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期数介绍:
父母必读杂志2018年1/2.3/4月+2017年11/12月
共5本打包
这套《父母必读》过期刊,尤其是2018年1/2.3/4月合订的那一部分,给我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其中,关于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责任感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在我家,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我习惯性地会帮他收拾残局,或者替他承担一部分后果。读完杂志后,我才意识到,这样做其实是在剥夺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文章强调,要给孩子设定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并且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如,如果孩子打翻了牛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擦干净,而是应该引导他自己动手去擦,即使擦不干净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让他明白,这是他自己造成的,需要自己去弥补。还有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有很多别出心裁的方法。不是一味地强迫孩子去读课本,而是通过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挑选孩子感兴趣的书籍,以及家长以身作则,来激发孩子的阅读热情。我尝试着在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并且让他在故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套杂志让我明白,教育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智慧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调整方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分这套《父母必读》过刊,特别是2018年3/4月份的合订本,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的孩子正好是那个时期开始上幼儿园,适应期特别难熬。我一直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被欺负,有没有交到朋友。这本期刊里有几篇关于孩子入园准备和适应期心理的文章,讲得特别细致。它不仅关注孩子的情绪,还为家长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比如如何在家中模拟幼儿园的环境,如何通过绘本引导孩子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以及在孩子表达分离焦虑时,家长应该如何回应。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里面提到家长自身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如果家长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不舍,孩子也会跟着不安。这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表现,确实,我每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自己的心里也七上八下的,可能我的情绪也传递给了孩子。读完之后,我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每天都积极地鼓励孩子,告诉他幼儿园是一个有趣的地方,有好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另外,关于孩子社交能力培养的内容也很有帮助。它介绍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游戏和活动来锻炼孩子的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这些内容让我觉得,育儿并不是一件只能凭感觉摸索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的。
评分这套《父母必读》杂志,虽然是过刊,但里面的内容依然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我最喜欢的是关于婴幼儿喂养那几期。当时我家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我愁得睡不着觉,各种信息看得我眼花缭乱。这套杂志里,有详细的辅食添加时间表,根据宝宝月龄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连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法都讲得明明白白。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篇关于如何处理宝宝挑食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技巧,比如改变烹饪方式,把蔬菜藏在肉丸里,或者用可爱的造型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读完之后,我立刻尝试了几种方法,果然奏效!宝宝开始愿意尝试我做的辅食了,这让我欣慰了不少。另外,关于早期教育的几篇文章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有关于如何培养宝宝阅读兴趣的,有关于如何进行亲子互动的,还有关于如何引导宝宝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这些内容都非常接地气,不是那种空洞的理论,而是有很多真实的案例和可操作的建议。比如,有一篇文章讲到如何通过游戏来学习,我从中get到了很多新玩法,宝宝玩得开心,我也觉得收获满满。虽然是2017和2018年的内容,但育儿的很多核心理念是相通的,这些杂志依然能为我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评分拿到这套《父母必读》打包的2017年11/12月刊,我最先翻看的是关于儿童健康和常见疾病预防的部分。我家孩子属于体质比较弱的那种,三天两头有点小感冒发烧的,让我心疼又无奈。杂志里对于如何增强孩子免疫力,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以及如何应对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我记得有一篇关于“秋季养生”的文章,提到了要给孩子多吃一些滋补的食物,比如梨、银耳等,并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我按照文章的建议,给孩子调整了饮食,并注意督促他按时休息,感觉他的精神状态确实比之前好了很多。另外,对于如何辨别和处理孩子在感冒发烧时的症状,杂志里也有很专业的分析。它不是简单地说“要看医生”,而是教会家长一些基础的判断方法,比如不同体温对应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什么时候需要立即就医。这让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完全依赖医生,而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常识,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也更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体的异常。这本期刊的内容,对于关注孩子身体健康的家长来说,绝对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
评分我当初买这套《父母必读》打包期刊,主要是看中了它涵盖了比较全面的育儿知识。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2018年1/2月份的那一本,里面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探讨尤其吸引我。我家大宝正处于一个敏感期,很多行为让我感到困惑,比如突然变得非常固执,或者对某些事情表现出极大的恐惧。杂志里有专家分析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以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我从中了解到,孩子表现出的“固执”其实是在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而所谓的“恐惧”很多时候是想象力的过度活跃。文章建议家长要耐心倾听,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否定或批评。这对我来说真是及时雨,让我明白了很多时候我急躁的态度反而会加剧孩子的不安。还有关于亲子沟通的技巧,里面提到了“积极倾听”和“同理心”的重要性,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而是被理解和支持。此外,关于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也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有些知识我已经有所了解,但杂志里的详细讲解和警示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让我对居家和外出时的安全隐患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虽说是过刊,但不代表着破刊呐,收到的都被水泡过了,几页黏在一起,没办法打开。
评分父母bd,老杂志了,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见过,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买几本看看!
评分父母bd,老杂志了,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见过,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买几本看看!
评分父母的好帮手,值得看,学习,内容很好
评分虽说是过刊,但不代表着破刊呐,收到的都被水泡过了,几页黏在一起,没办法打开。
评分品牌之选,便宜实惠方便
评分东西不错,和意想中一样。
评分不错,推荐推荐推荐。
评分品牌之选,便宜实惠方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