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高亨著作集林(共10卷 箱装)
原价:690.00元
作者:高亨 ,董治安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01
ISBN:9787302086864
字数:3412000
页码:共十册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国家“十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高亨著作集林》,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高亨先生平生著述的第一次结集,其学术著作已基本萃集于此。
高亨先生是我国研究先秦学术和文字学、训诂学的学者。早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两位大师,一生笃志于弘扬我国传统学术,成就斐然,成为上一世纪先秦学术文化研究的一座重镇。
二十世纪的学术林苑中奇葩众夥,近些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对他们的学术著作和思想方法进行总括结集,《高亨著作集林》,可谓二十世纪学术史个案总结的典范之作。
《高亨著作集林》汇收专书15种,辑散见论文1种共16种,分为10卷,高亨先生平生学术著作已基本萃集于此。与会专家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从学术史的高度阐述了本书出版的意义。
目录
第一卷
周易古经今注
重订自序
旧序(摘录)
述例本书引用周易书目
周易古经今注卷首
周易古经通说
提要
第一篇 周易琐语
第二篇 周易卦名误脱表
第三篇 周易卦名来历表
第四篇 周易筮辞分类表
第五篇 元亨利贞解
第六篇 吉吝厉悔咎凶解
第七篇 周易筮法新考
周易古经今注卷一
乾第一
坤第二
屯第三
蒙第四
需第五
讼第六
师第七
比第八
小畜第九
履第十
泰第十一
否第十二
同人第十三
大有第十四
谦第十五
豫第十六
周易古经今注卷二
随第十七
蠱第十八
临第十九
观第二十
噬嗑第二十一
贲第二十二
剥第二十三
复第二十四
妄第二十五
大畜第二十六
颐第二十七
大过第二十八
坎第二十九
离第三十
咸第三十一
恒第三十二
周易古经今注卷三
周易古经今注卷四
周易杂论
……
第二卷 周易大传今注
第三卷 诗经今注
第四卷 诗经选注
楚辞选
上古神话
第五卷 老子正诂
老子注译
第六卷 诸子新笺
庄子今笺
第七卷 墨经校诠
商君书注译
第八卷 文字形义学概论
古字通假會典(存目)
第九卷 文史述林
第十卷 编外論文辑存
附录
高亨先生传略
高亨先生生平学术年表
作者介绍
高亨(1900~1986),清华国学院首届研究生,其治学方法深受王国维、梁启超二位大师影响。1926年毕业后,先后执教国内多所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完成著作17部,涉及《周易》、《诗经》、《楚辞》、《老子》、《庄子》、《墨子》、《商君书》、文字学、上古神话等多个领域,
文摘
序言
我这次购入这套《高亨著作集林》,主要是冲着他对古代文学和神话传说的研究去的。坦白说,我对经学部分涉猎不深,但高先生那本关于上古神话体系重构的论著,对我理解早期汉民族的宇宙观和图腾崇拜非常有启发。市面上很多研究神话的著作,要么过于浪漫化,要么过于唯物化,失之偏颇。高先生则以其深厚的古文字学功底为支撑,一步步剥开神话的迷雾,还原出它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阅读这些篇章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原始而淳朴的生命力。他对于“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核心神话的解读,充满了人文关怀,并没有把古人当成蒙昧的符号,而是视为在特定环境下,用想象力构建精神家园的智慧者。特别欣赏他那种批判性继承的态度,既尊重传统,又不盲从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套书的印刷质量非常好,纸张厚实,装帧大气,即便只是摆在书架上,也显得很有分量,是对高老先生学术成就的最好致敬。
评分我一直认为,衡量一部学术集成的价值,不仅要看其研究对象的宏大,更要看其对现有知识体系的修正和补充能力。高亨先生的这部集林,在这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对他晚年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重新评价尤为关注。他常常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挑战那些被奉为圭臬的传统定论,这种勇于“破”而后“立”的精神,正是学术进步的动力。比如,他对某位汉代名臣的评价,就与主流观点大相径庭,但他的论证过程逻辑严密,引据充分,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历史的复杂性。购买这套书,就是购买了一种深度阅读和独立思考的训练。它迫使你不能满足于二手资料的转述,而是要回到一手文献的源头,去体会高先生是如何层层剥茧、最终得出结论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学术训练,是任何碎片化阅读都无法替代的。这套书的体量虽然巨大,但阅读的收获是指数级增长的,物超所值。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套书抱有一定疑虑,毕竟“著作集林”往往意味着内容的庞杂和侧重点的不均衡。但实际阅读下来,这种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十卷的编排,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高亨先生对古籍版本学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在《说文解字》的研究上,他提出的一些字源解释,至今仍是学界讨论的热点。我最近在做的是一个关于汉代训诂的课题,涉及大量疑难字。过去我可能需要翻阅多本工具书,但现在,只需查阅集林中与文字学相关的卷册,往往能找到高先生精炼而深刻的论断。他的方法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不是简单的字形演变罗列,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生活、政治制度来解释字义的流变。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能力,远超一般研究者的水平。此外,这套书的索引系统做得也相当人性化,方便快速定位到某一特定主题下的相关论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做交叉研究。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厚感情的普通读者,我购买这套书更多是出于一种学习和致敬的心态。高亨先生的学问横跨经学、子学、史学、文字学,可谓博大精深。我个人的知识储备有限,难以完全领会他全部的学术深度,但我可以通过阅读他解读的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例如,他对于一些古代诗歌中涉及的自然现象的解释,往往能将诗人的情感与当时的自然观巧妙结合起来,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我尤其喜欢他探讨“天人合一”思想的几篇文字,他不是简单地重复概念,而是从具体的文献细节入手,描绘出古代先贤眼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这套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学术的尖端性,更在于其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传承。它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浩瀚的古代典籍中,找到那些闪光的真知灼见。
评分这套《高亨著作集林》真是让我等研究古代文献的学者们欣喜若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先秦诸子研究的读者,我深知高亨先生的学术地位。他那部对《老子》的深入解读,至今仍是该领域绕不开的经典。光是能把这位泰斗的毕生心血汇集成这部鸿篇巨制,就足以让人肃然起敬。我主要感兴趣的是他对儒家经典,比如《孟子》和《荀子》的考订与阐释。高先生的考据功夫扎实得令人叹服,他总能在纷繁复杂的版本异文中,精准地把握住古人原有的语义脉络。我记得有一次在整理一篇关于“性善论”的论文时,遇到了几个关键的字词辨析难题,正为找不到确切的注疏而苦恼,这时翻阅集林中关于《孟子》的部分,高先生关于“性”的论述,如拨云见日,一下子就点明了症结所在。他的文字虽然严谨,但逻辑推理链条清晰可见,不愧是大家手笔。这套书的装帧和字体选择也颇具匠心,便于长时间阅读和查阅,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频繁翻检的读者来说,非常实用,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座可供反复参勘的学术宝库。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