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基本信息 | |
圖書名稱 | 北京秘境-52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 |
作者 | |
定價 | 48.00元 |
齣版社 |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
ISBN | 9787549526659 |
齣版日期 | 2013-01-01 |
字數 | |
頁碼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大16開 |
商品重量 | 0.722Kg |
內容簡介 | |
想減肥的人為什麼要去錢市鬍同逛逛? 拷貝《奮鬥》“心碎烏托邦”創意的青年旅社在哪? 京城最老“住戶”真身今何在? 哪座寺院能欣賞到樂僧演奏的明代宮廷音樂? …… TimeOut北京中文版雜誌的“北京秘境”欄目,在近四年時間裏,陸續嚮讀者展現瞭上百個散落在北京城中的文化遺跡與曆史遺存,本書精選瞭52處收錄。 《北京秘境:52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不僅僅是北京文化觀光指南、瞭解北京城市發展與保護的讀物,同時,它也是重新體驗和發現當下北京的最理想讀本。 《北京秘境:52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是一本專屬北京的書。久居於此,如果還有探究周邊環境的好奇心,它會帶給你驚喜;初來乍到,如果渴望成為“北京通”,它會是一本速成指南,而且絕對純正;偶來遊玩,如果想深度體驗這座都市,它將為你開啓一段創意旅程。 |
作者簡介 | |
牛文怡,《TimeOut》主編。著名傳媒人。主要關注領域為城市文化、公共傳播與新媒體。 |
目錄 | |
1 正乙祠:文武昆亂不擋 鑼鼓絲弦猶響 2 西什庫教堂:福音繞城三百年 3 東交民巷:西洋景裏的中國事兒 4 協和彆墅: 大隱隱於市 澡雪而精神 5 炮局:大牆那一邊 換瞭人間 6 東嶽廟:眾神狂歡的“非常道” 7 聖公會教堂:中英聯姻的“育纔搖籃” 8 煥新鬍同21號:滄桑中,我煥然一新 9 西河沿:老“金融街”的繁華舊夢 10 醇親王南府:龍顔再現 餘音猶在 11 利瑪竇墓:大隱隱於黨校 12 西八裏莊:玲瓏世界 慧根不滅 13 恭儉鬍同:“皇傢産業園”裏的大城小事 14 好園賓館:誰說女子不如男 15 萬壽寺:三環路旁有座“小故宮” 16 東方飯店:夢歸1918“摩登時代” 17 男育英、女貝滿 龍鳳呈祥燈市口 18 雙清彆墅:建國偉業西山下 19 青龍橋火車站:百年京張綫 韆古詹公處 20 崇內社區:一邊江南遺風 一邊西洋遺夢 21 老自來水廠:百年暗流湧 潤城細無聲 22 米市鬍同:說不完的城南舊仕 23 琉璃廠:文人墨客夢繞“四大天王” 24 棍貝子府:六道輪迴的百年孤獨 25 智化寺:庭院深深 京樂飄飄 26 原輔仁大學:侯門再造 以文輔仁 27 齣前門 拜會北京鬍同冠軍 28 順天府學:明清時代的“北京四中” 29 模式口:駝鈴遠去 禪鍾長鳴 30 銀錠橋:觀山跨水 地甲京城 31 颱灣會館:“寶島駐京辦”的百年鄉愁 32 中國航博:天驕伏櫪 飛越不已 33 菊兒鬍同41號:新四閤院二十年巷深酒醇 34 健銳營:清代“特種部隊”的小城大事 35 僧王府:蜈蚣足內 朗朗乾坤 36 天寜寺塔:京城最老住戶,您還好嗎? 37 美國學校:老北京的“新東方” 38 萬牲園:百年前的“動物總動員” 39 一座法源寺 半部中國史 40 田義墓:貴賤生前過 塚庵身後留 41潞河中學:桃源深處億大師 42 什錦花園鬍同:六百功名塵與土 43 東四四條61號:一不留神,成瞭奧運四閤院 44 五塔寺:北京有位“老印度” 45 正覺寺:人境仙居 “廟”不可言 46 匯通祠:天人閤一 水脈連心 47 德壽堂:“孤本”藥店 百草沉香 48 雪池鬍同:一夏清涼在冰窖 49 真光戲院:老北京最摩登 新北京最爛漫 50 孟小鼕故居:飄零鼕皇 香魂歸處 51 北京象牙雕刻廠:曾“琢”齣半個首鋼 52 琉璃渠:皇傢“金屋頂”made in小山村 |
編輯推薦 | |
有時候,你與世界,隻差一場旅行。 href='item../11296581.html'>北京秘境2:48段重新發現北京的旅程 更多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理想國 精品好書,請點擊: href='jmall../p106989.html'> href='sale../act/VM8L4uhqPYWeoZ.html' target='_blank'> |
文摘 | |
正乙祠:文武昆亂不擋 鑼鼓絲弦猶響 一座會館, 終成戲樓名角。 論輩分可以和法蘭西喜劇院平起平坐, 更是中華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 花雅之爭在此終結, 梅氏傢族從此興盛。 任時光流轉, 正乙祠的舞榭歌颱, 三百年的風流卻始終未被雨打風吹去 梅蘭芳華顯京城 不光是電影院綫,京劇界也有“賀歲檔”一說。鼕天的老戲樓正乙祠裏,鑼鼓齊鳴,絲弦撥動,粉墨登場的都是梅派京劇:《抗金兵》《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霸王彆姬》《天女散花》……齣齣都是梅蘭芳先生自創或改編的經典劇目。五齣摺子戲閤在一起,就是今天看到的《梅蘭芳華》瞭。 如今的正乙祠可以說是梅派戲的主場,上演梅派戲已有 120 年的曆史。梅傢是梨園世傢,祖父梅巧玲就位列“同光十三絕”之一,以扮演蕭太後齣名。據《中國京劇史》記載,1881 年,梅巧玲就攜“四喜班”在正乙祠演齣,轟動一時。到瞭 1919 年餘叔岩在正乙祠為母親祝壽辦堂會,梨園界的藝人紛紛獻藝。梅蘭芳當時已成名旦,卻即興反串呂布在此登颱獻藝,梅先生以俊朗的扮相及高超的演技,把呂布演得活靈活現,更是一段傳奇。歲月輪迴,到瞭2009 年元月,梅蘭芳之子、年逾古稀的梅葆玖和譚派後人譚正岩在正乙祠同颱演唱《坐宮》,兩大門派再度珠聯璧閤,成就佳話。如今在這裏常駐演齣的,正是梅蘭芳京劇團。梅劇團演員在上演正乙祠版的《梅蘭芳華》時,頗為與時俱進。就拿這承接過四代梅傢人的老戲樓來說,改動也是不小。原先的舞颱是按照清末的製式,隻有 36 平方米,顯然不能滿足如今觀演的需要。於是在這次改造中,就在齣將入相的九龍口處,嚮後退瞭 5 米,還獨具匠心地為原本四四方方的戲樓舞颱修築瞭延展空間,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座酷似模特走秀的 T 形颱,可以一直延伸到後排觀眾麵前。這讓不少來此看戲的觀眾稱贊不已,都覺得自己仿佛與舞颱上的京劇藝術達到瞭零距離接觸的境界。至於將池座裏的八仙桌子太師椅換成現代影院式的排座這樣的改動,更是不在話下。一部新戲,激活瞭一座古老的戲樓,也算功德一件。 從財神廟到活化石 如果到正乙祠觀看梅派京戲,不能錯過參觀一下這座被學者們譽為“戲樓文化史上的活化石”的古戲樓建築本身。走進氣派的廣亮大門,坐南朝北,五級的漢白玉颱階直通院裏。進入院中您會發現,比起湖廣會館,剛剛修葺一新的正乙祠更氣派。左右抄手遊廊貫穿其中,據工作人員介紹“碰上雨雪天氣,您可以通過遊廊直通任何房間,而不會淋濕身子。”這裏在明代還是一座古廟,到清康熙六(1667)年,被浙江在京的銀號商人購置,成立“銀號會館”,目的是為瞭“以奉神明,立商約,聯鄉誼,助遊燕也”。經過經營修復,內中建成神殿、戲樓、廳堂、客房等建築。氣派非常。其中神殿供奉的主神為財神趙公明,而趙財神在道教裏又被封為“正一元帥”,民間“一”“乙”二字通用,這也就有瞭如今正乙祠的名字。 隨著時代變遷,正乙祠會館的性質慢慢淡化,而戲樓的色彩卻濃鬱起來。要說起來,這和老北京“盛産”戲園子的大背景不無關聯。舊時北京人娛樂休閑場所少且單一,戲園子是百姓比較重要的社交場所。對於北京城裏的旗門大爺們,茶園酒肆自然成瞭他們消遣娛樂的好場所。眾伶人齣於生計考慮,專門到茶園為這些八旗子弟唱戲獻藝。自清中期以來, 正乙祠承接的演齣業務越來越多,曆年每逢春鞦吉日,王公貴胄、名流巨賈都大擺酒宴,要約戲班演齣。藉著演齣收入正乙祠也一再擴充規模,建成瞭如今的三麵開放式大戲颱。戲颱對麵和兩側均為上下兩層敞開的包廂,戲颱前約有上百平方米看池,可容納 200 位觀眾看戲品茶。程長庚、梅巧玲、盧勝奎、楊小樓等名傢都曾在此登颱獻藝,藉著當年這些大腕,正乙祠名噪京華,盛極一時。 花雅之爭風暴眼 正乙祠從古廟改為會館戲樓,是康熙年間的事情,而京劇的祖師爺四大徽班進京,則是乾隆後期的事情瞭,這前後差瞭百餘年。那從康熙朝到乾隆朝這一個世紀裏,正乙祠的古戲樓都錶演什麼麯目?答案是有著“雅部”之稱的昆麯。而最終這裏卻成瞭被雅部貶稱“花部”“亂彈”的京劇大本營。 論輩分,康熙年間的正乙祠在世界範圍內是祖宗級彆的,能和它稱兄道弟的,也就是路易十四興建的法蘭西喜劇院。19世紀初,後者曾上演過一部《歐那尼》,奠定瞭雨果的地位,也標誌著浪漫主義繳瞭古典主義的槍,成瞭歐洲戲劇的領導者。 無獨有偶,19 世紀末,梅巧玲率“四喜班入主正乙祠,花部的京劇由此取代雅部的昆麯,成瞭中華國粹。早在京劇還沒誕生的年代,昆麯占據著北京主流演齣市場。那種細緻婉轉的竹笛伴奏,配上引經據典的唱詞,堪稱名副其實的士大夫藝術。正乙祠也曾以承辦昆麯演齣為主要項目,那時花部代錶的行腔京腔、秦腔、弋陽腔、 梆子腔、羅羅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意為不登大雅之堂、不入流。 但人民也需要娛樂,這時擺在藝術麵前的就是如何通俗易懂地打動每一位觀眾。以秦腔、京腔為代錶的地方劇種,故事情節精彩簡單,鑼鼓場麵熱鬧火爆,漸漸蠶食瞭北京的演齣市場。相反,昆麯很難走齣王府豪門的輕舞小宴而到市井中逐漸沒落。加之乾隆帝為母祝壽引齣四大徽班進京,使得各種地方劇種在北京進一步融閤。 同光年間,花雅兩部在北京展開生死拉鋸戰,正乙祠戲樓成瞭雙方爭奪的焦點仿佛誰站在這裏演齣,就代錶誰搶迴瞭主流話語權。最終梅巧玲的”四喜班“進駐正乙祠,花雅之爭正式告一段落,代錶市民的藝術取代瞭士大夫藝術,昆麯時代終結。 周邊逛逛 琉璃廠裏淘文化 西來順裏品”馬鴨“ 正乙祠能有如此火爆的票房,正因為這裏是赫赫有名的宣南文化區核心地帶,文人士子雲集。從正乙祠齣門奔南走不到一站地,就是琉璃廠文化街。一般的旅遊街,隻賣些旅遊商品,很難吸引本地人光臨。琉璃廠則不然,它靠著原汁原味的老字號以及獨一份的産品,吸引著北京的文人墨客。像西琉璃廠的戴月軒毛筆店,毛筆做工精良、選料上乘,具有”尖齊、圓、健“筆之”四德“,甚是講究。如今這裏還成立瞭現場製作毛筆的錶演,更是京城一絕。東琉璃廠的安徽四寶堂,則是以齣售各種宣紙齣名,不論生宣、熟宣,還是夾宣質量都要高齣其他店鋪一等。至於散布在東西琉璃廠的書店,更是不計其數,對於淘書愛好者來說,這裏可算是一大聖地。 這附近更是從來不缺少美食,全聚德總店聞名遐邇毋庸多錶。附近的阿裏郎韓國燒烤店 總不差人氣。再往北一溜達,和平門內北新華街路東,就是北京清真菜西派的代錶--西來順。這裏的鎮店名菜是馬連良鴨子,是”吃飯精緻到挑剔、唱戲挑剔到精緻“的京劇”食神“馬連良先生的發明,醃時講究內膛、外皮搓抹,入味後蒸透,再溫油炸至皮酥,吃到嘴裏那叫一個香酥軟爛、肥而不膩。不得不嘗的還有著名的”韆層牛肉餅“,相傳源自唐代已經有一韆多年的曆史。 …… |
序言 |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