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國豆腐》由林海音女士主編,夏祖美、夏祖麗 助編。文中收錄了,林海音、樂蘅軍、朱介凡、子敏、伍稼青、彭歌、傅培梅……等名家的作品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豆腐,作菜作湯,配葷配素,無不適宜;苦辣酸甜,隨意所欲。這是一本綜合介紹豆腐的書,除了簡單的豆腐菜單外,還包括有豆腐的散文、考據、諺語、典故、專訪等,作者更包括中、日、韓、美、德各國人。作家挖空心思寫出他們心目中的豆腐;他們的靈感之泉流出了光潤圓滑的汁液,凝聚成一篇篇雋永的「豆腐塊」,使本書不單有菜單的實用,更具文學的意義,是一本有思想、有情感的「中國豆腐」。
作者简介
林海音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獨步文壇的代表作,五十年來暢銷不斷,並有多國語言版本,深受讀者喜愛。在她豐富而多采的文學事業中,林海音不只創作了許多必能傳世的小說與散文,也成功主編聯合報副刊10年,樹立了編輯的典範,更進而創辦純文學出版社,寫下獨樹一格的出版傳奇。林海音一生得獎無數,曾獲扶輪社文學獎、圖書主編金鼎獎、瑞士「藍眼鏡蛇獎」、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世界華文作家大會「終身成就獎」、五四獎「文學貢獻獎」、中國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章」等獎項。
■繪者簡介
關維興
關維興1940年出生於吉林,19歲進入魯迅美術學院,20歲破格考入羅馬尼亞博巴油畫學校,兩年後以研究生資格結業。
欣賞關維興的畫作,在開始看描繪的內容前,就先被豐富柔潤的色彩深深打動。他知道如何把生命注入純熟的技巧,創造雋永的和諧。
他的作品在國內外獲獎不斷,曾獲1992年美國水彩畫展金獎,英國皇家水彩協會並聘其為榮譽會員。《城南舊事》是關維興第一次為故事作畫,其藝術成就,當可輝映原作。
内页插图
目录
新的豆腐 林海音
原序 何 凡
豆腐頌 林海音
散文豆腐
豆腐的滋味 梁容若
茶話豆腐 子 敏
豆腐革命 孫如陵
豆腐閒話 孟 瑤
豆腐史詩 于 荻
說豆腐 梁容若
豆腐之思 孔瑞昌
我,豆腐,他。力 爭
考據豆腐
豆腐考 篠田統
古籍中的豆腐 伍稼青
中國諺語志「豆腐」句子略鈔 朱介凡
古典文學中的豆腐 樂蘅軍
豆腐.節婦.傳麻婆 陸德枋
掌故及其他 林海音輯
豆腐的身價 夏祖麗
中國文學中的豆腐 郭偉諾
家鄉豆腐
家鄉的豆腐 林海音輯
兩種別致的豆腐菜 傅培梅
母親的抓豆腐 朱介凡
花生豆腐 徐木蘭
金鉤掛玉牌 仲 父
魯東的斤豆腐 卜昭祺
東北鄉下人吃豆腐 宇 平
西南豆乾 若 森
臭豆腐簾子 陳景輝
豆腐泥鰍 廖明進
海外吃豆腐
海外吃豆腐 彭 歌
談豆腐 康德夫人
在美國吃豆腐 朱梅先
豆腐及其他 莊 因
鐺中軟玉香 林海音
訪東京雪竹樓 余直夫
吃日本豆腐 余阿勳
豆腐在韓國 金弘志.申美子.河正玉
豆腐菜單 夏祖美.夏祖麗輯
精彩书摘
新的豆腐︱為修訂、增訂、重排而寫 林海音
二十年前,我有一個﹁計畫編書﹂的構想,那就是以﹁中國﹂為主題,編輯一套中國的文、史、物之書,第一本就是﹁中國豆腐﹂。從策畫、邀稿到編輯,也煞費苦心;先安排內容,因為這不是一本豆腐食譜或豆腐歷史、豆腐坊如何做豆腐的書,要請什麼人寫什麼稿。這種點題式的邀稿方法,沒想到得到所有受邀者的支持,他們按時寄來了我特邀請譯寫的文章,如樂蘅軍的﹁古典文學中的豆腐﹂、朱介凡的﹁豆腐諺語﹂、子敏的﹁茶話豆腐﹂、伍稼青的﹁古籍中的豆腐﹂、彭歌的﹁海外吃豆腐﹂、篠田統的﹁豆腐考﹂、傅培梅的﹁兩種別致的豆腐菜﹂……等,共收了三十多篇好文章及我的兩個女兒祖麗訪問豆腐的製作、價值寫成﹁豆腐的身價﹂,祖美是傅培梅的弟子,她就搜集了百十道豆腐菜,寫成簡易的菜單。
我當時很怕寫來的文章或有內容重複之處,比如說大家都知道,中國豆腐起源於紀元前二世紀淮南王劉安發明之說最為普遍,如果大家的文章開頭點題都談及此,豈不讓我編起來麻煩。但是可愛可敬的作家們,居然各寫其豆腐,沒有一家是重複的。而且作家們都對於這樣點題的寫法表示讚許;他們挖空了心思想出他們心目中的豆腐,可以說,這使他們的靈感之泉流出了光潤圓滑的汁液,凝聚成一篇篇不同的﹁豆腐塊﹂。他們寫得高興,我也編得興起。當時大家所寫的,大多是散文、專文、回憶、家鄉豆腐等。雖然當時有人誤以為這是一本純豆腐食譜,其實豆腐菜單只佔全書的五分之一,這本書的文學意義高過菜單的實用,它實在是一本有思想和感情的﹁中國豆腐﹂啊,所以出版後頗受讀者的喜愛,也確實行銷一時。
自從我們娘兒仨︵ㄙㄚ︶編輯出版了﹁中國豆腐﹂,起了一點影響作用,即發現各報的副刊,不時刊出有關豆腐的文章,我看了也擇優剪存,預備再版時加入。接著我又繼續策畫編輯﹁中國竹﹂、﹁中國近代作家與作品﹂、﹁中國兒歌﹂等,它們都在近十年來陸續出版了。雖然打著﹁中國﹂的旗號,內容可是都各有其學術的、具參考價值的、可讀的性質,也是我傾全力策畫、邀稿、找資料、編輯印製的。每本書出來都使我如釋重負。那時常有人問我:﹁底下要編的是﹃中國﹄什麼?﹂我笑笑回答說:﹁在我的構想中,還有一本﹃中國姨太太﹄呢!﹂大家聽了都驚異的笑了,﹁快編,我們要看。﹂但是十年以來,我事務繁雜,光是搜集資料,自己連策畫都力不從心了。而且說實在的,早先心目中已定好一位最佳撰稿人好友高陽,他卻故去了,要不然光是有清一代的﹁姨太太﹂,他就能瀟灑自如的寫上數萬言哪!而我自己對於民初以來的各型姨太太,也能寫出一些來吧!姨太太,本是﹁中國﹂特產,在中國文、史、物中,幾千年來,有她一大塊天地哪!
前言/序言
中國豆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