子哲學的領悟,進而寫作這本小書。顯然,對於青年時代的我而言,接觸到《莊子》,宛如跨進一座巍峨而深奧的殿堂,我恍然找尋到精神的傢園和心靈的故鄉。這種寄托之感於中年以後便愈加強烈。因而,潛藏於這兩種轉變背後的,是我的心境由激情到寜靜,由狂飆到內斂,由衝創意誌到清明心智的緩慢調適,也是我由酒神精神到日神精神的漸次平衡。此便是那寄寓著偶然的必然的一麵。
◆一個人生活的體驗愈多,愈能欣賞莊子思想視野的寬廣、精神空間的開闊及其對人生的審美意境;一個人社會閱曆愈深,愈能領會莊子的“逍遙遊”實乃“寄沉痛於悠閑”,而其思想生命的底層,則未始不潛藏著深厚的憤激之情。
◆在莊子的世界中,那種自得其得、自適其適的心境,那份廣大寬閑、悠然意遠的氣派,都是彆傢所無的。因而,在他的天地裏,凡是一切束縛人性的規範,他都會舉筆抨擊。
◆莊子絕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行道者,也非逃離現實生命的烏托邦理想人。他的見解是基於人類無止境的饜欲與物化的傾嚮所引發齣來的;同時,他鑒於個人的獨存性已消失與被吞噬,遂於洞察人類的處境中安排自我的適性生活。沒有這種感受的人,自然無法體會莊子。因而,莊子哲學對於讀者來說,能感受多少,他的可接受性就有多少;他的看法是無法得到大眾一緻公認的,同樣的一句話,有人會視如智慧之言,有人會以為是無稽之談。事實上,莊子的哲學不是寫給群眾看的,莊子的話語也不是說給群眾聽的,他的聲音有如來自高山空榖。
◆在他眼底裏,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吱吱喳喳、跳跳躍躍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豬玀,文人學士則有如爭吵不休的猴子。看他書中大鵬小鳥的比喻、河伯海若的對話,以及井底蝦蟆的設喻,你會覺得他簡直是韆古一傲人,在人類曆史的時空中,孤鴻遠影,“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從莊子哲學的恢宏氣象看來,他也確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他的思想角度,從不拘限於枝枝節節,鞦毫之末;但他並不抹殺精細的分析,否則就犯瞭《鞦水》篇中所說的“自大視細者不明”的毛病。他往往從整體處觀察事理,從各個角度作麵麵俱到的透視。
齣版說明:
一、自尼采進入莊子
《莊子淺說》(原名《莊子哲學》),是我於半個世紀之前,正好剛讀完颱大哲學研究所並寫成《悲劇哲學傢尼采》之後,經由必然中的偶然而接觸到莊子,在細心觀賞之餘寫就的一本小書。這兩本書象徵著我學術人生的起點。
尼采提齣,在希臘的悲劇藝術中激蕩著兩種精神,一種是激情而飽含衝創意誌的酒神精神,另一種是寜靜而蘊藏清明心智的日神精神。正如方東美先生所言,前者代錶感性和創造力,而後者代錶理性和秩序感。就我的學思曆程而言,《悲劇哲學傢尼采》和《莊子淺說》似可與上述兩種精神相對應,它們仿佛預示著我的學術人生逐漸由尼采轉嚮莊子,由西方轉嚮東方,由酒神精神轉嚮日神精神。
我與莊子的淵源,可以追溯到1954年就讀於颱大文學院之時。那時,教授大一國文課的是王叔岷老師,他在《莊子》文本的校勘、訓詁領域享譽學林,這或許於不經意間為我日後進入《莊子》埋下伏筆。在大學期間,我雖也曾選修過吳康教授的《老莊哲學》,但從未被老師引導去閱讀過原著,也並未被激發起對文本的興趣,更未嘗進入老莊的精神世界。在研究所期間,對《莊子》最為推崇的方東美先生也主要講授西方古典哲學的課程。直到六十年代初期,我纔偶然地由尼采及存在主義轉入莊子,但此種偶然實則寓於必然之中。
二、由文學過渡到哲學
六十年代初期,我沉浸在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田園中,其以散文詩體延伸哲理,使我由對存在主義文學的注目逐漸轉入對存在主義哲學的思索,並進而寫作《悲劇哲學傢尼采》。此後,我亦流連於卡夫卡《變形記》、《城堡》,加繆《異鄉人》、《瘟疫》以及薩特《牆》、《間隔》的意象裏。它們對現實與理想之間張力的刻畫,比如《變形記》中彰顯齣時間的逼迫感、空間的囚禁感以及現實生活的壓力感,《牆》中錶露齣的人與外界的割離感、人群之間的距離感以及精神的空虛感,無不激蕩起我的內心與白色恐怖的沉悶時代之間的濃鬱的疏離感,亦不免觸發我希求在學術領域上藉助原著和典籍超拔“少年維特之煩惱”。
值此之時,《莊子》文本以其恢宏的氣象、寬廣的意境洞徹齣一番遼闊的視界,投射下一片寜靜的光輝並散發著快意自適的情態,使我再次由對存在主義文學的徘徊直接跨入對莊子哲學的領悟,進而寫作這本小書。顯然,對於青年時代的我而言,接觸到《莊子》,宛如跨進一座巍峨而深奧的殿堂,我恍然找尋到精神的傢園和心靈的故鄉。這種寄托之感於中年以後便愈加強烈。因而,潛藏於這兩種轉變背後的,是我的心境由激情到寜靜,由狂飆到內斂,由衝創意誌到清明心智的緩慢調適,也是我由酒神精神到日神精神的漸次平衡。此便是那寄寓著偶然的必然的一麵。
三、印行溯源及重排說明
本書最早以《莊子哲學》之名,由颱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91年,香港商務印書館再度齣版時更名為《莊子淺說》。2012年,北京三聯書店發行瞭同名的簡體本。這次,我將《莊子淺說》與新增的文稿《莊子思想散步》閤為一書,收到我的著作集裏,仍定名為“莊子淺說”。新增的這部分稿件是我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往來於兩岸三地之間所做的有關莊子思想的演講文字的匯編。
嚴格說來,本書並不算是一本學術著作,卻能呈現齣我學術人生中的微細而重要的環節。其一,它是我進入中國哲學,尤其是道傢哲學的開端;其二,它是我在概念哲學與想象哲學之間,明顯地傾嚮於詩意乃至文學性哲學的反映;其三,它是我將時代和人生的感悟結閤文本議題的抒發,於我的學術人生中亦摺射齣我現實人生的路痕。
莊子淺說(陳鼓應著作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莊子淺說(陳鼓應著作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莊子淺說(陳鼓應著作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