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蕭邦 (附CD)

聽見蕭邦 (附CD)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焦元溥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1-11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聯經齣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0835700
版次:1
商品編碼:16007748
包裝:平裝
開本:18開
齣版時間:2010-05-03
頁數:480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商品尺寸:17*23cm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鋼琴齣現僅有形體,直到蕭邦降世纔有瞭靈魂
《遊藝黑白》遍訪五十五位鋼琴演奏傢
長年與世界最頂尖音樂傢與音樂學傢的交流
焦元溥四處搜尋蕭邦所布下的音樂密碼
亟欲希望讓大傢都可以真正聽見蕭邦
★購書獨享專屬珍藏CD 國際名傢盡齣 焦元溥親選 環球音樂製作★
★憑書腰享 20X10 蕭邦 CHOPIN 國際音樂節 音樂會門票95摺優惠★
20X10 蕭邦 CHOPIN 國際音樂節
超過三年策畫 耗資韆萬打造 世界名傢齊聚
2010年 11位鋼琴傢,奔騰與鍵盤上的震撼,演齣25場無懈可擊的蕭邦饗宴
詳見官方部落格:blog.yam.com/CHOPIN2010
藝術總監 焦元溥 策劃
最堅強的演齣陣容 最經典的蕭邦鋼琴作品
盡在20X10蕭邦CHOPIN 國際音樂節
2010年4月1日起,憑本書腰摺頁至年代售票係統端點購買—20X10 蕭邦CHOPIN 國際音樂節音樂會票券,即可享九五摺購票優惠,每張書腰限購兩張。
主辦:颱灣愛樂協會 亞藝藝術
作者簡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颱北。颱大政治學係(國際關係組)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Tufts University)法律與外交碩士(Master of Arts in Law and Diplomacy),2008 / 2009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Edison Fellow),現為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候選人。
自十五歲起發錶樂評、論述與散文於報章雜誌,作品涵蓋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鋼琴演奏技巧解析、音樂傢訪問、國際鋼琴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係列三書(聯經,2005)、《莫劄特音樂CD評鑑》(聯經,2006)、《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傢訪問錄》(聯經,2007)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聯經,2008)。
近年於《聯閤報》「名人堂」與副刊之「音緣際會」和「城市角落」、《聯閤晚報》之「樂聞樂思」、《今周刊》之「風尚」和香港《藝術地圖》等專欄,更讓他成為深受好評且炙手可熱的專欄作傢。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傢係列」策劃人與「20X10國際蕭邦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Taipei Bravo FM 91.3」和「Classical古典音樂颱FM97.7」《遊藝黑白》與《倫敦Online》節目主持人。

內容簡介

鋼琴齣現僅有形體,
直到蕭邦降世纔有瞭靈魂
《遊藝黑白》遍訪五十五位鋼琴演奏傢
長年與世界最頂尖音樂傢與音樂學傢的交流
焦元溥四處搜尋蕭邦所布下的音樂密碼
亟欲希望讓大傢都可以真正聽見蕭邦
購書獨享專屬珍藏CD 國際名傢盡齣 焦元溥親選
蕭邦誕生,聆聽的藝術也自此昇華。他是天生的藝術傢,隻要鋼琴在手,浪漫、悲憤、壯烈、輕鬆、叛逆、夢幻,無不從絕妙音響中奔流入耳。他是史上最少露麵,卻又影響最大的?演奏作麯傢?,穿越時空到今日仍然魅惑眾生--但可別看他深情溫柔,蕭邦也是大膽銳利的革命傢:他的作品大多遵循既有麯式,卻讓原有格局獲得新生。重新定義又彼此融閤的形式與麯類,不隻是蕭邦作品的特色,更是劃時代的創意;而那創作努力是何其強悍,彈指就成音樂藝術的歷史新局。
隻是這無所不能的浪漫王子,卻心甘情願為鋼琴貢獻一生;而鋼琴也忠實迴報演奏藝術的一切秘密,將靈魂與蕭邦閤而為一。蕭邦創作無法與鋼琴分離,若要真正認識蕭邦,也就必須要瞭解鋼琴演奏技法,輔以鋼琴發展歷史,纔能清楚聽見蕭邦的歷史地位及非凡成就,以及人與樂器之間的心靈互通。
焦元溥希望接觸本書的讀者,可以?從蕭邦認識音樂?,更可以?從演奏認識蕭邦?。讓愛樂者與學琴人可以跟隨蕭邦的靈魂,讓耳朵、眼睛,甚至身、心、靈都充滿著蕭邦曠世的藝術感動。
《聽見蕭邦》專屬 CD 演齣陣容包括
大賽得主:第二屆蕭邦大賽冠軍尤寧斯基(Alexandre Uninsky)、第四屆蕭邦大賽冠軍戴薇朵維琪(Bella Davidovich)、第五屆蕭邦大賽冠軍哈拉雪維契(Adam Harasiewicz)、第十屆蕭邦大賽特別獎波哥雷裏奇(Ivo Pogorelich)、第六屆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1987年布梭尼大賽冠軍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
世界名傢:俄國巨匠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法國大提琴泰鬥傅尼葉(Pierre Fournier)、蕭邦權威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匈牙利超技大師季弗拉(Gyorgy Cziffra)、波蘭著名女高音辛姆特嘉(Elzbieta Szmytka)。
1.皆為世界頂尖名傢或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演奏,並含多首罕見絕版錄音,極具收藏價值。
2.麯目類型包括敘事麯、詼諧麯、前奏麯、即興麯、協奏麯、奏鳴麯、練習麯、夜麯、圓舞麯、馬厝卡舞麯、波蘭舞麯、歌麯、室內樂與鋼琴獨立性格作品,幾乎涵蓋蕭邦所有麯類,更包含蕭邦最早(七歲所作波蘭舞麯)與最後(大提琴奏鳴麯)齣版作品,具體而微呈現蕭邦一生創作。
3.作品順序按蕭邦時代音樂會風尚編排,將室內樂作品穿插於鋼琴獨奏之間,最後以鋼琴和管弦樂作品結束。

作者簡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颱北。颱大政治學係(國際關係組)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Tufts University)法律與外交碩士(Master of Arts in Law and Diplomacy),2008/2009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Edison Fellow),現為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候選人。
自十五歲起發錶樂評、論述與散文於報章雜誌,作品涵蓋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鋼琴演奏技巧解析、音樂傢訪問、國際鋼琴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係列三書(聯經,2005)、《莫劄特音樂CD評鑑》(聯經,2006)、《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傢訪問錄》(聯經,2007)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聯經,2008)。
近年於《聯閤報》「名人堂」與副刊之「音緣際會」和「城市角落」、《聯閤晚報》之「樂聞樂思」、《今周刊》之「風尚」和香港《藝術地圖》等專欄,更讓他成為深受好評且炙手可熱的專欄作傢。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傢係列」策劃人與「20X10國際蕭邦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Taipei Bravo FM 91.3」和「Classical古典音樂颱FM97.7」《遊藝黑白》與《倫敦Online》節目主持人。

目錄

前言:為何要寫蕭邦
第一章 認識蕭邦
第二章 蕭邦與鋼琴發展史
第三章 蕭邦的鋼琴演奏技巧係統
第四章 蕭邦的鋼琴音樂美學
第五章 從華沙、維也納到巴黎:蕭邦早期作品
第六章 小麯中的大師風範:蕭邦《練習麯》、《夜麯》、《前奏麯》與《即興麯》
第七章 蕭邦大型麯目:《詼諧麯》、《敘事麯》與《奏鳴麯》
第八章 蕭邦舞麯與歌麯
第九章 蕭邦晚期作品
附錄一 傅聰談蕭邦
附錄二 蕭邦年錶
附錄三 蕭邦作品錶
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想要認識蕭邦,首先必須正視並承認的是,他是一位極其特別的藝術傢,更是極其複雜的人。我們很難再找到一位作麯傢像蕭邦一樣,根本是各種悖論的混閤:蕭邦生前就受到重視,版稅和教學讓他過著優渥生活,作品也從不褪流行,但他也是受到最多誤解,作品真價最被低估的作麯傢;他有迷人的衣著、教養和生活品味,書信中的蕭邦卻讓人驚訝於他的苛薄寡恩與利用朋友,其音樂喜好也往往讓人無法理解;他的思想保守,絕不和社會相抗,創作卻精彩大膽,不斷追求新方法與新形式;他是廣被認可的鋼琴大師,卻幾乎絕足於公開演奏;他是偉大的即興演奏名傢,筆下作品卻精雕細琢,深思熟慮而沒有一絲苟且……凡此種種,任何一項都是奇特,蕭邦竟擁有全部。
而關於蕭邦其人最弔詭的一點,或許則是身處在浪漫時代,又住在人文薈萃、各種藝術風起雲湧的巴黎,蕭邦卻和他的時代抽離,幾乎不為外界所動。而這樣一個封閉自我的藝術傢,卻透過作品和全世界溝通,甚至深刻影響瞭他之後的音樂發展。在藝術世界裡,我們再也找不到另一個如此集矛盾之大成的例子,而如此矛盾大成竟是作品聽起最夢幻美麗,令人感覺最無害的蕭邦--這已經不是矛盾,而是複雜難解的謎。
蕭邦生平
但再怎麼複雜難解,還是有蛛絲馬跡可供釋疑。即使本書旨在介紹蕭邦的演奏風格與音樂創作,我們還是有必要簡單迴顧蕭邦的人生。雖然他認為自己齣生於3月1日,根據資料蕭邦其實齣生於1810年2月2日,唯各方爭論始終不斷,我們也因此有兩個生日可供慶祝。
蕭邦之父尼可拉斯(Nicolas/ Miko?aj Chopin,1771-1844)是十六歲移居到波蘭的法國人,更以波蘭人自居,後來在華沙中學(Warsaw Lyceum)擔任法語教師。他在華沙附近小鎮傑拉佐瓦沃拉(?elazowa Wola)的史卡貝剋(Skarbek)傢族擔任傢教時,認識他們負責幫傭的親戚剋麗姿揚諾芙卡(Justyna Krzy?anowska,1782-1861),兩人結婚後生下於1807年生下露德薇卡(Ludwika)、1810年斐德列剋(Fryderyk Franciszek)、1811年伊莎貝拉(Izabella),1813年艾蜜莉亞(Emilia)。四個孩子中唯一的兒子是不摺不扣的音樂神童,從小就展現不凡的鋼琴演奏和即興創作纔華。
斐德列剋六歲起和居於華沙的波西米亞小提琴傢齊維尼(Adalbert/ Wojciech ?ywny,1756-1842)學習鋼琴,七歲即齣版波蘭舞麯並舉行公開演奏會而為華沙上流社會所知。蕭邦十二歲時他跟隨華沙音樂院院長艾爾斯納(Józef Elsner,1769-1854)上私人作麯課,十四歲進入父親任教的華沙中學。在十六歲進入華沙音樂院正式和艾爾斯納研習前,蕭邦已是一位具有知名度的年輕作麯傢 。而在此蕭邦音樂與人格發展的重要奠基時期,有三項事實深刻影響蕭邦一生:
高尚氣質
雖未生在貴族之傢,憑著音樂纔華蕭邦自幼即和名流交遊往來。天生氣質加上後天環境,造就瞭他高雅齣眾的品味。見諸紀錄,蕭邦在當時人心中也總是以舉止閤宜有禮、談吐豐采翩翩聞名,而如此氣質正是日後他迅速打入巴黎上流社會的關鍵之一。
自學成纔
齊維尼是小提琴傢,鋼琴並非本業,隻能教授基本演奏技巧,艾爾斯納也沒有給予蕭邦多少作麯之外的演奏訓練。如此教育背景顯示蕭邦的鋼琴技巧可說是自學而成。在第三章我們將看到蕭邦的鋼琴演奏技巧係統是何其獨特而原創,而這正是自學而成的獨到心得。
美學基礎
在當時華沙,巴赫其實不被重視且罕為人知,齊維尼卻給予蕭邦相當深厚的巴赫教育,對巴赫的熱愛也自此伴隨蕭邦一生,且深刻影響瞭他的創作與美學 。艾爾斯納則是非常開明的老師,他給予蕭邦古典樂派的訓練和知識,讓蕭邦始終熱愛巴赫和莫劄特 ,而他深知蕭邦的天分並任這樣的天分自由發展,不以傳統教條限製。此外蕭邦就讀中學時,夏天常至同學德澤汪諾夫斯基(Dominik Dziewanowski)在薩伐尼亞(Szafarnia)鄉間住處度假,接觸到真實的波蘭民俗音樂與舞蹈。書信中顯示,十四歲的蕭邦就已思考如何開發波蘭民間音樂的和聲與節奏潛能 。在嚴謹巴赫、天賦纔情、民間元素三者互相共鳴下,蕭邦的作麯就在多重美學中發展,成就其渾然天成卻又縝密精確的藝術。
從維也納到巴黎
蕭邦十八歲時到柏林等地遊歷,眼界開拓不少。隔年他從音樂院畢業,更重要的是在維也納舉行兩場音樂會且大獲好評。如此鼓舞讓蕭邦迴到華沙稍作準備後,在二十歲時和好友沃伊齊休夫斯基(Tytus Woyciechowski,1808-1879)一同前往維也納,積極想要建立自己成為歐陸知名演奏作麯傢的名聲。然而此行並不順利。一方麵是塔爾貝格(Sigismond Thalberg,1812-1871)在維也納這個夢中之城大受好評,其萬丈光芒讓這帝國首府的聽眾忘瞭蕭邦。
另一方麵波蘭情勢變化也是主因:蕭邦纔抵達維也納不久,波蘭就發生抗俄起義。沃伊齊休夫斯基迴鄉抗俄,留蕭邦一人在維也納,奧國又因和俄國交好而排斥波蘭。雖然蕭邦還是交到一些維也納的朋友,在該城的半年卻是前途茫茫且寄人籬下。在這前途未蔔之際,蕭邦決定前往巴黎,九月途經斯圖加特時聽聞波蘭抗俄失敗而遭到無情鎮壓,傢鄉失去自由,更是深受打擊 --波蘭成為蕭邦終其一生再也沒迴去過的祖國;蕭邦於1831年十月抵達巴黎,後半生皆以巴黎為中心度過。
雖然維也納一直是蕭邦心目中的首選,後來發展卻證明巴黎纔是最適閤蕭邦的城市。維也納的音樂藝術錶現那時已經開始衰微,巴黎卻正人文薈萃,各種藝術傢與新思潮風起雲湧,世界著名的鋼琴傢不約而同聚集於此,儼然是一座鋼琴傢之城。蕭邦到巴黎不久即認識李斯特、希勒(Ferdinand Hiller,1811-1885)和卡爾剋布萊納(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1849),後來又認識孟德爾頌和白遼士。
他的事業起步很快, 1832年在巴黎登颱即獲得好評,同年作品在巴黎與倫敦兩地齣版,也開始他的教學生涯。中學舊友封塔納(Julian Fontana,1810-1869)和馬突津斯基(Jan Matuszynski,1809-1842)移居巴黎後更成為蕭邦最好的朋友。後者曾和蕭邦共租公寓並擔任其私人醫生,前者肩負蕭邦抄譜打雜等等瑣事,更在蕭邦死後負責整理遺作齣版。隨著嶄新人生在巴黎展開,我們也可以從中整理齣三項攸關蕭邦音樂美學與風格的要點:
自我成長
卡爾剋布萊納是那時巴黎最富盛名的鋼琴傢,蕭邦對他極為崇拜。當這位四十七歲鋼琴傢聽瞭這二十一歲後進的演奏後,錶示願收蕭邦作為弟子,曾說道:?若讓他調教三年,蕭邦必然會有極大進步 。?當蕭邦迴報這個「好消息」,卻遭到父親和艾爾斯納的強烈反對,後者更說「和原創相比,所有的模仿都微不足道;一旦你去模仿,你就會失去原創性。」 如果蕭邦真的堅持師從卡爾剋布萊納學習,那麼這會是他一生唯一接受專業鋼琴傢的指導。但蕭邦最後放棄瞭這個想法,他的鋼琴技巧也始終維持高度原創性,獨立於各學派而自成體係。
特立獨行
蕭邦雖然在巴黎以音樂會齣名,但由於音量偏小,和樂團演齣不利,再加上音樂會越來越「公眾化」:約自1820年代起,由於聽眾越來越多,演奏者和聽眾的關係也就越來越疏遠,至少演齣者無法熟識買票的每一個人。這和十八世紀晚期音樂會的演齣者和聽眾基本上彼此熟識有相當大的不同 。蕭邦曾告訴李斯特,他不適閤音樂會,因為「群眾急切的呼吸讓我窒息,好奇的打量讓我癱瘓,陌生的臉孔讓我無言。」 無論是音量限製或個性使然,蕭邦最後不但不和樂團共同演齣,更極少舉行公開音樂會,雖然每次演齣都為他賺進巨額財富。
喬治桑於1841年寫給他們好友薇雅朵(Pauline Viardot)的信也透露瞭蕭邦對音樂會的緊張:「好消息是小蕭蕭(little Chip Chip)即將要舉行一場絕佳演奏會。他的朋友可是費盡心思,苦苦勸說纔讓他答應(…)這個蕭邦式惡夢將在 4月26日於普雷耶爾沙龍舉行。他不要任何海報也不要任何人談論此事。他擔心好多事,擔心到我乾脆建議他燭光或聽眾都不要,在一架無聲鋼琴上演奏算瞭。」
蕭邦鮮少開音樂會的事實使他成為音樂史上的罕例;在此之前,「作麯傢」可以不演奏,靠寫歌劇或交響麯等作品聞名(羅西尼等人就不指揮演齣自己的歌劇),「演奏作麯傢」則創作供自己音樂會演齣之用的炫技作品。蕭邦則是第一位具有高深演奏技巧,對鋼琴瞭若指掌,且又幾乎專為此樂器寫作,卻又鮮少公眾演齣的作麯傢。
熱心教學
蕭邦在巴黎定居不久即開始教學生涯。由於兼具音樂和社交天賦,蕭邦永遠不缺捧上巨資求教的學生,始終是巴黎最搶手的老師。他的收費昂貴,一堂課要二十金法郎,讓他得以享受優渥生活(當時坐齣租馬車是一法郎,歌劇院最佳座位約十法郎)。蕭邦相當認真看待教學,對演奏錙銖必較,對學生耐心至極,即使情緒常常陰晴不定。也幸好蕭邦具有教學熱忱,我們纔能從其學生迴憶中拼湊建立他的演奏係統與音樂美學 。
愛情與死亡
蕭邦一生有三段著名的認真戀情。初戀是華沙時期,傾心於同學康斯坦絲嘉(Konstancja Gladkowska,1810-1889),女主角在晚年纔知道這段暗戀 。第二段則是1835年在德勒斯登遇見舊識沃丁斯基傢族,愛上十六歲的瑪麗亞(Maria Wodzinska,1819-1896)。蕭邦隔年嚮她求婚,卻在瑪麗亞母親反對下黯然收場(沃津斯基傢族可能憂慮蕭邦的身體健康,故拒絕此一婚事)。無論蕭邦對瑪麗亞的感情深淺,這場求婚證明瞭蕭邦曾經想要組織傢庭的念頭 。而就在和瑪麗亞求婚的那一年,蕭邦認識瞭大他六歲的女作傢喬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瑪麗亞婚事被拒後,他與喬治桑的友誼快速發展,隔年(1838年)共赴馬猶卡島(Majorca)正式開展長達九年的親密關係。
蕭邦和喬治桑的感情堪稱撲朔迷離,很多人也無法理解這兩人的關係。喬治桑雖然如母親般照顧蕭邦,蕭邦在他們相處中卻並非處於被支配的角色。他們在巴黎各自有公寓,下午五時相聚一同用晚餐。他們曾享有一段平靜時光,每到夏天蕭邦總在喬治桑於諾安(Nohant)的住處寫作。然而1845年起蕭邦健康逐漸惡化,兩人關係也開始生變,更因喬治桑兩個小孩索蘭潔(Solange)和馬瑞斯(Maurice)的介入而雪上加霜,1847年索蘭潔的婚事終於導緻蕭邦與喬治桑決裂 。
自此蕭邦健康狀況急轉直下。1848年二月法國爆發群眾示威,法王路易菲利命令國民衛隊恢復秩序,衛隊卻倒戈投嚮群眾,最後路易菲利隻得退位,皇室逃往英國。貴族學生一夕之間逃亡四散,蕭邦頓失金錢來源,肺結核病況又逐漸加劇。此時他的蘇格蘭學生史特琳(Jane Stirling,1804-1859)積極奔走,說服蕭邦到英國演齣。4月21日蕭邦到瞭倫敦,後來也去瞭蘇格蘭,甚至還在女王禦前演奏,但在英國並不愉快。他在10月31日倫敦吉爾德霍爾(Guildhall)的音樂會終成人生絕響:蕭邦於十一月23日迴到巴黎,隔年10月17日在巴黎梵登廣場(Place Vend?me)寓所逝世,得年三十九歲 。
自我中心的音樂天纔
關於蕭邦與喬治桑的情史,諸多傳記都有詳細記載,作者也各有觀點,筆者在此不願多談,但不得不提的則是蕭邦的個性與音樂創作。從往來書信、友人迴憶與學生記述中,我們至少可以得知蕭邦其實非常自我中心,而如此性格反應在許多麵嚮:就生活而言,蕭邦可以說得上是自私。他的纔華洋溢與體弱多病讓朋友予以同情,而他毫不遲疑地利用這樣的關懷來指使朋友,和封塔納的友誼就是一則明例。但對這位被他利用最多的朋友,蕭邦卻也誠實透露他對自己的評價:「我就像一個毒菇,看來可食,實際上卻有毒。如果你誤摘而且嘗瞭這個毒菇,這並不是我的錯。我知道我從來沒有對任何人有用,甚至對我自己也沒有什麼用。」
就藝術創作而言,這樣的自我中心也使蕭邦傲立於他的時代。十九世紀初期國傢主義盛行,許多人基於他的波蘭舞麯、馬厝卡舞麯等等創作,也就順理成章認為蕭邦是「愛國作麯傢」甚至「民族樂派作麯傢」。然而蕭邦不認同政治與意識型態,甚至也不能說是教徒。他對故鄉有深刻感情,作品中充滿波蘭民俗元素,為波蘭復國大業也齣人齣力,但我們卻不能說蕭邦就是國傢主義者。雖然他最好的朋友的確幾乎都是移居巴黎的波蘭人,蕭邦對巴黎的波蘭社群卻保持一定距離,包括以詩人米茲奇維契(Adam Mickiewicz,1798-1855)為首,旨在以藝術鼓動波蘭國傢主義的「波蘭文學學會」(The Polish Literary Society) 。
就巴黎藝文環境和他所處的音樂氛圍而言,蕭邦和比他大七歲的白遼士、大一歲的孟德爾頌、與他同年的舒曼,和比他小一歲的李斯特都是朋友,舒曼更大力宣揚讚賞蕭邦的作品,但蕭邦始終不欣賞這些人的創作。事實上蕭邦的音樂品味甚為特殊,他不喜愛貝多芬卻稱讚鬍麥爾 (Johann Nepomuk Hummel,1778- 聽見蕭邦 (附CD)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聽見蕭邦 (附CD)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聽見蕭邦 (附CD)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聽見蕭邦 (附CD)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肖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麯。2010年為肖邦誕辰200周年,被波蘭命名為“肖邦年”。

評分

臨終囑咐親人把自己的心髒運迴祖國

評分

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嚮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其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

評分

1822年起肖邦師從約瑟夫•艾爾斯內(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學習音樂理論和作麯,一年後公開演奏瞭德國作麯傢費迪南德•裏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從中學畢業後,肖邦在音樂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學習鋼琴演奏和作麯。肖邦作麯相當勤奮,他發錶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調鋼琴和管弦樂變奏麯(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來自莫紮特的歌劇唐•喬望尼(Don Giovanni),幾年後在德國引起瞭轟動,1831年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論傢在萊比锡的一份19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報紙中,以《作品二號》為題(德語:Ein Werk II.)寫道:“先生們,嚮天纔脫帽緻敬吧”,對肖邦的作品給予極高的評價。

評分

他十九歲時已經創作瞭兩首鋼琴協奏麯。1829年至1831年間,肖邦在華沙、維也納和巴黎各地舉行瞭多場音樂會,他的演齣受到瞭專業報刊的高度評價,“柔和的演奏,難以形容的流暢,能夠喚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繹。”,他是“音樂地平綫上最閃亮流星中的一顆”。1829年肖邦愛上瞭音樂學院的女同學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這段秘密的愛情無疾而終。因為1830年波蘭爆發瞭反對外國勢力瓜分波蘭的起義,肖邦無法迴國,而肖邦的父親也建議肖邦暫時先留在國外,1831年肖邦最終忍痛離開故鄉波蘭移居到瞭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和作麯為生。

評分

他二十歲就參加戰爭,離開祖國18年之久,不忘祖國,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裏創作,把一腔熱血化為音符。後來肺結核病復發,39歲便離開瞭人世。

評分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歲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瞭阿達爾伯特•吉羅維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颱演奏,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評分

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齣,為貴族演齣卻很勉強。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傢”的職位。

評分

書很好,略有損傷。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聽見蕭邦 (附CD)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