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 ||
| 定价 | 60.00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5年03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本社 编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95 | |
| 字数 | 144000 | |
| ISBN编码 | 9787114120626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H12—201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包括8章和4个附录,即: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养护等级与技术状况评定、4土建结构、5机电设施、6其他工程设施、7安全管理、8技术管理、附录A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附录B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附录C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及检查记录表、附录D其他工程设施技术状况评定表。本次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提出了隧道养护等级分级方法;
(2)按照养护等级,对清洁频率和检查频率进行了调整;
(3)在原有判定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包括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总体评定;
(4)对隧道土建结构的保养维修和病害处治方法做了补充完善;
(5)补充完善了机电设施养护工作内容;
(6)对应急安全管理进行了规定;
(7)增加了技术管理章节。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养护等级与技术状况评定
3.1 养护等级
3.2 技术状况评定
4 土建结构
4.1 一般规定
4.2 日常巡查
4.3 清洁
4.4 结构检查
4.5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6 保养维修
4.7 病害处治
5 机电设施
5.1 一般规定
5.2 日常巡查
5.3 清洁维护
5.4 供配电设施检修
5.5 照明设施检修
5.6 通风设施检修
5.7 消防设施检修
5.8 监控与通信设施检修
5.9 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
6 其他工程设施
6.1 一般规定
6.2 日常巡查
6.3 清洁维护
6.4 检查评定
6.5 保养维修
7 安全管理
7.1 一般规定
7.2 养护作业的安全管理
7.3 突发事件的安全管理
8 技术管理
附录A 土建结构检查记录表
附录B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附录C 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定及检查记录表
附录D 其他工程设施技术状况评定表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附件《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条文说明
1 总则
3 养护等级与技术状况评定
4 土建结构
5 机电设施
6 其他工程设施
7 安全管理
我是一名资深的城市公交司机,每天穿梭在城市的脉络中,公路隧道是我工作路线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对我的工作而言,简直就是一本“圣经”。拿到这本书,我首先就翻到了关于隧道通行规则的部分。书中对于不同类型隧道(例如长隧道、短隧道、山区隧道等)的限速要求,车道使用规定,以及超车、变道等行为的规范,都写得清清楚楚。这对我来说,是日常工作中最直接的指导。我一直认为,遵守规则是保证行车安全的第一要素,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最权威的规则依据。我特别留意到关于隧道内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要求。书中对不同标志的含义、设置位置,以及标线的颜色、宽度都做了详细规定。例如,禁停标志、限高标志、车距保持标志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我的驾驶判断。我知道,有些隧道的标志可能不太显眼,或者设置得不够合理,但如果所有养护单位都严格按照这本书的标准来执行,相信会大大减少因标志不清而产生的误解和危险。此外,书中关于隧道内照明和通风系统维护的内容,也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知道,隧道内的照明和通风对于保证能见度和空气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线和乘客的舒适度。虽然我无法直接参与维护,但了解这些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应该达到的标准,能让我对隧道管理方的工作有更深的理解,也更能体会到安全运行背后的艰辛。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而言,是一种保障,是一种信任。
评分这本书,名曰《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拿到手的第一时间,我就被它那种沉甸甸的分量感和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我是一名常年奔波在路上的货运司机,深知公路隧道对于我们这个行业的意义有多重大。想象一下,在漆黑、漫长的隧道中,安全是唯一最重要的考量。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背后那些保障我们一路通畅的“看不见的手”。当我翻开第一页,一股浓厚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虽然我不是工程师,但很多章节的条条框框、数据参数,还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它们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每一次通过隧道,都是无数工程师们精心维护和严格标准下的结果。特别是关于隧道结构病害的识别和处理部分,那些图文并茂的分析,让我对隧道裂缝、沉降、渗漏等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我无法像专业人员那样进行诊断,但至少,我对那些在黑暗中默默工作的养护人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我尤其关注到关于“交通组织与安全保障”的部分,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在隧道施工或养护期间,交通管制和绕行方案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运输效率和安全。书中详细的规定,例如临时交通标志的设置要求、车道封闭的范围和时间、以及应急救援的联动机制,都让我觉得非常实在。我曾经遇到过隧道临时封闭,却因为信息不畅而绕了远路,耽误了宝贵的运输时间,那种焦急的心情至今难忘。如果书中提到的这些信息能够更及时、更广泛地传达给像我一样的司乘人员,那将是多大的福音!总而言之,这本书虽然在我看来,内容更偏向于专业技术层面,但它所蕴含的严谨态度和对安全的极致追求,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感受到了巨大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像是公路交通安全的一份承诺,一份保障。
评分作为一个对工程建设领域有着濃厚兴趣的爱好者,我总是被那些宏伟的建筑和精密的工程所吸引。《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正好满足了我对隧道这一特殊工程的探知欲。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透着一股专业和权威的气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首先被书中关于隧道日常巡检和维护的内容所吸引。详细的巡检内容,从外观检查到内部设备的运行状况,都一一列举。例如,书中对隧道衬砌的裂缝、剥落,排水系统的畅通性,以及照明、通风、监控等设备的检查频率和标准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让我了解到,我们每次安全、顺畅地通过隧道,背后是多么细致和频繁的检查工作。我甚至脑补了一下,那些身着反光服的养护人员,在夜深人静时,穿梭在黑暗的隧道中,一丝不苟地进行着他们的工作,这种画面感让我对他们的付出更加感同身受。书中关于隧道外观病害的识别和分类,以及简单的处理原则,虽然对我来说还不够深入,但已经让我对一些常见的隧道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例如,我之前可能只会觉得隧道墙壁上的“花纹”是正常的,但现在我知道,有些可能是渗水造成的,有些则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问题。这种知识的增长,让我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更细致的观察。此外,书中关于隧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关于交通流量的控制,限速标志的设置,以及在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通行规定,都体现了对司乘人员安全的重视。我曾经在雨季进入隧道时,对湿滑的路面感到担忧,而这本书中的相关规定,则能让我安心不少,知道这些细节都有专业的考量。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技术规范,但它所传达的对安全的极致追求和对细节的关注,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感受到了它的温度和价值。
评分作为一名在某地方交通部门负责工程项目审批的官员,我对《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任何一本法律法规。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判断和审批各类公路隧道养护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了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合规性。我首先将书中关于养护工程项目立项审批的要求进行了梳理。书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类型养护工程的立项条件、审批流程以及所需的技术文件。这为我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例如,对于一些结构性病害的修缮项目,书中详细列出了需要提交的勘察报告、设计方案、安全评估等材料,这有助于我更全面地审查项目的可行性。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养护工程质量验收的标准。书中对各项养护工程的质量指标,如材料的性能、施工工艺、以及最终的检测结果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为我监督工程质量,确保养护效果提供了重要的衡量尺度。我曾遇到过一些项目,在施工完成后,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这本书中的验收标准,则能帮助我更准确地判断项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此外,书中关于养护工程的造价管理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意见,也为我制定和审查项目预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需要确保每一笔公共资金都花在刀刃上,而书中提供的科学的计价依据,能够帮助我更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规范,更是一本能够指导我依法行政、科学决策的实用工具书。
评分作为一名对城市交通系统运作原理深感兴趣的研究者,我一直关注着影响城市通行效率和安全的关键因素。《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无疑是解密公路隧道运行机制的一把钥匙。我首先被书中关于隧道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部分所吸引。书中提到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隧道进行实时监测、智能调度以及故障预警。这让我看到了未来隧道管理的智能化发展方向。我曾设想,如果隧道能够像智能手机一样,具备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的能力,那该有多么高效!书中对于“智慧隧道”建设的初步构想,虽然还处于理论层面,但已经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我尤其关注到书中关于隧道交通流量优化控制的部分。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交通流量控制策略,例如通过匝道控制、车道指示信号控制等,来缓解隧道入口处的拥堵。这对于我们研究交通流理论,以及设计更优化的交通管理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曾经在高峰时段进入一些繁忙的隧道,亲身体验过那种缓慢爬行的焦灼感,而这本书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正是针对这些痛点。此外,书中关于隧道日常运营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也让我印象深刻。从事故发生后的信息上报、现场处置,到交通疏导和后续恢复,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这对于我们研究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提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养护规范,更展现了对未来隧道管理智能化、人性化的探索,让我看到了公路交通系统发展的无限可能。
评分我是一名有着多年驾龄的老司机,对各种路况和交通环境都颇有心得。《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虽然从名字上看有些专业,但对我而言,它就像是一份“安全出行指南”,让我对隧道内的安全细节有了更深的理解。我首先就被书中关于隧道照明系统的要求所吸引。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区域的照明标准,以及灯具的维护要求。我之前开车进出隧道时,总能感觉到光线的突然变化,有时会有些不适应,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这些光线的设计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明暗适应”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我甚至开始留意隧道内的照明设备,是不是按照规范来布置的,是不是够明亮。此外,书中关于隧道通风系统的介绍,也让我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有了新的认识。我知道,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对我们的健康很重要,而通风系统正是保障空气流通的关键。书中提到的各种通风方式,以及它们的作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隧道空气比较清新,而有些则会有些闷。我尤其看重书中关于隧道内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的规定。那些白色的、黄色的线条,以及各种箭头和文字标志,都直接关系到我的行驶方向和行为规范。这本书让我明白,这些标志并非随意设置,而是有着严格的规范,是为了保障所有车辆能够安全有序地通行。我甚至会在进入隧道前,有意识地回忆一下书中的相关内容,提醒自己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总而言之,这本书虽然内容专业,但它所传达的对安全的极致追求,以及对细节的关注,让我这个普通驾驶员,也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安全感和价值。
评分当我收到《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时,我第一时间就被其厚重的体量和精炼的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在城市规划领域工作多年的技术人员,我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发展有着持续的关注。尤其是在现代城市交通系统中,公路隧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连接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更是缓解交通拥堵、提升通行效率的关键工程。因此,一本涵盖隧道养护全方位的技术规范,对我而言,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书中关于隧道结构健康监测和评估的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监测技术,如应力监测、位移监测、裂缝监测等,并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让我对如何科学地评估隧道的长期健康状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面临着老旧隧道结构的维护难题,如何准确判断其承载能力是否下降,是否需要进行加固或改造,往往需要大量的经验和数据支撑。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性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此外,关于隧道运营期防火、防灾及应急救援的章节,也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隧道作为相对封闭的交通空间,一旦发生火灾或其它突发事件,其潜在的危险性不言而喻。书中对于火灾探测、报警、排烟系统,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疏散预案、救援力量调配等方面的详细规定,体现了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这对于我们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内容详实,条理清晰,语言专业却不失严谨,对于深入了解公路隧道养护的各个环节,以及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评分作为一名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着多年经验的工程师,我对《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公路隧道养护技术领域在标准化方面的诸多空白,对于提升我国公路基础设施的整体养护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首先深入研读了书中关于隧道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评估的章节。书中详细阐述了影响隧道耐久性的各种因素,如材料的耐久性、环境因素、以及运营荷载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和维护策略。这对于我们长期规划和实施隧道维护项目,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不同年代修建的隧道进行评估,如何科学地确定其剩余使用年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性维护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本书提供的系统性评估框架,无疑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此外,书中关于隧道变形控制与监测的章节,也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隧道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如何有效监测这些变形,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于保障隧道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的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变形原因的判断,都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决方案。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强调技术性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对环境的影响和对公众安全的需求。例如,书中关于隧道声屏障设置、景观绿化要求,以及在养护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等方面的规定,都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指导我国公路隧道养护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评分我是一名热衷于了解国家工程建设发展的普通市民,总喜欢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来增长见识。《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以其严谨的专业性和详实的篇幅,让我对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我从这本书中,了解到原来我们每次安全穿越隧道,背后都蕴含着如此复杂的工程技术和严格的管理流程。我特别留意到关于隧道日常检查维护的部分,书中详细描述了巡检的内容、周期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流程。这让我意识到,公路隧道的健康不仅仅依赖于最初的设计,更需要持续不断的精心呵护。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在深夜默默工作的养护人员,他们付出的辛劳和汗水,正是为了保障我们每一次出行的安全。书中关于隧道排水系统的维护,也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之前一直以为隧道不会积水,但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隧道内部的排水设计如此重要,一旦排水不畅,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在宏大的工程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此外,书中关于隧道交通安全管理的规定,也让我更加关注我在隧道内的驾驶行为。例如,书中关于保持安全车距、禁止随意变道等要求,让我明白这些规定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科学依据的。这让我觉得,遵守交通规则,就是在尊重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也是在尊重自己的生命安全。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视角,看到了国家工程建设的严谨和科学,也让我对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基础设施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我是一名在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任教的老师,一直致力于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技术规范传达给我的学生。《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交通规范》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我首先把它作为教材的补充,向学生们介绍我国在公路隧道养护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和行业标准。书中关于隧道结构加固技术、病害防治措施、以及新型材料的应用等章节,都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例如,书中对于隧道衬砌裂缝的种类、成因分析,以及不同加固方法的适用性,都做了详尽的阐述。这对于我的学生们,在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力学和材料科学的应用,非常有帮助。我经常会带着学生们在课堂上讨论书中的案例,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此外,书中关于隧道安全运营管理的章节,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例如,关于隧道防火、防灾、应急救援的预案制定,以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等,都能够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我鼓励我的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工程实践中的具体要求,而这本书正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尤其看重书中对于“绿色养护”理念的倡导。书中提到了在养护过程中,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何利用可再生材料,以及如何进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这与我们当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也能够引导学生们树立更环保的工程意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我的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工程世界的大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