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简介
词坛中,他成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飞将军,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他的汪洋恣肆。他的词作既有家国大爱,又有儿女情长;既有豪情万丈,又有柔肠百结;既有凌云之志,又有生活意趣。他终其一生,用绚烂的年华照亮了后人求索不尽的漫漫人生路。他就是辛弃疾,让我们通过孟凤梅*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传典藏版)》来认识他吧。
目录
卷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书香门第,少年从学
少怀壮志,两向燕京
起义抗金,投奔南宋
燕尔新婚,天作之合
卷二◎忧国伤时意难平
生路多艰,谏言衷肠
凭古吊今,壮志难酬
经营滁州,惜别宦友
众里寻她,灯火阑珊
欲语高人,伯乐难求
白发欺人,望月抒怀
登高怀古,报国无门
卷三◎谁人能会登临意
离愁别恨,侠骨柔情
讨伐茶寇,国愁难平
辗转为官,漫游吴越
物是人非,佳人难觅
旌旗未卷,鬓发已白
情深却负,受诬罢任
卷四◎退隐闲居归田园
三径初成,意倦须还
世外桃源,带湖避世
归隐不甘,出仕不能
春水千里,梦携西子
半世流离,识尽忧愁
鹅湖相会,嗟叹世事
卷五◎风流雨打风吹去
醉里舞剑,梦回沙场
出山赴任,被劾罢官
我醉何如,且贪欢笑
旧时歌处,声声唤卿
迁居瓢泉,一瓢自乐
卷六◎万事云烟忽已过
知交零落,白发空垂
送别茂嘉,谁共醉月
追念往事,东山再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身豪气,半世凄凉
卷一◎自古英雄出少年
书香门第,少年从学
少怀壮志,两向燕京
起义抗金,投奔南宋
燕尔新婚,天作之合
卷二◎忧国伤时意难平
生路多艰,谏言衷肠
凭古吊今,壮志难酬
经营滁州,惜别宦友
众里寻她,灯火阑珊
欲语高人,伯乐难求
白发欺人,望月抒怀
登高怀古,报国无门
卷三◎谁人能会登临意
离愁别恨,侠骨柔情
讨伐茶寇,国愁难平
辗转为官,漫游吴越
物是人非,佳人难觅
旌旗未卷,鬓发已白
情深却负,受诬罢任
卷四◎退隐闲居归田园
三径初成,意倦须还
世外桃源,带湖避世
归隐不甘,出仕不能
春水千里,梦携西子
半世流离,识尽忧愁
鹅湖相会,嗟叹世事
卷五◎风流雨打风吹去
醉里舞剑,梦回沙场
出山赴任,被劾罢官
我醉何如,且贪欢笑
旧时歌处,声声唤卿
迁居瓢泉,一瓢自乐
卷六◎万事云烟忽已过
知交零落,白发空垂
送别茂嘉,谁共醉月
追念往事,东山再起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一身豪气,半世凄凉
精彩书摘
生路多艰,谏言衷肠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下的记忆多数已在身后层层腐朽,而被篆体或是楷体记下的事迹,却总是在清风吹开书页时,沁出古木般的气息。或许人们缅怀的并不是数百字乃至于上千字讲述的往昔,更让人着迷的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罅隙中,未曾说出的微妙情愫。
历史,无非是时间的线索,简单而清楚是史官的使命。故而,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做了何事,从来都是史书的格律。而历史背后的春花秋月、清露寒雪,则一概被拒于门外。然而,愈是被故意掩盖的,愈是为这些像谜一样的故事加了三分旖旎调子,引得世人浮想联翩。
史书中记载,公元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太子赵□,史称宋孝宗。一句足矣,以此为轴心,辐射的种种事件,却并未归入薄而脆的纸页中。辛弃疾在又一个转角处,是否看到了柳正绿花正明,更是只字未提。顺着历史的轨迹,去寻求词人的悲欢,这大抵是美丽又艰辛的旅程了。
日光追逐着明月,夜幕驱赶着黄昏,于是月滚着月,年滚着年,疾驰而过的时光便化作了参天古木的年轮。一日中易触发愁绪的无非是子夜与黄昏,四季中惹人伤怀的莫过于秋天以及暮春。站在落红满径的春日的尾端,辛弃疾起了飞絮般的愁绪。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暮春》自然有枯荣,万物有兴衰,江南的四季轮回也从未停止过。人却总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又善于忽略的眼睛,常常只会看到那些与自己心灵色彩相契合的东西。此时辛弃疾正年轻,本该像雨后拔节的笋、夏日燃烧的莲,眼中的江南应是刚从染缸中捞出的绸缎,鲜妍至极。
白居易曾作《忆江南》,得一好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然而,一旦精神的春暮贸然闯入生命,再鲜活的心也会陡然苍老,视线中只剩下落红在凄风苦雨中盘旋。
宋孝宗即位后,以强硬姿态立下恢复中原之志,将北伐提上日程,随后秦桧党人被赶出朝廷,岳飞得到平反,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得到重用。这仿佛一缕暖风,送走了冰冻九尺的寒冬,吹来了桃李压枝的春日。于辛弃疾而言,这更像是鲤鱼挣开了水草的羁绊,跃龙门又成指日可待的大事。
但偏偏龙门并不为所有鲤鱼而开,就算他剪断了这一丛水草,还有另一簇来纠缠。当他将缜密完善的“分兵杀虏”的北伐计划双手呈给此时已是江淮宣抚生路多艰,谏言衷肠日光倾城而下,时光摆下的记忆多数已在身后层层腐朽,而被篆体或是楷体记下的事迹,却总是在清风吹开书页时,沁出古木般的气息。或许人们缅怀的并不是数百字乃至于上千字讲述的往昔,更让人着迷的是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罅隙中,未曾说出的微妙情愫。
历史,无非是时间的线索,简单而清楚是史官的使命。故而,何年何月何日何人做了何事,从来都是史书的格律。而历史背后的春花秋月、清露寒雪,则一概被拒于门外。然而,愈是被故意掩盖的,愈是为这些像谜一样的故事加了三分旖旎调子,引得世人浮想联翩。
史书中记载,公元1162年,宋高宗让位于太子赵□,史称宋孝宗。一句足矣,以此为轴心,辐射的种种事件,却并未归入薄而脆的纸页中。辛弃疾在又一个转角处,是否看到了柳正绿花正明,更是只字未提。顺着历史的轨迹,去寻求词人的悲欢,这大抵是美丽又艰辛的旅程了。
日光追逐着明月,夜幕驱赶着黄昏,于是月滚着月,年滚着年,疾驰而过的时光便化作了参天古木的年轮。一日中易触发愁绪的无非是子夜与黄昏,四季中惹人伤怀的莫过于秋天以及暮春。站在落红满径的春日的尾端,辛弃疾起了飞絮般的愁绪。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无处说,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谩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暮春》自然有枯荣,万物有兴衰,江南的四季轮回也从未停止过。人却总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又善于忽略的眼睛,常常只会看到那些与自己心灵色彩相契合的东西。此时辛弃疾正年轻,本该像雨后拔节的笋、夏日燃烧的莲,眼中的江南应是刚从染缸中捞出的绸缎,鲜妍至极。
白居易曾作《忆江南》,得一好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然而,一旦精神的春暮贸然闯入生命,再鲜活的心也会陡然苍老,视线中只剩下落红在凄风苦雨中盘旋。
宋孝宗即位后,以强硬姿态立下恢复中原之志,将北伐提上日程,随后秦桧党人被赶出朝廷,岳飞得到平反,以张浚为首的主战派得到重用。这仿佛一缕暖风,送走了冰冻九尺的寒冬,吹来了桃李压枝的春日。于辛弃疾而言,这更像是鲤鱼挣开了水草的羁绊,跃龙门又成指日可待的大事。
但偏偏龙门并不为所有鲤鱼而开,就算他剪断了这一丛水草,还有另一簇来纠缠。当他将缜密完善的“分兵杀虏”的北伐计划双手呈给此时已是江淮宣抚使的张浚时,却得到“某只受一方之命,此事恐不能主之”的冷峻答复。战役打响时,他只得在江阴隔岸观火。一年之后,南宋军在符离之地,血流成河。“符离之败”后,恢复中原的呼声,好似木兰舟驶入浅水,纸鸢邂逅了微风,慢慢搁浅。
辛弃疾在这座充盈着太多故事的城市中,慢慢疗伤。哀莫大于心死,此时辛弃疾的心被这清明时节的雨渐渐洇湿。自他来到南方,已是两年光景。婉转的鸟鸣、绚丽的晚霞、清幽的环境,从来不曾给他半点安慰。日日也只能用寂寞填充寂寞,用孤单弥补孤单。脚下的每一块青砖,屋檐上的每一块碧瓦,墙角处斑驳的苔藓,都是他萧索的光阴,而他渴望的战场,却从未出现过他的身影。
清明时节的雨,不同于夏日来得匆匆去得也急的暴雨,它细如蚕丝,绵似锦缎,滴滴答答地就润进了人们心窝里。窗前的人,并不是看雨,而是听雨,连带听世间与自己的心事。经了委婉但并不绵软的小雨之后,通往门外的小径上,便是零零落落的花瓣。物皆着我色彩,在辛弃疾看来,这“一番狼藉’,的场景,正是南宋这盘输掉的棋局。
朝花夕拾,捡到的尽是枯萎。散落在地上的残红损粉,已逐流水而去,只剩碧青的枝叶在园中,跳着孤寂的舞蹈。这般感觉想来李清照也深有体会,经了一夜风雨的海棠,定然是不堪蹂损而残红狼藉,但仍是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试问”海棠状况,丫鬟虽答“海棠依旧”,而她深知此时已是“绿肥红瘦”。
辛弃疾将婉转的“绿肥红瘦”四字,铺衍为十四字联语,去陈言翻新意,婉转未失,又见骨力。所谓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实在是看得远看得深。
……
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传典藏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