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1-11
1840—1919的政法變革是一個不可替代而又極富曆史和實踐意義的理論標本,王人博所著的《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精)》以其為對象,著重考察瞭鴉片戰爭、戊戌變法、清廷預備立憲、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等事件,闡述瞭近代中國對西方由守舊到開放、由局部到整體,以及由模仿到吸收的“近代性”過程,主要迴答瞭為什麼“富強焦灼感”替代“立憲主義”的本體論價值成為中國近代立憲的規定性情緒,我們應該如何認識此間麵相復雜、歧義叢生的政製思想譜係,以及於**而言,其能夠開放齣來的實踐意義又有哪些等問題,並在此基礎上認為,中國人在此過程中並非**被動響應,而是有著主動、積極的自我選擇。 毫無疑問,近代性是西方擴張的一個結果。西方大踏步地前進,中國則節節敗退。中國正是在這“前進—後退”的二元結構裏,展開瞭自己的立憲史及近代性——不斷革命成瞭我們的近代性自身。
王人博,**法學傢,代錶性著作有:《法治論》《權利論》《法的中國性》《憲政文化與近代中國》等,另著有隨筆集《桃李江湖》《孤獨的敏感者》。其中,1989年與程燎原閤作《法治論》,是90年代**外極具影響的學術著作,**係統研究法治理論的開山之作,被評為“1978-2014影響中國十大法治圖書”;《法的中國性》榮獲中紀委2014年度**圖書、鳳凰網2014年度十大好書、法製日報2014年度十大法治圖書等。
代序 中國的近代性
受損的傳統世界
一 一個因應變故的新方略
二 西學對中學的衝擊
三 “君民共主”思想的確立
四 遺産與資源
西方的**
一 製度的重要性
二 傳統與西化
三 在中西之間
四 以自由為體
求生之道
一 預備立憲
二 憲法性文件
三 憲製的“預備”
革命
一 論戰
二 革命中的隱患
三 用心很苦的“臨時約法”
四 探求新方案
“五四”思想
一 告彆傳統
二 惟民主義
三 自由主義
結語 曆史的意義
一 文化的實用主義
二 中國目標
三 政治的激進主義
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精)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精)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中國的近代性(1840-1919)(精)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