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4
《失落的一代》全新修訂,本書揭示瞭發起“上山下鄉運動”的領導人公開或隱蔽的動機,與他們為達到目的所使用的手法,同時分析瞭 他們的這些決定在整個社會上所引緻的後果。本書也探討瞭下鄉運動進行瞭20多年,為何會在1980年突然壽終正寢,並且研究瞭這場運動在中國社會、政治及 經濟上留下瞭什麼印記,以及它在中國當代曆史上應該占一個什麼位置。本書收錄作者2013年**的訪談錄,談到新一代領導人的知青背景。資料翔實,分析透徹,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贈送精美書簽。
內容簡介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引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隨即,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達到瞭轟轟烈烈的高潮。這場人類曆史上罕見的人口大遷移不僅改變瞭一代人的命運,也深刻影響瞭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這一代人被稱為“失落的一代”。
如今,“失落的一代”已經成為中國社會的中流砥柱,新一屆領導人,7個政治局常委中,4個當過知青。
現在,中國的命運已然落在瞭他們的手中,他們將如何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這本書將帶我們深刻地認識並瞭解這一代人,瞭解他們的“中國夢”。
作者簡介潘鳴嘯 (Michel Bonnin):法國漢學傢,在巴黎獲哲學學士、中國語言與文化學碩士及曆史學博士學位,曾任清華大學中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現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當代史。主要研究範圍為當代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民主運動、就業、民工等,並對中國政治製度進行探討。早在20世紀70年代,即開始進行有關中國知青上山下鄉運動的研究,在多種法文和中文刊物上發錶論文。20史記90年代初,齣任在香港成立並由法國政府資助的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創辦雜誌《神州展望》法語版及英語版。
歐陽因(Annie Au-Yeung):早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後獲法國語言學博士學位。長年從事法漢雙語教學、翻譯及語言研究工作,1998年法國政府授予她國傢一級教育勛章。
目 錄引言引言
幾個詞語的詮釋
運動提齣的幾個問題
研究的資料來源
直接的資料來源
間接的資料來源
部分 動機
章 意識形態動機
培養革命接班人
對知識青年進行再教育
縮小“三大差彆”
第二章 政治動機
降伏
加強毛澤東的“魅力”式威權
第三章 社會經濟動機
積極的動機:發展農村及邊疆地區
消極的動機:解決城市就業及人口過剩的問題
第二部分 上山下鄉運動的始與終:下放知青政策的演變
第四章 掌管實務的領導與意識形態:前奏(1955~1966)與插麯(1966~1968)
低調的開端
“大躍進”失敗後的加速進行
製度化及長期計劃化
矛盾及保留態度
“文化大革命”:下鄉中斷與自發迴城潮
第五章 大規模的群眾運動:1968~1976
浩浩蕩蕩的上山下鄉大軍齣發瞭:1968~1969
大潮中的低潮:1970~1972
運動的重整及重新發動:1973~1976
第六章 末日的必然來臨:1977~1980
1977:華國鋒無能為力的繼承願望
1978:從猶豫不定到有限的再確定
1978年底~1979年底:群眾的抵製與政府的堅持
1980:運動終結
1979~1980:迴城及就業問題
恢復高考:部分知青的救命稻草
第七章 上山下鄉運動陰影下的20世紀80年代
知青辦銷聲匿跡與經費清理問題
將“留在沙灘上的小蝦”安頓在當地
再來一次下鄉運動?
如何計算插隊知青的工齡
第三部分 上山下鄉生活實錄
第八章 沉重的啓程
動員工作
選擇下鄉地點
載歌載舞伴以哭天抹淚的啓程
第九章 物質睏難及精神睏頓
難以適應農村生活條件
難以融入農村社會
群組的社會身份及認同問題
個人的發展與前途問題
第四部分 社會上的抵製
第十章 社會控製製度
第十一章 消極抵製及其結果
異端言行,違法亂紀及另類文化
各自逃命及其後果
第十二章 公開抵抗
一個時代終結帶來的震蕩
1978~1979:當權者與社會的較量
第五部分 總結:曆史上的“運動”
第十三章 社會經濟方麵的總結
減輕城市壓力問題
農村的發展,縮小城鄉差彆
第十四章 政治及意識形態方麵的總結
作為政治賭注的下鄉運動
意識形態上準備達到的目的
結論
經濟發展計劃的一部分還是一場政治運動?
國際間的追隨者及同行者
上山下鄉運動與魅力的局限性
烏托邦思想的告終,社會力量的再生
參考文獻
附 作者新訪談錄“中國山上下鄉運動的後果及中長期影響”
免費在綫讀 培養革命接班人
中共在其曆史上發起的眾多政治運動幾乎都負有雙重目標:對客觀的改造(經濟、製度、自然環境等)及對主觀的改造(思
想、態度等)。這兩種改造被視為不可分割的同一體①。從l963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始,重心就明顯地放在主觀方麵。作為“上層
建築的一場革命”的“文化大革命”則更加凸顯瞭這種傾嚮。在政府的宣傳中,1968年底再次轟轟烈烈掀起的下放知青去農村的運動便是以將思想改造放到首位為特徵的。
雖然以往已反復宣傳過,但如今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定瞭斷調子,尤其是加入瞭“再教育”的新概念。l968年12月21日晚甲起人民廣播電颱嚮全國廣播瞭毛澤東的指示,並在翌日全文登載於【人民日報》。這項宣告新型下鄉運動誕生的高指示隻是著重提到上述理由。以下是該指示的全文: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要說服城裏的乾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 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誌應當歡迎 他們去。①指示公布後,連日發錶各種評論文章闡明“再教育”的含義。“再
緻育”應該可以幫助“知識青年思想革命化”以及“培養無産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②。早在“文化大革命”前,對青年中的精英越來越脫離咩眾並把革命理想丟到腦後的現象,毛澤東曾多次錶示不安。“蘇聯修正主義”的樣闆,加上他的“務實派”政治對手日益強大的影響力,全部令他害怕:幾年以後,或多幾十年以後,中國將會“變色”⑧。他覺礙問題的關鍵在於越來越學院式並充滿競爭的教育製度在培養著一批毫無真正實踐經驗的新精英,而且他們通常齣身於乾部及知識分子傢庭。
……
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增訂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增訂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增訂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