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已经商用多年,5G正方兴未艾。业界对5G系统的研究,已形成广泛共识:未来5G将支持海量的数据连接,灵活适配多种空口技术,支持20Gbps的超高速率。尽管5G的场景和需求已基本明确,但是候选关键技术仍在不断发展, 5G技术已处于标准化的关键阶段。 本书作为5G的早期图书,首先从5G的需求和场景出发,重点介绍了5G的业务场景和技术指标;其次阐述了全球5G的*新研发进展,让读者能够对5G的研究形成全貌的认识;再次从无线物理层、接入网架构和核心网架构等方面重点阐述了候选的5G空口关键技术和网络关键技术。
基本概念为主,很粗略,重复很多,感觉就是一些ppt的汇总。很好奇作者,一个80后的工程师,是怎么请到院士为自己的书作序的?
评分##太简单,1小时翻完
评分##非通信专业,近期的工作涉及到5G,迫切需要了解。 本书的目录:5G发展,5G特点,5G研究情况,5G关键技术。 觉得好的地方:整个书的提纲清楚,从发展到关键技术,毕竟5G现在才开始不久,谁也不能说清未来的方向和方方面面。 觉得不足的地方:1)重复有些多,尤其是5G相关的特点;2)感觉整个书的定位,尤其是关键技术的介绍部分,至少得有4G的基础,对没有接触过的人有些难,但对于有基础的人可能又有些简单,没有深入展开了说,一个技术和一个技术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评分##科普类读物吧,每种技术都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深入起来可能一本书都写不完。
评分##非通信专业,近期的工作涉及到5G,迫切需要了解。 本书的目录:5G发展,5G特点,5G研究情况,5G关键技术。 觉得好的地方:整个书的提纲清楚,从发展到关键技术,毕竟5G现在才开始不久,谁也不能说清未来的方向和方方面面。 觉得不足的地方:1)重复有些多,尤其是5G相关的特点;2)感觉整个书的定位,尤其是关键技术的介绍部分,至少得有4G的基础,对没有接触过的人有些难,但对于有基础的人可能又有些简单,没有深入展开了说,一个技术和一个技术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评分##出版时间2016年3月,现在已经是当时说的5G商用第二年,还是亦步亦趋,三大运营商在2020年初象征性地发布了5G商用白皮书,但实际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基础设施在很多地方依然不完备,各大运营商更多的是把消费者的手机卡从4G升到了5G,完成了终端侧5G用户数指标,还是要长期有耐心,目测还需5年。这期间两个外部重要因素影响,一个是2019年底爆发的疫情持续至今,对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一个大影响,包括芯片、基建停滞或短缺。另一个是国内外局势异动,尤其欧美一些国家对中国在5G领域崛起的打压。以上这些都是背景,跟本书关系不大,这本书内容浅析易懂,距离它出版已5年有余,书中很多写的预测、推测或把当时的问题及可能的方案抛了出来,有些已在这几年落地了,结合另外几本最近的书籍看会更好2021.11.19
评分##太简单,1小时翻完
评分##通信小白的科普读物 2晚扫完 不考虑书里反复重复的部分 看懂25%
评分##太简单,1小时翻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