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04
書名:燙熨療法
原價:19.00元
作者:程紹魯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117126755
字數:
頁碼:255
版次:1
裝幀: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程紹魯主任醫師於2000年在國內首先研製齣遠紅外綫陶瓷,亦稱“生物陶瓷”、“聚能陶瓷”,從此開啓瞭現代燙熨療法之先河,本書集程主任和他海內外的學生們十年之臨床經驗,查閱大量古今醫學文獻,本著讓大傢看得懂、學得會、用得著的原則編著此書,書中圖文並茂,由淺入深地介紹瞭燙熨療法的曆史淵源、作用原理和應用於三十餘種常見病的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是一部供人們自學燙熨療法,自我保健的科普讀物。
目錄
上篇 燙熨基礎
第一章 經絡腧穴總論
一、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一)經絡起源於針灸的醫療實踐
(二)腧穴的發現是經絡概念的萌芽
(三)金屬針的發明,促進瞭經絡學說的發展
(四)陰陽五行與醫學的結閤,使經絡學說理論更趨完善
(五)古代解剖學為經絡學說提供瞭實驗依據
二、經絡係統的組成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二經彆
(四)十二經筋
(五)十二皮部
(六)十五絡脈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走嚮交接和流注規律
四、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綫及病候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五、奇經八脈的循行和生理功能
(一)督脈
(二)任脈
(三)衝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和陽蹺脈
(六)陰維脈和陽維脈
六、經絡的作用
(一)生理方麵
(二)病理方麵
(三)診斷方麵
(四)治療方麵
七、腧穴的分類
八、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類
(二)物象類
(三)人體類
九、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
(二)手指同身寸
十、腧穴的治療作用
(一)局部治療作用
(二)遠端治療作用
(三)特殊治療作用
十一、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背俞穴及募穴
(五)郤穴
(六)下閤穴
(七)八脈交會穴
(八)八會穴
(九)交會穴
十二、十四經脈腧穴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十三)督脈
(十四)任脈
第二章 傳統燙熨療法
第三章 現代燙熨療法
中篇 燙熨工具
第四章 天然遠紅外綫燙熨材料
第五章 人工遠紅外綫燙熨材料
第六章 燙熨療法常用工具
下篇 燙熨治療
第七章 內科疾病
第八章 神經係統疾病
第九章 骨傷科疾病
第十章 婦科疾病
第十一章 其他係統疾病
第十二章 燙熨保健療法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程紹魯,男,1951年齣生,福建省福州市人。大學學曆,貴陽中醫學院醫療係畢業,原任貴陽醫學院針灸教研室主任、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於1995年通過人纔引進至廈門市中醫院,現任中國廈門國際中醫培訓交流中心、廈門市華僑醫院與福建中醫學院附屬廈門市中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福建省針灸學會康復分會副主任委員、福建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廈門市針灸學會副會長。廈門市中醫院針灸科學科帶頭人:從事針灸臨床30年,擅長應用針灸療法和燙熨療法治療多種神經、消化和運動係統疑難雜瘸,擅長應用現代科技與傳統醫學相結閤研製齣多種針灸器械,曾經多次主持國傢及省部級科研課題,曾獲得國傢科技進步成果奬一項,國務院電子振興領導小組授予三等奬一次,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奬一項,貴州省科技進步四等奬二項和多項國傢專利,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生物陶瓷熱敷袋治療頸肩背部風濕痹癥的臨床觀察》、《生物陶瓷火罐的研製與應用》、《生物陶瓷溫灸球與艾火隔薑灸的性能比較》等十餘篇論著分彆發錶於《中國針灸》、《針刺研究》、《針灸臨床雜誌》等雜誌。
文摘
序言
上篇 燙熨基礎 第一章 經絡腧穴總論 一、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展 (一)經絡起源於針灸的醫療實踐 (二)腧穴的發現是經絡概念的萌芽 (三)金屬針的發明,促進瞭經絡學說的發展 (四)陰陽五行與醫學的結閤,使經絡學說理論更趨完善 (五)古代解剖學為經絡學說提供瞭實驗依據 二、經絡係統的組成 (一)十二經脈 (二)奇經八脈 (三)十二經彆 (四)十二經筋 (五)十二皮部 (六)十五絡脈 三、十二經脈的分布、走嚮交接和流注規律 四、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綫及病候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五、奇經八脈的循行和生理功能 (一)督脈 (二)任脈 (三)衝脈 (四)帶脈 (五)陰蹺脈和陽蹺脈 (六)陰維脈和陽維脈 六、經絡的作用 (一)生理方麵 (二)病理方麵 (三)診斷方麵 (四)治療方麵 七、腧穴的分類 八、腧穴的命名 (一)自然類 (二)物象類 (三)人體類 九、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骨度分寸 (二)手指同身寸 十、腧穴的治療作用 (一)局部治療作用 (二)遠端治療作用 (三)特殊治療作用 十一、特定穴 (一)五輸穴 (二)原穴 (三)絡穴 (四)背俞穴及募穴 (五)郤穴 (六)下閤穴 (七)八脈交會穴 (八)八會穴 (九)交會穴 十二、十四經脈腧穴 (一)手太陰肺經 (二)手陽明大腸經 (三)足陽明胃經 (四)足太陰脾經 (五)手少陰心經 (六)手太陽小腸經 (七)足太陽膀胱經 (八)足少陰腎經 (九)手厥陰心包經 (十)手少陽三焦經 (十一)足少陽膽經 (十二)足厥陰肝經 (十三)督脈 (十四)任脈 第二章 傳統燙熨療法 第三章 現代燙熨療法 中篇 燙熨工具 第四章 天然遠紅外綫燙熨材料 第五章 人工遠紅外綫燙熨材料 第六章 燙熨療法常用工具 下篇 燙熨治療 第七章 內科疾病 第八章 神經係統疾病 第九章 骨傷科疾病 第十章 婦科疾病 第十一章 其他係統疾病 第十二章 燙熨保健療法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燙熨療法 (平裝)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燙熨療法 (平裝)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燙熨療法 (平裝)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