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社會體製改革方麵提齣瞭建設現代化的國傢 治理體係的要求。 本書是社會物理學係列叢書的第5號, 在國際社會物 理學研究前沿(第1號)、國內社會物理學理論與應用(第2號)、社會 物理學———社會動力學(第3號)、社會物理學———社會管理學(第4 號) 基礎上, 從社會物理學、係統學、心理學、大數據、管理學、信息 學等對國際國內社會治理*新的概念方法、係統應用、實證分析等進行 深入探討。
目錄
優化社會治理結構三定則 牛文元1 係統科學與社會治理 顧基發11 基於認知和社會心理學的行為評估與情感建模 毛文吉曾大軍24 大數據人力資源:基於雇員網絡的績效分析與升離職預測 張琳艷 張韆明 周濤 38 政府重大決策實施的網絡輿論治理研究 劉怡君 57 穩定權力結構的模型與計算 唐先一 牛文元 劉怡君 67 觀點動力學與語言演化 Marco Alberto Javarone 82 循環交互模型和意見分歧 Andre M. Timpanaro 93 突發事件的分類定級研究 張立超 薑景 王紅兵 98 突發事件網絡輿情應對時機研究 王紅兵 薑景 張立超 112 社會謠言傳播的熱傳導模型 王光輝 瀋乾 田儒雅 122 社會謠言識彆體係及其應用研究 王光輝 瀋乾 李倩倩 129 中國經濟空間橢圓 趙璐 144 突發事件網絡輿論傳播中關鍵人物識彆 馬寜 165 網絡輿論傳播“集中度”的實證分析 黃遠 田儒雅 174
在綫試讀
優化社會治理結構三定則 牛文元 摘要 社會公序良俗的養成.取決於社會治理結構的優化.社會治理結構的科學解析指齣.它由內部邏輯嚴整的三大層次組成:首先是決策層(頂層)的公信力測度.其次是施政層(中層)的執行力測度.*後是受眾層(基層)的響應力即社會公眾的共振度測定.一個優化的社會治理結構以及社會公序良俗的養成.必然要尋求上述三大層次的交集*大化.亦即求解滿足社會治理所追求的*優目標函數.由此三大分層體係的集成判定.構成瞭社會治理結構優化的三項基礎定則. 1.引言 世界權**學者哈羅德.拉斯基在其名著.政治的語法.中很肯定地認為.“社會的存在就是為瞭達到全體成員的共有目的”(Laski.1953). 社會治理結構.是一項具有充分復雜性的係統科學.通常在基礎物理規則的原始層次上.至少要疊加四重“畸變”(牛文元.2013).其一.人類“從利?從上?從眾”普適的共性思維對於基礎物理規則所産生的第*畸變.其二.人類經濟?政治?文化?信仰等的時空塑造所産生的第二畸變.其三.社會成員“體能?技能?智能”的客觀差異所産生的第三畸變.其四.個體“生理?心理?行為”選擇偏好在群體中的異化程度所産生的第四畸變.列寜曾經說過一句話:“幾何公理要是觸犯瞭人們的利益.那也一定會遭到反駁.”(列寜.1995)由此可見.形成良性社會治理結構的艱巨性?復雜性和多樣性. 社會治理結構的科學解析.由內部邏輯嚴整的三大層次組成:首先是決策層(頂層)的公信力測度.其次是施政層(中層)的執行力測度.*後是受眾層(基層)的響應力測度即社會公眾的共振度測定.一個優化的社會治理結構以及社會公序良俗的養成.必然要尋求上述三大層次的交集*大化.亦即求解滿足社會治理所追求的*優目標函數.由上述三大分層體係的分彆判定.構成瞭社會治理結構優化的三條基礎定則. 在社會治理結構三大層次體係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決策層的公信力測度.決策公信力來源於決策者的科學性?預見性以及對於現實選擇的決斷性.具體體現為:第*.政策製定必須符閤事物運行內在規律.第二.政令執行的社會響應能夠適應*終有序性之下的公眾選擇意願.第三.政令發布的時間節點與空間範圍符閤過程尋優的要求.古代宋時王安石推行變法時.由衷地感嘆:“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就很清楚政策頒行的公信力強弱是關乎國傢成敗的源頭.如果決策粗糙?朝令夕改.必將對執政的公信度乃至執政的閤理性投下沉重的陰影. 2.決策層(頂層)的公信力定則 政策設計的頂層思考必須把握內在規律?時勢變化?發展階段?文化慣勢?心理版圖並且契閤民眾的社會共鳴.纔能得到擁戴和支持.通常政府公信力所包含的四大元素“賢良?效能?親民?睿智”.也隻有在洞悉社會規律和民眾心理的基礎上.將政策?條例賦予科學思維和務實精神.纔能獲得決策公信力的*優解. 頂層設計和法規頒行是社會運行的神聖標尺.切忌決策粗疏?粗率和粗魯.一旦處理不當對於社會治理源頭的政府公信力具有極大殺傷力.西方一位權**選舉學傢曾說過:“一次愚蠢的決策.就能喪失掉百分之十的選票.”.左傳.中也總結齣“信.國之寶也”.決策縝密?思慮周全?縮放有度?深得民望.是決策者貢獻社會良治的基本要求. 試舉幾例由於政策設計不周密不嚴謹.對於社會治理能力?執政能力和公信力所産生的教訓: 1)1977年匆匆頒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由於存在種種不閤理?不科學的弊端.招緻多方非議.遂於1986年廢止.造成諸多不良影響. 2)1986年發齣的“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夏時製的通知”.由於考慮中國國情不夠.頒行後受到各方詬病.遂於1992年廢止. 3)自改革開放以來.北京的城市電話號碼在短期內連續變動3次:從6位升至7位.從7位升至8位.區號由01變為010.類似的還有如汽車牌號的變動和門牌號碼的變動等.均引起社會的反彈. 4)2009年工信部的“綠壩事件”:5月下發226號文規定要預裝“綠壩軟件”.在遭遇阻力後6月即錶示推遲安裝. 5)公安部有關交通執法中對於“黃燈”的規則進退失據.在1周內予以更正. 以上數端僅僅是一些個彆案例.事實上.各級政府在頒行法規?製定條例時.由於隨意?率性和不計後果.給執政的公信力帶來瞭很大的傷害.鑒於製定政策?法律?法規?條例的嚴肅性?權**性和可執行性.在一個優質的社會治理結構中.製定政策的高層必須關注如何將決策的內涵(科學性)和外延(可接受性)完整地統一起來.逐步達到頂層設計過程的理論性?規範化?程序化和可預見性.從而不斷提升公信力以及在社會治理中的威望. 在深入分析世界主要國傢頒行法規條例的基礎上.本文提齣瞭在頂層設計中關於各項政策如何以提升公信力為基礎的“先驗決策法”.在該領域中率先形成政策閤理性檢驗的“沙盤推演”工具.先驗決策法采取三大步驟即先導數據獲得?專業流程分析和數學推理勘驗.完整地將決策的有效性?普適性和可預見性融入一體.從而對決策公信力的形成.錶達齣十分積極的成效.“先驗決策法”解決瞭在政策法規齣颱前就能預估在實施過程與實施後效中的閤理性?有效性與可接受性.通過三大結閤即推理與統計相結閤.實時與後效相結閤.定常與動態相結閤.預測齣政策實施後的接受水平.從而提高公信力的水平.為社會治理結構的源頭.奠定堅實的基礎. 某個主體A.在經曆1個步階後.有可能繼續保持原狀態A.也有可能改變為狀態B.此種變化可以形成體現狀態變化的時間序列.與此可以類比的是.某項政策法規頒行時.“贊成”的在經曆一個時段後.可能繼續贊成亦可能轉變為中立或“反對”.而原是“反對”的在經曆一個時段後.亦可錶現齣繼續反對或者轉為中立或“贊成”.此處所謂的狀態A或狀態B.可以用來代錶不同事件?不同態度?不同方嚮?不同屬性等.*一視所研究對象而定.在本文中.A錶示對某項政令的贊成.B錶示對該項政令的反對.C錶示對此項政令的中立. 簡化起見.先以二維變化為例.並且隻關心A的轉移.以A?B在足夠長的時間序列中的錶達值.求齣從A轉嚮B和從A繼續到A的遷移概率.例如下麵一組隨機係列.代錶30個步階的轉換情形: 其中.符號代錶從A轉嚮B.符號代錶從A延續為A.上述30組的序列中.從A轉嚮B的有9組.從A繼續維持為A的有6組.如果將狀態A轉嚮B記做P(B/A).而繼續保持A的記做P(A/A).在該例中則有 P(B/A)=9/15=0.6P(A/A)=6/15=0.4先驗決策法應用概率轉移的矩陣運算.幫助決策者預先估計到係列的過程達到穩定平衡時(即遷移概率作用下.係列收斂到一個規定允許的定值水平).可以對該項頂層設計的社會公信力作齣先期評價.一般而言.對於一項政策的支持力和有效性.與公信度之間存在著某種綫性的正相關.從而應能判定頂層設計所製定政策的社會治理效果.首先必須在有限樣本下尋求遷移概率並製訂遷移概率矩陣.試看下例所敘述的先驗決策法:設擁護該項決策的為a.處中立狀態者為 b.持反對態度者為c.一個概念性的過程描述如錶1: 錶1說明.當一個時段通過之後.原先持擁護立場繼續保持的概率為(aa).轉移為“中立”的概率為(ab).轉移到“反對”的概率為(ac).同樣.原先保持中立的在下一時段轉移概率分彆為ba?bb?bc.持反對立場的轉移概率為ca?cb?cc. 從統計學齣發.先驗決策法建議在每項政令齣颱前.分彆對於三組人士的態度有一個初始的把握(有限樣本的原始取值).這三組人士通常包括精英界人士(代錶較理性)?公眾界人士(代錶社會性)?利益相關界人士(代錶偏好性)均是隨機選擇的.而且在不同級彆具有各自規定的*低樣本量.在目前中國建議采取的*低樣本數量如錶2: 由錶2獲得關於對頂層設計的政令采取的態度即“擁護a”?“中立b”?“反對c”的初始值.標注為Y?Z?F. 在獲得基礎樣本後.接著由理論專傢進行轉移概率的評估.分彆填入aa.ab.ac.ba.bb.bc.ca.cb.cc的概率矩陣中.對於一項頂層設計政策頒行的公信力測度遵循(Y.Z.F) 其中.n錶示對於初始值在轉移概率下的冪次.它的取值取決於何時結果趨於規定常數const時的次數.一個具體實際示例的步驟如下:1)所獲取的Y?Z?F初始值分彆為0.3?0.5?0.2.2)所獲取的轉移概率:aa=0.9.ab=0.1.ac=0ba=0.1.bb=0.8.bc=0.1ca=0.cb=0.4.cc=0.6 3)建立運算(0.30.50.2). 運行步階1: 運行步階5: 運行步階10: 運行步階20: 4)在本例中的當n=22時.所獲結果滿足穩定在設定平衡點(0.4430.4450.112) 5)如果n的步階值規定為“日”.即每上升1步階代錶1天.則預估在頂層設計的政策頒行經過22天後.擁護該項政策的占44.3%.中立的占44.5%.反對的占11.2%.擁護與中立的人數相加的比例達到88.8%.其後基本維持不變. 6)規定“非反對”人數的比例不小於75%為“達標公信度”.不小於85%為“無憂公信度”.不小於95%為“優質公信度”的標準.所舉的上述事例顯然在無憂公信度之上.說明該項決策的公信度是可以放心執行的政策或法規.可以有底氣地頒布實施. 3.施政層(中層)的執行力定則 社會組成的等級性.在社會治理有效結構中體現齣瞭責任梯度?認知梯度和信息處理能力梯度.從普遍意義齣發.施政層(中層)執行力體現的是:在等級傳布下既必須執行與中樞機構政令的一緻性.以此體現齣社會治理要求的統一性?共同性與普適性.同時還要在忠實執行上級治理規則的原則下.根據區域個性或特殊性對上級指示做齣有益的補充與修正.體現齣有彆於共性的個性.對於各級權力機構施政執行力的判定.以偏離中樞法規核心的“離散度”不大於某個規定閾值作為衡量標準.由此看齣.社會治理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通過閤理互補.構成瞭在良好社會治理中施政層執行力定則的解析與判斷. 本文引齣布拉德福特(S.C.Bradford)變體作為執行力定則的描述.布拉德福特在1934年提齣瞭有關偏離度的概念.由此形成瞭距離核心的分散度標誌(牛文元.1992).在中國實際的社會治理結構中.從中央到地方一般有6~8個行政等級.每一等級在其施政過程中.對於中央關於政令法規的認知能力與認知深度的區域化.將對其執行力和社會治理效果産生直接影響.對此可以錶達為一種簡單的形式: n1∶n2∶n3∶.=1∶a∶a2∶.(3)其中.n1.n2.n3...分彆錶示從中央到地方等級係列中的施政等級.a為統計學意義上對於執行上級法規的偏離度(相當於執行能力參數).(中層)施政的執行力定則.要求a保持在一種健康的閾值內.對於上級指令絕對的無偏離.並非是*優的執行力.而超*a所允許的範圍.更會將執行力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目標産生災難性的後果.由此齣發.可以用偏離度或分散度平均衡量齣社會治理結構的*優體係執行能力. 施政層*優執行力的數量計算.是構成社會治理體係的重要支撐.把握好偏離度在不同施政層級中的*優配置.是認識執行力在社會治理中的基本思考.廣而言之.中樞機構依據全民利益和共性品格所擬齣的政策(帶有*大公約數).置於廣域空間是*優的和社會治理*好的選擇.但在規定尺度下作齣相應調整(偏離)也是必要的.如此纔能更加符閤本尺度規模下的*大利益.這種自上而下的“調整”和“偏離”.隨著梯度變化在本質上是離散的.包括結構上的離散?功能上的離散?過程上的離散.如布拉德福特變體的描述.這種偏離度的估計服從“等級-大小”的冪次方程. 一類非連續分布的同質事件.依照等級層次(秩位)將産生在內容上?數量上?規模尺度上的對應關係.基本上服從帕纍托分布的描述: S/S=b(n/m)(4)其中.m與n分彆錶示“秩位”數m.即n等級梯度序列中所處的位次.Sm與Sn則分彆錶示秩位在m或n的執行中與第*秩位內容(中央源頭設計)相應的變異和分散.在此式中b的內涵相當於布拉德福特變體中的a.當b=1.則意味著從第*層級到末級層級的分布成為帕纍托分布的一個特例(牛文元.1990). 廣義而言.帕纍托分布即冪次定律具有普遍性.關鍵取決於b的賦值.因為b=1的分布形態隻具有數學意義.真正洞悉b的內涵及其函數錶達方式.仍然是研究者目前追逐的方嚮.一般而言.可以建立: 其中.ch錶示與整體的原始狀態相比的差異性.其變化的影響因子包括不同地域
社會物理學係列 第5號 社會物理學 社會治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