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2
★知识阶层传承千年的理想人格!自由的灵魂!
★中国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林语堂先生得意的作品,欣赏的人物!
★能带给人们力量、激动、温暖和希望的大师传奇
★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
★一部用诗词书画讲述坎坷仕途的经典传记
★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生活寄于风雨,襟怀奉于苍生,正是他大江东去、波澜壮阔的一生。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他终不改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政绩卓著、爱民如子、文韬武略兼备,在慈善事业和公立医院领域首开世界先河,堪比和煦春阳,带给世界无尽生机和温暖。只因襟怀苍生,而使其生活寄于风雨,岁月失于道路,命运困于党争。
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早已没入历史的尘埃,而他所代表的伟大人格与社会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辉。
林语堂笔下的苏东坡,性格鲜明,形象饱满,可亲可敬,跃然纸上,堪称人世间完美的理想人格。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并以《京华烟云》成为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
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
人们有时也许会傻想,像苏东坡这样让中国人共享千年的大文豪,应该是他所处的时代的无上骄傲,他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地珍惜他,虔诚地仰望他,总不愿意去找他的麻烦吧?事实恰恰相反,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中国世俗社会的机制非常奇特,它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起哄式的传扬,转化为起哄式的贬损,两种起哄都起源于自卑而狡黠的觊觎心态,两种起哄都与健康的文化氛围南辕北辙。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捆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群挤眉弄眼的小人。
——余秋雨
译者序
原序
童年与青年
宋仁宗景祐三年至嘉祐六年
(一〇三六—一〇六一)
第一章·文忠公
第二章·眉 山
第三章·童年与青年
第四章·应 试
第五章·父与子
壮 年
宋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
(一〇六二—一〇七九)
第六章·神、鬼、人
第七章·王安石变法
第八章·拗相公
第九章·人的恶行
第十章·两兄弟
第十一章·诗人、名妓、高僧
第十二章·抗暴诗
第十三章·黄 楼
第十四章·逮捕与审判
老 练
宋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
(一〇八〇—一〇九三)
第十五章·东坡居士
第十六章·赤壁赋
第十七章·瑜伽与炼丹
第十八章·浪迹天涯
第十九章·太后恩宠
第二十章·国 画
第二十一章·谦退之道
第二十二章·工程与赈灾
第二十三章·百姓之友
流放岁月
宋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一〇九四—一一〇一)
第二十四章·二度迫害
第二十五章·岭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仙 居
第二十七章·域 外
第二十八章·终 了
附录一 年 谱
附录二 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苏东坡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进京赶考。落第之后,到江淮一带游历,母亲在家管教孩子。这段期间内,家中发生一件事,《宋史·苏轼传》与苏辙为他哥哥写的长篇墓志铭里都有记载。母亲那时正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书生儒士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贪婪、纳贿、勒索、滥捕无辜,是经常有的。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此起彼落,调查与审讯之事层出不穷。当时学者与太学生辈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或遭皮肉之苦,或遭迫害折磨,或遭谋杀丧命。
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而苏洵的妻子教儿子读的正是《范滂传》: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唯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小东坡抬头望了望母亲,问道:“妈,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您愿不愿意?”母亲回答道:“你若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东坡六岁入学。这个私塾不算小,有学童一百多人,只有一个老师,是个道士。苏东坡那副绝顶聪明的幼小头脑很快就显露出来,在那么多的学童之中,苏东坡和另外一个学生是受老师夸奖的。那个学生是陈太初,后来也考中科举,但是出家做了道士,一心想求道成仙去了。陈太初在晚年时一直准备白昼飞升。一天,他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给他食物、金钱。他出门之后,把那食物、金钱全散与穷人,自己在门外盘膝打坐,在不食人间烟火之下,就准备脱离此红尘扰攘的人间世。几天之后,他呼吸了后一口气就不动弹。那位朋友叫仆人把他的尸体移走。但是当时正是新年元旦,在一年如此吉祥的日子,仆人们不愿去搬运尸体。但是死人说了话:“没关系,我可以自己搬运。”他立起身来,自己走到野外,在一个更为舒适的地方死去。这就是一般所谓道家修炼之士的“白昼飞升”。
幼年时,苏东坡在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放学之后,他就回家往鸟巢里窥探。他母亲已经严格告诫东坡与家中的侍女不得捕捉鸟雀。因此之故,数年之后,鸟雀知道在庭园里不会受害,有的就在庭园的树枝上做巢,低得孩子们都可以望得见。有一只羽毛极其美丽鲜艳的小鸟一连数日到他家的庭园去,苏东坡对这只小鸟记得特别清楚。
有时,有官员经过眉山镇,会到苏家拜访,因为东坡的叔叔已经做了官。家里于是忙乱一阵,侍女就光着脚各处跑,到菜园去摘菜、宰鸡,好治筵席待客。这种情形在孩子眼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东坡和表兄妹常在一起玩耍。他和弟弟辙也常到村中去赶集,或是在菜园中掘土。一天,孩子们掘出来一块儿美丽的石板,既晶莹光泽,又有精美的绿色条纹。他们敲击之下,发出清脆金属之声。他们想用作砚台,非常合用。砚台必须用一种有气孔的特别石头,要善于吸收潮湿,并且善于保存潮湿。这种好砚台对书法艺术十分重要。一方上品砚台往往为文人视为至宝。好砚台是文人书桌子上的重要物品,因为文人一天大半的生活都与之有密切关系。父亲给孩子一个方砚台,他要保存到一直长大成人,他还要在砚台上刻上特别的词句,祝将来文名大噪。
据有些文字记载,苏东坡十岁时已经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在他那篇《黠鼠赋》里,我们找到了两句。这篇短文字是描写一只狡猾的小老鼠,掉入一个口袋里,假装已死,等把口袋倒在地上,便急速逃去,这样把人欺骗过。大约也正在此时,他的老师正读一篇长诗,诗里描写当时朝廷上一群著名的学者。苏东坡这个幼小的学童在老师肩膀后面往前窥探了一下,就开始问道与他们有关的问题。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因为在苏东坡的童年,中国是在宋朝贤明的君主统治之下,他极力奖励文学艺术。国内太平无事,中国北方与西北的游牧民族,如金、辽、西夏,这些部落蛮族本来常为患中国,这时也与宋朝相安无事。在这样的朝廷之下,贤良之臣在位,若干文才杰出的人士都受到恩宠,侍奉皇帝,点缀升平。正是在这个时候,幼童苏东坡首次听到欧阳修、范仲淹等人的大名,当下深受鼓舞。幸好在这位大诗人的童年生活里,我们还有这些对他将来崭露头角的预示。虽然苏东坡记载了不少他成年时代做的梦和梦中未完成的诗句,可是还没有什么无心流露的话,供现代的传记作家使之与解释、直觉、狂想相结合,而捏造出东坡这位诗人下意识中神经病的结构形态。苏东坡倒丝毫没提到尿布和便秘等事呢。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在班上背诵时,学生必须背向老师而立,以免偷看敞开在老师桌子上的文章。肯发奋努力的学生则把历史书上的文字整篇背过。背书时不仅仅注重文章的内容、知识,连文字措辞也不可忽略,因为做文章用的词汇就是从此学来的。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此种暗示比明白直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这种背诵记忆实在是艰难而费力的苦事。传统的老方法则是要学生背一整本书,书未加标点,要学生予以标点,用以测验学生是否彻底了解。力苦读的学生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事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绝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样的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因为每当他向皇帝进谏或替皇帝草拟圣旨之际,在引用历史往例之时,他绝不会茫无头绪,就如同现代律师之引用判例一般。再者,在抄书之时,他正好可以练习书法。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此种抄写工作自不可免,但是在苏东坡时,书籍的印刷早已约有百年之久。胶泥活字印刷术是由一个普通商人毕昇所发明的。方法是把一种特别的胶泥做成单个的字,字刻好之后,胶泥变硬;然后把这些字摆在涂有一层松脂的金属盘子上。字版按行排好之后,将松脂加热,用一片平正的金属板压在那些排好的字版上,使各字面完全平正。印书完毕之后,再将松脂加热,各字版便从金属盘上很容易脱落下来,予以清洗,下次再用。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当时的科举考试有其固定的规矩形式。就像现代的哲学博士论文一样,当年那种考试要符合某些标准,须下过某等的苦功夫,要有记住事实的好记忆力,当然还要有一般正常的智力。智力与创造力过高时,对考中反是障碍,并非有利。好多有才气的作家,像词人秦少游,竟而一直考不中。苏洵的失败,其弱点十之八九在作诗上。诗的考试须有相当的艺术的雅趣,措辞相当地精巧工稳,而苏洵则主要重视思想观念。因为读书人除去教书之外,仕途是唯yi的荣耀成功之路,父亲名落孙山而归,必然是懊恼颓丧的。
晚辈高声朗读经典,老辈倚床而听,抑扬顿挫、清脆悦耳的声音,老辈认为是人生的一大乐事。这样,父亲可以校正儿子读音的错误,因初学者读经典,自然有好多困难。就好像欧阳修和后来苏东坡都那样倚床听儿子读书,现在苏洵也同样倚床听他两个儿子的悦耳读书声,他的两眼注视着天花板,其心情大概正如一个猎人射了后一箭而未能将鹿射中,仿佛搭上新箭,令儿子再射一样。孩子的目光和朗朗之声使父亲相信他们猎取功名必然成功,父亲因而恢复了希望,受伤的荣誉心便不药而愈。这时两个青年的儿子在熟记经史和优秀的书法上,恐怕已经胜过乃父,而雏凤清于老凤声了。后来,苏东坡的一个学生曾经说,苏洵天赋较高,但是为人子的苏东坡在学术思想上却比他父亲更渊博。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若因此对儿子高中还不能坚信不疑,那他才是天下一大痴呆呢。说这话并非对做父亲的有何不敬,因为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我们并非不知。
对苏东坡万幸的是,他父亲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因为后来年轻的苏东坡进京赶考之时,礼部尚书兼礼部主试欧阳修决心发动一场改革文风运动,便借着那个机会,把只耽溺于雕琢文句、卖弄辞藻的华美靡丽之文的学子全不录取。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以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在此等文章里,很难找到一两行朴质自然的句子。忌讳指物直称其名,怕句子朴质无华。苏东坡称这种炫耀浮华的文章里构句用字各自为政,置全篇效果于不顾,如演戏开场日,项臂各挂华丽珠宝的老妪一样。
这个家庭的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各种图书插列满架。祖父现在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因为次子已官居造务监裁,为父者也蒙恩获封为大理评事。此等官爵完全是荣誉性的,主要好处是使别的官员便于称呼。有时似乎是,求得这么一个官衔刻在墓志铭上,这一生才不白过——等于说一个人若不生而为士绅,至少盼望死得像个士绅。若不幸赶巧死得太早,还没来得及获得此一荣耀,死后还有一种方便办法,可以获得身后赠予的头衔。其实在宋朝,甚至朝廷正式官员,其职衔与真正职务也无多大关系。读者看苏家的墓志铭,很容易误以为苏东坡的祖父曾任大理评事,甚至做过太子太傅,而且误以为他父亲也做过太子太师——其实这些荣耀头衔都是苏辙做门下侍郎时朝廷颁赠的。苏东坡这时有个叔父做官,两个姑母也是嫁给做官的。他祖父和外祖父都拥有官衔,一个是荣誉的,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另一个则是实际的。
在苏家,和东坡一起长大、一起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密切的,就是他弟弟辙,字子由。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兄弟二人忧伤时相慰藉,患难时相扶助,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甚至在中国伦理道德之邦,兄弟间似此友爱之美,也是迥不寻常的。苏子由生来的气质是恬静冷淡,稳健而实际,在官场上竟而比兄长得意,官位更高。虽然二人有关政治的意见相同,宦海浮沉的荣枯相同,子由冷静而机敏,每向兄长忠言规劝,兄长颇为受益。也许他不像兄长那么倔强任性;也许因为他不像兄长那么才气焕发,那么名气非凡,因而在政敌眼里不那么危险可怕。现在二人在家读书时,东坡对弟弟不但是同学,而且是良师。他写的一首诗里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而清。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子由也在兄长的墓志铭中说:“我初从公,赖以有知。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走笔至此,正好说明一下三苏的名字。根据古俗,一个中国读书人有几个名字。除去姓外,有一个正式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文书上签名,都要用此名字。另外有一个字,供友人口头与文字上称呼之用。通常对一个人礼貌相称时,是称字而不提姓,后缀以“先生”一词。此外,有些学者文人还另起雅号,作为书斋的名称,也常在印章上用,此等雅号一旦出名之后,人也往往以此号相称。还有人出了文集诗集,别人也有以此书名称呼他的。另外有人身登要职,全国知名,也有以他故乡之名相称的,如曾湘乡、袁项城便是。
老苏名洵字明允,号老泉,老泉是因他家乡祖茔而得名。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这个号是自“东坡居士”而来,“东坡居士”是他谪居黄州时自己起的,以后,以至今日,他就以东坡为世人所知了。中国的史书上每以“东坡”称他而不冠以姓,或称“东坡先生”。他的全集有时以谥号名之,而为《苏文忠公全集》——宋孝宗在东坡去世后七十年,赠以“文忠公”谥号。文评家往往以他故乡名而称他为“苏眉州”。小苏名辙字子由,晚年隐居,自号“颍滨遗老”。因而有人称他为“苏颍滨”。有时又因其文集为《栾城文集》而称之为“苏栾城”。栾城距北平以南之正定甚近,苏姓远祖二百年前,是自栾城迁至眉州的。
……
原序
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给他写本传记的念头,已经存在心中有年。1936年我全家赴美时,身边除去若干精选的排印细密的中文基本参考书之外,还带了些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著的珍本古籍,至于在行李中占很多地方一事,就全置诸脑后了。那时我希望写一本有关苏东坡的书,或是翻译些他的诗文,而且,即便此事我不能如愿,我旅居海外之时,也愿身边有他相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能专心致志写他这本传记,自然是一大乐事,此外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吗?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对这种人的人品个性做解释,一般而论,总是徒劳无功的。在一个多才多艺、生活上多彩多姿的人身上,挑选出他若干使人敬爱的特点,倒是轻而易举。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禀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这些品质之荟萃于一身,是天地间的凤毛麟角,不可多见的。而苏东坡正是此等人!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政治上的钩心斗角与利害谋算,与他的人品是格格不入的;他的诗词文章,或是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所说的“春鸟秋虫之声”;也未尝不可比作他的诗句:“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是之故,一直到今天,读者仍以阅读他的作品为乐,因为像他这一等人,总是关心世事,始终抗言直论,不稍隐讳的。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而有力,虽胥视情况之所宜而异其趣,然而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他之写作,除去自得其乐外,别无理由,而今日吾人读其诗文,别无理由,只因为他写得那么美,那么遒健朴茂,那么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
一千年来,为什么中国历代都有那么多人热爱这位大诗人,我极力想分析出这种缘故,现在该说到第二
苏东坡传 中国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 林语堂著 历史人物 大师传奇【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苏东坡传 中国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 林语堂著 历史人物 大师传奇【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苏东坡传 中国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 林语堂著 历史人物 大师传奇【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苏东坡传 中国文人从政的标志性人生 林语堂著 历史人物 大师传奇【新华书店正版书籍】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