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俄罗斯与巴尔干: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历史探析》主要研究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演变、特点及原因,考察的是长时段下的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动态发展。在这个长时段中,经历了沙皇俄国、苏联和俄罗斯三个历史阶段,社会发展形态依次为封建帝国、社会主义大国和资本主义强国,因地缘政治的关系,俄罗斯始终对巴尔干兴趣盎然。
《俄罗斯与巴尔干: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历史探析》将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放入一个长时段中进行论述,从纵向发展角度,对三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发展演变进行考察,以史代论,史论结合,动态地展示考察对象的演变轨迹,探寻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的特点,从而发现影响考察对象发展变化的深层动因,深入分析了俄罗斯未来对巴尔干政策的走向,对了解当前俄罗斯外交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提,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俄罗斯与巴尔干关系,曾在《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学术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沙皇俄国对巴尔干政策
第一节 沙皇俄国时期的侵略扩张政策
第二节 沙皇俄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之路
第三节 沙皇俄国的巴尔干政策分析
第二章 苏联对巴尔干政策
第一节 1919一1945年苏俄巴尔干政策概述
第二节 苏联南斯拉夫争夺巴尔干
第三节 苏联对巴尔干政策分析
第三章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巴尔干政策
第一节 波黑及科索沃战争与俄罗斯的巴尔干反应
第二节 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巴尔干政策分析
第四章 普京时代俄罗斯巴尔干政策
第一节 科索沃最终地位问题
第二节 阻止黑山加入北约
第三节 普京时代俄罗斯的实用主义巴尔干政策
第五章 欧盟与俄罗斯争夺巴尔干
第一节 巴尔干国家的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二节 俄罗斯与欧盟在巴尔干的争夺
第六章 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文化思考
第一节 泛斯拉夫主义
第二节 弥赛亚意识下的大国主义思想
结束语:俄罗斯对巴尔干政策的发展趋势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俄罗斯与巴尔干: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历史探析》:
普法战争,给俄国重返巴尔干创造了条件。1870年,为了拉拢俄国在普法战争中保持中立,普鲁士支持俄国重返巴尔干。普法战争中,反对俄国侵占巴尔干的法国被彻底击败;英国没有了法国的支持,又无力阻挠俄国向巴尔干推进;奥匈帝国虽然坚决反对俄国恢复在巴尔干的势力,但顾虑到普鲁士与俄国的结盟,不敢采取过激行动。在这种形势下,巴黎和约的参加国签订了《伦敦公约》,公约恢复了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在黑海沿岸构建军事要塞的权利,黑海中立化原则被废除,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侵略活动不再受束缚。
1875年,由黑塞哥维那反对土耳其统治起义所引发的东方危机①,给俄国再次入侵巴尔干创造了条件。黑塞哥维那之后,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门得内哥罗等相继爆发对土耳其的起义,东方危机扩大。沙俄不愿意放弃这个夺取巴尔干的大好时机。为了避免重蹈克里米亚战争覆辙,在进攻土耳其之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同奥匈帝国皇帝在捷克的莱希士塔特密谋,根据他们的口头协定,在土耳其失败后,俄国将夺取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南部和亚洲的巴同,奥匈帝国将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一部分以及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之间的新帕扎尔,奥匈帝国迫使俄国同意:两国对于成立大斯拉夫国家一事不予协助。②取得奥匈帝国的默许后,1877年,沙俄对土耳其宣战,沙俄以巴尔干为主战场,从巴尔干和高加索两个战线对土耳其发动进攻,战争的目标是夺取君士坦丁堡,独占巴尔干半岛。1878年,沙俄军队占领了离君士坦丁堡只有12公里的圣斯特芬诺,在沙俄即将攻陷君士坦丁堡之时,英国和奥匈帝国同时发难,沙俄不敢完全触怒英国、奥匈帝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圣斯特芬诺条约》。条约最核心的内容是,在土耳其建立一个在俄国保护之下的大保加利亚国,这个大保加利亚国占据了土耳其在欧洲的大部分领土。如果这个和约被执行,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就随时处于俄国的威胁之下,这是奥匈帝国和英国坚决不能容忍的。两国纷纷进行战争动员,俄国面临同英国、奥匈帝国开战的危险。俄国无此勇气,被迫同意在德国柏林召开修改《圣斯特芬诺条约》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英国、奥匈帝国只关心保加利亚的边界问题,他们希望俄国人的势力远离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在英国、奥匈帝国的强烈坚持下,大保加利亚国的领土只限于多瑙河以南和巴尔干山脉以北。在柏林会议上,俄国、奥匈帝国和英国对土耳其部分领土进行了瓜分。柏林会议对俄国巴尔干政策是一次重击,沙俄不但未实现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的目的,在《圣斯特芬诺条约》中得到的利益也大部分被废除。
柏林会议之后,沙俄并不甘心放弃自己在巴尔干的利益,一直试图东山再起。1882年,俄国驻土耳其代办涅利多夫抛出了《关于夺取海峡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中,涅利多夫为沙俄占领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拟订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通过公开的对土战争来实现;第二种方案利用土耳其内部的混乱和外部的威胁对土耳其进行突然袭击,一举占领两海峡;第三种方案是通过同土耳其政府接近或结盟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对海峡的占领。
……
前言/序言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冲,身处地中海和黑海之间,自古以来便是文明碰撞、宗教分裂、种族对峙以及大国或大国集团割据的角斗场。自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以来,巴尔干一直是大列强争夺和博弈的场所。
冷战后,至少有四种力量参与了巴尔干的地缘政治博弈。他们是:欧盟、美国、俄罗斯和土耳其。1991年南斯拉夫联邦解体之后,巴尔干地区国家(主要是原南斯拉夫联邦构成共和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政治和社会变动。自那时以来,欧盟、美国、俄罗斯等组织和国家竞相介入巴尔干地区内部事务,对这一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对外关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欧盟认为,巴尔干地区是欧洲的一部分,巴尔干的问题亦是欧洲的问题。而对巴尔干地区进行整合的最佳途径,是将这一地区纳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与巴尔干国家建立制度联系,督促这一地区国家之间实现和解,并进行地区合作,使之从欧洲的火药桶变成为和平、稳定和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边疆。
俄罗斯与巴尔干:地缘政治视角下的历史探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