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商品名称: | 创伤骨科学(第4版)成.人卷 |
作者: | (美)布鲁斯·D·布朗诺(Bruce D.Browner) 等 主编;马信龙 等 译 著作 |
译者: | 马信龙//冯世庆//李世民//周方 |
市场价: | 660元 |
ISBN号: | 9787543332997 |
出版社: |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随书附赠:DVD光盘2张 |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6-01 | 版次:1 | 页数:2714 |
印刷时间:2015-06-01 | 印次:1 | 字数:4000.00千字 |
目录 | |
上卷: 第1篇基本原理1 第1章治疗的历史3 节早期的夹板固定技术3 第二节石膏绷带的先驱者5 第三节石膏绷带及其衍生物7 第四节牵引9 第五节功能支架9 第六节开放性10 第七节的早期手术治疗11 第八节外固定17 第九节髓内固定21 第十节RobertDanis和AO小组的发展23 第十一节GavriilA.Ilizarov和牵张成骨的发现26 第十二节EmileLetournel和骨盆和髋臼外科26 第十三节KlausKlemm和交锁髓内钉及局部珠链治疗27 小结29 参考文献29 第2章修复生物学和促进愈合方法32 节引言32 第二节修复生物学32 第三节修复分子机制:研究现状33 第四节骨愈合的增强34 第五节结论及展望44 参考文献44 第3章的生物力学50 节骨的性能和危险度50 第二节愈合的生物力学60 第三节治疗的生物力学63 第四节愈合的监测73 小结75 参考文献76 第4章内固定的原理80 节冶金学80 第二节内固定物88 第三节内固定方法117 小结131 参考文献131 第5章锁定钢板的发展、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135 节发展和背景135 第二节生物力学140 第三节临床应用、适应证和操作技术147 小结164 参考文献165 第6章多发伤患者的评估与治疗167 引言167 节创伤168 第二节创伤严重程度评价169 第三节院前复苏170 第四节院内复苏172 第五节一级程序172 第六节二级程序178 第七节三级程序183 小结183 参考文献183 第7章骨外科损伤控制:危重伤患者的治疗策略185 节损伤控制的概念187 第二节骨外科存在的争议:长骨治疗的时间选择187 第三节多发伤患者:生理学基础和过程191 小结202 参考文献202 第8章灾害的处置206 节引言206 第二节灾害应对计划206 第三节灾害的分类207 第四节灾害的处置207 第五节意外灾害和人为灾害210 第六节灾害受伤人员的救治215 小结220 参考文献220 第9章创伤骨科治疗过程中的职业危害223 部分合理安全使用C臂X线透视检查设备223 节引言223 第二节特点224 第三节减少C臂使用中的辐射剂量226 第四节术中C臂机辐射的防护231 第五节C臂机的医学物理学检查231 第二部分职业获得性血源病原体的231 节乙型肝炎病毒232 第二节丙型肝炎病毒233 第三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33 第四节血源性病原体职业传播的策略234 第五节废物的处理236 小结236 参考文献236 第10章骨创伤患者的药理学治疗238 部分疼痛治疗238 节评估238 第二节药物治疗238 第二部分治疗:全面考虑243 第三部分抗凝249 第四部分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综合征:识别、与治疗254 节引言254 第二节定义255 第三节识别——评估255 第四节识别——体征和症状的早期鉴别257 第五节处理——/治疗260 小结264 参考文献264 第11章外固定原理与并发症271 节发展简史271 第二节固定器术语274 第三节问题、阻碍和并发症275 第四节独特的ILIZAROV法则294 第五节外固定导致骨不连298 参考文献298 第12章血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301 节历史回顾301 第二节病因学301 第三节血管损伤的部位及类型303 第四节诊断303 第五节血管损伤的治疗305 小结313 参考文献313 第13章筋膜室综合征318 节历史回顾318 第二节病理生理学319 第三节诊断:临床评估320 第四节组织压测定322 第五节的处理337 参考文献337 第14章伴有软组织损伤的342 节历史回顾342 第二节病因、发病机制和特征343 第三节损伤的分类343 第四节肌肉骨骼损伤的病理生理学345 第五节治疗计划和早期护理346 第六节伤口感染和抗微生物制剂347 第七节伤口护理351 第八节的固定358 第九节愈合的获得363 第十节肢体功能的恢复365 第十一节干预措施的协调和分期365 参考文献366 第15章软组织覆盖373 节伤口准备374 第二节时机的选择374 第三节伤口覆盖技术375 第四节局部软组织覆盖377 第五节撕脱伤397 第六节骨髓炎:带血管肌皮瓣覆盖的作用400 参考文献401 第16章肌肉骨骼的弹伤405 节概述405 第二节上肢407 第三节手和腕部的弹413 第四节下肢415 参考文献422 第17章病理性425 节概述425 第二节骨转移瘤的诊断432 第三节病理性的治疗435 第四节小结469 参考文献472 第18章骨质疏松的脆性479 节流行病学479 第二节骨骼也是一个代谢器官479 第三节骨质减少性的机理480 第四节骨质疏松与愈合481 第五节骨质疏松的鉴别与诊断481 第六节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与483 第七节骨质疏松性的治疗485 参考文献487 第19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491 节前言491 第二节外科手术无菌法493 第三节患者准备496 第四节患者因素497 第五节围术期血糖控制497 第六节围术期供氧和体温调节499 第七节围术期的使用500 小结504 参考文献506 第20章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510 节全身性并发症510 第二节的局部并发症524 第三节并发症的处理539 小结542 参考文献542 第21章慢性骨髓炎554 节命名学554 第二节流行病学554 第三节病理机制555 第四节分类557 第五节诊断558 第六节治疗561 小结573 参考文献574 第22章骨不连:评估与治疗579 节定义579 第二节修复579 第三节骨不连的病因580 第四节骨不连的评估583 第五节治疗597 小结657 参考文献658 第23章后的机体损害分级669 节伤残的常见问题669 第二节美国的流行病学671 第三节对损害判定的指导671 小结675 参考文献675 第24章骨科疗效研究676 节疗效评估676 第二节临床与病人源性结果的比较676 第三节评估工具的产生677 第四节骨科功能结果的评价工具677 第五节临床疗效研究和疗效评估的建议682 参考文献683 第2篇脊柱687 第25章脊柱损伤患者的早期评估与急症处理689 节基础研究689 第二节治疗696 第三节特殊考虑708 参考文献709 第26章脊柱影像学713 节颈椎影像诊断学:影像模式的总论——优点与缺点713 第二节可疑颈椎外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740 小结745 参考文献745 第27章脊柱矫形器749 节一般概念750 第二节颈椎牵引750 第三节颈椎矫形器754 第四节高位颈胸段矫形器754 第五节低位颈胸段矫形器756 第六节胸腰段脊柱矫形器757 第七节结论763 参考文献763 第28章颅颈区损伤766 节解剖学766 第二节枕髁768 第三节枕寰脱位769 第四节寰椎772 第五节寰枢不稳定775 第六节寰枢旋转性半脱位和脱位778 第七节齿突780 第八节老年患者784 第九节创伤性枢椎前移785 第十节各类C2787 第十一节手术方法789 第十二节颈枕区手术方法799 参考文献801 第29章下颈椎损伤812 节下颈椎解剖812 第二节颈椎的生物力学稳定机制813 第三节损伤机制和分类817 第四节患者的评估820 第五节总体处理思路820 第六节外科技术829 第七节特殊损伤的处理831 小结854 参考文献854 第30章胸椎和上腰椎损伤858 节历史背景858 第二节解剖858 第三节损伤机制862 第四节脊柱稳定性867 第五节分类874 第六节治疗选择885 第七节特殊损伤类型的治疗886 第八节手术治疗890 第九节并发症905 小结909 参考文献909 第31章下腰椎916< ...... |
内容简介 | |
《创伤骨科学·成.人卷》主要传授创伤骨科临床实践经验,涵盖了与时代同步的几乎所有肌肉骨骼创伤的治疗方法和具体技术细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全书共分4篇,65章,内容涉及脊柱、骨盆、上肢损伤和下肢损伤四个部分。此次修订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重要内容,如介绍锁定钢板的使用,损伤控制骨科学概念,重大事故处理预案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收录了目前认可度较高的创伤治疗方法评估结果的相关重要材料。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