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三联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阎步克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1-1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店铺: 墨轩书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9048
商品编码:13280613587
包装:精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21
字数:46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若干年前,我的研究兴趣被中国古代官阶制占用了。初步的思考结果,曾结集为《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在《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中,我尝试运用“品位分等”和“职位分等”概念,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把传统王朝使用的各种等级序列,如周代爵制、二十等爵、秦汉禄秩、魏晋南北朝的官品、中正品、勋品、将军号、文散官和文武散阶制等,编织到一条连贯的变迁线索之中,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官阶制度的三千年演变,提出了一个五阶段的分期模式。
此后我一度想结束官阶制研究,另觅课题,但张家山汉简《秩律》又把我拉回来了。张家山汉简的公布出版,为战国秦汉的官阶研究提供了新鲜资料。《二年律令》中的《秩律》,加上其他相关律文,透露了秦汉间秩级变迁的许多前所未知的细节。我的《品位与职位》一书,还未及利用那些材料。后来阅读《二年律令》时,很偶然地注意到了“宦皇帝者”的问题,它展示了一种特别的官员职类管理方式,具有明显的早期社会色彩。以“宦皇帝者”为线索,还可以揭示汉代“比秩”的起源,从而发掘出汉代官阶的一些微妙之处。进而《秩律》所提供的秩级结构成为一个新的参考点,把它跟先秦秩级、汉初秩级以及其后的秩级变动联系起来观察,则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不断伸展扩张,并与爵级并立的进程,就将更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禄秩变迁过程的清晰化,只是个细部的推进而已。怎样由此深化对秦汉帝国等级结构的认识呢?这就得扩大视野了。《品位与职位》一书出版后,朋友们提出了一些宝贵意见,我也在进一步思考传统官阶制的结构与变迁。这时候就强烈感受到,各个细部的考察,应在更系统的理论背景下展开,才有利于确定其宏观意义。像“结构”指的是什么?“变迁”应着眼于哪些线索?传统官阶制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应如何界定,才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甚至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都有待澄清。比如说,如何理解皇权、官僚和贵族的关系,就遇到过若干很不相同的认识。好比建一座楼,即便你只承担某一部分的修建,或只搞水暖、电气、装潢什么的,那也得在着手之前,对那座楼的样子心中有数。而在眼下,我感到了一套“话语”的缺乏,一套可资描述传统官僚等级管理制的概念的缺乏。
于是我来尝试描绘搭建。首先“官阶研究”只是一个粗泛说法,若将之具体化,则它应包括历朝各色等级和品位序列,甚至包括一切具有等级或品位意义的制度安排。相应的研究任务,可以确定为二:官员的分等与分类,及官职的分等与分类。官职的分等与分类,主要是个官制史的问题,我是在其与官员分等分类的关系上,加以考虑的。就是说,着眼点置于品位与职位之间的关系之上。进一步说,传统官阶制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职位结构与人员结构之不对称,后者远远大于前者。许多重大问题,就是由此而生发出来的。统治者制定官阶的基本出发点有二:身份考虑与运作考虑,由此将导致不同意义的位阶安排。在结构样式上,传统官阶可称为“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官阶体制”,它由多种功能不同的位阶彼此搭配链接而成。而位阶的不同功能,可以通过其构成要素来表示。那些要素可以概括为五:权责、俸禄、资格、特权、礼遇;对“五要素”的配置方式加以解析,有助于更精细地辨析各朝代对分等和分类的不同处理。从职位分等与品位分等的关系看,传统官阶发展可以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五大阶段。其间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变迁有“四线索”,即,那些事涉贵贱之分、士吏之分、文武之分和胡汉之分的品位安排。目录新版说明
序言
上编
*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二 品秩五要素与品位性官职
三 品位结构变迁的四线索
四 品位结构的三层面
第二章 叠压与并立:从“爵一食体制”到“爵一秩体制”
一 周朝“爵本位”体制和“等级君主制”
二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伸展
三 功绩制和身份制之间:二十等爵
四 秦汉“爵一秩体制”及其“二元性”
第三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一:“比秩”与“宦皇帝者”
一 “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的提出
二 “宦于王”溯源:周朝的士庶子体制
三 汉代的“宦皇帝者”与“比秩”的扩张
四 “宦皇帝”制度的流衍及异族政权的类似制度
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
一 “冠服体制”概念与冠服的分等分类
二 周代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级别分等
三 秦汉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职事分类
四 汉唐间冠服体制的变化趋势:场合分等和级别分等
五 从“由服及人”到“由人及服”
六 附论《旧唐志》所见隋朝冠服“四等之制”
第五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三: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
一 选官与资格视角中的士人
二 阶层的标志:士子免役
三 服饰等级中的士子礼遇
第六章 从爵一秩体制到官品体制:官本位与一元化
一 “一元化”与“官本位”的推进
二 从“爵一秩体制”到“官品体制”
三 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
第七章 若干礼制与王朝品位结构的一元化
一 公卿大夫士爵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二 周礼九命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三 朝位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四 一元化和连续性
下编
*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第二章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第三章 西汉郡国官的秩级相对下降
第四章 《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
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
第六章 “比秩”的性格、功能与意义
第七章 “品位一编任”结构视角中的散吏与比秩精彩书摘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我们把官阶研究的对象,确定为“官职的分等与分类”和“官员的分等与分类”两点。这个定义,对《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叙述的展开具有指导作用。随后三章,计划从三个侧面,考察秦汉品位结构的分等分类特征,它们分别是“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汉唐间的冠服体制变迁问题,以及“士阶层”的品位安排。
秦汉帝国以“若干石”的禄秩为官阶,禄秩由正秩和“比秩”交错构成。正秩即如“二千石”、“六百石”之类,“比秩”即如“比二千石”、“比六百石”之类。“比秩”不是起初就有的,就目前史料看,大约是汉景帝、汉武帝前后形成的。后代的九品官品有“正品”与“从品”之别,然而汉代“正秩”与“比秩”之间的关系,并不同于正品与从品的关系。考察显示,汉代“正秩”是用于管理吏职的,“比秩”是用于管理非吏职的。就是说“比秩”除“分等”功能外,还有区分吏与非吏的“分类”功能。那么“比秩”问题,就成了探讨汉代品位结构的一条线索。我们特别关注的是,有一种被称为“宦皇帝者”的职官被列于“比秩”,他们与“比秩”的起源密切相关。“宦皇帝者”是一个专门奉侍皇帝的侍从、近卫和内官系统。这个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在王朝职类中的特殊地位,特别能反映汉代品位结构的特殊性,也能为观察中国传统官僚政治,提供一个特别的侧面。
舆服礼制是王朝等级制的重要部分,各色官贵都以官服标示等级和类别。所以通过冠服之分等分类,反观官职和官员之分等分类,就可能为后者提供若干新鲜认识。为此我们揭举“冠服体制”概念,以指称历朝冠服在分等分类方面的结构特征。在可资探讨的众多线索中,我们选择从等级性和一体化的问题人手,并将预设“自然差异”、“职事差异”、“场合差异”和“级别差异”四个指标,来观察秦汉与其前朝后代的冠服体制变迁,由此展示如下变迁轨迹:周代冠服以“自然分类”和“级别分等”为主;秦汉时“自然分类”和“职事分类”变成了冠服体制的重要特点;南北朝到隋唐的冠服体制变化,则是“级别分等”和“场合分等”的不断强化。相对前朝后代而言,汉代冠服体制的特点,是其“分类”功能强于前朝后代,其“分等”功能弱于前朝后代。这就可以从一个侧面,显示秦汉帝国品位结构尚较松散、还没有充分一体化和高度等级化的情况。
中国传统官僚政治是“士大夫政治”。尤其在历史后期,官僚的主体来自士人,所以科举学历成了帝国品位结构的重要支柱,还有若干等级设置保障“士人”作为“四民之首”的特殊地位。那么在帝国前期,也就是秦汉,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选官与资格、免役资格和服饰礼制三点,考察历代士人在政治、经济及礼制等级中的地位,由此观察秦汉帝国品位结构中“士”的安排,与历史后期有什么不同。
本章讨论“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下面分四节叙述。
……
当代学术: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三联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当代学术: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三联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当代学术: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三联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当代学术: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三联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用户评价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当代学术: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增补本) 阎步克 著 三联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