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式Web設計

響應式Web設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Ben Frain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1章  HTML5、CSS3及響應式設計入門  1
1.1  為什麼智能手機很重要(而老版的IE不再重要)  2
1.2  響應式設計一定是最佳選擇嗎  3
1.3  響應式網頁設計的定義  3
1.4  為什麼要在響應式設計上停滯不前  4
1.5  響應式網頁設計示例  4
1.5.1  下載視口調試工具  4
1.5.2  在綫創意源泉  11
1.6  為什麼HTML5很優秀  12
1.6.1  省時省力  12
1.6.2  新增瞭語義化標簽元素  13
1.7  CSS3為響應式設計和更多創新奠定瞭基礎  13
1.7.1  底綫:CSS3不破壞任何東西  14
1.7.2  CSS3如何解決日常設計問題  14
1.8  看呐,不用圖片  17
1.9  HTML5和CSS3現在就能用嗎  20
1.10  響應式網頁設計不是靈丹妙藥  20
1.11  引導客戶:網站不必在所有瀏覽器中錶現一緻  21
1.12  小結  22
第2章  媒體查詢:支持不同的視口  23
2.1  現在就能使用媒體查詢  23
2.2  為什麼響應式設計需要媒體查詢  24
2.2.1  媒體查詢語法  24
2.2.2   媒體查詢能檢測那些特性  26
2.2.3  用媒體查詢改造我們的設計  27
2.2.4  加載媒體查詢的最佳方法  27
2.3  我們的第一個響應式設計  27
2.3.1  我們的設計是固定寬度的,不要驚訝  28
2.3.2  響應式設計中要保證圖片盡可能精簡  32
2.3.3  小視口下的內容剪切  33
2.4  阻止移動瀏覽器自動調整頁麵大小  34
2.5  針對不同視口寬度修正設計  37
2.6  響應式設計中內容始終優先  38
2.7  媒體查詢隻是必要條件之一  42
2.8  小結  42
第3章  擁抱流式布局  43
3.1  固定布局經不起未來考驗  43
3.2  為什麼響應式設計需要百分比布局  44
3.3  將網頁從固定布局修改為百分比布局  44
3.3.1  需要牢記的公式  45
3.3.2  設置百分比元素的上下文  47
3.3.3  必須時刻牢記上下文  52
3.4  用em替換px  54
3.5  彈性圖片  56
3.5.1  讓圖片隨視口縮放  56
3.5.2  為特定圖片指定特定規則  58
3.5.3  給彈性圖片設置閾值  59
3.5.4  超級全能的max-width屬性  61
3.6  為不同的屏幕尺寸提供不同的圖片  61
3.7  流動網格布局和媒體查詢的默契配閤  66
3.8  CSS網格係統  66
3.9  小結  72
第4章  響應式設計中的HTML5  73
4.1  HTML5的哪些部分現在就能用  73
4.1.1  大多數網站可以用HTML5編寫  74
4.1.2  膩子腳本和Modernizr  74
4.2  如何編寫HTML5網頁  75
4.2.1  HTML5的精簡之道  76
4.2.2  HTML5標簽的閤理寫法  76
4.2.3  偉大的<a>標簽萬歲  77
4.2.4  HTML的廢棄零件  77
4.3  HTML5的全新語義化元素  78
4.3.1  <section>  78
4.3.2  <nav>  79
4.3.3  <article>  79
4.3.4  <aside>  79
4.3.5  <hgroup>  79
4.3.6  <header>  81
4.3.7  <footer>  81
4.3.8  <address>  81
4.4  HTML5結構元素的實際用法  81
4.5  HTML5的文本級語義元素  87
4.5.1  <b>  88
4.5.2  <em>  88
4.5.3  <i>  88
4.5.4  在頁麵中應用文本層語義元素  88
4.6  遵循WAI-ARIA實現無障礙站點  90
4.7  在HTML5中嵌入媒體  93
4.8  用HTML5的方法為頁麵添加視頻或音頻  93
4.8.1  提供備用的媒體源文件  95
4.8.2  針對老版本瀏覽器的備用方案  95
4.8.3  和標簽的用法基本一緻  96
4.9  響應式視頻  96
4.10  離綫Web應用  99
4.10.1  離綫Web應用概述  99
4.10.2  讓網頁可離綫使用  99
4.10.3  理解manifest文件  100
4.10.4  頁麵被自動加載到離綫緩存  101
4.10.5  版本注釋的用途  101
4.10.6  離綫訪問網站  101
4.10.7  離綫Web應用的故障診斷  102
4.11  小結  103
第5章  CSS3:選擇器、字體和顔色模式  104
5.1  CSS3給前端開發人員帶來瞭什麼  104
5.1.1  Internet Explorer 6到8對CSS3的支持  105
5.1.2  使用CSS3設計和開發頁麵  105
5.2  CSS規則解析  105
5.3  私有前綴及其用法  106
5.4  快速而有效的CSS技巧  108
5.4.1  CSS3多欄布局  108
5.4.2  文字換行  110
5.5  CSS3的新增選擇器及其用法  111
5.5.1  CSS3屬性選擇器  111
5.5.2  CSS3結構僞類  113
5.5.3  對僞元素的修正  122
5.6  自定義網頁字體  123
5.6.1  @font-face規則  124
5.6.2  使用@font-face嵌入網頁字體  124
5.7  幫幫我,標題模糊怎麼辦  127
5.8  新的CSS3顔色格式和透明度  129
5.8.1  RGB顔色  130
5.8.2  HSL顔色  131
5.8.3  針對IE6、IE7和IE8提供備用顔色值  132
5.8.4  透明通道  132
5.9  小結  134
第6章  用CSS3創造令人驚艷的美  135
6.1  文字陰影  136
6.1.1  HEX、HSL或RGB顔色都可以  136
6.1.2  px、em或rem都行  136
6.1.3  取消文字陰影  138
6.1.4  製作浮雕文字陰影效果  139
6.1.5  多重文字陰影  140
6.2  盒陰影  140
6.2.1  內陰影  141
6.2.2  多重陰影  142
6.3  背景漸變  143
6.3.1  綫性背景漸變  144
6.3.2  徑嚮背景漸變  147
6.3.3  重復漸變  149
6.4  背景漸變圖案  151
6.5  CSS3的響應性  153
6.6  組閤使用CSS3屬性  155
6.7  多重背景圖片  159
6.7.1  背景圖片大小  161
6.7.2  背景圖片位置  161
6.7.3  背景屬性的縮寫語法  161
6.8  更多CSS特性  162
6.9  可縮放圖標:響應式設計中的完美選擇  162
6.10  小結  163
第7章  CSS3過渡、變形和動畫  164
7.1  什麼是CSS3過渡以及如何使用它  164
7.1.1  過渡相關的屬性  166
7.1.2  響應式網站中的有趣過渡  168
7.2  CSS3的2D變形  169
7.3  嘗試CSS3的3D變形  174
7.3.1  分析3D變形效果  176
7.3.2  3D變形尚未成熟  178
7.4  CSS3動畫效果  179
7.5  小結  185
第8章  用HTML5和CSS3徵服錶單  186
8.1  HTML5錶單  186
8.1.1  理解HTML5錶單中的元素  188
8.1.2  placeholder  189
8.1.3  required  189
8.1.4  autofocus  190
8.1.5  autocomplete  191
8.1.6  list(及對應的datalist元素)  191
8.1.7  HTML5的新輸入類型  192
8.1.8  日期和時間輸入類型  198
8.2  如何給不支持新特性的瀏覽器打補丁  203
8.3  使用CSS3美化HTML5錶單  204
8.4  小結  210
第9章  解決跨瀏覽器問題  211
9.1  漸進增強與優雅降級  215
9.2  該不該修復老版本IE  216
9.2.1  統計數據(再看看世界的變化)  216
9.2.2  個人選擇  216
9.3  前端的瑞士軍刀:Modernizr  217
9.3.1  使用Modernizr輔助修正樣式問題  219
9.3.2  使用Modernizr讓老版本IE支持HTML5元素  221
9.3.3  給IE6、7、8追加min/max媒體查詢功能  222
9.3.4  使用Modernizr按需加載資源  223
9.4  必要時將導航鏈接轉換為下拉菜單  225
9.5  高分辨率設備(未來趨勢)  228
9.6  小結  231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隨著iPad mini的發布,又一個新的屏幕尺寸誕生瞭。用不著全麵統計,你就會發現移動互聯網時代眾多的屏幕規格,從智能手機的3、4、5英寸,到平闆電腦的7、8、9、10英寸,再到筆記本和颱式機的13至30英寸,絕非目前單一的固定或流式布局所能應付。於是,響應式設計應運而生,而且它也將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前端設計與開發人員的一門必修課。

本書堪稱學習響應式Web設計的難得佳作。它不僅全麵、細緻、圖文並茂地介紹瞭響應式設計相關的技術,比如媒體查詢、流式布局、彈性媒體和彈性字體等,還把近幾年來Web設計領域公認的最佳設計理念有機地融入到瞭實例當中,比如移動先行(Mobile First)、漸進增強、平穩退化、無障礙設計等。更加難得的是,本書以設計跨屏幕的網頁(響應式設計)為齣發點,以點帶麵,把如今Web設計領域兩大標準的最新版本HTML5和CSS3也納入其中,讀者在掌握先進設計方法的同時也能掌握最新的設計技術(比如使用新的HTML5結構化語義標記、嵌入媒體、響應式視頻,以及CSS3的新選擇器、特效、過渡、變形和動畫等),從而可以免除重復學習新標準之苦,讓自己一步跨入Web設計領域的最前沿。無論你想學習響應式Web設計,還是學習HTML5和CSS3的實際應用,本書都能滿足你的需要,是毋庸置疑的明智之選。

說到底,響應式Web設計並非一門獨立的技術,而隻是現有技術的一個組閤應用。隻要有一點HTML和CSS基礎的讀者都能順利地掌握它。對於中、高級的前端設計和開發人員,翻閱本書也有助於理清自己的知識脈絡,對這個新的設計理念獲得更全麵、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習慣移動閱讀的讀者,可訪問圖靈社區,購買本書電子版:http://www.ituring.com.cn/book/1055

用戶評價

評分

##三個小時應該就讀的完 長點見識

評分

##垃圾,騙錢,坑

評分

##買的電子版,圖靈做的很好。全書內容整體,部分章節不錯,翻譯的也可以。但響應性的知識點畢竟不是特彆多,所以很多章節感覺挺湊數的。

評分

##“HTML5、CSS3及響應式設計入門”

評分

##垃圾,騙錢,坑

評分

##非常好讀的一本書,可以邊看邊寫

評分

##非常好讀的一本書,可以邊看邊寫

評分

##純粹為瞭寫響應式網站看瞭看。

評分

##淺顯易懂,很實用。這是一個很好的概念,關注的人卻不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