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25
埃尼奧·莫裏康內 殿堂級作麯傢、電影配樂之神 意大利當代創作*豐、成就*高、國際聲望*隆的音樂大師 先後榮膺威尼斯及奧斯卡終身成就奬 2016年因《八惡人》獲奧斯卡*佳原創音樂奬 創作生涯中共獲奬88次,提名51次 500餘部電影配樂作品橫跨半個世紀的電影史 他還是大導演萊昂內、托納托雷的黃金搭檔,昆汀*想閤作的作麯傢 本書是全世界僅有一本莫裏康內現身說法的訪談錄 全球僅有、記錄:本書是莫裏康內全球僅有對話錄,作者是莫裏康內指定的執筆人。繼意文、日文和繁體中文版後,首次引入簡體中文版。 直麵大師、活潑犀利:全書以Q&A;展開對話,莫裏康內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除瞭與電影界眾多大咖閤作的逸聞趣事,話題還涉及傢庭環境、學校教育、愛情婚姻、電影、音樂、足球、政治、宗教等嚴肅問題。他謙遜嚴謹又活潑犀利,坦蕩性格盡顯其中。 附錄、重要資料:全書特彆收錄瞭*為詳盡的莫裏康內配樂電影作品年錶,及其在法國音樂電颱的重要訪談,其中主要涉及與大導演萊昂內和托納托雷的閤作細節。
我在做《赤壁》時,比如剪片時,就一直在聽莫裏康內的音樂,他給瞭我很多靈感。 ——吳宇森 莫裏康內的音樂是心樂,是魂樂,是你永生難忘的伴侶。 ——譚盾 與您閤作是我一生的榮耀!!! ——席琳·迪翁 您真是偉大的作麯傢! ——馬友友
埃尼奧·莫裏康內(Ennio Morricone),殿堂級作麯傢,意大利當代創作*豐、成就*高、國際聲望*隆的音樂大師。曾憑藉電影《天堂之日》《教會》《鐵麵無私》《豪情四海》《西西裏的美麗傳說》,5次獲得奧斯卡*佳原創配樂奬提名,1995年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奬,2007年獲奧斯卡終身成就奬,2016年憑藉《八惡人》的配樂獲奧斯卡金像奬。 安東尼奧·濛達(Antonio Monda),意大利作傢,莫裏康內指定的訪談作者。現長居於美國,任教於紐約大學蒂施藝術學院,為意大利La Repubblica報、美國Vogue雜誌和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撰寫專欄。著作有《美妙幻覺》、《赦罪》等,部分作品已被譯為11種語言。同時擔任編劇、製片及導演工作,其執導的自傳性電影Dicembre在威尼斯電影節受到好評,並在林肯中心、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和古根海姆博物館展演。濛達經常在傢中舉辦文藝沙龍,梅麗爾·斯特裏普、馬丁·斯科塞斯、德尼羅、帕西諾、貝托魯奇等皆是其座上賓。 倪安宇,颱灣淡江大學大眾傳播係學士,威尼斯大學意大利文學研究所肄業。旅居威尼斯近十年,曾任威尼斯大學中文係口筆譯組成員、颱灣輔仁大學意大利文係專任講師,現專職文字工作,譯著有《我是說謊者:費裏尼的筆記》《巴黎隱士 : 卡爾維諾自傳》《玫瑰的名字》等。2009年莫裏康內來颱時擔任其貼身口譯。
開始與莫裏康內對話
01瑪麗亞,第—位聽眾
02在學校跟萊昂內比鄰而坐
童年記憶
妻兒
遺憾
03巴赫的秘密
踏入電影配樂界
與薩爾切共事
早期閤作的導演
對其他音樂傢的看法
續談早期閤作的導演
04《美國往事》和《阿爾及爾之戰》
談萊昂內
《黃昏雙鏢客》的配樂
與萊昂內的友誼
創作瓶頸
《革命往事》與《美國往事》
萊昂內之死
05《阿隆桑芳》:從塔維亞尼兄弟到昆汀·塔倫蒂諾
足球與國際象棋
政治理念
為懸疑電影配樂
與貝多利的閤作
音樂實驗
與外國導演閤作
流行歌麯
06《教會》:“我隻會毀瞭它”
當兵歲月
為《教會》配樂
07摯友托納托雷
與托爾納托雷的情誼
有關托爾納托雷的電影作品
08奧斯卡終身成就奬和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熱情
與帕索裏尼、貝托魯奇閤作
奧斯卡奬
09音的民主機製
純音樂傢
新和音即興樂團
10三個特彆的演奏者:金屬樂隊、斯普林斯汀、恐怖海峽
流行樂手的演奏
曾閤作的導演們
擔任電影節評審
11沒有靈感這迴事
靈感
遺憾
快樂時光
12筆名:達恩·薩維奧和萊昂·尼科爾斯
前往好萊塢
自認糟糕的作品
13俄羅斯棋王史巴斯基的開局讓棋
剽竊事件
愛上國際象棋
14電影音樂要簡單明瞭
那不勒斯電影節
滿意與丟臉的作品
15音樂是社會的一麵鏡子
再談純音樂
另一個世界
附錄
馬剋,戴維·卡爾韋對莫裏康內的訪談
《教會》和托爾納托雷的電影
音樂在電影裏的角色以及《西部往事》
塞爾吉奧·萊昂內的電影
莫裏康內1955—2015電影作品年錶
澤後記一次美好的旅程
齣版後記
我第—次跟莫裏康內見麵,是為瞭采訪電影《阿爾及爾之戰》(The Battle of Algiers,1966)。我們來到他距離威尼斯廣場不遠的傢中,他花瞭很多時間聊那部電影和他的朋友吉洛·蓬泰科爾沃(Gillo Pontecorvo),他還是吉洛·蓬泰科爾沃婚禮的小號手呢。從專業角度來說,那次訪問很成功,但他完全沒有談及個人私事。錄像一結束,他就很客氣地嚮大傢告辭,然後消失在書房裏,證實瞭莫裏康內害羞、寡言的傳聞。對我來說,有一個神秘的光暈籠罩著埃尼奧·莫裏康內這號人物,我因為他的態度而卻步,什麼都沒跟他說。 幾年之後,我們纔在紐約第—次真正會麵,他當時在無綫電城音樂廳有場盛大的音樂會。我急著想要與他建立關係,讓他知道我對他的動人音樂有多麼傾心,他的電影配樂如何為那些電影畫龍點睛。他的名字讓我迴想起我當初是怎麼發現電影的,還有電影在我童年時期所扮演的角色:我一個人看電影的那段時光,電影跟夢想往往閤二為一,有時候電影甚至取代瞭我的夢想。 當年我一天至少看一部電影,電影是妙不可言且不可或缺的一種幻影。我看過的很多電影都忘瞭,但是塞爾吉奧·萊昂內(Sergio Leone)的電影我全都牢記在心。萊昂內的電影裏有某個東西讓它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不隻是因為其戲劇性或誇大逗趣,而是讓我覺得那些電影直接對我說話;而且叫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萊昂內居然選擇瞭看似稀鬆平常的場景就塑造齣美國西部般的史詩氣魄:意大利羅馬近郊的芒茲亞那森林、與新墨西哥州截然不同的艷陽高照的西班牙。 他還不可思議地用吉昂·馬利亞·沃隆特、保羅·斯陶帕、布雷加和久弗瑞(這名單還可以再長)飾演北美人的角色。萊昂內有一種幻滅的幽默感,是那種看盡人生百態的人所獨有的,所以他的西部片纔跟美國西部片大不相同。但那並不是缺點,而且正好相反,多虧瞭萊昂內的纔華和總是帶有嘲諷意味的莊嚴慎重,創造瞭一個新世界,處處可見形而上的手勢、人物和場景。 那種略帶迷濛的感覺很棒,一段民族史詩就這麼跟我們的美食香氣、錶達方式和欲望融為一體。那些讓人目瞪口呆的畫麵,細節比遠景更碩大、更教人肅然起敬,或許是為瞭提醒大傢,所謂的“觀點”其實是由我們自己建構的,說穿瞭,一切都同樣重要,一切都是騙人的。 這種讓人迴味無窮的感覺,在後來看電影的時候很少會齣現。但即使當時年紀小,我已經知道那份悸動不能完全歸功於偉大的萊昂內,那些故意不細膩的空間、人物刻畫和攝影的運用,如果沒有莫裏康內的音樂襯托,恐怕毫無魅力可言。那牽動人心的鏇律,就在你期待的時刻展現齣音符的爆發力。可能你永遠也譜不齣那樣的麯子,而莫裏康內不但心領神會,而且還付諸實施,仿佛他不僅瞭解每個畫麵和導演的需求,也深知你我和每一個觀眾的需求。 在大銀幕上,莫裏康內的音樂總是深深擄獲人心,每次我迴到傢都會哼唱剛纔聽到的電影配樂。我*喜歡的是《革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Revolution,1971),它讓我立刻變身為不仁不義的西部世界裏的一匹孤狼,準備去拯救大傢。 後來我深深愛上瞭《美國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1984)裏的《黛博拉之歌》(Tema di Deborah,這時我又變成瞭被朋友背叛的猶太黑幫)。長大後,我開始注意這位天纔音樂傢跟其他導演閤作,其中有我很仰慕的導演特倫斯·馬利剋(Terrence Malick)、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和布萊恩·德·帕爾瑪(Brian De Palma),有的電影雖然由莫裏康內譜齣瞭動人配樂, 但留下來的隻有音樂,電影卻漸漸被遺忘。例如羅蘭·約菲(Roland Joffe)的《教會》(The Mission,1986),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加布裏埃爾的雙簧管》(Gabriel’s Oboe)是莫裏康內的代錶作。當然不能忽略的還有他跟意大利導演閤作的電影,包括貝納爾多·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弗朗西斯科·羅西(Francesco Rosi)、皮埃爾·保羅·帕索裏尼(Pier Paolo Pasolini)、埃裏奧·貝多利(Elio Petri)、達裏奧·阿基多(Dario Argento)、莫洛·鮑羅尼尼(Mauro Bolognini)、吉奧裏亞諾·濛塔爾多(Giuliano Montaldo)、馬可·貝羅奇奧(Marco Bellocchio)、吉洛·蓬泰科爾沃、塔維亞尼(Taviani)兄弟和女導演莉娜·韋特米勒(Lin+a Wertmüller)。不過,其中*重要的大概是托納托雷吧,莫裏康內近年來跟托納托雷組成*佳拍檔,很像之前他和萊昂內的關係。 總而言之,在紐約音樂會那天,我像小孩一樣雀躍不已。心想,我終於可以跟莫裏康內講話,讓他知道他不僅是我的偶像,也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的生命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卡洛塔是無綫電城那場音樂會的主辦人,他要我試試看有沒有可能在那幾天安排一個跟莫裏康內的音樂相關的文化活動。這個提案並不難:說齣大師的名字,MoMA立刻答應辦一個他配樂電影的作品迴顧展。活動非常成功,莫裏康內自然功不可沒,而這個小插麯讓我們 在後來建立起密不可分的關係。迴顧展的開幕典禮安排在音樂會前一晚,MoMA座無虛席。典禮結束後,我在傢裏辦瞭一個派對,和太太傑奎琳邀請瞭許多紐約藝術傢和作傢前來,當然還有電影、劇場界人士。 大傢都很期待能認識大師本人,我們也很開心能為他慶祝。但不知道發生瞭什麼事,似乎是閤唱團沒能通過驗收,導緻他那天晚上留到很晚,試瞭又試,所以沒來MoMA,也沒來派對。我強作鎮定對所有賓客扮笑臉,派對上還是笑聲盈盈,不過老實講我心裏很難過。第二天早上我還在自我安慰說跟偶像打交道就是這麼一迴事的時候,電話響瞭,我聽到一個對昨天晚上缺席感到自責又尷尬的男人的聲音。 莫裏康內跟我講瞭半個小時的電話,解釋說發生瞭一些問題,非當場解決不可,他一直待到深夜纔離開。為瞭尊重美國的時間觀,他覺得不便太晚齣席派對,所以沒有來。我覺得他很誠懇,便告訴他我能理解,並祝他音樂會一切順利,但我還是決定不去瞭。他很堅持,還留瞭第—排的票給我。於是我戰勝瞭自尊心,跟傑奎琳一起前往。 坐在我們旁邊的有導演科恩(Coen)兄弟、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Leonardo DiCaprio)、連姆·尼森(Liam Neeson),我們後座同樣星光熠熠,還有六韆兩百名聽眾全都為這場永難忘懷的音樂會陶醉不已。揭開序幕的是《鐵麵無私》(The Untouchables,1987),之後則是《教會》、《天堂電影院》(Nuovo Cinema Paradiso,1988)、《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Investigation of a Citizen Above Suspicion,1970)和萊昂內的電影配樂,整個音樂廳幾乎沸騰。我一邊迴想當年一個人看電影的往事,一邊努力剋製自己的情緒。 我在音樂會結束後嚮他道謝,跟他說我想邀請他參加數月後我在羅馬的新書發布會,書名是《美妙幻影》(The Magnificent Illusion),談美國電影。雖然那通電話和音樂會撫平瞭前一天晚上的傷口,但我後來還是決定不送齣邀請,以免自己再度失望。 四個月過去瞭,我忘瞭我們在音樂廳的閑聊,也忘瞭取消邀請的決定。我要去新書發布會的時候,憂心那幾天羅馬受到熱浪侵襲,來的人恐怕會很少。在那炎熱的六月午後,我看到莫裏康內坐在羅馬市政廳展演大廳第—排。他自己打聽到新書發布會的事,帶著年輕人的興緻、好奇與熱情前來聆聽。 我大為感動,超乎尋常地親昵擁抱他。那時候我稱他為大師,他很拘謹且齣人意錶地害羞,對我言必稱教授。幾個月過去瞭,我齣版小說《赦罪》(Assoluzione)的時候,請濛達多利(Mondadori)齣版社寄瞭一本送他。其實我們之間並沒有真正坐下來聊過,對我而言,他依舊是個陌生人。我送書給他當然多少有些虛榮心作祟,但我相信那也算是個讓他認識我的方法。 此後好多個月音信全無。就在我認定他並不喜歡我的時候,電話又來瞭。“教授,我是埃尼奧·莫裏康內。” “大師,您好……” 他沒多說什麼,但是對那本書提齣瞭書評沒寫到的意見,他以偉大 【後浪直營】《莫裏康內》電影配樂大師訪談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後浪直營】《莫裏康內》電影配樂大師訪談錄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後浪直營】《莫裏康內》電影配樂大師訪談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後浪直營】《莫裏康內》電影配樂大師訪談錄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