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技術 尾礦和廢石分類功能特性綜閤利用技術 廢石再選技術 廢石充填技術 製

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技術 尾礦和廢石分類功能特性綜閤利用技術 廢石再選技術 廢石充填技術 製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尾礦
  • 廢石
  • 綜閤利用
  • 礦業工程
  • 環境工程
  • 資源迴收
  • 再選技術
  • 充填技術
  • 固體廢棄物
  • 礦山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世紀恒悅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4803
商品編碼:26766342648
叢書名: 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技術

具體描述

C1 

書名: 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技術

是否是套裝: 否

定價: 68.00元

齣版社名稱: 化學工業齣版社

作者: 楊小聰、郭利傑

作者地區: 中國大陸

ISBN: 9787122304803

本書係統、全麵地介紹瞭尾礦與廢石的分類及其特點,分析瞭其綜閤利用價值,提齣瞭尾礦與廢石綜閤利用的途徑及相關技術。書中著重介紹瞭尾礦和廢石再選技術、尾礦和廢石充填技術、尾礦和廢石製備建築材料及其高附加值利用的技術方法等內容。 
本書具有較強的係統性、技術性和應用性,可供尾礦和廢石再選、處理裝置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閱。

第1章緒論 
1.1尾礦和廢石分類001 
1.1.1尾礦的分類及特點001 
1.1.2廢石的分類及特點003 
1.2我國尾礦和廢石資源化利用概況004 
1.2.1尾礦資源化利用概況004 
1.2.2廢石資源化利用概況006 
參考文獻006 
第2章尾礦和廢石基本特性 
2.1尾礦物理、化學性質008 
2.1.1尾礦基本物理性質008 
2.1.2尾礦化學成分011 
2.1.3尾礦粒級組成014 
2.2廢石物理、化學性質019 
2.2.1廢石基本物理性質020 
2.2.2廢石化學成分021 
2.2.3廢石的力學特性021 
2.2.4廢石粒度組成022 
2.3尾礦礦物組成及加工特性023 
2.3.1尾礦中有價金屬的迴收024 
2.3.2尾礦在建材中的應用026 
參考文獻029 
第3章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途徑 
3.1尾礦綜閤利用途徑032 
3.1.1尾礦再選033 
3.1.2尾礦充填038 
3.1.3尾礦建材040 
3.1.4高附加值産品043 
3.2廢石綜閤利用途徑045 
3.2.1廢石再選045 
3.2.2廢石充填047 
3.2.3建築材料050 
3.2.4高附加值産品052 
參考文獻054 
第4章尾礦再選技術 
4.1鐵尾礦的再選055 
4.1.1鐵尾礦的類型056 
4.1.2鐵尾礦再選技術056 
4.1.3尾礦再選實例060 
4.2有色金屬尾礦的再選065 
4.2.1有色金屬尾礦再選技術065 
4.2.2銅尾礦再選實例075 
4.2.3鉛鋅尾礦再選實例077 
4.2.4鎢尾礦再選實例079 
4.2.5锡尾礦再選實例081 
4.3金礦尾礦的再選082 
4.3.1金尾礦再選技術082 
4.3.2從金尾礦中迴收鐵083 
4.3.3用炭漿法迴收金銀084 
4.3.4從金尾礦中迴收硫085 
參考文獻085 
第5章尾礦和廢石充填技術 
5.1尾礦充填技術086 
5.1.1充填物料086 
5.1.2尾礦基本性能要求087 
5.1.3尾礦充填工藝流程089 
5.1.4尾礦濃縮與存儲係統090 
5.1.5充填料漿攪拌係統094 
5.1.6充填料漿管道輸送係統095 
5.1.7典型尾礦充填實例096 
5.2廢石充填技術100 
5.2.1廢石基本性能要求101 
5.2.2廢石水泥漿自淋膠結充填101 
5.2.3廢石粗骨料泵送膠結充填102 
5.2.4典型廢石充填實例102 
5.3廢石尾砂協同充填技術102 
5.3.1廢石尾砂充填物料基本性能102 
5.3.2廢石尾砂膠結充填工藝118 
5.3.3典型廢石尾砂協同充填實例133 
參考文獻134 
第6章利用尾礦製備建築材料 
6.1國內外利用尾礦製備建築材料研究概況135 
6.1.1國外研究概述135 
6.1.2國內研究概述136 
6.2金屬尾礦應用於水泥製備137 
6.2.1金屬尾礦用於水泥原料製備的可行性分析137 
6.2.2水泥製備工藝137 
6.2.3矽酸鹽水泥熟料水化性能分析140 
6.2.4尾礦作水泥生産原料應用分類144 
6.2.5銅、鉛、鋅尾礦作為水泥原料製備146 
6.2.6基於鐵尾礦製備的充填新型膠凝材料的應用147 
6.3尾礦製備新型混凝土材料156 
6.3.1尾礦製備加氣混凝土156 
6.3.2尾礦製備泡沫混凝土162 
6.4泡沫充填材料製備170 
6.4.1尾礦漿體自發泡基本原理170 
6.4.2尾礦基本物化性質170 
6.4.3發泡材料172 
6.4.4泡沫尾砂漿體泌水率試驗175 
6.4.5充填體體積膨脹率測試176 
6.4.6泡沫尾砂充填體強度試驗177 
6.4.7泡沫尾砂充填料漿流動性試驗180 
6.4.8泡沫尾砂充填體微觀結構分析182 
6.4.9泡沫尾砂充填參數選擇183 
6.5尾礦製磚工藝技術183 
6.5.1尾礦製磚現狀183 
6.5.2尾礦製備燒結磚工藝與機理184 
6.5.3尾礦製備免燒磚工藝與機理185 
參考文獻186 
第7章利用廢石製備建築材料 
7.1廢石生産建築砂石187 
7.1.1廢石生産人工砂石介紹187 
7.1.2廢石生産人工砂石實例187 
7.2廢石生産水泥原料191 
7.2.1石灰質原料192 
7.2.2黏土質原料 194 
7.2.3水泥生産用校正原料195 
7.2.4燃料196 
7.2.5低品位原料和工業廢渣的利用 197 
7.2.6工藝流程198 
7.2.7礦山廢石和尾礦可以用作水泥及混凝土原料的意義199 
7.3廢石製備高性能混凝土199 
7.3.1高性能凝土的曆史和由來200 
7.3.2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200 
7.3.3高性能混凝土的組成特點202 
7.4廢石製造微晶玻璃206 
7.4.1廢石製造微晶玻璃介紹206 
7.4.2廢石尾礦微晶玻璃的製備工藝207 
7.4.3國內外廢石尾礦製備微晶玻璃的現狀207 
7.4.4廢石尾礦製備微晶玻璃實例208 
7.5其他建材利用216 
7.5.1利用廢石尾砂製備非燒結磚216 
7.5.2利用廢石尾砂製備燒結泡沫材料217 
7.5.3利用廢石尾砂製備牆體材料和道路材料217 
參考文獻218 

第8章尾礦和廢石高附加值利用 
8.1尾礦高附加值利用技術219 
8.1.1高性能耐火材料製備219 
8.1.2納米二氧化矽製備220 
8.1.3矽鋁聚閤材料製備221 
8.2廢石高附加值利用技術225 
8.2.1高強度人造石材料225 
8.2.2新型地聚物材料226 
8.2.3建築工藝石材227 
參考文獻228 
附錄 
附錄一通用矽酸鹽水泥(GB 175—2007)229 
附錄二鐵尾礦砂混凝

 


《綠色礦業:尾礦與廢石的價值重塑與可持續發展》 前言 礦産資源的開發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石,然而,伴隨而來的是巨量的尾礦和廢石堆積,它們不僅占據寶貴的土地資源,更可能對環境造成潛在威脅。長久以來,如何有效處理和利用這些“固體廢棄物”,是礦業領域麵臨的嚴峻挑戰,也是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書《綠色礦業:尾礦與廢石的價值重塑與可持續發展》並非旨在闡述具體的尾礦和廢石的分類、功能特性分析,或是關於廢石的再選、充填等特定技術細節,而是著眼於更宏觀的視角,深入探討在礦業開采過程中,如何將傳統意義上的“廢棄物”轉化為具有經濟價值和環境效益的寶貴資源,從而推動整個礦業行業的轉型升級,走嚮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未來。 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礦業發展的曆史長河,審視當前尾礦和廢石處理所麵臨的普遍性睏境,並在此基礎上,著力描繪一幅以“資源化、循環化、生態化”為核心的綠色礦業發展藍圖。我們不深入剖析某一種具體的利用技術,也不提供詳盡的操作指南,而是聚焦於那些能夠引領行業變革的理念、策略以及成功案例,旨在啓迪思維,拓寬視野,激勵從業者、研究者、政策製定者以及所有關心礦業發展的人們,共同思考和實踐尾礦與廢石的價值重塑之道。 第一章:綠色礦業的時代召喚 本章將首先迴顧礦業發展的曆史進程,闡述傳統粗放式開采模式對環境造成的不可忽視的影響。隨著全球環境意識的覺醒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礦業行業正麵臨前所未有的綠色轉型壓力。本章將重點探討“綠色礦業”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強調其不僅僅是一種技術進步,更是一種發展理念和産業模式的革新。我們將分析綠色礦業在保障國傢資源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生態環境和諧等方麵的重要意義,並指齣尾礦和廢石的科學處理與高效利用,是實現綠色礦業目標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本章不涉及尾礦和廢石的分類標準或具體功能特性分析,而是從宏觀層麵強調,為何必須轉變將尾礦廢石視為“負擔”的傳統觀念。 第二章:從“廢棄物”到“資源”的理念飛躍 本章旨在引發一場關於尾礦和廢石認知上的深刻變革。我們將探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突破傳統思維定勢,將原本被視為“無用”的尾礦和廢石,重新定義為具有潛在價值的二次資源。這一轉變並非僅僅是簡單的迴收利用,而是基於對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以及生態係統韌性深刻理解的價值重塑。本章將審視當前礦山在處理尾礦和廢石時普遍存在的觀念誤區,並重點強調,通過科學的認知和前瞻性的規劃,這些“廢棄物”能夠為礦業企業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社會提供新的原材料來源,並有效減少對原生礦産資源的依賴。我們不會去分析廢石的具體再選技術,而是關注“廢石”這一概念本身如何被轉化為“資源”的價值躍升。 第三章:構建全生命周期的資源循環體係 本章將重點闡述如何構建一套完整的、貫穿礦産資源開發全生命周期的資源循環利用體係。這一體係的建立,需要將尾礦和廢石的産生、收集、處理、再利用等各個環節有機地整閤起來,形成一個閉環。我們將探討如何從源頭減少尾礦和廢石的産生量,例如通過改進采選工藝、提高選礦效率等。在此基礎上,本章將重點關注尾礦和廢石在礦山內部及外部的多種潛在應用途徑。然而,我們不會深入到廢石的充填等具體技術層麵,而是從宏觀角度,勾勒齣這樣一個循環體係所應具備的特徵:高效、協同、經濟、環保。本章將強調,建立這樣一個體係,是實現礦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最大化尾礦和廢石價值的關鍵。 第四章:創新驅動:推動尾礦廢石價值的多元化釋放 本章將聚焦於創新在推動尾礦和廢石價值實現中的核心作用。我們將探討,如何在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等多個層麵進行創新,以解鎖尾礦和廢石蘊藏的巨大潛力。這包括對現有技術的整閤與優化,以及對新興技術的探索與應用,但並不局限於任何一種具體的技術。本章將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尾礦和廢石所蘊含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等,來啓發讀者思考其潛在的應用領域,例如作為建築材料、環保材料、功能性材料,甚至高科技産業的原料等。我們不會對廢石的再選技術進行詳盡的解讀,而是強調,通過跨學科、跨領域的創新閤作,能夠為這些“廢棄物”找到更廣泛、更具附加值的應用前景,從而實現價值的多元化釋放。 第五章:政策引導與市場激勵:為綠色礦業保駕護航 本章將深入探討政策法規和市場機製在推動尾礦和廢石資源化利用方麵的重要作用。我們將分析,政府可以通過製定鼓勵性政策、完善監管體係、加大科研投入等方式,為綠色礦業的發展創造有利環境。同時,市場機製,如碳排放交易、綠色信貸、生態補償等,也能夠有效地引導企業將尾礦和廢石的資源化利用納入其核心發展戰略。本章將強調,有效的政策引導和市場激勵,能夠顯著降低企業進行尾礦和廢石資源化利用的門檻和風險,從而激發全社會的積極性,共同推動礦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不會討論廢石充填技術的經濟性評估,而是從宏觀角度,探討如何構建一個有利於尾礦廢石資源化利用的經濟生態係統。 第六章:案例薈萃:綠色礦業的生動實踐 本章將通過精選國內外成功的尾礦和廢石資源化利用案例,為讀者提供直觀而深刻的啓示。這些案例將涵蓋不同礦種、不同地區、不同應用領域的實踐,展示尾礦和廢石如何被成功轉化為有價值的産品或服務。例如,將尾礦製成建築骨料、水泥添加劑,將廢石用於道路建設、土地復墾,或者從中提取有價元素等。每一則案例的背後,都凝聚著創新思維、科學技術、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決心。本章的重點在於展示“成功”的模式和“可行”的路徑,而非深入分析具體的某一種技術細節,例如廢石再選的具體工藝或充填的工程參數。通過這些生動的實踐,我們旨在證明,尾礦和廢石的價值重塑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是構建綠色礦業的堅實支撐。 結語 《綠色礦業:尾礦與廢石的價值重塑與可持續發展》一書,以其宏觀的視角,深刻的洞察,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念,嚮業界和公眾呈現瞭一幅綠色礦業的宏偉藍圖。本書並非一本技術手冊,而是希望成為一股思想的清流,激發更多人對尾礦和廢石問題的關注,推動更多創新理念和實踐的湧現。我們堅信,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夠實現尾礦和廢石的價值最大化,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礦業的力量,共同邁嚮一個更加綠色、和諧的未來。我們希望,讀者在閱讀本書後,能夠對尾礦和廢石的處理與利用産生全新的認識,並積極投身到這場意義深遠的綠色礦業革命之中。

用戶評價

評分

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很大程度上是被“廢石分類功能特性綜閤利用技術”這個副標題所吸引。我一直認為,廢石的利用並非一概而論,不同性質的廢石,例如不同硬度、不同粒度分布、不同礦物組成(比如酸性侵入岩廢石、基性噴齣岩廢石、沉積岩廢石等)的廢石,它們在作為建築骨料、道路填料、土壤改良劑,甚至是在某些特殊工藝中的應用,都應該有其獨特的處理和應用方法。我期待這本書能詳細闡述如何根據廢石的這些“分類功能特性”來選擇最閤適的利用途徑,並提供相應的技術參數和案例分析。然而,實際閱讀下來,關於廢石分類的細緻標準、不同類彆廢石的功能性評估方法,以及基於這些評估進行具體工程應用的指導,都顯得比較簡略。雖然書中提及瞭一些應用方嚮,但對於如何實現這些方嚮的技術細節,例如不同廢石在穩定劑選擇、固化處理、性能檢測等方麵的差異化處理,則未能深入展開。這讓我覺得,這本書在“廢石分類功能特性”的深入挖掘和應用指導上,還有不少可以改進的地方。

評分

“廢石再選技術”這一章節,是我關注的重點之一。我知道很多礦山在初步開采後,剩餘的廢石中仍然含有一定量的有價金屬或礦物,如果能夠通過更精細的再選技術將其迴收,不僅能提高資源利用率,還能有效減少廢棄物的産生。我原本期待這本書能詳細介紹各種先進的廢石再選技術,例如針對不同粒級和礦物嵌布特徵的浮選、磁選、重選、電選等方法的優化組閤,以及在工業實踐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和解決方案。我也希望能看到關於如何評估廢石再選的可行性,包括經濟性分析和技術可行性研究的詳細步驟。但這本書中關於“廢石再選技術”的論述,更多的是對現有技術的概述,缺乏對技術原理的深入剖析,也沒有提供具體的工藝流程圖、設備選型建議,更不用說實際操作中的經驗總結和技術訣竅瞭。我希望這本書能更像一本操作手冊,而不是一本理論介紹,提供更具實踐指導意義的內容,幫助工程師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技術。

評分

“廢石充填技術”是這本書中我比較感興趣的另一個部分,尤其是在當前提倡綠色礦山建設和資源循環利用的大背景下。廢石充填技術不僅能有效處置尾礦和廢石,還能作為一種支護手段,提高采礦作業的安全性,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能夠迴收部分有價礦物。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深入介紹不同類型的廢石充填技術,例如膏體充填、膠結充填、乾堆充填等,並詳細分析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適用條件、充填料配比設計、固化強度控製、以及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應用案例。我也期待書中能包含關於充填體長期穩定性評估、環境影響分析以及相關安全規範的詳細闡述。然而,這本書在這方麵的介紹相對來說比較基礎,更多的是對概念的解釋,對於如何根據實際的礦床類型、采礦工藝和廢石性質來選擇最閤適的充填技術,以及如何進行精細化的工藝設計和參數控製,都顯得不夠充分。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更具體、更深入的指導,讓讀者能夠掌握將廢石成功應用於充填作業的關鍵技術。

評分

總體而言,這本書在“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技術”這個主題下,涵蓋瞭幾個關鍵的技術方嚮,例如廢石的分類、再選和充填。我個人對這些技術的關注點在於其“綜閤利用”的深度和廣度。我期望書中能更深入地探討如何將廢石和尾礦進行“綜閤”,而不是孤立地討論某一種技術。例如,如何將再選後的尾礦作為充填材料的細顆粒組分,如何根據廢石的物理化學性質調整其在充填體中的作用,或者如何將不同種類的廢石進行預處理後再進行綜閤利用,形成更高的附加值。書中雖然提及瞭這些技術,但在“綜閤”這個層麵上的創新和集成性不足,顯得比較零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係統性的思路,如何將這些分散的技術點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具有經濟可行性和環境友好性的資源化利用鏈條。本書在這一點上的論述,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能完全激發我在這方麵的探索欲。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雖然寫的是“尾礦和廢石綜閤利用技術”,但我翻閱過後,發現裏麵關於“尾礦”的部分,無論是從其物料組成、物理化學性質,還是到不同種類的尾礦(比如有色金屬尾礦、黑色金屬尾礦、煤矸石等)在具體應用上的技術細節,都顯得有些籠統。我本來很期待能看到對不同尾礦成分進行細緻分析,並由此引申齣針對性強、操作性好的利用方案,例如針對高硫尾礦如何進行無害化處理並轉化為建築材料,或者針對含稀土元素的尾礦如何進行高效迴收。但書中更多的是泛泛而談,對於尾礦庫的穩定性、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從根本上減少尾礦産生等方麵,也沒有進行深入的探討。我覺得這本書在“尾礦”這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價值挖掘和技術呈現上,確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能完全滿足我作為一名緻力於尾礦資源化利用的讀者的期待,希望未來的版本能夠在這方麵有所突破,提供更具指導意義的內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